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你知道七夕之后是中元节吗? 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佛教方面和道教方面的起源。 佛经中“盂兰节”出自目连救母的故事。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堕地狱,转生为饿鬼(六道中的“饿鬼道”)苦不堪言。目连为救度母亲,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以后,其母果然当天就脱离饿鬼之苦得以升天。这就是佛教“盂兰盆会”或者叫“盂兰盆节”的由来。 道家全年的胜会分开三次举行。在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而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最後十月十五日举行的称为“下元”三个合称为“三元”在上元当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而中元是用以赦免亡魂的罪,最後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虽然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所以盂兰节即中元节 。 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 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每年在七月十五,举行祭祀。 在盂兰胜会中,通常都有戏班演出大戏,作用是给先人的灵在接受功德之馀,又得到娱乐。另一方面是给到来的街坊娱乐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