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一个团队能够成功,自然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但有领导,并不意味着领导对团队有着较强的领导力。很多人误以为领导能力最重要的是天资、号召力、管理能力。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最近一些研究的结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最重要的不是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令人信服的领导,而是要成为一个谦虚、执著和勇敢的领导。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学到培养他人的最有效的成功方法,而且也能够学习怎么发现潜在的领导者,培养他们,把他们带入一个新境界。读者既能从中感受到团队领导的无穷魅力所在,又能体会到领导艺术的感染力。
考察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或者组织,你就会发现它们往往有着最具卓越领导力的团队领导者。这些领导者,都会培养、帮助自己周围的人,让他们变得更优秀,而正是在这种成功的变化中,领导的艺术和魅力得以充分体现。本书不仅能够告诉读者培养他人的最有效的成功方法,而且也教会如何发现潜在的领导者,培养他们,把他们带入一个新境界。读者既能从中感受到团队领导的无穷魅力所在,又能体会到领导艺术的感染力。
第一,在营销组织中应建立大雁般的营销团队,鹰一般的个人。因为大雁在飞行过程中遵守如下的雁行理论:
一是鼓励伙伴共同前进。飞在雁群队伍后面的雁会不断发出声音,用叫声来鼓励飞在前面的伙伴继续往迁徙的目的地前进。二是相互扶持和帮助。当一只雁在迁徙飞行的过程中生病或受伤时,其他两只雁就会从队伍中飞出来协助和保护这只生病或受伤的雁,一直陪伴到其康复或死亡为止,然后它们再组成队伍开始往前飞,或者是去追赶原来的雁群。三是自动调整和修正角色。雁群在集体飞行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只雁飞在最前面带领大家一起前进,后面的雁群则紧紧跟随。当前面的雁群感到疲倦后,这只雁就会退回到队伍中,由另一只雁去取代它的位置,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四是激励同事加快前进步伐。当一只雁鼓动双翼翱翔于蓝天上时,对尾随其后的同伴来说都具有“鼓舞”作用。雁群一字排开成V字形飞行的时候,比孤雁单飞增加了71%的飞行距离。五是给予同伴关怀和勉励。雁群在迁徒的过程中,无论什么时候,当一只雁将要脱离队伍时,马上就会感受到一股动力阻止这只雁离开。借助前一只雁伙伴的“支撑力”,这只雁很快就能回到队伍中。
第二,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剑锋教授认为应建立狼群般的营销团队:
因为狼有野性与激情;有很强的敏锐性,反应速度极快;有团队精神,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牺牲精神。身处动物世界的狼群却具备一个优秀团队的所有特征,它们方向明确,特别是在捕猎的时候,狼也被公认为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它们善于交流,最关键的是,狼拥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
第三,蚂蚁团队的营销是第三种方式:
蚂蚁般营销团队源于昆虫学家对蚂蚁的研究,认为组织中的营销团队应向蚂蚁一样配合默契,聚集众多人的力量。蚂蚁是一种简单的昆虫,几乎没有什么思维能力,但是却创造出了建筑学上的奇迹:高耸的蚁丘,良好的通风、排水系统,专门的储藏室和菌类培养室等,似乎不是这种低智能生物所能拥有的智慧。所以,昆虫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希望了解蚂蚁的智慧到底是怎么回事。昆虫学家制作了一个大的玻璃容器,以便能够从外面观察蚂蚁的行为。在容器里他们放入了一层湿润的土壤,选择制造蚁丘非常出色的蚂蚁品种,然后只放进了一小部分,大约几十只。只见这些蚂蚁不停地忙碌着,将细小的泥土搬来搬去。昆虫学家以为它们要开始建造蚁丘了,可没想到,几天过去了,蚂蚁们什么也没做成,容器内没有任何建筑物出现,就连一个小小的土丘都没有。昆虫学家们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呢?他们决定做进一步的实验,这次放进了接近上次数量10倍的蚂蚁。奇迹发生了,蚂蚁们忙活了两天竟然造出了两个细小的泥柱,但是再也没有进展了,仍然只是忙碌地将泥土搬来搬去。最后昆虫学家们不断地增加蚂蚁的数量,真正的奇迹出现了,蚂蚁们开始垒高和建造更多的泥柱,然后将它们慢慢地对接,再开始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地累积,建筑史上的奇迹出现了。蚂蚁的数量决定了这个建筑物的规模,“智慧是思想数量的积累”,当参与的人多了,自然形成智慧,当大家因为同一个爱好或者目标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影响整个群体中每一个成员行为变化的精神力量。
P13-14
心理学家和团队专家哈维·罗宾斯说:“团队领导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你必须了解人们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然后才能让他们跟随你。”
今天的中国,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提到“团队”几个字眼,甚至一个新成立的小公司都如此强调。一些公司要求新员工在加入的初期,不仅要融入公司、了解产品、学习制度,而且要把团队建设看得比公司、产品和制度更加重要。“团队”、“团队精神”往往是整个公司的核心,其“团队领导人”更是公司的核心、灵魂人物。他们的品格直接影响团队的品格,他们的眼光决定团队的命运,他们的行为带动团队的行为,左右着团队的健康发展和命运。
团队如此重要,是因为团队成员各自怀着不同的梦想,期望在团队这个平台上改变命运,成就事业,从而凝聚在一起。团队分散开,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而集中起来,他们就是一支强有力的团队,形成一股绳,有劲向一处使。在团队中,因能满足不同人的利益诉求,人们就变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内在的无限潜能。
要胜任团队的领导人,具有卓越的领导力,打造他人跟随的艺术,团队领导人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素质:
第一,具备高情商。(1)高情商的人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感。(2)他们有持久的动机与注意力,能够平静自己愤怒的情绪,时刻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3)他们也能读懂他人的情感,产生移情,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4)高情商的人能够通过理解、冲突解决、妥协与协商来发展一种积极有利的人际关系。(5)高情商的人表现出更强的对不确定性的容忍。
第二,团队领导人要具备共情情怀。共情,就是能够以己推人,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严重点,就是感同身受。从物理上说,就是共振;从思想上说,就是共鸣;从社会上说,就是和谐。
说到此,就说个故事吧。以前,在我们大学宿舍,有位家在当地的男生,每到周末都回家,周日晚上回来。回来的时候,从家里带些水果,但不分给我们宿舍的其他6位同学,只顾他自己每天吃。这样,可想而知,结果会是怎样的,他就被我们其他6位同学孤立开了。
其实,我们也会买水果,也会买其他的东西,如果他能分享出来,那么他每天都能吃到我们送他的不同的东西,如葡萄、梨、苹果、香蕉等。这样一来,他的食谱和生活都会五彩斑斓,大家就会和气融融。因此,要能够以共情的情怀为他人做事,方可凝聚人心。
第三,团队成员之间要学会分享。你想,如果我宿舍同学当初没有自己一个人吃独食,那么等到我们毕业之后彼此出来办事求人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被拒绝的尴尬。求人,最好就要先求熟人,同学自然就是首选用来帮忙办事的了。但对他而言,我们宿舍的人基本上不再搭理他,更别说能够去帮助他了。因此,只有分享了自己的东西,才能分享其他人的成果。
最后,很多成功者都是跳出了制度的束缚,不随大流,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东西,而取得了成功,比如华旗资讯总裁冯军、百度CEO李彦宏等。很多人在毕业后按照制度的要求做事,而不敢跳出束缚,在形势变化时不做出相应的改变,缺乏执着,最终无法成大器,顶多小富即安。
团队领导人要敢于坚定目标,另外也要随环境进行调整。其实,团队和企业一样,没有固化不变的。在变化中发展,是最有活力的。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 杨斌教授
任何人都不会单枪匹马地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或获得所有的荣誉。
——卡耐基
带队伍由五个方面组成,一个是企业的架构,第二是规章制度,第三是企业文化,四是激励方式,再下面是培育人。
——柳传志
人生就像登山,很多时候,遥看目标,似乎高不可攀,其实每向前一步,我们也就距离目标更近一步。每个人不管多么平凡,只要真诚付出努力,都能够到达比想象更高的高度。人生没有爬不过的山,重要的是行动,认准目标之后,便脚踏实地向前,每一步,都是人生的新高度。
——王石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最重要的不是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令人信服的领导,而是要成为一个谦虚、执著和勇敢的领导。
——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