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八万余字,记录了黄豆豆30年来求学、创作、婚恋等方面的故事,描述了他与国内外艺术大师的多次合作,及其创新中国舞的探索之路。
书中除了发自肺腑的文字讲述,150张绝大多数未公开的照片。记录了他在舞台上的精湛舞姿,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黄豆豆的各种感人情节,他用笔“舞”出了自己的亲身感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豆志飞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豆豆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全书八万余字,记录了黄豆豆30年来求学、创作、婚恋等方面的故事,描述了他与国内外艺术大师的多次合作,及其创新中国舞的探索之路。 书中除了发自肺腑的文字讲述,150张绝大多数未公开的照片。记录了他在舞台上的精湛舞姿,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黄豆豆的各种感人情节,他用笔“舞”出了自己的亲身感言。 内容推荐 不用人们熟悉的肢体语言,三十而立的黄豆豆选择用文字直接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该书写作历时4年,用150张照片和8万余文字,记录了黄豆豆孩提、求学、成长、创作的一系列经历。 全书用《豆》、《志》、《飞》、《舞》四个部分贯穿,记录了黄豆豆在温州的12年孩提时期,少年走上舞蹈道路,大学毕业世界各地创作表演,以及成家立业探索中国舞蹈走向世界的成长故事。书中还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了他与国内外艺术大师们合作的经历,以黄豆豆个人笔触展现舞者成长经历之余,融入了他对中国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目录 序 谭盾 豆 引子 出生·耳朵·手 童年 花瓶事件 小学 纯真年代 志 考学之路 我的“舅舅” 寒窗苦习 初登舞台 叛逆年代 《醉鼓》 魔鬼式训练 第一块金牌 春节晚会 南征北战 背水之战 飞 现代舞 假期间奏 大学生活 《秦俑魂》 香港舞蹈节 初上岗位 站起来 《闪闪的红星》 《勇气的握手》 舞 寻根之路 缘起戏剧 过把瘾 窗外的天空 起点 远征的日子 关于《融》 非常对话 奥运8分钟 少林 爱人·《爱人》 夫妻西行 三十而舞 后记 黄豆豆艺术简历 试读章节 1977年2月27日深夜11时30分,我出生于浙江沿海小城——温州。 父亲是温州剪刀厂的普通工人,母亲在当地一家小小的布店里上班.主要工作是用锋利的剪刀将布料剪成顾客需要的尺寸。用父辈们的话来说,我们的家庭成分真的是很“干净”。 根据当地的习俗,妇女在确定有身孕后应绝对静止接触”刀、剪”之类锋利之物.老人们总认为那对孕妇和胎儿来说都很不吉利,尤其据说多用剪刀会导致胎儿成“三瓣嘴”(真是够迷信的)。可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实在不好.母亲只能选择继续工作。所以,当我出生之时,母亲向护士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当时所有人最关注的有关婴儿性别的问题,而是 “我家孩子的嘴好吗?” 护士答日:“产儿嘴型正常,只是耳朵招风非常厉害。” 针对我那两只犹如时下各大超市均有销售的“速冻饺子”般的“招风耳”,家人真的没少操心,幼小的我也确实没少遭罪。父亲甚至曾用橡皮膏将其牢牢固定在我的脑后,以致几日后令我头部表皮过敏,个别部位甚至溃烂。其实,这点小毛病对于体弱多病的婴儿时期的我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从我出生到满月的成长史,简直就是一个初生婴儿与病魔的“搏斗史”。 出生后的第二天,父母将我由医院带回家中。当日正值正月十二,天寒地冻,全家上下忙着生火烧水,为的是能给初生的婴儿洗个像像样样的热水澡。待一切准备就绪,父母在祖母的辅导下,将我的“御寒武装”层层卸下,当我的第一只小手展露在家人眼前时,大家都被弯曲犹如鹰爪并异常僵硬的小手所惊呆。初为人母的妈妈见此惨状不禁失声痛哭,好在祖母算是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示意快快查看另一只手,或许还尚存一丝希望,哪知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之后的几日,父亲抱着被裹在被褥中的我,到当时城内的许多家医院求诊,但结果均被诊断为“先天所致,实属罕见,无药可救”。这一现实对我们当时的小家庭来说.真是莫大的打击。左邻右舍中甚至有人曾断言:“这孩子将来连自理能力都会有很大问题。” 无奈之下,家人只能采取一些民间的“土方”,如热水敷、酒精擦拭等等给我试用。为了让我可以“享受24小时的全天护理”,父亲和正在“坐月子”的母亲,甚至采取了“车轮大战”式的交替班时间表为我做治疗。就在全家都心灰意冷之际,我的病况居然有了转机,最后奇迹终于出现了。于是,针对这一现象,左邻右舍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有人说还是老祖宗传下的“土方”管用;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开恩:有人说是这孩子命硬、福气大:我的外祖母是虔诚的基督徒,她断定这是上帝的神迹。 而今天.作为当事人的我看来.自己之所以会战胜病魔,完全是因为我的家人用他们的爱拯救了当年幼小的我。 是的,当时包括家人在内的所有人,谁都不曾料想到我将会如此幸运地拥有一双健全的手,更不敢想象那个曾经长着一双弯曲犹如鹰爪并异常僵硬的手的婴儿,将来会成为一位舞者——最善于运用肢体表现思想与情感的人。P13-14 序言 从但丁地狱冰激凌开始 谭盾 在纽约的格林尼治村有一家“但丁地狱冰激凌”,这家小店的第一个临窗桌子永远空着.桌上总是放着“已预定”的牌子。据说,这是意大利老板娘专门给那些交流“天堂与地狱”经验的人留的座。我和豆豆的初遇就在这张“但丁”的桌子上。 初见豆豆,我吓了一跳。之前曾在中央电视台看过他的舞蹈,对他的印象是高大,而站在我面前的俨然是个异常朴素的小个子。 我们的对话从纽约“村里”的地气感受和风水体验开始。我们都觉得离开家乡看家乡更近、更清楚,就像风水先生说的“离开自己看自己更准确”。豆豆谈话喜欢比划,用身体写字,我谈话喜欢哼哼唧唧,用声音画画。从那时起,我就发现,我们的相遇就如各自的谈话风格一样.直接、没有道理,也没有策划,只想很随意。除了男女、家庭、自我,我们谈的最多的就是舞蹈和音乐,确切地说是“舞蹈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舞蹈”。我一直想找到一种音乐的视觉,而豆豆的身体就是节奏,那时,我忽然有种在大海里捞到了针的感觉。 我们开始在但丁的桌上想象着把埋在地狱中的宝藏搬到天堂去。我们谈到古代的乐舞.说好要把那些遗风演化成今天的舞乐。 我说,你可以把敲钟人的每一锤都变成舞蹈。 他说,那你也可以让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变成奏乐。 几周后,我们带着乐舞和舞乐的梦想回到上海,于是便有了“上海国际青铜艺术周”上的《周朝六舞图》。在我们的《周朝六舞图》中,舞蹈是音乐,音乐是舞蹈,地狱是天堂.天堂是地狱,一切都像我们在纽约那张但丁的桌上说定的那样。从那以后,我们便成了好朋友,又一起做了几件大事,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歌剧《秦始皇》等。舞蹈家编舞就像作曲家指挥一样,理所当然,原汁原味。我最喜欢看豆豆在自己编导的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独舞,就像我喜欢看巴兰钦跳舞和听斯特拉文斯基指挥他自己的《春之祭》一样。看豆豆的舞蹈,好似在听他的音乐,他的身体不停地“演奏着”。那是一种“血在流、魂在漂”的理想真实。我坚信,他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 去年,我刚写完歌剧《秦始皇》,就想到了豆豆,因为我永远忘不了他跳的《秦俑魂》。《史记》中李斯描绘的秦乐以陶、瓦、石、筝为乐器,男人和女人的吟唱轰轰低呜,以捶胸拍腿为伴奏。我把这些历史描述演化成了乐谱——不光记录音符、音色,也包含了动作的表达。接着,我把这种“视听乐谱”交给豆豆,问他是否可以把纸上的音符变成舞蹈,豆豆说可以。接着,他便去了纽约看排练场、选演员,回上海和我一起在《秦始皇》工作坊中“漫游”。 2006年的深秋,我和豆豆有40天都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地底下那个巨大的歌剧制造厂里排练。这所世界最著名的歌剧殿堂的地下三层有无数个巨型的“灵魂工厂”,它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舞蹈家们提供了想象无边的空间。我们和导演张艺谋、京剧大师吴兴国、服装大师和田惠美、舞美大师樊跃以及执行导演王潮歌天天在此修炼。身处地下的我们逃离了世俗,避开了尘世,好让我们的理想经过地下的努力得以在地上实现。首演的那天,全世界都在谈论《秦始皇》。 现在回想起来,真像第一次和豆豆在“地狱冰激凌的但丁桌上”聊的那样——把地底下的财富搬到天上去!豆豆的舞蹈做到了,而且做得真漂亮。 后记 一直到前天傍晚,当本书责任编辑黄惠民老师催我快交这篇《后记》时,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真的要出书了”。 作为一名舞者,我早已习惯用自己的舞蹈作品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观众交流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当我用文字梳理自己过去三十年来的经历和记忆时,才真正尝到“举笔维艰”的滋味,并始终觉得处在“笔耕”状态中的自己,正在执行着一项“无法完成的使命”。 由于受到演出行程和创作日程的双重制约,我通常只能利用赶路的时间写作,比如在长途班车和飞机上,以及转机间的coffee time。另外,几次受伤和手术后的养病时期也成了我写作的最佳阶段。 从2003年7月10日,我躺在病床上,用笔记本电脑敲打出这本随笔的第一个字开始至今,近四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我几度搁笔,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幸亏得到多位良师益友的鼓励与支持,才使得自己有勇气将这项“无法完成的使命”进行到底。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是父亲黄沪用照相机记录下许多我无法忘怀的成长情景,是母亲余茹茹和岳母潘丽珠一直默默地给予我支持和鼓励。还有就是我的妻子粟奕,她为这本书的策划及顺利出版付出了许多心血;她帮助我一起回忆往事、整理照片,甚至起书名,她利用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她对我说,应该用这种舞蹈之外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三十而立”。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豆志飞舞》不仅是一本书,也是我们夫妻俩的一个“孩子”! 是“孩子”就会有其稚嫩之处,是“孩子”就会有其童言无忌之时,为此,敬请所有读者朋友对书中不足的地方多多指正。 我还要深深感谢谭盾老师在百忙中为此书所作的《序》,感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社长杨益萍先生和上海音乐出版社费维耀总编的支持,以及责任编辑黄惠民老师和装帧设计袁银昌老师、李静老师细致入微的工作。同时还要感谢管一明、韦一、沈润樵、马庆、李康、徐乐民、Johnny Monahan、Momo Zhang、兆雪、杨建华、陈大冈、周子涵等老师和好友提供宝贵的照片。另外,部分照片的拍摄者无法确认,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良师益友们:靳宏伟、黄静洁、jacques D'Amboise、龚彦全家、Carol Lind Rattray全家、Siu Li GoGwilt全家、Rober Halmi夫妇、李世默夫妇、朱牧夫妇、左翼伟夫妇、梅帅元夫妇、贺立德夫妇、李锐丁、汪灏,曹可凡、张国耀、曹磊、曹臻、庞丽薇、辛丽丽、瞿光辉、方励、李玉、韩忠、陈金虎、邱丰、孙郭方、Maria Barbieri,以及都市客的所有朋友们。感谢你们对我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深深地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过我关爱、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人! 谢谢你们! 黄豆豆 2007年5目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