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政界主旋律小说。小说试图诠释执政者和老百姓的关系,揭示“政治利益”和百姓利益之间的矛盾,再现“红顶子”在“政治利益”怪圈里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和“红顶子”这个特殊群体的是非情长、喜怒哀乐。小说不是反腐小说,是用写实手法如实记录政界的写实小说,应是问题小说。
这部《红顶子》有着很强的文学性,把一个县的数十个人物再现出来,既有灵魂深处的透视,也有细致入微的形象刻画,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感人事迹催人泪下。小说语言生动,叙事准确,文笔优美,可读性强,透露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风土人情,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历史知识。而且情节和人物关系设计之巧是很出人意料的。
作为这个复杂世界、复杂人群中的一个个体,你必须复杂,单纯的人应付不了复杂的局面,应付不了一事无成。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你也必须复杂起来,才能领导一群复杂的人,可以说,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梁文中刚到松江县任县委书记,就发现县政府引进的致富项目虚有其表,占地二百亩的国际商城更是空中楼阁,而因补偿金长期拖欠,失地的农民频频上访!危急之际,他引“水”灭“火”,不料摁下葫芦浮起瓢,一县之长又出事了,一时满城风雨……
一
松阿察县委书记李翊明调到那丹市当副市长了,原本,他像一个锅盖,盖在松阿察这口大锅上,猛地揭开以后,在大锅里憋闷了很久的蒸汽顿时蒸腾起来,把那丹市这间大屋子弄得水汽茫茫。
近几日,松阿察县的上访信件雪片似地飞向那丹市信访办,有不少飞向省城,更严重的是,有人竟然去了北京,把上访信送进了国务院。
面临这个局面,久拖不决的松阿察县委书记人选问题,在一夜之间定了下来。
于是,梁文中走马上任了。
这一天,天气原本是很晴朗的,待奥迪车上路以后,天逐渐阴沉下来,大块儿大块儿棉花团儿似的云彩一点点压到头顶上,太阳透过云彩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线,车子就在斑驳的阳光里穿行着。
梁文中坐在那丹市委书记邢国梁的奥迪车上,心里隐隐不安,邢国梁亲自送他到松阿察县报到,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对松阿察县的重视,也意味着对梁文中的支持与厚望。
一路上,邢国梁书记向梁文中介绍了松阿察县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松阿察县的优势和劣势,他还着重嘱咐梁文中要接续好老班子的工作,要解决好农民上访问题,特别是要杜绝上省进京。新班子调整完以后,工作重点就放在为农民办实事上,放在改善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上,重新树立起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梁文中点头表态说:“放心吧,邢书记,我会依靠松阿察县四套班子,依靠全县两万名党员干部,把工作做好。”
车悄无声息地向着中国东北部最边远的松阿察县行驶着。沙石路的北边儿是绵延不断的那丹山脉,起伏跌宕,林木茂密,南边儿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绿油油的稻田,一条清清的松阿察河蜿蜒穿过这片肥沃的土地。此时梁文中的心,已飞出车外,像一匹马在松阿察的原野上奔跑着,时而停下来徘徊瞭望。
邢国梁望着窗外的田野说:“这是一块多好的土地呀……松阿察县是全省最大的产粮县,农民人均拥有土地20多亩,森林300多亩,却成了全省最贫困的县,这个李翊明啊……。你的担子很重啊,文中!”
梁文中望着山峦田野,心里很不平静,他用力地点着头,“我知道邢书记……”
李翊明是松阿察县的前任县委书记,刚刚提到那丹市当副市长。作那丹市组织部副部长多年的梁文中知道这个前任松阿察县委书记李翊明是怎么提升的,他的政绩突出,两年之内干了三件大事,轰动全市、甚至全省,长毛兔致富工程、国际商城招商工程、城镇基础建设——休闲广场工程。省委组织部考察小组考察后曾给过李翊明高度评价。其实不少人知道,甚至大街上都有人议论,李翊明在省委有人,省委副书记李长山很赏识他。
李翊明在松阿察县搞的三个工程,留下了三个大尾巴,一个烂摊子,梁文中能想象得出眼前的路有多难走,他知道松阿察是个穷县,财政背负着一亿元的债务,干部职工开不出工资,怨声载道,农民在长毛兔项目上蒙受了损失,得不到赔偿,上访告状,上省进京。
邢国梁意味深长地说:“你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换句世俗的话说,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我有一句话你记住了,你干工作用不着邀功请赏,要踏踏实实地做些实事。”
梁文中原本是那丹市委组织部管干部的副部长,年年到下边考核干部,对松阿察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加之在这次调动前,又有不少亲朋好友给他通风报信,把松阿察鲜为人知的、道听途说的情况硬往他耳朵里塞,而且还像智囊一样给他出谋献策,分析四套班子成员,谁好谁坏,谁能用谁不能用,说的有理有据。梁文中通过这些信息,闻到了某种呛人的味道。
松阿察县因为种种原因,十多年来连续换了三任县委书记。领导更换频繁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换一个领导出台一茬儿新战略,上几个新项目,使得政策不能一贯性,建设项目得不到有效延续,形成了一些“大尾巴”战略,“半拉子”工程,使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李翊明这届班子,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两个一把手暗中顶牛,工作各干各的,弄得下边儿不知所措,使得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梁文中知道,那丹市委选择他,完全缘于邢国梁对他的信任,在市常委会上,邢国梁书记力排众议,一锤定音。
梁文中一直是邢国梁的秘书,邢国梁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时他就跟着,后来又跟到那丹市。他从一个科级秘书到组织部科长、副部长,直到今天的县委书记,都是邢国梁一手提拔的。梁文中承认,他和邢国梁的个人感情很深,但他认为自己的提升绝不是仅仅靠着这层关系,他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邢国梁对他的信任。此时,邢国梁的心理不难猜出来,松阿察县的现状比较糟糕,必须选择一个没有政治野心、老练稳重、踏实能干的人,来稳定局面。
2
奥迪车驶到松阿察县边界时,遇上了松阿察县的十几辆“丰田”越野车,还有两辆警车,警灯闪烁着。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领导都站在宏大的松阿察县界门底下,迎接市委书记邢国梁和新来的县委书记梁文中。
此时,邢国梁指着松阿察一行人,寓意深刻地说了一句:“你看,这就是你的松阿察县!”
邢国梁的秘书利索地把车门打开,邢国梁和梁文中都下了车。
松阿察县的县长关久长第一个迎上前来,使劲儿握着邢国梁和梁文中的手说:“欢迎邢书记来松阿察县指导我们工作,欢迎梁书记来松阿察县领导我们工作!”
县四套班子领导也跟上来热情地握手,关久长一一作了介绍。
邢国梁望着大家说:“来得很齐嘛,我看我就把你们的梁书记送到这儿吧,就在这里交待给你们一句话: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定要以梁文中为核心,团结、务实,要围绕着稳定做工作,在稳定中求发展,把经济搞上去,要尽快地使老百姓富裕起来。”
关久长代表大家说:“请市委放心,请邢书记放心。”
邢国梁拒绝了大伙儿的一再挽留,对梁文中说:“就这样吧,多给我打电话。”然后又握住关久长的手,“久长,来松阿察四年了吧?也算老松阿察了,要很好地配合文中同志,多支持他的工作。”最后和其他人一一握了手,上了奥迪车,调头走了。
望着奥迪车远去,梁文中想,邢书记虽然没提出批评,但可以看出邢书记对这个迎接的场面不满意。是呀,太张扬了,整个一个县太爷,鸣锣开道,清水泼街,招摇过市。
关久长县长黑黝黝的脸,翘翘的嘴角,低低的眉梢,看上去显得有些狡猾,然而他的眼睛里却透着睿智。他说:“邢书记生气了吧,没办法,作为部下,总得表示一下热情,见惯不怪吧。”他伸出手,请梁文中上一辆车号是HJ40001的丰田V8越野车,并打开右前门,“梁书记,这是你的车,请上车。”这个右前座便是县级以下一把手习惯坐的位置。
梁文中没说什么,径自上车,在关门之前他忽然对关久长说:“久长,让警车跟在后面,不开警灯。”
车队出发了,梁文中的1号车排在了最前头,警车跟在最后面。
梁文中曾经坐过这种车,宽敞明亮,舒适豪华,威风气派,当时他就有一个奢侈的想法,如果自己能有一辆该多好。今天他真的得到了,就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但是他却全然没有想象的那样兴奋,倒产生了一个疑问,它是什么东西?威风八面,霸气十足,这就是地位和权利的象征吗?他随口向司机问道:“这辆车多少钱,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司机于小全小心地回答:“走‘大贸’手续70万吧,咱县这十几辆大多是走私的,50多万。车贵修理费就贵,烧油也费,去年花了20万。”
丰田V8确实是一部好车,马力强劲,风驰电掣地在边防公路上行驶着,背后扬起滚滚沙尘。
车窗外,村庄一个一个向后掠过,虽然看不仔细,但却能看见很多的土坯房,东倒西歪的院障子,杂乱堆放的草垛,还有忙忙活活的老百姓,淘气的孩子。司机于小全不失时机地向梁文中介绍着各个村庄的名字。当于小全介绍前面就是松阿察乡的时候,梁文中发现路边出现了警察,大约50米一个,向车队敬礼。梁文中问:“小于,你知道为什么单单在松阿察乡布岗吗?”
于小全犹豫了一下,说:“松阿察乡的农民告状告得邪乎,有一个上访专业户,布岗是怕他们拦车告状。”
正说的当口儿,突然有几个人从街口扑到路当间儿,伸开双手,这时,路两边儿的警察一齐向这几个人扑去,把这几个人推向路边儿。
于小全脱口而出:“拦路告状的农民!”
3
见到这个场面,梁文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几个人是松阿察的老百姓,不该这样对待他们,便让于小全停车。
车停了下来,梁文中跳下车,向警察们喊道:“放开这几个农民!”
这时候,关久长县长和四套班子领导都停下车,围拢上来。关久长批评刚刚赶过来的公安局长陶良德:“怎么搞的?”
公安局长陶良德满脸无奈地说:“他们知道今天新书记报到,老早就等在路口,见车队来了,突然就往路上冲……”
关长久向陶良德介绍:“这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梁文中同志。”
陶良德立刻敬了礼
梁文中对陶良德说:“你们这样兴师动众的,有谁能不知道。”说完,又转向关久长,“久长,我看这样,叫这几个农民过来,听听他们要反映些什么情况。”
关久长县长急忙拦住梁文中说:“都是老问题了,年年反映月月反映,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地,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以后我慢慢向你汇报吧。”
这时候,已经聚集了许多老百姓,吵吵嚷嚷地要见新来的县委书记。
梁文中向关久长摊开手,“看看,躲得掉吗,谁躲老百姓谁将来就会吃苦头,再说,现在走开,我们在老百姓的眼里成了什么了?逃兵嘛。”说完,他指着挽成人墙的警察,打手势示意把农民放过来。
陶良德领会了意思,对聚集起来的老百姓说:“大伙儿可以见梁书记,但是必须有秩序,保持安静,你们选出一到两名代表,代表大伙儿反应问题。”他边说边引导农民来到梁文中面前,“这就是梁书记。”
上百个老百姓走过来,站在梁文中面前,上百双眼睛盯着梁文中和他身后的四套班子领导。梁文中望着这些老百姓,这里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三四十岁的壮汉,还有抱着孩子的妇女。他面对着一张张纯朴的脸,温和地说:“我就是新来的县委书记,叫梁文中,乡亲们有话要对我说吧?我们不在路上说话好吗?别影响了交通秩序,我们到那儿坐坐吧。”他指着路边儿一家小卖店的院子。
梁文中向小卖店走去。走到小卖店院子里,从草垛上抓了一把稻草放在屁股底下,坐下来。老百姓也学他的样子面对着他坐下来。四套班子领导有的也坐下来,有的站着。 梁文中的这个举动让老百姓产生了好感,同时他们也对这个有几分农民味道的新书记产生了几分敬意。”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