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上说明了城市信用体系的性质和功能,介绍了城市信用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说明了城市信用体系与中央政府建设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包括对企业、个人和政府三项信用制度建设提供技术和设施支持的方法。作为城市信用体系设计的工具,本书在详细介绍城市信用体系中各个子系统的同时,努力为城市信用体系的设计和规划人员描绘出城市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并力图在他们的头脑中反射出一个“蓝图”。在介绍城市信用体系的各个子系统时,本书不仅给出大量的建设指标,还对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组织、资源、外部支持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建立和实施企业、个人和政府三项信用制度应该是有助益的。对于城市信用体系应该具备的“诚信教育工程”和“政府守信监督机制”两项软工程,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介绍。为了方便读者,本书还用了一章的篇幅,介绍国内一些地方在城市或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信用体系概念
一、社会信用体系及其功能
二、社会信用体系与征信体系的关系
三、城市信用体系及其目标
四、城市信用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五、城市信用体系与国家大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建设城市信用体系的前提条件
一、信用经济发展需要
二、治安状况良好条件
三、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四、政府在启动阶段的推动
五、周边城市带动条件
六、启动时机成熟的标志
第二章 城市信用体系的市场和社会目标
第一节 对扩大地方经济规模的支持作用
一、信用体系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信用体系建设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三、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对改善地方经济结构的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有利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诚信意识,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三、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重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四、有利于优化投资和贸易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五、有利于促进消费,增加信用交易规模,提高信用经济水平
第三节 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信用体系有利于扩大商机,促进经济结构改革
二、城市信用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城市信用体系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第四节 对整顿和规范当地市场秩序的作用
一、信用与市场秩序的关系
二、信用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的作用
三、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秩序
第五节 提升当地企业群体的信誉
一、城市信用体系对于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二、城市信用体系与企业家信誉
三、一个实例——温州的“小商品,大市场”
第六节 对当地的诚信道德重建的作用
一、诚信道德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诚信文化的发展
三、诚信道德的重建
第三章 城市信用体系的服务系统
第一节 信用信息采集和交换系统
一、信用信息及其采集方法
二、联合征信平台及其功能
第二节 企业征信系统
一、企业征信及其作用
二、种类齐全的企业征信服务
三、企业征信系统及其建设方式
四、企业的信用制度
第三节 个人征信系统
一、个人征信及其作用
二、公共征信系统的建设
三、私营征信系统的建设
四、系统运行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他子系统建设
一、信用担保系统
二、征信咨询服务导航系统
三、失信惩戒机制的支撑
第四章 城市信用体系的配套工程
第一节 诚信教育工程
一、重建社会信任的意义
二、诚信道德教育活动
三、诚信道德对社会信用体系的积极作用
四、我国诚信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政府守信监督机制
一、政府守信的内涵与内容
二、政府信用的一般特征与政府守信的功能效应
三、当前政府失信问题较为突出
四、建立政府守信监督机制的意义和迫切性
五、建立政府守信监督机制
六、政府失信的惩罚机制与裁决方法
七、政府守信监督机制与征信子系统的配合
第五章 城市信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城市信用体系设计工作原则
一、设计城市信用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将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入规划
三、设计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第二节 城市信用体系的施工和验收
一、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体系建设的施工次序
三、检验体系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
第六章 城市信用体系的模式
第一节 以公共征信系统为核心的体系
一、公共征信系统
二、公共征信系统的特点
三、公共征信系统的作用
四、发展公共征信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以私营征信系统为核心的体系
一、私营征信系统的特点
二、私营征信系统的产生条件
三、我国发展私营征信系统的可行性
四、在我国发展私营征信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公共征信系统和私营征信系统互相补充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的中国选择
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设计的现实选择
二、当前是体系建设的最好时期
三、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第七章 城市信用体系运行的软环境
第一节 当地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
一、信用相关法律的分类
二、建立地方法规的原则
三、配套的地方法规及其作用
四、各地体系的立法经验
第二节 体系设计采用的标准
一、社会信用国家标准
二、可借鉴的外国标准
第三节 城市的信用信息开放
一、信用信息及其来源
二、信用信息的开放机制
第四节 当地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体系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当地的专业人才培养
第八章 党政机关的参与和征信机构的监管
第一节 参与体系建设的党团机关
一、市委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二、市委宣传部对诚信教育工作的领导
三、市委组织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四、团市委发挥的作用
第二节 参与体系建设的政府部门
一、政府在城市信用体系中的作用
二、政府对征信市场的培育
三、参与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政府部门
四、参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政府部门
五、参与诚信教育工程的政府部门
六、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管
第九章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概况
第一节 上海市的诚信体系建设和运行
一、上海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特点
二、上海市贷款企业资信等级评估工作
第二节 发改委的区域信用信息互通互联示范工程
一、联合信用数据中心
二、征信数据整合系统
三、互通互联示范工程的意义
第三节 辽宁省的信用体系建设
一、信用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二、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强化监管职能和作用
四、体系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四节 北京市的信用体系建设
一、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共享
二、北京市企业信用体系
三、北京市个人信用体系
四、北京市征信行业发展现状
五、北京市的相关地方法规
六、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第五节 其他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一、深圳市的个人征信系统
二、温州市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三、浙江省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附录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深圳市企业信用征信和评估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