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六十二天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罗维孝
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独特的奇书。它的奇特不仅因为写了“有着魔一样诱惑力”的土地,也不仅因为它叙述了亿万也难挑一的奇人奇旅,更因为它用最朴质平实的日常语,原汁原味地真实再现了这一切,没有雕琢堆砌,没有花拳绣腿,质朴粗犷的语言和质朴粗犷的人、境、言行、心灵,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我们被紧紧吸引着,同他们一起紧张,痛苦,焦虑,快乐……

内容推荐

书中壮丽的的高原景观,古朴的民族风情,还有好几十位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刘团长到小道班,都画龙点睛地寥寥几笔就“定格”在纸上,没有心理描摹,没有“艺术加工”,却个个呼之欲出,挥之不去。真是“情满通篇无赘言”,旌表释然。

目录

自序

筹划与准备

夜宿新沟

冒雨翻越二郎山

泸定桥头成亮点

康定——情歌的故乡

恢复体能逾[天堑]

艰难翻越越折多山

难分难舍新都桥

瞬息多变晴雨天

最短的行程

兵分两路投宿道班

雷达站遭犬袭

走进“世界高城”——理塘

漫话康巴藏区

摸黑翻越海子山

[报饭]——川藏兵站沿线的特有名词

[独行侠]李聪明

跨过金沙江,走进西藏

澜沧江边话竹卡

难翻难越

突破东达山

海拔最高的机场——邦达机场

弯弯拐拐——怒江山

心灵的叩拜

巧遇罗马记者,路遇激流险阻

顺着帕隆藏布江走进波密

波密——西藏的小瑞士

青稞地里吃糌粑

聚会在高原

走过塌方路段,又遇“独行女侠”

艰险路段漫话“线蚂蟥”

穿越原始森林

兵分三路

从皮康到松多

她,登上了山之巅

梦圆拉萨

布达拉宫感言

拉萨印象

乡音乡情

神湖纳木错

住进牦牛毡帐篷

踏上[世界屋脊]

风雪弥漫奔安多

海拔高度5281

遭遇暴风雪

目睹藏羚羊迁徙

走过“世界屋脊”

走进柴达木

住进香日德

雨中行

从都兰到茶卡

青海湖览胜

走进西宁

这一枚邮戳更珍贵

循化,花儿的故乡

行走在甘南

别具一格郎木寺

藏獒无情人有情

与阿秋再度相逢在黄河九曲第一湾

这里是黄河长江分水岭

致命的危险

转道成都回雅安

后记

试读章节

  冒雨翻越二郎山  昨夜,新沟一直都在下着大雨。按我们碰头商定的计划安排,清晨6点准时起床收拾好行装,并各自检查好自行车,吃完早餐,雨依然没停,我们七人在一起简单地商量后,决定仍按原定计划冒雨翻越二郎山。二郎山是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也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它是青衣江与大渡河的天然分水岭,也是雅安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分界线。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处东经98度-102度,北纬28度-34度之间。甘孜州地处横断山系,是四川盆地经雅安与青藏高原的过渡连接带,大雪山脉和沙鲁里山脉纵贯全境。这里可以说是山的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  二郎山是我们要翻越的第一座海拔高度相应较高的大山。由于它是当年解放军进藏时修筑康藏公路(雅安原系西康省省会,西康省于1955年撤销和四川省合并。进藏公路雅安是起点,故称康藏公路)所遇到困难最多的一座大山。为鼓舞筑路大军攻克天堑战胜困难而谱写的一首《歌唱二郎山》的歌曲,因曲调高昂,朗朗上口而被广泛传唱,让二郎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山。因西康省已撤销,故康藏公路改称为川藏公路。二郎山在前几年未修通隧道前,从隧道洞口到山顶的10多公里,道路非常险峻,特别是在冬季,几乎每天都要发生车祸。每到冬季,这里都会实行交通管制,按一定的时段单边放行。现二郎山隧道已在半山腰海拔高度2200多米的地方贯通,所以二郎山现在再也不是川藏公路上难以逾越的险阻难关了。  从新沟到二郎山隧道的17公里路程全都是上坡路,且弯多坡陡,是无法骑行的。穿着雨具推着自行车爬坡,就让人感到更加吃力。尽管我已多次骑车翻越过二郎山,路况对我来说也算是相当的熟悉,但冒着大雨翻山我还是第一次。我独自一人骑行在他们的前面,并选择好拍摄的地点和角度,拍下了他们冒雨行进、翻越二郎山的雨中镜头。  从新沟出发我们用了5个多小时才陆续到达二郎山隧道洞口。二郎山隧道总长4716米。我们聚集在隧道洞门前用红砂石刻下的、为中外所熟知的《歌颂二郎山》的曲谱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并充满激情地放声高歌了一曲《歌唱二郎山》。嘹亮的歌声回荡响彻在二郎山峡谷,以示我们西进的决心。然后,我们小心谨慎地依次通过了二郎山隧道。  二郎山有阴阳两山之说,天全所属的东面森林茂密,树木高大挺拔,分布错落有致,森林植被完整,山峰陡峭,景观气势不凡。一年四季中大多数时间云雾缭绕,且雨量充沛,俗称“阴山”,如若山涧云雾升起时,人行其中,恍如仙境。穿过隧道后,泸定境内的环境气候和植被条件与东面的天全截然不同。泸定所属的西坡根本就看不到乔木或森林,只有低矮的灌木林和稀疏的草地。在隧道以东,此时仍然在下着大雨,但走出隧道看到的却是晴朗的天空下艳阳高照。出二郎山隧道,到泸定基本上都是下坡路,且全是水泥路,路况很好。泸定海拔1230米。到达泸定兵站后,站长看完我们所出示的川藏兵站部为我们骑游队所开具的介绍信后,马上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泸定兵站官兵们的热情接待中,我们结束了第二天的行程。

P15-16

序言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它广袤而神秘。长久以来,它以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世人。西藏,应该说是男人们心中最向往的世界。这种向往,如同女人向往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有着魔一样的诱惑力。一方圣洁的雪域,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质朴的民族,一幅生动而又绚丽的画卷,独特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古朴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青藏高原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处绝尘净域、旷古秘境。一个人如果没有到过这里,也就不会知道这里有多美,中国有多美。青藏高原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无功利的追逐是人性中最难得的境界。法国藏学家米歇尔·泰勒曾说过:“西藏除了是一种地理现实外,还是一种思想造物。”  2005年3月11日,《雅安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则消息,标题是《让旅发大会响彻高原——我市冬泳爱好者将骑游青藏高原宣传雅安》(“旅发大会”即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其实,在川藏线上的西部名城雅安市,骑游西藏并不是新闻,让人们感到新奇的是,这一次骑自行车闯荡雪域高原的是七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其中有三个是“婆婆级”的女士。雅安作为大香格里拉的通道和重要驿站,理应让更多的中外游人熟知。(按照《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有关杂志界定的大香格里拉地区,她东起四川甘孜州的泸定,还包括岷江的上游,北至四川最北部的若尔盖草原及四川石渠县的最北端,其中也包括了青海的果洛州及甘肃最南段的一部分,南到云南迪庆、丽江一线。如果用经纬度来表示,则是东经94度-102度,北纬26.5度-34度,围成了这样一个大区域。)这个区域的各地既有自然上的相似性,也有人文上的共同点,这片土地确实令人流连忘返,痴情迷恋,因为她存在的内涵深厚无比,精彩纷呈。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香格里拉,其实也就是现代都市人梦想中的精神乐土,是一个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对立的神奇秘境,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理想王国,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神往的“世外桃源”。人们寄情于香格里拉是因为香格里拉被描述得太完美,几乎倾注和包涵了人们对于理想世界的终极幻想,因为那里有雪山、峡谷、森林、湖泊,有村庄、寺庙、牛羊及生活相对悠闲富足的人群。可以说大香格里拉地区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神秘的宗教影响,构成了对世人的无穷吸引。雅安作为大香格里拉的通道和重要驿站,理应让更多的中外游人熟知。在大家的关注中,我们七个平均年龄54岁的“老顽童”和“欢喜婆”经过精心准备,于2005年5月22日从雅安出发,踏上了骑游青藏高原的漫漫征程。  在骑行川藏公路的途中,由于体质体能及自行车故障等原因,7人中只有我、梁辉、郭绍奎三人按照原计划从雅安全程骑游到达西藏首府——拉萨。川藏公路从成都到拉萨2149公里。其中,成都到雅安的147公里路程在我们返程途中也一并完成(从雅安出发的7名队员中,其中一人在新都桥提前返回,所剩6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到达了我们心中的圣城——拉萨)。  到达拉萨后,我和梁辉又一次性地贯穿骑完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并从青海西宁转道川西高原,穿越了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四省区45县市。总行程5300公里,历时62天(据考证,我和梁辉是有史以来不借助任何动力,完全靠自行车一次性穿越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和川西高原,一次性成功地走完了三条高原公路的第一人)。  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圆梦后的喜悦心情,回家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行前的激动、壮观的送行、艰辛的路程、队员间感人的互助精神和不得已的分别场景、那难以用语言表述的青藏高原壮美的景色、那多次命悬一线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惊魂时刻、众多藏汉朋友慷慨无私的帮助、军民的鱼水深情,时时撞击着我的心灵,促使我将这段经历记述下来。  回家多日来,朋友们纷纷打听我们青藏骑游过程中所发生和所遇到的事情。不少朋友在听完我们简单的叙述后,都希望我能够把此次骑游青藏高原的经历用文字记述下来,好让更多的人知道行程的艰难与豪情、痛苦与欢乐,也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川藏线、青藏线和青藏高原那磅礴的气势、那不事雕琢的自然美和质朴、纯洁、苍茫与旷远的深沉美,让已经去过西藏和未曾去过西藏的人们通过我在此书中的纪实描述,去了解青藏高原最美的自然人文,共同分享雪域高原上最具诱惑力、最具震撼力、最具观赏性、最具多样性的原生态地貌和景致。由于青藏高原至今仍保持着原始性和进入的艰难性,更加深了人们对它的神秘感,才使它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被喻为“西部奇路”的川藏公路无疑是最具诱惑的一条骑行线路,沿途山高路险,多姿多彩的绮丽风光让人着迷、让人向往。但因为路途艰险,很多人又望而却步。只有那些有志之人才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充满梦幻的“天路”。川藏公路正好处在我国第一级地形阶梯向第二级地形阶梯的过度连接地带,跨越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属于“世界屋脊”,从高原自周边下降的高山峡谷区,也成其为世界陆地表面相对高差最大、地形最为险峻崎岖的区域。川藏公路沿线是地质灾害最严重最典型的地区,素以“天险”闻名于世。  青藏公路无疑是最艰险又最不可预知的一条道路。唐古拉山口、沱沱河、可可西里、昆仑山口这些让人既感到神秘、神奇而又充满刺激的地方,和那“世界屋脊”上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让多少人感叹生畏而不敢贸然前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踏上青藏高原,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攀登上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  川西高原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翻雪山过草地、历经磨难战天斗地走过的地方。广袤的川西若尔盖草原最美丽的季节莫过于盛夏,那充满生机的花海绿波让人如痴如醉,黄河九曲第一弯那优美的风光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真可谓“世间大美皆在人迹罕至处”。  经过几天的休整和调养,我努力地回顾两个多月来在青藏高原上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似乎重又感受到了藏民族的勇猛、刚毅和善良。我努力地回顾、梳理和思索途中所经历过的一切。此行确实充满惊奇、惊喜与惊险,如在雷达站突遭藏犬袭击,路遇激流险阻艰难涉险,可可西里遭遇暴风雪与死亡搏击挣扎求生,在若尔盖草原被藏獒围追堵截,路遇塌方差点被活埋,为探路一脚踏空险些掉下深渊……这诸多真实的情景,现在想起还后怕,可以说是惊险刺激,险象环生,也可以说是大难不死,劫后余生。  此次骑游青藏高原,我把它视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是对自身的检验和挑战,是心身与天地的对话与交融。我行走在天地间,用身体去丈量,用视觉去扫描,用心去体味、去感受西藏的纯净与博大。  说真话,我很清楚,“世界屋脊”上自然环境严酷,气候、路况复杂多变,还要穿越大片无人区,未知数太多太多;以我这把年纪,骑的又是纯人力的单车,此次走出去,还能否再活着回来,谁也不敢打保票。但我绝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我还是毅然走出去了,幸运的是,我又平安地回来了……

后记

我与梁辉能够得以平安顺利地回到雅安,与沿途所有热心帮助我们的人们是分不开的。我觉得我应该把此次亲历亲为的骑游经历用文字的方式记述下来,与还未到过青藏高原的朋友们分享,借以感谢各方面朋友们对我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我代表骑游青藏高原这个团队所有成员,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藏兵站部及兵站部沿线各兵站给予我们的热情接待和帮助;感谢雅安市孙前副市长、旅游局、体育局、雅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等有关单位给我们的大力支持。

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驻雅某团团长刘正良先生.当他得知我们准备骑车骑游青藏高原的计划后,非常热情地为我们制订了相当详尽的骑游路线图,并在我们行前多次与我们详细地讲解川藏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整理了从雅安到西宁沿线完整的资料和图表,还为我们制定了行程计划书,使我们一行增加了对青藏高原的认识和了解,也树立和增强了我们西进的信心和勇气。在我将书稿写完,准备在书中插入部分青藏高原的风光照片来充实视觉内容,向他请求帮助时,他又一次非常爽快地将他所拍摄的反映川藏公路沿线风光的精美图片无偿地提供,并书面授权于该书使用。

感谢《雅安日报》记者宋景女士、雨城电视台主播孔晓璐女士及新闻媒体的有关人员对我们的行程进行了全程全方位的跟踪报道,让更多关心、关注、关爱我们的雅安人民能及时地了解我们骑游的进程和骑游途中所获取的一切见闻,让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们能够及时地从报纸和电视上得知我们的信息,在我们骑游途中遇到困难时,又想方设法地帮助我们克服和解决困难。

感谢梁辉的哥哥梁峰先生和李世忠先生在骑游途中给予我们的帮助!

感谢所有参与骑游青藏高原的队员,他们敢于勇敢地迈出坚实的步伐,选择用自行车骑游这种方式来“丈量”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无论大家采用什么方式到达我们心目中的圣地——拉萨,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和胜利。应该说,最终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已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骑游青藏高原的行程中,在不断地翻越高山险阻的过程中,队员间充分体现出的团结、协作和共渡难关的团队精神;在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考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行程中的喜悦与快乐。

感谢我的妻子和儿子,尽管他们内心不太支持我此次骑游,但当我下定决心后,他们还是给予了我无私的支持,使我能无后顾之忧地骑游在千里青藏高原上。是他们鼓舞我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他们是我前进的“原动力”和“保护神”。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与我朝夕相伴、风雨同舟的梁辉先生。两个多月来我俩同吃、同住、同行,共同经历了诸多艰险与磨难。相互间的关照和体谅,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我们是一对患难的兄弟,是真诚的朋友,是经过锤打的铁哥们儿。

我的老战友刘南康对我此次骑游青藏高原关心可谓无微不至,他是最极力主张我把此次骑游经历用文字的形式书写成章的人。他多次对我说:“你是一条汉子,你既然敢于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丈量’青藏高原,你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你在途中所经历的、所遇到的见闻和趣事用你的笔真实地描述出来。虽然这一切对你来说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但是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你要把此次写作当作再次翻越青藏高原,其意义应该说比你用身体去行走‘天路’更能带给人们多角度的震撼。此书留给人们的应该是精神和思想的东西多于物质的东西,那将是能给人带来深刻教益的又一个壮举。”为此,骑游归来后我独自面壁于斗室,开始了艰苦而艰难的爬格子运动。现书已成章即将付梓,我特向我的老战友表示发自内心的谢意!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彭甲新、李泳林老两口,他们作为我多年来的老朋友,不仅认真地看完我所写的初稿和三稿,还主动提出愿帮助绘制一张骑游路线图,以丰富人们的直观视觉。

感谢雅韵诗社主编李世镛先生为我友情作序。  作为雅安的老年“骑士”和民间的“使者”,有幸代表雅安,并以雅安冬泳队的名义骑行青藏高原,这对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我们心里非常珍惜雅安这张“名片”,并以一个雅安市民应有的风范、形象和行为有力地宣传了雅安,受到了沿途中外游人和各族人民的赞誉。借此让更多的中外友人了解雅安,让这座川藏线上充满浪漫色彩、有着无限潜力的山水园林城市为更多的人们所熟知,同时也增进了沿途各民族特别是藏汉民族之间友善的交流与交往。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这个人却是行了万里路,才开始学读书。我年少时因家境贫寒,家中姊妹七人,父母无法供养我们同时念书,不得已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就辍学参加劳动,减轻家庭的负担。严格地说,我也就是一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但自我参加工作,特别是入伍到部队后,一直都坚持自学,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自己的文化知识。古人言:“学海无涯苦作舟。”,马克思也曾说:“书籍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阶梯。”我渴望获取知识的信念使得我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来改变自己,丰富人生阅历。由于我能力有限,也不善写作,属于“半路出家”,更谈不上文字功底,难免有不妥的地方,但我是用心在书写这本充满真实情感的旅游日记。敬请大家指正!

回雅安后,在我们家族欢聚时,我的外甥,雅安图书馆副馆长张勇先生特地给我写了一篇赠言,确实让我很感动!多少年来都是我为晚辈们书写点东西鼓励他们,今天能够得到晚辈亲笔的赠言,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现摘录如下,作为此书的结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