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三舍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费云帆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得失中度过的,我们的不如意和不顺心其实都与在得失之间的心理调适做得不够相关。学会舍得,懂得其中奥妙的人,则会把握好取舍的分寸和火候,从而掌握人生的主动权。一个凡事看得开、放得下的人,他会把“舍”当做一种必然,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舍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与成事的最高境界。

《人生三舍》(作者费云帆)是关于探索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人生三舍》(作者费云帆)是关于探索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

《人生三舍》包括了把过程当作一种享受;直的不行就绕个弯;宽广胸襟,无忧也无恼;咽下一口气问题自然解决;让步为高,宽人是福;过刚的易衰,柔和的长存;虚怀若谷,谦虚做人等内容。

目录

上篇 舍之气度:有大付出才会有大回报

第一章 深刻理解吃亏是福的古训/2

1.吃亏是一种高明的做人策略/2

2.吃亏事小,信誉事大/5

3.肯吃小亏才不致总吃大亏/7

4.把吃亏当作你付出的本钱/9

5.吃得起眼前亏的才算好汉/12

6.要学会感谢你所吃过的亏/14

7.主动把大头让出去/16

8.越想占便宜,往往越占不到便宜/18

9.真正的聪明人方可搞清楚亏与不亏的辩证关系/20

10.讲究吃亏的方式与技巧/2l

11.主动吃亏,化被动为主动/23

12.自己吃亏是调动他人的妙招/25

13.吃亏也是一种做事的策略/27

第二章 有所得必因有所舍/30

1.舍与得互为转换/30

2.不要指望有什么免费的午餐/32

3.能拿8分不如只要6分/35

4.给予有多大,回报就有多大/37

5.对人吝啬就是对己吝啬/39

6.担多大的责,受多大的益/40

7.为得到长远利益,就要付出眼前利益/43

8.付出与回报是一对孪生兄弟/44

9.在选择中有所舍弃/46

10.舍出爱,便得到爱/48

第三章 要有敢想敢做不怕输的勇气/51

1.狭路相逢,勇于挑战/51

2.该出手时就不要瞻前顾后/55

3.勇敢地承担责任/59

4.输不起是人生最大的失败/61

5.机会掌握在自己手中/63

6.失败不可怕,怕的是不敢从头再来/66

7.敢冒大险,才会有大收获/69

8.敢想敢做才能突破平庸/73

9.一个人有点野性未必是件坏事/76

10.苦尽之后甘就来/80

中篇 舍之智慧:放弃负累才能活得轻松

第四章 别把名与利看得太重/84

1.利益重要,但绝非最重要/84

2.金钱重要,尊严更重要/87

3.名与利都不过是过眼烟云/91

4.别成为名利的奴隶/94

5.推开虚掩的名利之门/99

6.摆脱名利的束缚/104

7.去留无意,宠辱不惊/109

8.头衔名片皆可抛/l13

9.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115

第五章 “面子”是自在人生的最大负累/119

1.找到那个自然状态的自己/119

2.撕下那张掩人耳目的假面/121

3.不要被生活所欺骗/122

4.撒哈拉沙漠上盛开的花/126

5.人生苦短,没时间烦恼/130

6.你并不比别人更倒霉/134

7.给你的咖啡杯里放一点快乐/137

8.让生命之水自然流淌/140

9.保持本色,不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143

10.不要拿“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145

11.掩饰错误不如承认错误/148

12.贪图虚名招灾祸/150

第六章 过于执着的人活得很累/152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152

2.去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153

3.执着也要有个限度/155

4.放人一马又何妨/157

5.不争,不足以立志;不让,不足以成功/160

6.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162

7.识时务者为俊杰/164

8.不要跟现实过不去/165

9.无意义的坚持会让你走更多弯路/166

10.不该忙的就不要忙/167

11.谁是最有智慧的人/168

12.化腐朽为神奇/169

13.把过程当作一种享受/170

14.直的不行就绕个弯/171

下篇 舍之境界:空杯心态让你海纳百川

第七章 有一种胸襟叫包容/174

1.宽广胸襟,无忧也无恼/174

2.咽下一口气问题自然解决/176

3.让步为高,宽人是福/178

4.过刚的易衰,柔和的长存/180

5.虚怀若谷,谦虚做人/183

6.心地放宽,恩泽流长/185

7.低调做人万事顺/187

8.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189

9.表面的弱者是真正的强者/192

10.容人者人容,治人者人治/195

11.忍让是感动人心的力量/197

12.明智者当明察自己的不足/199

13.学学曾国藩的惜福之道/202

第八章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207

1.放下是一种快乐/207

2.淡漠以清心,日日是好日/210

3.心中空明,人自明/213

4.智人忘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忘心/216

5.随缘,让烦恼随风而逝/219

6.“不争”和“无求”是远离烦恼的妙法/223

7.功名利禄如浮云,还是放下的好/226

8.明白度人生,回首亦坦然/228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32

10.放旷达观,随遇而安/237

11.做个顺时而动的智者/240

第九章 有一种情怀叫感恩/243

1.感恩是一种像施恩一样高贵的品德/243

2.人生的第一件事:对父母感恩/246

3.感恩可以擦去心灵上的尘垢/249

4.感恩之心会帮助你选择正确的那一方/252

5.感恩可以停止无益的忧虑/255

6.善行可以让你生活得更有层次/259

7.惊喜和感激就在生活的另一个角度/265

8.感谢生活给你的苦难/267

9.送人玫瑰手留余香/271

试读章节

“好吧,这些做担保可以吗?”犹太人接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国债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

“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要借一美元吗?”经理疑惑地看着眼前的怪人。

“是的。”说着,犹太人接过了一美元。

“年息为百分之六,只要您付出百分之六的利息,一年届归还,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股票退还给您。”

“谢谢!”

犹太人说完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站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银行借一美元?于是他慌慌张张地追上前去,对犹太人说:

“啊,这位先生……”

“有什么事吗?”

“我实在弄不清楚,你拥有50万美元,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你不以为这样做你很吃亏吗?要是你想借三四十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

“请不必为我操心。我在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东西,一年只需要花六美分,租金简直是太便宜了。”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我们许多人的眼里,把“吃亏”看作是蠢人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都是错误的,一些“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

日本有一家奇士达公司,其经营理念是:“吃亏就是占便宜,所以情愿选择吃亏一途。”对于以利益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这种经营理念,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竞争对企业来说,是绝对目标,可是这家公司,却像是出来行善般地经营,不免令人怀疑:公司开得下去吗?会有利润吗?

实际上,奇士达公司却快速地成长,很快成为年营业额两干亿目元的绩优公司。那些好听的经营理念,成了公司的发展商机。

企业最怕赔钱,吃亏的生意是不做的,而奇士达公司将这些没人愿意做的生意承接下来,反而没了竞争对手,生意自然大好。社长铃木清一先生的苦心经营,为社会提供了物品,也为自己带来财富。许多公司不愿意损失,而奇士达却因为做有损失的生意,反而带来商机。

创造财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都是要够狠、够坏,才能在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继而出人头地。其实不然,能够成功靠的往往是正面的思想,也就是正面的道德观。

举一个例子来说,同样去买东西,两家商品都一样,一家的老板善良而温文;男一家的老板冷漠而固执,请问:你选择去哪一家买呢?

用劣质的商品来赚取暴利,就算短期内能生存,如若一旦被人们发现了,它还能生存下去吗?永续经营可能吗?企业的存在必须是长久的,在刚一开始就以优良产品来取得消费者的信赖,不是可以赚更多钱吗?

做人也是如此,我们不是只活一天而已,明天我们仍得挣扎做人,而明天会遇到什么事,又有谁知道?如果用轻视、劣质的态度做人,那做得长久吗?与其如此,不如好好待人,亲切、温和地与人相女b来得长久。

奥斯曼是一个聪明人,他善于从长远考虑问题,为了信誉宁可暂时赔钱。他目光远大的作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0年,奥斯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工学院学士学位,重新回到了伊斯梅利亚城。贫穷的大学毕业生想自谋出路,当一名建筑承包商。这在商人看来简直是白日做梦。奥斯曼也陷入窘境:“我身无分文,但我立志于从事建筑业。为了这个目的,我可以委曲求全,从零开始。”

奥斯曼的舅父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他曾经开导奥斯曼: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奥斯曼为了筹集资金,学习承包业务,巩固大学所学的知识,便到了舅父的承包行当帮手。在工作中奥斯曼注意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了解施工所需要的一切程序,了解提高工效、节省材料的方法。一年多的实践让奥斯曼收获不小,但也有不少感慨:“舅父是一个缺乏资金的建筑承包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力与欧洲承包公司竞争。我必须拥有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术、能同欧洲人竞争的承包商。”

1942年,奥斯曼离开舅父,开始了自己当建筑承包商的梦想。他手里仅有180埃镑,却筹办了自己的建筑承包行。P3-5

序言

岁月蹉跎,人生就如一杯清茶,舍得才知其清甜,放下才闻其香郁!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的“得”?这是普通人都能认识得到的道理。一个人最先学会的是得,什么都想得,什么都不舍得。到后来,才学会了合,发现得的感觉与合的感觉无法相比。于是开始舍。什么都想舍,什么都舍得。什么都舍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真正的富有,真正的快乐。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得失中度过的,我们的不如意和不顺心其实都与在得失之间的心理调适做得不够相关。学会舍得,懂得其中奥妙的人,则会把握好取合的分寸和火候,从而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由此看来,“舍”的学问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要深刻得多,它是一种立世存身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实现人生目标的智慧,是一种无所不明又无所不包的胸怀气度,是一种身心和谐、主宰自己人生的精神境界。

本书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是“舍”的气度。在舍与得之间,不少人更喜欢得:得到尊敬,得到利益,得到荣誉,得到地位,等等。是啊,这都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富足呢?问题是,有的人目光仅仅停留在要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上,而忽略了与“得”唇齿相依的“舍”。他们应该明白的是,只有肯舍敢舍,有一种“大舍”的气度,才能得到更多。

二是“舍”的智慧。“舍”不仅仅是与“得”交换的筹码,它更是调整身心、释放心灵、提升人生层次的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自己的立世之道更加伸缩自如的大智慧。拥有了这种智慧,压力面前你就能挺得住,进退得失之间你就能淡定自如。

三是“合”的境界。得与失的道理许多人都懂,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平时的工作或生活中,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便又迷失了方向,“本性”尽显呢?说到底,关键在于你有一颗什么样的心。一个对所得到的一切、对周围的人和事心存感恩的人,一个虚怀若谷、大肚能容的人,一个凡事看得开、放得下的人,他会把“舍”当做一种必然,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舍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与成事的最高境界。

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到和谐、统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机遇和成功的钥匙。要知道,百年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