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职场女性都该学的10种工作心法,
结束焦虑,找回工作和生活的主控权。
别把时间放在搞办公室争斗,或是浪费心思在和你合不来的竞争对手身上,不如听听作者的建议,和那些成功的女性以时间为代价换来的宝贵职场经验,学习如何把握现有的资源和舞台好好发挥,了解自己,让你的性格、气质、特色,成为职场上独一无二的名牌!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做出改变!
这本书就像一场对话,作者通过10种工作心法,帮助女性step by step的检视自己、认清环境、寻找目标、解决困难、重新思考、行动方案,无论是职场新人抑或工作多年,你都可以通过这本书,重新思考并发现工作的意义与乐趣。
这本书就像一场对话,作者通过10种工作心法,帮助女性step by step的检视自己、认清环境、寻找目标、解决困难、重新思考、行动方案,无论是职场新人抑或工作多年,你都可以通过这本书,重新思考并发现工作的意义与乐趣。
就像学习化妆保养一样,想要在职场上优雅有所为,并且拥有美好而从容的生活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心法!
推荐序1 乐在工作,复制每一个成功经验
推荐序2 将自己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品牌
推荐序3 女人,十项全能
作者序 女人与鞋
第1章 我们为什么工作?
第1项挑战 我要从目前的工作中寻找意义
拟定明确的目标
工作心法1 为生活与工作简历目标宣言
第2章 这些人快让我抓狂了
第2项挑战 与受伤的人共事
学习新模式
工作方法2 让自己成为完整的个体
迈向个体完整的步骤
第三章 周围没人欣赏我
第3项挑战 我壮志难酬、不受认同,而且薪资与付出不成比例
我也想获得赞赏和肯定
我的梦想何去何从?
到底什么才是应得的?
工作心法3 采用增添新乐趣与成就感的方法
找出新的作业模式
觉得无法获得认同的时候
当你觉得薪水与付出不成比例的时候
身为领导者一定要做的事
第四章 这就是我工作的目标吗?
第4项挑战 我仍有很多期待
未实现的愿望
不满足的循环
工作心法4 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生命的礼物
如何在等等期保持乐观
你的个人福利计划
你还在等什么?
第五章 我不受认同、没人欣赏,而且薪资与付出不成比例!
第5项挑战 我要制造更大、更好的机会
内部机会——发现主管没替你找到的契机
保持“为什么不?”的态度
外部机会——不要放弃寻找更多的机会
工作心法5 遵行“升迁四大原则”,同时把自己变成品牌
原则1 想象升迁
原则2 计划升迁
原则3 造就升迁
原则4 耐心等待升迁
第六章 如何让“梦想”成真?
第6项挑战 我需要更多协助、灵感与沟通
工作心法6 找寻可模仿的对象——成立个人董事会
到哪里找董事会成员
想一想他们所能提供的贡献
接洽个人董事会成员
别忘了感谢他们的协助
第七章 我能成功领导别人吗?
第7项挑战 让人发挥热情与潜能的领导方式
工作心法 利用创意工具,让团队每一份子发挥最大效益
工具1 团队建立日
“团队建立日”的重点项目
工具2 团队会议与一对一会谈
团队会议与一对一会谈的小提示
工具3 员工评量
员工评量注意事项
第八章 我可以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发挥影响力吗?
第8项挑战 我要以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进行沟通,借此发挥影响力
工作心法8 持续运用一套屡试不爽的方法
步骤1 认识你的听众
步骤2 事先提供大纲
步骤3 归纳重点,找出关键词
步骤4 把深奥的观念简单化
步骤5 提供可实际运用的例子
第九章 我需要很厉害的良师益友
第9项挑战 我要寻找值得学习的良师
工作心法9 扩大对导师的定义
第一阶段 找出你的模范
第二阶段 求教于导师
第三阶段 向导师表示谢意
更多关于良师益友的创意点子
第十章 结果跟我设想的不一样,不过比想象中好多了!
第10项挑战 我的时机旅程和想象有落差
工作心法10 通过希望与潜力的镜头,重新检视生活
原则1 力量
原则2 独特性
原则3 成果
原则4 保护
原则5 影响力
原则6 满足感
原则7 耐力
思考你的日标
我的好友安妮·佩吉(Anne Page)自己开了一家传播公司,前一阵子我们聊天时,她讲了几年前自己的一次顿悟,那是许多女性在职场上工作多年后都会有的体验。
安妮说:“某天,我正在检查为IBM所拍摄的一部影片。那是一个很大的企划案,我在短短3个星期内跑遍三大洲,那是一趟让人热血沸腾而且刺激的旋风式旅程。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检视着成果,赫然发现自己对这部影片无法感同身受,我没有办法拥抱这部影带或与它产生任何共鸣!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划案,无与伦比,而且已经顺利完成。我可以大方展示成果,但此时,我发现它纯粹只是一部影片,对我没有任何意义,这一刻的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孤单和哀伤。47岁了,我才发现自己错过了许多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把这份工作认定为要获得成功所必须做的事,所以此刻我必须扪心自问:‘坐在自家客厅看着这部影片就是成功吗?’内心有个声音告诉我,这或许是一段成功的职场生涯,但绝对不是成功的生活。”
这个顿悟让安妮的生活产生重大的改变,她开始腾出更多时间经营情感生活(后来安妮遇见并嫁给了自己的心灵伴侣),完成其他的个人事业(装修他们的家)。这些变化让她的职场成就更加丰富,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简而言之,安妮发现了目标更深层的意义。
这样的目标是我过去5年一直深入研究的主题。我得到的结论是:发现个人的目标,就是更满意的生活之根本。这个结论或许是老生常谈,但是对职场上的许多女性来说,却是知易行难,而安妮的自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多年来,我为不同年龄层与职业类别的人,举办过许多小组讨论课程,目的就在于协助他们发现个人目标。这些人当中包括执行官、企业主、高层管理人士和大学生等等,他们都热切地提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然而他们大多都跟安妮一样,极少花时间,甚至完全没有花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多数人只把时间耗费在追寻生活中的“是什么”上。
我的生活要怎么过?什么事情可以让我开心?我对伴侣有什么要求?我要怎么改变才能过得更满足?
“为什么”与“是什么”在字面上的差别不大,但蕴藏在这两个问题中的真正涵义,却是大不相同。将问题应用于工作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才能回答为什么。《韦氏字典》这么定义“purpose”(目标、目的)这个词:“有意图或意愿所致的结果或影响。”但是,“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以我们的使命——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为依归。而使命就是指“赋予个人或团体的某一特定工作”。
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置身现在这个职位,以及为什么要做某一件特定的工作,然后才能决定接下来要做什么。简单地说,也就是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动机,再筹划布置任务。回答为什么的程序并不难,其实,多数人对答案都有初步的认知。我们只是没有花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衡量构成问题的要素,并且写下来,让自己与旁人都清楚了解我们的目标。
难道你不想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向自己或他人回答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吗?
想象自己正在参加一场典型的派对,或者置身于建立社交关系的场合。此时你正回答某人提出的“您从事哪一行?”这个常见的问题,并试图借此打开话匣子。你不必向对方告知自己的职称,但不妨陈述自己为什么从事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对话可能是这样的:“我热爱协助他人发现自己的目标、实现梦想。我最喜欢通过说与写的方式来完成这件事。”
想象一下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我敞开心扉,让他或她了解到我每天起床所为何事。我敢打赌这一定让我在他(她)心中留下了更难忘的印象,他(她)可能会想:“这是一个充满热情与目标的女人。”
现在,想象你我正坐在我家的门廊上,我问了你那个无比重要的“为什么”。试着描述你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梦想,然后告诉我原因。你为什么想从事这项工作?为什么认为这项工作可以带来成就感?你的答案,将透露出目标的蛛丝马迹。
接下来的章节将提供更完整的练习,帮助你在自己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厘清个人目标。这项练习将激发你的思考,协助你撰写一份个人目标声明,忠实呈现出你的精神,以及你之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因。
拟定明确的目标
我最近与一群女性高层主管共事,她们都有相当可观的成就与影响力。其中许多人目前都面临瓶颈,思忖着下一步该怎么走,因此我们目前正一块儿进行这项可以帮助她们思考目标的练习。
我喜欢看着这群可爱又杰出的女性齐聚一堂,腾出时间认真自省(她们很少有时间这么做),并思索那些人生课题的感觉。
我要求她们把最有共鸣、最能让自己振奋的字圈出来(各位也不妨如法炮制),然后要她们找一名同伴分享选择这些字的原因。整个房间顿时洋溢着兴奋情绪、欢笑与热忱,她们思考着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及其原因的时候,表情也跟着灿烂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以所圈选的三四个描述性字眼为基础,开始造句,并成为她们的目标宣言。我告诉她们不必执著于文字的流畅程度,而要专注于形成一种思想,完整呈现自我。
其中有几位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目标宣言初稿。有些人的宣言撰写得铿锵有力,其余的还在绞尽脑汁拼凑字句,力求准确表达自我,让心情展翅翱翔。
强生集团儿童护理品全球总裁布丽奇特·赫勒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仅写下目标宣言,还与我分享了过去3年间的自我发现历程。
她当时在卡夫食品(Kraft Foods)担任副总裁,虽说事业卓然有成,但是女儿们即将进入青春期,她想重新评估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她叙述道:
当时的我位居美国企业界一个超乎自己想象的职位,但是我想在这个职位之外,找寻成功的定义,于是开始思考什么对我来说才更重要。答案就是:踏实、快乐的家庭生活、为小区贡献一己之力,以及个人内心的满足。总之,我想要在这些领域获得成功。
与工作相比,在以上三个领域获得成功还算较为容易。因为大家会把你在工作上的表现图表化,看看是不是都能赶上进度,否则便可能成为害群之马。这把我整个人都榨干了,而且与我的心灵旅程背道而驰。
我坦然面对现实,决定离开卡夫食品。我当时经历了一段悲痛感伤的历程,我问自己:“你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抛下熟悉的一切,踏进陌生的领域呢?”经过3年间多次的自我心灵探索之后,我选择了强生集团。
我先生当时在纽约布朗克斯(Bronx)一家医院担任心脏科主任,他发现我的自省让我与女儿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给了他启发,让他大彻大悟。
现在轮到他进行心灵探索了,他目前正在上课,花更多时间与女儿们相处,带她们露营旅行,与她们对谈,教学相长。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坐下来想个几分钟,然后写出完美的答案。如同布丽奇特的遭遇,那是解开我们内心枷锁的过程,需要花时间循序渐进、反省与思索。
我们很少给自己这样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进度要赶、要送小孩上学、有企划案要交、有员工要管理、有计划要按时完成、有电子邮件要回复。但是我们绝对值得花些时间去发掘自己的目标,这可以为一切事物奠定基础,帮助我们获得成就。
明确地表达事实,这其中蕴含一种强大的力量。你可曾有过别人将你曾有的想法,或脑海中浮现的点子完美无缺娓娓道来的体验?听到别人以贴切的言语脱口而出,然后你会说:“没错,我一直都这么觉得。”
你的目标宣言也是相同的道理,那就是你赞叹“啊!一点儿也没错!”的时刻,这种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描述方式,呈现出你的诸多面向,以及希望全神贯注的目标。从各个方面来看,目标宣言将成为你的指南,引导你去接触那些可以带来最深刻的成就感与喜乐的活动、人物与地点。
接下来的练习将教导你如何促进整体流程,明确拟定个人目标。这一套工具我已行之多年,对每个年龄层与职场生涯各个阶段的女性都有帮助。这套流程不是什么博大精深的学问,但却能够有效帮助你寻求答案,厘清生命中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这项练习还能将创意导向正确的方向,你的诸多努力也将引爆全新的热情。
P7-14
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除了大大认同作者观念,看书时不停“点头如捣蒜”之外,本书也勾起我好久好久以前的那段职场回忆……
大三那一年,在大多数人都还搞不清楚自己未来方向的时候,我已经是电视台的记者兼主播,当时月薪3.8万,全班我最会赚!
当新闻记者是我从小学就立定的志向,我爱说话、爱写文章。而我在职场上之所以能很快乐、很享受,我想原因就在于我比别人都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想做什么”!
我的丈夫岑永康(也是电视台主播)在某大学传播系任教,开学第一天他总会问班上同学:“未来想当记者的请举手!”每年举手的人都不到1/3,显然大部分学子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只是茫茫然地填了志愿,将来进了职场也不知为何而战,穷忙、瞎忙,找不到对工作的热情。
几天前我参加某位专业人士的演讲,其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重复的职场经验就是一种停滞,一种浪费生命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做的工作内容和刚进公司时一样,那么你这10年的经验跟刚来的菜鸟也没什么不同,因为你在原地踏步!”
我不是鼓励大家跳槽、换工作,而是提醒各位仔细想想,你在所属的公司内,有没有“多元学习”的机会?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一开始做的是执行制作,伺候A咖主持人、发来宾通告、订快餐、送茶水。但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小妹,而是很真诚地对待我邀来的每一位来宾,细心记录他们的特质、每一种联络方式,日后当我变成在线记者时,他们便都成了我的采访对象。之后,我也把握机会到气象局学习,并担任气象主播,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不喊累,直到所有经验都足够了,我才能“不心虚”地坐上主播台,再连开两个谈话节目。虽然过去12年我只待过一家公司,但每隔一两年,我会让自己接触完全不同的领域和工作内容,让自己永远在学习中。
很多朋友问我:“电视台的工作如此繁重,你是如何兼顾家庭和小孩的?”我总会以积极的行动力来证明“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举例来说,我不希望自己婚后变成黄脸婆、跟不上时代,所以我要继续留在职场打拼。但孩子陆续出生,而我又不想错过两个宝贝最可爱的童年,所以我大胆地向长官提出请调“晨间/午间新闻”的时段,我宁可每天清晨3点起床,把工作的时间往前挪,来换取下午2点下班,可以亲自接孩子下课、看他们写功课,共享亲子间的快乐时光。
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作出改变。
在职场上,我们应把自己视为一个品牌,常常思考“我跟别人的差异在哪里?我有什么特长?我在办公室内具有‘不可取代性’吗?”我们不需要特别去迎合谁,而是要了解自己,让你的性格、气质、特色,成为独一无二的名牌!
别把时间放在搞办公室争斗,或是浪费心神在和你合不来的竞争对手身上,不如和作者一样,把握现有的资源和舞台好好地发挥,享受你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