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老节令之谜/老夫说老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聂鑫森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书中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节令和人生庆典,不仅包括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众所周知、沿袭至今的传统节日,还包含历史悠久、但不为人知的“老”节令。作者以轻松活泼的笔触, 介绍了数十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民俗意义、文化品格和民间延续千年的庆祝仪式等,融历史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细致介绍了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节令和人生庆典,不仅包括了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众所周知,沿袭至今的传统节日,还包含了填仓节、刀竿节,火龙会等历史悠久、但罕为人知的“老”节令。作者以轻松活泼的笔触,介绍了数十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民俗意义、文化品格和民间延续千年的庆祝仪式等,融历史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读者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演变中,感受到传承至今的农业文明强有力的脉跳和中国民俗形态的魅力。

目录

元旦

爆竹声中一岁除

新春颁历书

拜年

古代的名片与贺丰片

岁朝清供祈吉祥

别有风味的酒7k和食品

接财神

正月初二接财神

立春

立春鞭春牛

剪彩胜和吃春盘

人日

青韶既人为日

虫王节

正月十三祀虫王

元宵节

灯节赏灯诗

春灯谜

踩高跷·跑旱船

吃汤圆

走百病

迎紫姑

桥梁节

正月十五“逛花桥”

祭床神

正月十六祭床神

填仓节

正月最后一个节日:填仓节

中和节

改年号中和

朔·望·晦

农历正月晦日

与二月二日迎富

春龙节

二月二 龙抬头

文昌会

二月初三文昌会

刀竿节

二月初八爬刀竿

花朝节

百花的节日

窑神节

闹窑神

上巳节

三月三日天气新

蟠桃节

三月初三蟠桃会

春分

中分春一半

寒食节与清明节

寒食禁火与清明升烟

清明扫墓

且说纸钱

踏青

插柳枝

彩楼双夹斗鸡场

风筝入云“放晦气”

打秋千与击球

拔河-走绳

泼水节

泼水归来日未曛

春社

箫鼓追随春社近

梨因会

梨园祖师李隆基

妈祖节

海天处处祈慈航

苍颉诞目

感铭造字神

浴佛节

四月八日浴佛节

浴牛节

给牛过生日

芒种

芒种送花神

药王诞目

药王会

立夏

迎夏礼仪隆

夏至

常诣夏至筵

端午节

粽子与雄黄酒

欲借钟馗驱鬼魔

龙舟竞渡

天中五瑞

三伏节

三伏苦热时

古代伏日的冷饮

晒书节

六月六日晒书节

井神诞日

六月十一祭井神

火龙会

“火龙”耀夜思炎帝

鲁班节

六月十六祀鲁班

火神诞日

敬火神

马神节

六月廿三祭马神

观莲节

荷花风前暑气收

七夕

七夕乞巧

评斗会

五谷丰登拜彩斗

中元节

肉山酒海庆中元

灶神诞日

八月初三贿灶神

沐浴节

高原沐浴抗疾病

中秋节

烧宝塔·吃月饼

中秋夜祭月、走月、踏月

酒神诞日

酒神赋

观潮节

八月十八看潮头

重阳节

茱萸与菊花

买糕沽酒作重阳

芦笙节

笙与芦笙节

冬至

冬至大如年

冬吃狗肉号大补

河头冻合坐冰床

腊八节

腊日人若狂

谷粟为粥和豆煮

蚕花节

蚕神——马头娘

祭窑神

煤矿工人的保护神

迎新送旧庆春节

福字与蝙蝠图案

从祭门到贴门神

年前“打埃尘”

“照田蚕”

“镜听”

压岁钱

窗花红似火

欢欢喜喜除夕夜

长命锁与记名符

抓周

洗三·弥月·走百日

红双喜字贴新房

分喜蛋

交杯酒

闹洞房

祝寿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

试读章节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财神是最熟悉不过的神了。向往美满幸福的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于是崇奉财神,力图摆脱贫困,便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但愿望终归是愿望,幸福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去获得,财神是帮不了忙的。在安徽省怀远县,有一座财神庙,庙联是这样写的:“纵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让我为难。”以财神的口吻,说出一番朴素的道理,十分发人深省。

崇奉财神的习俗,以农历正月初二的祭财神最为隆重。“即把除夕接来的财神像纸马,集体祭祀一番,然后焚化。祭品多用活鲤鱼和羊肉,取‘鱼’、‘羊’之合,乃‘鲜’意,以表示新财神降临,今年又新财。午饭要吃馄饨,俗称‘元宝塔汤’。特别是这一天北京广安门外财神庙开庙,届时人山人海,趋者蚁集,香火鼎盛。庙中有许多纸制元宝塔,买几个元宝塔带回来,说是向财神爷‘借’到了元宝塔,今年准会大发利市”(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

财神在民间并非专指一人,而是一个总称。

第一类为文财神,有比干和范蠡。神像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乌纱帽,身着蟒袍,脸上留有五束长须,手捧如意,足蹬元宝塔。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心地纯正,耿直无私,因进忠言被纣王杀害。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在恢复越国后,急流勇,退,逃出是非之地,传说他浮海到了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而且他有财不吝,“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史记》)。  

第二类是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羽。赵公明姓赵名朗字公明,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金龙如意龙虎玄坛真君”,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专司“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封神演义》);赵公明的神像,黑面浓须,顶盔披甲,着战袍,手执铁鞭,周围常放置聚宝塔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关羽是一位忠义之士,影响十分广泛:他之所以被奉为财神,并特别受到商贾的崇仰,体现了人们希望用传统道德秩序来规范商业行为的一种期待心理,推崇“诚信”经商的风气。

赵公明手下的四神中,利市(又称利市仙官)犹可一提。他是传说中的一位小财神,据((封神演义》载,是赵公明的徒弟,叫姚少司,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所谓利市,在俗语中是走运、吉利之意,典出《周易‘说卦》:“(巽)为近利,市三倍。”“利市三倍”一语,至今仍在流行。

在今天,人们已经很少祭拜财神以求致富了,而以“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为荣,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出现了数不清的致富能手、致富模范、大踏步向“小康”。进军。

古代在立春这个十分重要的节日里,除了皇帝率百官到东郊迎接春天的到来,民间鞭打泥做的春牛以祈丰年之外,还有两项令人关注的民俗活动,即剪彩胜和吃春盘。

彩胜,又名踩胜、金胜、彩花、华胜、幡胜和彩,是以纸、绢、罗裁剪的各种寸形状的饰物,或是花草,或足燕雀,或是虫蛾,或是人物,或是小旗幡。这些饰物,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人们把它系在树枝上,贴在门窗上,簪在鬓发间,展示一种预先到来的春光美景,抒发送走冬天迎来春天的喜悦之情。在唐、宋时,皇帝在这天要向臣子们赐彩胜,以表示君臣共贺春临。

唐人李远写道:“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立春日》);“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剪彩》)。从中可看出彩胜的形状有燕子、昆虫、凤凰、绶带鸟、花朵和叶片。此外,还有蝴蝶、蜜蜂、梅花、桃花、李花、小旗幡等等,“绮罗纤手制,桃李向春开”(唐‘宋之问((剪彩》);“待晓铜荷剪腊梅,绣帘春色犯寒来”(宋.欧阳修(《春日词》)。  

彩胜插于鬓发问,男女皆宜,使人增添了青春的风采。特别是燕形的彩胜,点缀在女性的鬓边,确是娇婉可人,故王沂公有这样的诗句:“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缕金衣。”而对于白发短疏的男性,则深感光阴的促迫,“白发欺簪羞彩胜”(宋.苏轼《享春日小集》);巧胜(彩胜)向人真奈老,衰颜从俗不宜新”(宋.陈师道《立春》)。

但剪彩胜使立春的气氛更为热烈,这是无疑的。这个风俗在魏晋时已有,“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荆楚岁时记》)。

吃春盘的习俗,最早也可追溯到晋代,因用五种辛味菜蔬配成,故又称之为“五辛盘”。到了唐代,这一习俗传到宫廷,皇帝“以白玉盘盛细生菜颁赐群臣”(《唐制》)。杜甫曾在(《立春》一诗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春丝。”苏轼也写道:“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春盘得春韭,腊酒寄黄柑”(《立春》)。

吃春盘的习俗,在金、元时由汉族传给了契丹人。元代的契丹人耶律楚材曾作《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从中可看出春盘中的品类,即粉丝、藕丝、豌豆、葱、蒌蒿、韭黄,其中有好几种是带辛味的菜蔬,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P15-20

序言

读书人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么读朋友的书,是不是尤其的快乐呢?当然是的。因为手里面捧着这一本书,读着读着,冷不丁儿,字缝里就会冒出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的影子,却是一脸的严肃,说起话来字斟句酌,跟前不久两人在馆子里喝酒时的嘻哈态度很不相同。于是你就会快乐得不同凡响,合上书页,立起身来,说声好你个某某某,你还有这样的一手,你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五本书的作者,曾经被我戏称为三耳先生,他的文章却一如他的品性,诚实本分得很。南方古楚之地有一条灵秀的湘水,自娥皇女英开始,流至今日,流出过无数的风流人物,三耳先生乃在其中。此老夫子姓聂,名鑫森,又是三两黄金,三棵嘉木,仰仗着比常人多长了一只耳朵,常人中有聪者可以耳听八方,若用数学演算,他则以一点五倍的功能可以听到一十二方,随风入耳,所得故事于是比常人要多得多。他会写字,会作画,会下棋,会鉴宝,会做诗词散文和古色古香的小说,还会……所会的东西大约是很有些超标了,身上的肉便成了反比,瘦壳壳的一个架子,俗话说的满肚子学问,他却连肚子都是瘪的,学问都潜藏在骨头缝里。

猪年将临,聂老夫子又喝了一点子酒,心血来潮,一揽子献上五只可爱的小猪崽,如同奥运会上的五个小福娃,听我召唤,聚成一丛,赐它们一个名字叫“老夫说老”。在这斑斓新潮的年代,这五本书居然固执地不赶时尚,书中内容与目前的高科技全不搭界,说的都是老话,老古董,老房子,老行当,老书画,老节庆,倒是跟那些子怀旧的人,有考据癖的人,兴趣广泛的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有事没事都要到潘家园和琉璃厂逛一逛的人,人说是游手好闲其实是手在游而心不闲的人——跟他们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

改称聂老夫子,最初并不是我,而是他同饮一江湘水的乡党,同样能写会画的何立伟,人称伟哥,做了长沙市的文联主席,手下又唤他作何大官人。何大官人状其聂老夫子的勤劳与智慧与惊世的才华,不屑用比兴的手法,却只讲他年轻时的一条事迹,闻者无不咧嘴。说是20世纪80年代,有两个人在橘子洲头打赌,一个说,中国的文学刊物上每月都有聂老夫子——那时候还是聂小伙子——的名字,另一个不相信,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人便搬来一堆杂志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有一个月,那堆印刷品里终于没有了他的名字。后者正要取胜,前者指着下期的预告说,这不是聂鑫森这是哪个?

这是一位贯穿中国新时期文学始终的湘军老将。上世纪末,称雄文坛的湘军将领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远赴美国,有的流落到了祖国的天涯海角,只有这个聂老夫子举着一柄永不卷口的宝刀,呷辣椒,嚼槟榔,死守湘土,贫贱不移。做了湖南省作协的副主席,也不到省府长沙报到,却在湘潭与株洲之间来回地徜徉,交了一个个江湖的艺人,淘得一桩桩尘封的往事,然后躲进无暇居里,一手抚着紫砂壶,一手以炉火纯青之笔,做出一篇篇稀奇古怪的文章,让天下人来共赏。

读书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这个快并不是要读得快。享用好的东西必得慢条斯理,悉心领会,譬如美食、美色、美音、美景,又特别是美文。只有方便面和感冒胶囊的说明书上,才教给客户速战速决。聂老夫子的笔下,自然都是绝美的文字,用语清丽而雅趣,状物别致且从容。它令人想起在肥猪全羊的邻桌,另还有几碟子熊掌、蟹黄、鱼脸、风爪,与油汪汪的大肉们扯开了距离。三几好友,对座小酌,行毕了酒令才轻轻举箸,耐烦地捕捉,细腻地品咂,关键时半闭上一对眼睛,体会那妙不可言的滋味。能够读入这样的境界,这书才算是没有枉读。

然而,这样的好书却不能复习了去高考,所谓玉颜金屋,粟米车马,书中一概是没有的,这就又达不到古人好心的担保。不过再然而,假若是一个读过这类书话的年轻人,约了漂亮的女孩子去听戏,除了一个劲地把饮料往嘴巴里灌,还会说出生旦净末丑以及他们的唱腔韵白,伊将成为他的堂客的可能性,就会翻上几个跟头。凭着所学的博识再去应聘,胜出聘友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往后想过食有鱼,出有车的小康日子,就不用弹铗而歌了。还往好里头说,万一能在文化、艺术、建筑、博物之类的馆舍谋上一个官职,读了这五本书后,讲起话来不失其格,做起事来略懂常识,未来的发展道路,必定不是很狭窄的。

聂老夫子之子,名叫聂耶,比他三只耳朵的博古老爹又多了两只耳朵,被我叫做五耳公子,今夏虽然以头名考中武职,却仍要继承文的衣钵,目前的佳作已经满天飞,能够为野莽叔叔写评论了。文武双全,端的是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个中成才的道理,自然与其父不无渊源,家风熏染,根正苗直,小时候才会没有泡网吧打游戏机的雄心壮志。要说读书有用,这至少不能算是无用的罢。

说到三尺剑,上月的全国作代会上,聂老夫子果然背了一把青锋宝剑,远渡湘水,来到京城,受西子湖畔一位朋友之托,转交于我。与会代表分中央与地方,隔区住在两家饭店,我却为了听他面授葵花宝典,当夜违规与其同居一室,不料在宾馆服务生送来的京报上,他的贺会丹青被我看个正着。聚而复散,谈兴未已,别后不过十数日,又收到从南方飞来的《紫萝燕子图》,诗画书印,堪称四绝!忽然屈了手指在暗中数着,当代活着的中国作家里,似这样博艺多才的人已经是凤之毛,麟之角了!所以便成了稀物,所以要挑灯夜读,所以,我写了以上的几句话,是谓发乎真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