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选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原湖北师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黄瑞云教授的170余篇寓言,每篇加以详细点评,包括介绍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心境,以及文学特点等,是一本研究黄瑞云寓言的宝贵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瑞云寓言精选点评 |
分类 | |
作者 | 陈继明 |
出版社 | 大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该书选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原湖北师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黄瑞云教授的170余篇寓言,每篇加以详细点评,包括介绍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心境,以及文学特点等,是一本研究黄瑞云寓言的宝贵资料。 内容推荐 黄瑞云寓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内容的广博,在于它思想的深邃,在于它敢于干预现实的胆略和勇气。他寓言思想内容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在于他首先是一位学者,具有渊博的知识。黄瑞云寓言固然也用了不少传统题材,但其表现手法总是比较新颖,不会落入旧套。尤为重要的是他使用了他人从未用过的题材。黄瑞云发表了地多篇寓言,本书仅选了一百三十三篇,不到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不能说黄瑞云寓言的精粹之作只有这一百三十三篇,但这一百三十三篇确实是精粹之作。作者的点评主要是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意图,以及与黄瑞云本人有关的情况作一些说明。 目录 要留真火在人间——寓言黄瑞云与黄瑞云寓言 野花 雁警 向狐狸告豺狼的状 大熊垒窝 中国花瓶 滚珠 狐狸维持的秩序 狐狸的价值 犀牛和野猪 猫的哲学 鹿和狗 狐狸请客 老骆驼 不驯的老虎和驯服的驴子 次灵 萤火和星星 立论的依据 猴子和它的影像 石头和海瑞 十字军的矛子 动物的形象 景阳冈又来了大虫以后 陶罐和铁罐 齐天大圣庙里的猴子 雁和乌鸦 掉进了井里的罐子 两只猫过节 狐狸论人 长城庙里的老鼠 嫦娥回国 神马 摩亚的命运 老鸹的艺术 虱子和圣像 两只信鸽 九九宝桶 灰斑和白额 司命 会叫的猫 从不走错路的猪 老马和小马 莺哥爱好者 拉·封丹和伊索 孔子答颜回 歌手的遭遇 蛊 两只狗 黄鼠狼论声誉 孔子的形象 慈禧斩周勃 穴居在神像里面的老鼠 落进网里的鹰 焰火和北斗 猱巢的倾覆 一头学问渊博的猪 作者和江青 杜鹃和黄莺 虱子的逻辑 皇帝赞赏的公猪 楚庄王的白猴 人、猿、熊和狗 捕蝇瓶里的争夺 沙漠里的松树 中国的鹰 不相称的伙伴 给钟馗当差的鬼 佩戴金质奖章的信鸽 老驴子和它的主人 钩子上的狮王 观音堂的菩萨和罗汉堂的菩萨 孙悟空和妖魔 上街蹓■的兔子 张衡的天平 解除脚索的鹿 水亭上的蛀虫会议 亚力山大大帝过访伊索的园子 蜀先主庙 放不开脚步的公鸡 海鸥与家鸭 生根的乌纱帽 鹦鹉的诀窍 泥塑 最新战略武器 关王的教训 交线风筝 玉皇和土地 猪对冥王的颂赞 共同的命运 猫岛的悲剧 佛法 狗不认识王弼 草骨泥佛 旅鼠的庆筵 羊虎 海湾的鸟 彼得洛夫的录音器 孙悟空论妖魔 普罗米修斯的哀伤 屈原塑像 神像被白蚁蛀蚀以后 聪明的猴子 世纪的交接 蝗岛 被释放的猴子 诸神的祝愿 云门方竹 人和公驴 冰人之死 春天岛 桑树堡的奇闻 猎狗和鹿 金牌骡子 命运之神访问上帝 森林公园的故事 玄奘大师的菩提树 塞万提斯的佚闻 度越塔里木沙漠 上帝和人 塔蚁 人的世界 青蛙的世界 真理的雕像 猴子军团 科尔纳草原 两堵柏林墙 向纽鄂斯家园紧急着陆 猴捕 圣旨三章 贪鱼湖 马戏团的美猴王 皇帝龙舞 附录 寓言参同契 试读章节 《野花》 她们只是一些野花,开在道路旁,人们甚至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她们在东风里招展,给行路的人们送来盎然的春意,放出沁人的芳香。人们车来马去,漫不经心地在她们上面踏过,她们毫无怨色,仍旧欣欣向荣地开着。 天真的姑娘来了,她叫道:“美丽的鲜花啊,你们为什么要开在路边,开到山谷里去该有多好?” 野花道:“姑娘,你为什么同情我们呢?” “看到你们我很愉快,所以你们被践踏了我觉得很可惜。”姑娘回答。 “就是这样,”野花说,“只要过路的人们看了能感到愉快,我们就要开在这里,即使被践踏也在所不惜。” 一九五九年四月 天门 点评 一九五八年黄瑞云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华中农学院,但不能工作,下放到湖北天门劳动。《野花》即写于天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黄瑞云写过一些寓言习作,大多没有收入他的寓言集,却把《野花》保留下来作为集子的第一篇,显然有作为序言的用意。也许当时作者认为他的作品不能进文学的苑囿,只是“野花”而已。 黄瑞云寓言以深刻犀利著称,却用这样一篇温婉的作品开头,可见他的寓言外著锋芒,而内怀仁厚。“只要过路的人们看了能感到愉快,我们就要开在这里,即使被践踏也在所不惜”,这是野花的自白,也是作者的宣言,他是准备好了“被践踏”的。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致使摩诃迦叶破颜微笑:黄瑞云先生要使人们“感到愉快”,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雁警》 一群飞雁降落在湖心的沙洲上露宿,一只孤雁为大伙担任警戒。长途的飞行使它们都很疲劳,倒下来就睡觉了,只有孤雁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警卫着雁群的安全。 突然,远处燃起了一个明亮的火炬,雁警立即大叫:“醒醒,醒醒!火光!” 雁群从睡梦中惊醒,整个湖洲骚动起来,然而火光却无踪无影。忠诚的雁警怎么也说不清火光为什么又突然消失了。 一阵骚动过后,湖洲又安静下来,旅行者们再度进入睡乡。只有尽职的雁警依然警卫在它们的身旁。 火炬又突然出现,而且是两个,离得更近了,它们高擎在两只船上,火光下看得见晃动的人影。 “醒醒,醒醒!有人!”孤雁又大声呼喊。 雁群再次被惊醒,骚动得更加厉害。然而火光又神秘地消失了。 疲倦的雁们以为雁警捉弄它们,它们盛怒起来。“欺骗!”“胡闹!”“啄死它!”“把它赶走!”雁们吼着,啄它。雁警尽一切力量逃出包围,羽毛被啄得凋零不堪。 骚动的湖洲再一次恢复平静。孤罹仍然守在它的岗位上。 短时间的平静过后,熊熊的火炬顷刻之间冒出在雁群营地的四周,持着猎枪的猎雁者站在船头,雁群被包围了。一切都清楚了:火光的忽现忽没是猎雁者布置的疑阵,出现之后又熄灭是为了麻痹雁群,并使上当的雁们不再信任孤雁的警报。 “醒醒!快飞!醒醒!快飞!”雁警尽一切力量呼喊。 沉睡的雁群无动于衷。猎枪对着互相枕藉的大雁猛烈开火,雁群遭受了浩劫。许多来不及醒来就被击毙,折颈断翅尚未死去的雁们徒劳地挣扎在沙洲上,发出凄惨的呜叫。 火光熊熊地照亮了交织着狂欢与惨绝的战场。 猎雁者大获全胜收拾战场离去以后,钻进了芦苇的雁警走出来。现在,只有它一只雁,面对着黑暗凄清的沙洲悲伤地啜泣。 “太委屈你了,”同情的芦苇安慰说,“我们知道你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的。” “我受委屈是无关紧要的,”悲哀的雁警说,“最大的痛苦在于,我清醒地看到了灾祸的来临,却无力使我的群体免于毁灭的命运。” 一九六○年南湖 点评 在天门劳动一年之后,黄瑞云于一九五九年九月回到华中农学院,才得到一个在湖北省工农中学教书的工作。没有多久这个学校就改称华中农学院附属工农中学,校址由武昌城里迁到南湖狮子山,即华中农学院所在地。 “雁警”据说是符合雁的生活习性的,雁群总是由孤雁担任警戒。故事所写的猎雁情景也是真实的,读起来很有趣味。但这篇寓言的要义在于悲哀的雁警最后的那段话。 《向狐狸告豺狼的状》 鸡子们因为豺狼欺负它们,在院子里忿忿不平。从院子后面跑出来一位相当文静的绅士,尖嘴,大尾,目光严峻。它自我介绍说,它是狐狸法官,弱小者的天然盟友,问鸡子们有什么事。“告诉我好了,”法官说,“谁欺负了你们,我一定进行公正的审理。” 鸡子们告诉法官,一只豺狼,大白天在院子的前面,衔走了它们的一只小鸡子。 “大白天,在院子的前面!”法官义愤填膺地说,“真是岂有此理!衔走的还是一只小鸡子!” 它告诉鸡子们,它会认真对待这宗案子,并将亲自待在院子后面较为隐蔽的地方,看敌人是否再度出现,它是决不会轻轻饶过的。 鸡子们非常感谢狐狸法官对它们的关怀。 过了一些时候,鸡子们向法官申诉:它们没有看到豺狼再度出现,但使它们忧虑的是,它们的伙伴仍在逐日减少。 “啊呀!”狐狸法官为难地说,“这个可就不好说啦。有什么敌人欺负你们,我会给你们对付。但你们自然失踪,我就不好办啦!”法官说话的时候,没有忘记抹它的嘴巴。这是它的习惯,因为它怕有什么鸡毛沾在嘴上,引起鸡子们不必要的怀疑。 ——到狐狸面前告豺狼的状,可真是走错了衙门。 点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非洲许多殖民地人民奋起斗争,出现了许多国家。这些新生的国家本身还很贫弱,且仍然受到殖民主义列强的欺凌,如此他们求助于打着国际主义旗号的苏联。然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苏联却同样欺凌弱小国家,但它更多的是欺骗。这些“鸡子们”走错的“衙门”指的就是苏联。 《大熊垒窝》 大熊对喜鹊说:“邻居,我的窝藏在岩洞里,不受风雨飘摇,但常受蛇蝎的捣乱;你的窝搭在树上,避免了蛇蝎的骚扰,可又受风雨的侵袭。我想把岩洞搬到树上来,使它兼有两者的优越而又消除两者的缺陷。” “好倒是好,”喜鹊说,“只怕不大可能,岩洞怎么能搬上树来呢?” 大熊说:“整个岩洞搬不上来,用石头垒成一个窝,不就和岩洞一样了吗?” “但是石头在树上是不怎么好垒的。” “不要紧,”大熊说,“山上的石头很多。” “石头确实很多,但在树上不好垒呀!” “不要紧,”大熊说,“我有的是力气。” “力气真是很大,但石头在树上垒不稳呀!” “不要紧,”大熊说,“日子长着呢。” “日子当然够长的,但树上还是不好垒石头呀!” “我可要试一试,”大熊说,“一个新事物开头总是有困难的,是热情的支持还是恶意的阻挠,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喜鹊不再做声。 于是大熊用大石头块在树上垒起窝来,每天搬呀,运呀,往树上垒呀,费尽了全部的力气,总算把一个窝垒起来了。大熊很得意,说:“我的理想就要成为事实,马上就要封闭那些保守主义者的嘴!” 大熊小心地爬上树去,满怀得意地躺在窝里。一阵风来,摇动大树,那些石头立即哗啦哗啦全掉下去了。大熊也随着摔了下来,跌断了背脊。 ——一切违反客观规律而强行其是的人,最终都免不了要跌断背脊。 一九六○年冬武昌南湖 点评 “一个新事物开头总是有困难的,是热情的支持还是恶意的阻挠,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这话本身并不错,但把荒唐无比的做法当作新事物也用这话就变得荒唐了。“一切违反客观规律而强行其是的人,最终都免不了要跌断背脊”,这是本文的结论。 P1-7 序言 中国古代自先秦以至汉代,寓言文学十分发达,其题材之广博,思想之深微,艺术之精湛,较之伊索寓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汉魏以后仍代有作者,亦代有佳作。只是古代中国寓言分散在各种典籍中,没有一个“伊索”把它集中。随着西方伊索、拉·封丹等传入中国,人们惊讶地发现,东西方相距那样遥远,寓言的艺术形式却如此相似,因而引发对中国古代寓言的研究和整理,新的寓言作者也应运而生,一些大作家也涉笔寓言,到冯雪峰乃以寓言著称,成为一代名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寓言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湛卢(王文琛)、金江等都卓有成就。遗憾的是,自一九五七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二十多年间,由于大家所知道的原因,寓言作家基本上都停笔了,也许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黄瑞云先生。黄瑞云那时的处境也并不美妙,但恰恰是在这二十多年艰难的岁月里奠定他后来成为寓言大师的基础。 黄瑞云,湖南湘乡人,一九三二年生。湘乡是人文荟萃之地,近一百多年间产生了许多杰出人物。但黄瑞云的家乡靠近安化,其出生地现属娄底市,当时是相当落后的。黄瑞云出身佃农家庭,他的父亲先后当过四个东家的佃户,苦于自己没有文化,决心送一个儿子读书。黄瑞云小时候读的是私塾式的学校。后来,日本侵略军侵入湖南,长沙、湘潭等城市相继沦陷。长沙的一些著名学校迁到安化蓝田桥头河等地办学,这给穷困的山区农民子弟提供了上学的机会,黄瑞云也因此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新学。抗战胜利,学校迁回长沙,黄瑞云无法到长沙去上学,只好又去读古书,并终于成了农民。还按农村的习惯,少年时代就“成了亲”。 一九四九年湘乡解放,黄瑞云在父亲的引导下参加了农村工作,还兼教过小学。但他仍想向外发展,一九五二年继续上学。一九五四年七月毕业于宁乡第一中学,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为家乡第一名大学生,而且一进校就担任班长。由于他当时已有家小,家庭无法给他提供费用,在校全靠助学金维持,除此别无经济来源,生活是十分艰苦的。但黄瑞云具有山区人的顽强和勤奋,又深受老师同学的器重,因此,那段学习生活是他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岁月。他当时的志愿是留在武汉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他在这方面的基础相当厚实,按照常理是不成问题的。 不料好景不长,一九五七年黄瑞云所在的班成为全国著名的“右派班”,他本人也被扣上“中右”的帽子,以至一九五八年毕业时古典文学成绩全班数一的高材生竟没有人要,勉强塞出去也不能工作。自一九五八年毕业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年间,是黄瑞云人生路上走过的一段漫长而又险峻的峡谷。二十年间,先后四下农村,直到文革后期,辗转折腾才得以进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为函授教师讲课,当过《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编辑,代表华师参与了武汉大学、华中师院、武汉师院合编《中国古典文学》教材的工作;并在那样的岁月率先主讲中国古典文学,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和赞扬。 “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党中央拨乱反正,中国走出了长期极左思潮泛滥的困境,许多知识分子也结束了他们坎坷的命运,其中就包括黄瑞云先生。他在华师应该说是站住了脚的,但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与他患难相依、生死与共却三十年不得团聚的妻子的命运,不得不考虑劫后余生的子女的前途,不得不放弃华师较为有利的工作环境,于一九八○年春节前夕挈妇将雏投奔黄石,进入湖北师范学院,开始了他的新的征途。 黄瑞云带着一身的“轻松”进入黄石,二十二年笼罩在他头上的阴云终于散去,使他的心情感到舒畅;但同时也带着一身的“沉重”进入黄石,六十多元的月工资要维持一家六口的生活,还得每月给远在家乡的老母寄生活费,每年支援他的清一色的农民兄弟姊妹和大儿子。但他毕竟可以放开手工作了,到黄石的二十多年间,是黄瑞云人生的一个全新的阶段。就其年龄而言,已是人生的秋季;但就其事业而言,却是他一生的春天。他得到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市的信任,在院内担任过副院长、学报主编、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要职,在省市政协人大以及文联作协兼过许多社会职务,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就当了十年,任市作协主席达十七年之久。工作如此繁重,可他从没有脱离过教学,长期讲授先秦汉魏六朝古典文学课,还开了许多门选修课。同时,他在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就科研成果而论,他发表了六十多篇论文,独立编著了《老子本原》《庄子本原》《历代抒情小赋选》《历代绝妙词三百首》《诗苑英华》《词苑英华》;另外,所作《文苑英华》《赋苑英华》和《诗义索原》《词义锁链》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材料;还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编辑《历代辞赋总汇》,此书填补了中国古籍整理的一方空白。在文学创作方面,先后出版了《溪流集》《魔镜——答里·坎曼尔的幽默故事》《长梦潇湘夜雨楼诗词集》,还发表了大量散文,而《黄瑞云寓言》连续出了四版,连带新发表的作品,他写的寓言已有六百多篇,就其质量而论,堪称中国当代文学之一绝。 …… 黄瑞云发表了六百多篇寓言,本书仅选了一百三十三篇,不到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不能说黄瑞云寓言的精粹之作只有这一百三十三篇,但这一百三十三篇确实是精粹之作。我的点评主要是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意图,以及与作者本人有关的情况作一些说明,而不在于评论,更谈不上研究。我采取“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的办法。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我大量采用了作者的原话;关于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旨意,我可以篇篇向他请教。尽管如此,限于水平,错误仍在所难免。如果这本小书能够对国内外读者了解黄瑞云先生本人和他的寓言有所帮助,我就深感荣幸。 陈继明 二○○五年三月三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