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国淦自述(1876-1959)/人民日报近代中国人物自述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国淦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武昌首义以前革命之秘密机关

自革命党人,决定在长江组织中部同盟会,以武汉为根据地,于是有日知会、共进会、文学社之秘密机关,为之策动。今欲知武昌起义之原委,当先究首义以前此种秘密机关,武汉党人之结合,与其进行,于以成辛亥革命创造民国历史。兹就其可据者纪之。

科学补习所

光绪三十年五月(一九0四·六),湖北革命党人吕大森等成立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前身)。

湖北革命团体,导源于武昌日知会,日知会前身,即科学补习所,当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中日战起,中国受帝国主义者压追益甚,孙中山在檀岛创立兴中会。越六年,为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0),留日学生唐才常、傅慈祥、吴禄贞、戢翼翠等回国,在汉口创立自立军,前军吴禄贞等在大通起事。失败后,唐才常、傅慈祥等被难,禄贞走日本。二十七年(一九0一),禄贞毕业日本士官归国,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为训练新军教官,尝假武昌花园山孙森茂花园李廉方寓与耿伯钊、万声扬、时功璧、时功玖、刘道仁、徐祝平、陈问淦等,倡谈革命,隐然以领导自任。未几,耿、时诸人,先后出国留学,吴亦以调任骑兵监督赴北京。自是革命同志,常聚会多宝寺时象晋(功璧功玖父)寓,其时吕大森、朱和中等,组织一活版印刷公司,专翻印《猛回头》、《警世钟》一类书籍。而刘成禺、李书城、蓝天蔚、周维桢、但焘等,刊行湖北学生界杂志于日本,输入内地,湖北军学界,多受其影响。但是策动革命,不能居主动地位,同志聚议,都认为革命非运动军队不可;运动军队,非亲身加入队伍不可,于是胡瑛、张难先、刘静庵、朱子龙(元成)等,投人第八镇工程营马队营为兵,运动同伍,秘密宣传革命。乃于三十年(一九。四)四月,吕大森、曹亚伯、胡瑛、张难先、朱子龙、陈从新、雷天壮、李胜美、毛复旦、陈教懋等,发起组织机关,以思想灌输于各学堂及各军队。是年六月成立科学补习所,以多宝寺为所址,推吕大森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时功璧任财政,宋教仁任文书,曹亚伯任宣传,康建唐任庶务。其在武昌负责推动者,刘静庵为马队前锋营代表,张难先、朱子龙、李胜美为工程营代表,刘度成为武高等代表,宋教仁、欧阳瑞骅、刘复为文普通代表,陈应甲为武普通代表,朱子陶、易本义驻所办事。同时黄兴在湖南组织华兴会,互相策应。是年秋,两省同志合谋,乘十一月十日西太后诞辰,湘鄂大吏集长沙武昌皇殿庆祝时,同时发难。距期前,湘省会党何少卿、郭鹤卿在湘潭谋泄被逮,湘抚电告武昌科学补习所实为同谋。九月二十日,张之洞急派警围搜,则其室已空,一无所获,盖长沙破案时,黄兴密电科学补习所同志先期避走也。后执房主,讯知其室为文普通学生欧阳瑞骅等所租,知府梁鼎芬以涉及其监督下之学堂学生,不敢兴大狱,仅开除欧阳瑞骅、宋教仁学籍寝事,而科学补习所则遭封闭。胡瑛、王汉避于汉阳鹦鹉洲;刘静庵则避于武昌高家巷美教堂圣公会。其后户部侍郎铁良搜括江南财富由鄂回京,胡瑛、王汉尾追于彰德,王汉轰击未中,投井死,胡瑛走日本。

科学补习所所员,略如左:

王汉 竹庵,后名潮,号怒涛,湖北蕲水(今浠水)。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在彰德击铁良未中,自投井死。

方伯年 安徽,运动军队。

毛复旦 善如,一字汝际,浙江黄岩。工程营,本所发起人。

田桐 梓琴,别号玄玄居士,湖北蕲州(今蕲春),奔走革命,民元,临时参议院议员,民六,参加广州护法,十二年,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议。

朱子龙 松坪,原名家梃,在军名元成,湖北江陵。投入工程营,本所发起人,工程营代表,光绪三十年,与刘静庵等九人同入狱,次年在狱瘐死。  朱子淘 贵州,在所办事努力。

何自新 季达,一字季侠,湖北黄冈,联络会党。

余诚 简齐,原名仲勉,湖北麻城。日知会案亡走沪,文华大学教授。

吕大森 槐庭,湖北建始,武高等学堂学生,本所发起人,推为所长,三次入狱。

宋教仁 题初,湖南桃源,文普通学堂代表,民元任农林部长,次年,国会选举入京,在上海车站被害。

李胜美 遵五,湖北襄阳,工程营代表,本所发起人,后任团长。

李庆芳 湖北黄陂。

汪翔 湖北黄冈。

季雨霖 良轩,湖北荆门,第三十一标八营督队官,与刘静庵等倡谋革命,首义,安襄郧荆招讨使、第八师师长,旋参加讨袁,六年护法,为黎天才在锺祥捕杀。

易本义 在所办事努力。

邱启发 湖北黄陂。

胡瑛 经武,原名宗琬,湖南桃源,投入工程营,本所发起人,总干事,与刘静庵等同入狱,文学社共进会合并政治筹备员,首义出狱,军政府外交部长。民元山东大都督(烟台)。

P3-5

后记

本书是作者根据本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回忆和后来搜集的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共分四编:武昌首义、各省响应、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书后附有辛亥革命大事表。

本书采用各家记载百有余种,并证之南北公文书,及当事者所谈论,互相推勘,以求其比较可据者。

本书系资料性质,故于所采各书,尽量保存原文,不加修饰。

本书据龙门联合书局本(繁体竖排,一九五八年版)排印,校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本(台北:文海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

编 者

二0一一年三月

目录

序言

例言

第一编 武昌首义

武昌首义以前革命之秘密机关

 科学补习所

 日知会

 军队同盟会

 群治学社

 振武学社

 文学社

 共进会

 文学社共进会之合并

武昌革命总动员计划

武汉革命机关破坏,彭、刘、杨三烈士就义

武昌所驻新军

武昌新军举义,瑞徵逃走

新军占领武昌

黎元洪出任都督

 黎元洪略历

民军占领汉口

民军占领汉阳

军政府之组织

军政府军队之扩充

黎元洪出任都督之文告

驻汉各国领事团严守中立

清政府派阴昌进兵武汉

清政府配赴鄂之陆军

清政府起用袁世凯为

湖广总督钦差大臣

袁世凯内阁

 关于内阁事项

军政府对于武汉军事之布置

汉口之战

 阴昌军未到汉口以前,瑞潋、张彪在汉口指挥残部

 清军开到汉口

 何锡蕃在汉口作战

 张景良在汉口作战

 清军攻入汉口玉带门街市

 黄兴来武昌为总司令、到汉口作战

 清军攻入汉口全市

 清军焚烧汉口街市

 民军退守汉阳

 黄兴自汉口返武昌

汉阳之战

 黄兴为战时总司令、登坛拜将

 黄兴到汉阳接防备战

 黄兴自汉阳反攻汉口

 清军攻入汉阳

 黄兴自汉阳返武昌去上海

海军归附

 海军在上海者

 海军在镇江者

 派定海军总司令、部长、舰长

第二编 各省响应武昌

张绍曾顿兵滦州

吴禄贞在石家庄被戕

 湖南

 陕西

 江西

 山西

 云南

 贵州

 江苏

 浙江

 广西

 安徽

 福建

 广东

 山东

 四川

 直隶

 新疆

未独立各省附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甘肃

 河南

第三编 南北议和

清政府停战议和之动机

各方面之呼吁

 地方士绅附

袁世凯督师派员至鄂

南北协议由英使介绍

南北协议停战

协议中载沣监国摄政王退位

南北派代表议和

 关于议和地点各电

南北代表开议

召集临时国会解决国体

唐代表辞职袁伍直接电商

由国民会议进入清帝自行退位

 以军用胁迫亲贵王公等

 以各处电奏退位胁迫清帝

 以内阁合词密奏恫挟皇太后

 以优待条件诱饵清室及满、蒙(古)、回、藏

袁世凯被炸不中请假不入朝

退位中形式上讨论国会问题

段祺瑞等自前敌电请退位

良弼被炸死

第四编 清帝退位

召开御前会议自行颁布共和

袁世凯以全权与民军商酌退位条件

 关于优待条件各电

清帝退位

辛亥革命大事表

编后记

序言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时种族意识非常浓厚,以推翻清廷帝制建立民国为唯一目标。事前有许多革命秘密组织。汇合成为革命新生力量,所以武昌首义,仅仅四月,革命成功,而帝制消灭。

但是此次革命,系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发生的:在北方者,犹是封建专制思想,不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何事。在南方者,亦不完全了解革命真义所在。即响应各省,多半为民意所鼓荡而已。而革命党人,又由于组织不健全,军队无实力,其领导者终于放弃领导权,暴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软弱性,革命不彻底,以致失败。

我国受帝国主义压迫,几近百年,辛亥革命,在当时未曾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口号,而南北议和,反由英国公使介绍,表面为保证停战日期、地点等等,实则为国体问题、人选问题,更予帝国主义者以干涉内政之隙。此后内战相寻,即英美帝国主义与德日法西斯主义在中国之势力发展不平衡互为煽发所致。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又相与勾结,以冀充实其本身势力,而不知自取灭亡也。可以说自辛亥革命始,至人民获得解放前,每一阶段,每一战争,都为帝国主义所挟持,真是痛史。

在编辑辛亥革命史者,每因立场不同,执词各异,同一事也,说法互不兼容,甚至有日期、地点、人名,亦互相出入。兹编重在史料,诸家纪载,搜集得百有余种,并证之南北公文书,复参之当时在事者谈论,互相推勘,以求其比较可据者。其汉口、汉阳两役,为此次种族剧烈之战争,编者又系鄂人,故记之特详。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脱稿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订正

内容推荐

张国淦著、文明国编的《张国淦自述(1876-1959)》是作者根据本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回忆和后来搜集的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共分四编:武昌首义、各省响应、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书后附有辛亥革命大事表。

《张国淦自述(1876-1959)》采用各家记载百有余种,并证之南北公文书,及当事者所谈论,互相推勘,以求其比较可据者。

本书系资料性质,故于所采各书,尽量保存原文,不加修饰。

编辑推荐

《人民日报近代中国人物自述系列》还原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重现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记录,是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让读者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个人的记忆,承载着国家的历史,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来把握时代的脉搏!乐黛云、刘梦溪、汤一介、杨天石、严家炎、耿云志、张立文联袂推荐!张国淦著、文明国编的《张国淦自述(1876-1959)》是张国淦分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