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作家卡洛·科洛迪的代表作——《木偶奇遇记(阅读与写作提高版)》通过皮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了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木偶奇遇记(阅读与写作提高版)/中小学生新课标经典必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意)卡洛·科洛迪 |
出版社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洛·科洛迪的代表作——《木偶奇遇记(阅读与写作提高版)》通过皮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了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内容推荐 卡洛·科洛迪著的《木偶奇遇记(阅读与写作提高版)》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代表作。皮诺曹是一个木偶,他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孩儿,因此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在历险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一头驴。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意外与杰佩托相逢……经过这次历险,皮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克服了大多数孩子共有的缺点——逃学、抵制不住诱惑、轻信坏人、懒惰、撒谎等,成为了一名真真正正的、拥有美好品德的男孩儿。 目录 第一章 樱桃师傅与神奇的木头 第二章 古怪的杰佩托 第三章 皮诺曹的诞生 第四章 蟋蟀的教导 第五章 煎蛋飞走了 第六章 火烧木头脚 第七章 三个梨的启示 第八章 伟大的父爱 第九章 卖掉课本去看戏 第十章 木偶戏院遇难 第十一章 火里逃生 第十二章 贪心的后果 第十三章 红虾旅社 第十四章 遭遇杀人强盗 第十五章 初遇蓝发仙女 第十六章 蓝发仙女施救 第十七章 说谎话的惩罚 第十八章 奇迹宝地种金币 第十九章 含冤入狱 第二十章 漫漫回家路 第二十一章 化身看门狗 第二十二章 巧抓偷鸡贼 第二十三章 蓝发仙女之死 第二十四章 勤劳蜜蜂国 第二十五章 决心做个好孩子 第二十六章 皮诺曹在学校 第二十七章 逃课惹的祸 第二十八章 山洞遇险 第二十九章 重回仙女家 第三十章 小灯芯的邀约 第三十一章 玩具国的享乐生活 第三十二章 皮诺曹变驴 第三十三章 马戏班生涯 第三十四章 海上历险 第三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十六章 美梦成真 知识要点 考点聚焦 读后感 新课标中小学生名著必读书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樱桃师傅与神奇的木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 “有一位公主!”有的小朋友自然而然地说道。 不过,小朋友们,这次不是落难的公主,而是一段木头。 那段木头并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料,不过是冬天为了取暖,扔进炉子里生火用的普普通通的木头棍儿。 我也不知道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不过我能确定的是,在一个大晴天,这段木头不知怎么就跑到了一位老木匠的铺子里了。这位老木匠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安东尼奥,不过大伙儿却都管他叫樱桃师傅,因为他的鼻尖儿总是红得发紫,而且还总是亮光光的,活像一个熟透了的樱桃。 樱桃师傅发现这段木头时,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满意地一个劲儿搓着手,小声嘟囔(dunang,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说:“这段木头来得正是时候,我要拿它做条桌子腿,安在我的桌子上。” 说完,樱桃师傅马上拿起一把磨得锋利的斧子,动手就要削掉树皮,打算先大致砍出一条桌子腿的形状。可就在他第一斧正要砍下去的时候,他那只手举在头顶上却一下子停住不动了,因为他听见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个很细很细的声音央求他说:“可别把我砍得太重了!” 孩子们,你们想象一下吧,那个心地善良的樱桃师傅该是多么惊讶啊! 他睁着一双吓傻了的眼睛满屋子骨碌碌转了一圈,想要看看这个声音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可他一个人也没看见!他往工作台底下仔细看看,没有人;他打开一直关着的柜子看看,也没有人;他往装刨花和碎木片的箱子里面也看看,还是没有人;他甚至打开铺子门往街上张望了一下,还是没有人!那么,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明白了,”他笑着说,用手抓了抓头上的假发,“这声音准是我自己瞎想出来的,我还是继续干我的活儿吧。” 他重新拿起斧子,往那段木头上狠狠地一斧砍了下去。 “哎哟!你把我砍痛了!”还是那个很细很细的声音哭叫着埋怨起来。 这一回樱桃师傅可真被吓呆了,他的眼珠子吓得鼓了出来,差点儿没飞出眼眶,嘴巴呆呆地张得老大老大,舌头伸出老长,一直耷拉(dala,下垂)到了下巴那儿,那表情活像喷水池边立着的一个石头大怪物。 等到他终于能重新开口说话,他才吓得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地开始说了起来:“这个细声细气叫‘哎哟’的声音,它到底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呢?……屋子里可是一个人也没有。难道会是这段木头,是它学会了像小娃娃那样又哭又叫吗?不,这我可怎么也不相信。瞧,木头就在这儿,它跟别的木头没什么两样,不就是一段拿来生炉子的柴火吗?扔到炉膛里,倒可以啪啪地烧开一锅豆子……那么,不是木头又是什么呢?难道是什么人藏在木头里面吗?谁要是真敢藏在这里,那他就活该倒霉。我这就来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他这么说着,就双手抓住这段可怜的木头,毫不客气地把它往墙上撞去。 撞了一会儿后,他停下来竖起耳朵细细地听,想听听看有没有什么细小的哭声。他听了两分钟,什么声音也没有;再听了五分钟,什么也没有听到;又听了十分钟,仍然什么声音也没有! “我明白了,”他一面苦笑着说,一面抓头上的假发,“那个细声细气地叫‘哎哟’的声音。一定是我自己听错了!别管这么多,我还是干我的活儿吧。” 不过,他心里却害怕得不得了,为了给自己壮壮胆儿,他便试着咿咿唔唔地哼起小调来。 他一边哼歌,一边把斧子放在一旁,拿起了刨子,这回他打算用刨子把那段木头刨平刨光滑。可是,正当他一来一去地推动刨子时,又听见刚才那个很小很小的声音嘻嘻地笑着对他说:“快住手!你弄得我浑身怪痒痒的!” 可怜的樱桃师傅这一回活像被雷劈了一般,扑通一声就一屁股瘫软在地上。等他重新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坐在了地板上。 他的脸完全变了色,就连他那一向红得发紫的鼻尖儿,这会儿也由于过度惊吓而变成了铁青色。 P1-3 序言 精彩导读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代表作。皮诺曹是一个木偶,他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孩儿,因此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在历险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一头驴。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意外与杰佩托相逢…··经过这次历险,皮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克服了大多数孩子共有的缺点——逃学、抵制不住诱惑、轻信坏人、懒惰、撒谎等,成为了一名真真正正的、拥有美好品德的男孩儿。 【作者介绍】 卡洛·科洛迪(1826—1890),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因其童年时生活在意大利中北部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故以小镇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以此纪念那片土地。 1880年,意大利《儿童日报》约请他为该报撰写一个分期连载的儿童故事。1881年7月,他开始创作木偶皮诺曹的故事,并在《儿童日报》上陆续发表,引起了轰动,这就是后来的《木偶奇遇记》。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全世界儿童喜爱。 【创作背帚】 本书创作于1881年,最早发表在《儿童日报》上。科洛迪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科洛迪最初编写《一个木偶的故事》(连载第二年改名为《木偶奇遇记》)是为了偿还债务,他甚至在给《儿童日报》的社长菲尔迪南多·马尔提尼的附言中还这样提道:“我寄给你的这些材料,只不过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罢了。你可随意处理,如要采用,我可继续写下去。”而没有料到的是,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儿”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从1881年7月7日起在《儿童日报》上分期连载,一直到1883年才连载完毕。中间科洛迪一度想停止连载,却被读者“不满”的信件所淹没。 【主题思想】 《木偶奇遇记》通过皮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了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塑造非常鲜明生动 作者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头脑思考问题,把笔触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处,每个人物都描写得栩栩如生。皮诺曹既没坏到无可救药,也没好到无可挑剔,他有着很多现实中小孩子们的特点:天真无邪,却又淘气任性;正直勇敢,却又软弱自私;喜欢冒险,却又害十白吃苦。因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读起来都备感亲切,仿佛皮诺曹就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就是我们自己。这也是皮诺曹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当他每说一次谎,鼻子就会长出一截儿的情节,生动有趣,让人难忘。 用风趣生动的故事讲述道理,打破了传统教育童话的训导模式 《木偶奇遇记》不是直接明文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通过小木偶遇险的经历,让孩子们自己领悟“应该怎样做”。如在第四章中,那只会说话的蟋蟀的警告,“不听父母的话,任意离开家的孩子,很快就会倒霉的。这样的孩子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得到幸福!他们迟早会后悔的”,结果皮诺曹肚子饿得咕咕叫时醒悟了:“会说话的蟋蟀说得对,我错就错在不听爸爸的话,逃出了屋子……我爸爸要是在这儿,这会儿我就不会饿得要死,还一个劲儿打哈欠,人都要打死了!哎哟!肚子饿多难受啊!”通过小木偶做了坏事,得了坏的惩罚,将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带入天真可爱的形象之中,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学到了不少道理,起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 【人物名片】 皮诺曹:他是由一块神奇的木头雕成的木偶,会说话还能翻跟头。他聪明、善良,但是懒惰、贪玩、顽皮而又任性,还经常撒谎,因此遭遇了很多不幸。最后,在爸爸和好心仙女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类的孩子。 杰佩托:他是木偶皮诺曹的爸爸,是他用一块神奇的木头雕出了调皮的木偶皮诺曹。他没有儿子,于是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皮诺曹身上,他为皮诺曹费尽了心力,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很多。最后,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皮诺曹痛改前非,他也因此拥有了一个有血有肉、诚实乖巧的儿子。 樱桃师傅:他是一个脾气古怪但心地善良的老木匠,因为他的鼻尖儿总是红得发紫,而且总是亮光光的,所以被淘气的孩子们称作“樱桃师傅”。 蓝发仙女:她善良而又仁慈,总是在皮诺曹闯祸的危难时刻及时出现,给予他无私的帮助。并且宽容了皮诺曹的很多顽劣行径,始终支持并鼓励他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从而使皮诺曹由一个淘气的木偶变成一个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的真正的孩子。 剧团老板食火者:他是木偶剧团的老板。他的外表看起来很可十白,其实心地却很善良。他对皮诺曹的遭遇感到怜悯,因此不但放过了皮诺曹,还送了他五个金币带回家。 会说话的蟋蟀:他是一个对顽皮任性的皮诺曹进行教导的精灵,他的话很有哲理,可惜皮诺曹一开始并没有听到心里去。 【阅读指导】 体会作品中将人物形象拟人化的妙用 拟人手法是童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质之一。拟人手法的使用也使得天地万物都富有很强的亲和力,作品中的木头、动物皆能说话,使人读起来备感亲切。 理解作品中各种象征意义 作品中的小仙女、蟋蟀象征着善良、忠诚、宽容的良师益友,也可解读为良心或社会道德规范。除此之外,科洛迪还创造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如“勤劳蜜蜂国”的街上都是有事情跑来跑去的人。他们全都干活儿,全都有事做。在这里,小木偶学会了依靠劳动来赚取报酬。还有“玩具国”那里的孩子不学习,一天到晚玩,最终,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驴子,这也是极富象征意义的。 后记 读《木偶奇遇记》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木偶奇遇记》的书,这本书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杰佩托的老人用木头雕刻出了一个木偶,给他起名叫皮诺曹。皮诺曹虽然一直想做个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他逃学、撒谎……几次上当可还是屡教不改。后来,他又被卖到“玩具国”,变成一头驴子。最后,他在鲨鱼腹中意外与父亲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经过了这么多离奇的曲折以后,皮诺曹变得很乖,他每天去做工,有空还要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起了自己做过的一件事: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件新衣服,我看颜色不合我的口味,就连试一下都不愿意。妈妈苦口婆心地劝我穿一下,我就是不穿,还噘起了嘴巴,妈妈只好拿着衣服伤心地走了。现在想想,是我的任性让妈妈生气,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心意。以后我要像小木偶一样改掉以前的坏习惯,我要听妈妈的话。 看书能让我有很大的收获,从中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要多看书,让书陪伴我成长。《木偶奇遇记》里的一个个鲜活事例,时时提醒着我,怎样做一个又听话又懂事的孩子。以后我一定不会让妈妈再多操心!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深深打动了我。 《木偶奇遇记》讲述老人杰佩托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获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人卖掉了上衣,供儿子上学。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在马戏团获得好心老板的五枚金币,回家的路上受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儿被他们吊死,幸亏巧遇仙女而得救。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学习的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又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被卖到“玩具国”,变成一头蠢驴。后来还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在海边住下。从此,小木偶每天去做工,有空还编篮子,晚上读书、写字。最后终于成为一个诚实、听话,又爱学习,还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看完这本小说,我不禁有点儿惭愧。因为皮诺曹的坏毛病我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儿:我也贪玩,上课有时会开小差,还对爸妈撒过谎,有时还有点儿自私、任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从皮诺曹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知错能改是多么的重要。皮诺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信任,如果你一直撒谎,别人就会对你失去信心,而你就会失去朋友。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从书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善良、坚强、勇敢,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激父母、孝顺父母,长大以后好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 一根木头能变成什么呢?雕刻家手中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画家手中挥毫泼墨的神来之笔?航海家头上导引方向的桅杆?还是普通人手中常用的火柴或烧火棍呢?普通如它,用途却非常广泛。而在科洛迪手中,小小木头,变成了神奇之笔,幻化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魔法木偶——皮诺曹,带着我们领略了一段全新而奇妙的人生奇遇,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皮诺曹,他天真无邪、纯洁朴实、正直勇敢,又任性、淘气、捣乱、不守规矩,有时候还喜欢撒谎。他既没坏到无可救药,也没好到无可挑剔,而是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孩子一样,心地善良、聪明伶俐,但又缺点多多。而就是这样的他,却是一个除了《圣经》《可兰经》外,拥有读者最多的主人公。 就让我们瞧瞧小木偶皮诺曹如何学会诚实、勇敢、不自私,而成为一个真正男孩儿的成长过程吧!贪玩、淘气的皮诺曹因为听不进忠言,先后经历了逃学看马戏,继而遭狐狸和猫的欺骗,险些丢了性命,虽然得到仙女的搭救,但缺乏自制力的皮诺曹又因为闯祸被农民拉去做了看门狗,最后又在即将成为真正的男孩儿前,和一群不学无术的坏孩子去了“玩具国”。因为长时间不学习,小皮诺曹变成了驴子,后又葬身鲨鱼腹中,却意外地找到了失踪的父亲,并勇敢地拯救了父亲和自己……经历了一系列奇异的冒险后,皮诺曹学到了做人的很多道理。为了照顾身体虚弱的父亲,他甘愿每天抽一百桶水以换取一杯热牛奶;为了做个有知识的好孩子,他不分昼夜地坚持用功念书……渐渐地,一个没有头脑、贪玩调皮、爱撒谎的小木偶,终于变成了一个懂事的真正的男孩儿。 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深受读者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构思奇特、幽默夸张、充满奇特想象和幻想的艺术魅力,更主要的是它让我们在皮诺曹身上,看到了童年时代真实的自己,看见了自己在摸索中成长的影子。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也许是贪玩,也许是无知,或者是无心之过吧!不只是我们,伟人小时候也犯错。列宁小时候到姑妈家,把姑妈的花瓶打碎了;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子把花园里的树砍倒了……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因此,只要我们能勇敢地直面自己的错误,努力去找出错误的根源,就能使自己在错误中逐渐学会睿智地看待人生;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被困难吓退,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本薄薄的《木偶奇遇记》引出了那么多道理,真是让人受益无穷、难以忘怀啊!值得永远记住,永远、永远……所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皮诺曹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惊险的《木偶奇遇记》吧!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不仅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和丰富思想的最佳路径,而且是优化性情、涵养精神和坚韧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思想丰富了,思维活跃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不仅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而且做事会更有方法,做人会更加睿智。 ——知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黄高才 这是编者们为有效提高青少年读写能力量身打造的一套读物。其最大亮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既有关键字词的准确释义,又有关键句段和篇章的提示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使阅读活动顺利展开,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益;二是既有语料积累的重点提示,又有写作技巧分析,阅读和写作指导有机结合,使读写能力同步提高。 ——著名学者、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刘会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