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中国志人小说中的名著,千百年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案头必备之书。它主要记叙的是汉末至东晋时期士族的风俗、风尚和奇闻趣事,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表现了魏晋士人那种自由的精神、脱俗的言行、超逸的风度。其涉及内容丰富,反映现实深刻,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对后代笔记小说影响极大。
这个选本意在让读者对《世说新语》一书有一大致的了解,三十六门每门都有选收,又有所侧重,能反映当时典型的人物风习以及对后世文化影响较大的内容选收较多,同时也注重故事的文学性、趣味性。注释和翻译过程中,吸收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一的代表作,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记载了自后汉至南朝·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堪称一部记录当时礼会、政冶;艾学的杂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通过人物的点评和玄远的清谈,生动再现了魏晋南时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谈和奇特行事,也可谓一是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邓艾口吃
邓艾口吃①,语称“艾艾”②。晋文王戏之日③,“卿云‘艾艾’④,定是几艾⑤?”对日:“‘凤兮凤兮’⑥,故是一凤。”
【注释】
①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三国时魏国人,曾任镇西将军。曾与钟会分道攻蜀,钟会入蜀后诬他谋反而被杀。
②艾艾:古代对人说话,常自称己名表示谦恭。邓艾本应自称为“艾”,因其口吃,自称就连说成“艾……艾……”。
③晋文王:即司马昭。
④卿:你。司马昭对邓艾是以尊对卑,所以称“卿”。
⑤定:到底,究竟。
⑥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楚国狂人接舆经过孔子身边,唱歌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邓艾引用此语,意思是说接舆歌词中连用两个“凤”字,其实说的是一只凤,自己连说“艾艾”,原本也就是一个艾。
【译文】
邓艾说话口吃,说话时自称其名为“艾艾”。晋文王司马昭和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呀?”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也只有一只凤啊。”
满奋畏风
满奋畏风①。在晋武帝坐②,北窗作琉璃屏③,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日:“臣犹吴牛④,见月而喘⑤。”
【注释】
①满奋:字武秋,高平(今山东巨野南)人。曾任冀州刺史、尚书令等职。据说他身体肥胖,患有皮肤病,所以怕风。
②晋武帝:即司马炎,司马昭之子,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
③琉璃: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石材料。屏:屏风,室内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④吴牛:吴地的牛。
⑤见月而喘:据说吴地的牛怕热,见到月亮误认为是太阳,就喘起气来。
【译文】
满奋怕风,一次在晋武帝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实际上很严密,看起来却像是稀疏透风,满奋看到后神色显得有些为难。武帝笑话他,满奋回答说:“我就好像是吴地的牛,看见月亮就喘起气来了。”
蔡洪赴洛
蔡洪赴洛①,洛中人问日:“幕府初开②,群公辟命③,求英奇于仄陋④,采贤俊于岩穴⑤。君吴楚之士⑥,亡国之余⑦,有何异才,而应斯举⑧?”蔡答日:“夜光之珠⑨,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⑩;盈握之璧⑾,不必采于昆仑之山⑿。大禹生于东夷⒀,文王生于西羌⒁,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⒂,迁顽民于洛邑⒃,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⒄?”
【注释】
①蔡洪:字叔开,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有才辩。初仕三国吴,西晋时官至松滋令。
②幕府:将军府。古代军队出征时,将军在帐幕内办公,后称将军的府署为幕府。
③辟命:皇帝征召人才的命令。
④仄陋:即“侧陋”,指偏僻简陋的地方。
⑤采:这里是选取的意思。岩穴:山岩洞穴,借指僻陋之所。
⑥吴楚:春秋时吴国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战国时楚国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广大地区,后世常用吴、楚借指南方及东南一带。这里是指三国吴地。
⑦亡国:这里是指三国吴于公元280年为西晋所灭。余:残余。
⑧应斯举:参加这次征召。斯,此,这。 ⑨夜光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珠。传说春秋时隋国国君救了一条蛇,蛇衔来明珠报恩,其珠“照夜如昼”,被视为稀世珍宝。
⑩孟津: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是古黄河渡口。孟津之河,即指黄河。
⑾盈握之璧:握着满把的玉璧。盈,满。璧,古代玉器,扁平而圆,中间有孔。
⑿昆仑:据传昆仑山北麓和田附近盛产美玉。
⒀大禹:传说为上古时代部落首领,奉舜命治理洪水,舜死后担任部落领袖,被后世尊为古代圣人。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
⒁文王:即周文王姬昌,在他统治时期,周族强盛起来。其子武王灭殷,建立周朝,追尊其为文王。西羌:西部的羌族,这里泛指古代西北地区的民族。
⒂武王:即周武王姬发。纣:即商纣王,商朝末代君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⒃顽民:指商朝灭亡后,不顺从周朝统治的一些遗民。
⒄得无:莫非,大概,表示推测,语气倾向于肯定。苗裔:后代,后裔。
【译文】
蔡洪到京都洛阳,洛阳人问他:“官府刚刚设置,众位公卿奉命延揽人才,要从卑微低贱者中寻求才能出众之人,从隐居山林者中选取才德贤明之士。您是南方人士,亡国遗民,有什么特异的才能,也来接受这一举荐呢?”蔡洪回答说:‘‘夜明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附近的黄河之中,满把都握不住的玉璧不一定都是从昆仑山开采到的。大禹出生在东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人贤人的出生,并不一定有固定的处所!当初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把殷商的顽民迁徙到洛阳,莫非你们诸位都是他们的后代吗?”
崔正熊诣都郡
崔正熊诣都郡①,都郡将姓陈②,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③?”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④。”
【注释】
①崔正熊:崔豹,字正熊,晋人,官至太傅丞。都郡:大郡。
②都郡将:以其他郡的太守兼都督本郡军事的将官。
③崔杼:春秋时齐国大夫,其妻与齐庄公私通,他弑庄公而立景公。
④陈恒:春秋时齐国大夫,弑简公而立平公。
【译文】
崔正熊到了一个大郡,都郡将姓陈,他问正熊:“您跟崔杼隔了有多少代了?”崔正熊回答说:“小民距离崔杼的世代,正跟您距离陈恒的年代一样啊。”
P24-29
《世说新语》,简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年)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笔记小说集。
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次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过继给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他年轻时曾任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等职。刘宋建立后,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剌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
据记载,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他喜爱文艺,常与文学之士交游,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撰写了大量作品,除《世说新语》之外,还著有《徐州先贤传》十卷、《集林》二百卷;还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每门多的二百余则,少的寥寥不足十则,但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物的品评,一类是玄远的清谈。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玄妙言谈和奇特行事,对于王、谢、顾、郗等士族名流的言谈行事记叙尤多,如‘雅量''、“识鉴”、“赏誉”、“品藻”、“容止”等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物优劣高下的看法和标准。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的评价。《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客观地描绘人物、事件,作者把握住历史素材,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较为简洁的勾勒笔法,做了最真实的呈现。
《世说新语》记载的人物有上百个,但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将主角的性格清楚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魏武将见匈奴使”,反映出曹操猜忌的本性,为人谲诈和“宁可我负天下,决不令天下人负我”的性格;又如“王蓝田性急”的描写,将他急躁的个性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世说新语》受到魏晋流行的老庄哲学的影响,虽然用语短小,仍善于以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不少内容所记情节具有戏剧性,曲折风趣,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的微型小说,故事有首有尾,也有高潮迭起的情节。
这个选本意在让读者对《世说新语》一书有一大致的了解,三十六门每门都有选收,又有所侧重,能反映当时典型韵人物风习以及对后世文化影响较大的内容选收较多,同时也注重故事的文学性、趣味性。注释和翻译过程中,吸收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等,恕不一一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