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直面应用译学理论核心课题——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回顾与评述翻译评估研究现状和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认识和翻译质量概念认知等的基础上,建构出基于汉英互译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内容包括研究文献回顾与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翻译过程的功能语言学阐释、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修正等。
按照霍姆斯对翻译研究分类的论述,翻译研究包括理论、描写、应用三大模块,在此框架下,翻译批评属于应用性译学理论范畴里的中心内容;根据麦卡莱斯特、纽马克和国内学者关于翻译批评和翻译评估的论述,翻译评估则是翻译批评的核心。因此从翻译评估在翻译批评、应用译学研究以及在整个译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难看出,开展翻译评估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
本研究直面应用译学理论核心课题——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回顾与评述翻译评估研究现状和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认识和翻译质量概念认知等的基础上,根据篇章语言学关于语篇属性,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研究的语篇视角以及言语行为框架理论及其形式(语言)、功能和情景三个系统及其辩证关系的阐述出发,建构出基于汉英互译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然后根据布勒的文本类型学和莱斯的翻译类型学理论,分别以反映上述类型的三类语篇(即信息类、表情类和感染类)的一篇科普文章、一篇文学作品和几则广告的汉译英文本和一篇表情类文本的几则英译文为语料,运用上述模式对其做出质量评估,以对模式本身进行检验。最后,从实际的检验出发,找出原有模式设计上的缺陷,阐述了本模式的修正版本,从而建构了一个较具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较少主观性等特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豪斯模式在参数和环节设计上的不足,把本命题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与此同时,在对原先模式存在的缺陷寻根究源——所依托的翻译观本身的缺陷——的基础上,对翻译的实质做出了新的阐述,纠正了人们在此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并进一步论述了翻译实质、文本类型、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等之间的关系,回答了是否存在一个适用于三类文本类型翻译质量评估标准的疑问。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与可能的结果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性质和意义
第六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文献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翻译批评研究述介
第三节 当代西方翻译批评研究代表性成果评介
第四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与翻译评估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言语行为框架及其形式、功能、情景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语言的三种元功能和相应的词汇一语法系统
第四节 语境类别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言语交际所涉因素、语篇属性与翻译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言语交际所涉因素分析
第三节 语篇属性
第四节 交际因素与语篇属性:殊途同归
第五节 对翻译与翻译评估的影响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翻译过程的功能语言学阐释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原文解构与阅读特征
第三节 关于译文语篇的重构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翻译语篇质量评估模式建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功能语言学视野的翻译观、翻译质量观
第三节 语篇类型学理论及其对翻译评估的启发
第四节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程序和参数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对信息类语篇——科普文章《蝎蝽》英译质量的评估
第三节 对表情类文本——小说《孔乙己》的英译语篇的质量评估
第四节 对感染类语篇——广告语篇英译质量评估
第五节 对英译汉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修正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原有模式的缺陷
第三节 原有模式缺陷的根源
第四节 对模式的修正
第五节 关于修改模式的操作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创新
第三节 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第四节 研究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孔乙己》及其英译文
附录二:《蝈蝽》及其英译文
附录三: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四:英汉术语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