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中山图文全传(上中下)(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尚明轩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四节大学生涯

一、“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

孙中山在翠亨村毁像渎神,并在香港受洗入基督教的事情,不久都被在檀香山的孙眉所获悉。孙眉极为不满,他很生气地写信痛加斥责,警告孙中山如不与基督教断绝关系,就要终止经济支援,不再供给他的学费。但孙中山毫不理会。孙眉接着采取了第二个步骤,他又写信给孙中山,佯称在檀香山的生意遭到失败,如今要另谋生路,但因过去有的商业财产用了孙中山的名义,故需他急速前来商量解决。这样,就在救国思潮激荡于孙中山胸怀之时,他应孙眉之召,于1884年11月在香港辍学奔赴檀香山。

到檀香山后,孙中山在茂宜岛姑剌埠牧场见到了孙眉。兄弟二人,因信教观念的不同,发生口角,双方各执一端,争持不下。一时间,觉醒与懵懂,思变与循旧,忧国与齐家难以协调,俩人都怒火中烧,情绪激动。在极其沉闷的气氛里,他受到脾气暴躁的哥哥严厉的斥责和打骂,说他任性妄为,贻羞家庭,并言这样轻举妄动,有了金钱适足为累,因此宣布要收回1882年间立约分给他的一笔财产。在孙眉看来,除用这一办法相要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迫使其放弃宗教思想,使弟弟驯服。然而,使孙眉吃惊的是,这一严厉的惩罚,并没有使孙中山退缩。面对信仰与财富的取舍抉择,他不改初衷,表示绝难遵守腐朽的习俗,而是毫不犹豫地同意放弃已得的财产所有权,并坦诚地申辩说:

我抱歉我使你失望,我抱歉不能在中国古人所走的路上尽我的责任,如果我的良心允许我,我也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做事??但是,中国自己并不能尽自己的责任。我不能遵守已败坏的习惯,你所很慷慨给予我的产业,我很愿意还给你,我不再有什么要求,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

办理完退还全部财产的法律手续之后,孙中山被孙眉安排到茄荷蕾埠开设的商店里去当店员。孙中山去商店学做生意并非所愿,虽能忍让一时,终觉负气难言。他勉强干了三个月,翌年春便设法脱离那里,准备动身回国。他先请姐夫杨紫辉(即孙妙茜的丈夫)帮他归国升学,没有如愿;便又跑到火奴鲁鲁去,向过去奥阿厚书院的教师、美国传教士芙兰蒂文(F.W.Damon)以及旧日同学钟工宇等求援。师友们为他筹集到300美元的赠款,他便带上这笔路费于1885年4月离开檀香山经日本返国。

当孙中山在火奴鲁鲁行将启程归国的时候,孙眉闻讯曾赶去阻拦,但孙中山坚定地表示要回国,绝不再留在檀岛。当时,他还充满信心地向一位朋友表示:“我回到中国后,一定要谋求在学业上有成就。”

孙眉虽然认为孙中山从事的信教等活动是“胡作非为”,可回想到弟弟的性格亢直,又深悔对他督责过严,并因处置太重而感到内疚。因此,便立即写信给他的父亲说明情况,并汇款支持孙中山继续读书。  同年8月,孙中山离开家乡再赴香港,回到中央书院复学,并在1886年夏季他20岁时修完了中学课程。

二、升学方向的抉择

在香港中央书院高中毕业后,孙中山面临着选择未来职业以继续深造的困惑。他曾对升学就业问题十分踌躇,进行过一番仔细考虑。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他对未来也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早在1883年,孙中山在香港拔萃书室读书时,就已经考虑到自己终身职业的问题了。当时,有一些朋友劝他捐个一官半职,走入官场;后来,檀香山的另一些朋友希望他投考神学院,将来做一名布道救世的传教士。而孙中山自己,则在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刺激中,认为学军事可以救国,为了抵御外侮,一度想投笔从戎。他希望做个海军军官,报考海军学校,但当时中国南方唯一的海军学校福建马尾水师学堂已遭法军炸毁而停办,使他无法实现从军报国的愿望。继之又想研习法律,期望做一名主持正义的律师,也因当时中国尚无法律学校而作罢。在这期间,在中法战争中有关伤员惨状和应用西方医学进行抢救的报道,给了孙中山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几经思考熟虑,终于决定了学习医科。

P75-77

书评(媒体评论)

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一色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李大钊挽孙中山联

孙君(孙中山)是一位历史上大人物,这是无论何人不能不公认的事实。我对于他最钦佩的:第一是意志力坚强,经历多少风波,始终未尝挫折。第二是临事机警,长于应变,尤其对群众心理,最善观察,最善利用。第三是操守廉洁,最少他自己本人不肯胡乱弄钱,便弄钱也绝不为个人目的。孙君人物的价值,就在这三件。

——梁启超

我从来也不曾结识像孙中山这样的人,如果有人问我,要我把所认识的最完善的人物举出名姓来,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孙中山!……他的柔和的脾气,他的温文有礼,他对于别人的设身处地的考虑和尊敬,他的饶有兴味的谈吐,以及他的亲切仁慈的风度,使人难以言传地为之倾倒,并且使我想到,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一个执著于工作的献身者。

——康德黎

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的多次演讲,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866—1892年)

 第一节 家世探源

 第二节“贫困之农家子”

 第三节 在黑暗中探索

 第四节 大学生涯

第二章 推翻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民国(1892—1911年)

 第一节 踏上民主革命的征途

 第二节 流亡中矢志不移

 第三节 努力开拓革命新局面

 第四节 创建中国同盟会

 第五节 “与保皇派大战”

 第六节 “兄弟阋于墙”

 第七节 坚持武装斗争

 第八节 可歌可泣的广州“三二九”起义

第三章 中国第一个总统(1911—1912年)

 第一节 辛亥革命

 第二节 “革命时代的政府”

 第三节 被迫让位

第四章 殚精竭虑捍卫革命果实(1912—1919年)

 第一节 致力于建设事业

 第二节 艰难的“二次革命”

 第三节 传奇的爱情故事

 第四节 袁世凯的败亡

 第五节 求索,再求索

第五章 掀起国民革命高潮(1919—1925年)

 第一节 历史的转折

 第二节 开辟国共合作之路

 第三节 首次国共合作

第六章 呕心沥血献身国家和平统一(1924年前后)

 第一节 “永绝反革命的根株”

 第二节 为谋和平统一离粤北上

 第三节 巨星陨落

结语

附录一 孙中山年谱简编

附录二 征引和参考主要书目

序言

一个民族不能忘却自己的历史,也不能忘却引导人民前进的伟大历史人物。若忘却历史或伟大历史人物,忘却过去,我们就无法创造未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了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严重压迫下解放出来,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无数的革命先行者苦心积虑地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祖国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之路,并且为实现他们当时所能提出的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中国人民是永远尊崇和缅怀这些优秀人物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赫然醒目的名字——孙中山,就是他们之中杰出的代表。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18世纪末的清朝中期已经十分腐朽。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有的封建主义压迫加上新来的帝国主义侵略,使祖国灾难目益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法生活下去。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了。经过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革命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一浪高过一浪。在这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孙中山登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舞台。他是第一个振臂高呼“振兴中华”的倡导者,这一响亮口号曾经深深打动和激励几代中华儿女。他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曲折和艰苦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最后一个王朝,缔造了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孙中山为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页。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家。并且,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巨大的声誉,是受人们景仰的具有崇高威望的世界性的伟大政治家,不仅如此,孙中山还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追求真理,坚持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晚年,他果敢地吸取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毅然抛弃某些过时的观点,“适乎世界的潮流,合乎人群的需要”,将其思想和实践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把三民主义做了新的发展,实行革命的“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建立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从此,兴起大革命的风暴,成功地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推动了国民革命战争的发展,促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

为了改变中国衰败落后的命运,孙中山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近4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目的是力图使祖国摆脱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并尽快从中世纪进入近代先进国家之林,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他亲手规划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蓝图,体现了作为革命领导人的宏图大志和远见卓识。他有着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向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希望世界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携手共进。他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留给后人许多值得回味和思考的历史遗产,其中有不少理论与构想在现今仍然有着很强的建设性与指导意义,仍旧带有开拓未来的潜力,它将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不会动摇的。

总而言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之父,是中国现代化的开创人,又是国家统一的坚定捍卫者,也是社会主义先行者。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又是世界性的巨人。可以说,孙中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无人可以替代,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但是,在对孙中山的评价问题上,不同的社会集团、政治派别和人物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做出了种种截然相反的答案,在社会上产生了令人迷惑难解的作用。因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翔实史料和认真研究,介绍、分析和总结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思想,全面地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孙中山,对于我们了解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复杂斗争过程,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今天,当13.7亿中国人齐心协力,立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及革命思想,学习他的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精神,深思他在世时对中国、亚洲以至世界的发展所揭示的真理,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会有助于人们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聪明和才智。

本书就是试图从上述角度撰写的一部图文兼备孙中山传记。

内容推荐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充分和深入研究的伟大人物之一。尚明轩著的《孙中山图文全传》以孙中山的思想和生平活动为主线,吸收最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反映了孙中山这位历史巨人毕生主要言行的方方面面,对读者了解并学习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帮助。同时,考虑到孙中山一生所留下的珍贵影像图录、题词遗墨和各种文物都是重要的历史载体,本书编排了631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照片、题词遗墨等,与正文相互对照,以求严谨而不失生动地反映孙中山的活动和社会交往,真实而形象,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成为了图文兼备的一部全传。

编辑推荐

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献礼之作。

作者尚明轩先生从事孙中山研究长达60余年,是中华书局版《孙中山全集》2—4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孙中山全集》主编,保证了传记内容的史实性和可靠性。

这套《孙中山图文全传》配有631幅珍贵清晰图片,可与文字内容相对照,更真实形象反映孙中山跌宕起伏的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