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陆迄今为止第一部完整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史。作者系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写序者张宪文系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负责人、博导,是国内此研究领域的权威,他给予此书高度评价。本书史料相当翔实,论点新颖,论述客观,结论公允,整体结构纵向、横向结合,并附有大事年表和90余幅相关历史图片。书中详尽论述了三青团的酝酿、成立、活动、合并的完整历史过程,对于研究中华民国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蒋家父子与三青团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马烈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陆迄今为止第一部完整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史。作者系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写序者张宪文系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负责人、博导,是国内此研究领域的权威,他给予此书高度评价。本书史料相当翔实,论点新颖,论述客观,结论公允,整体结构纵向、横向结合,并附有大事年表和90余幅相关历史图片。书中详尽论述了三青团的酝酿、成立、活动、合并的完整历史过程,对于研究中华民国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中详尽论述了三青团的酝酿、成立、活动、合并的完整历史过程,对于研究中华民国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目录 第一章 蒋介石为什么要成立兰青团 原始动机:合并中国共产党 两个次要意图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 第二章 三青团中央的派系和矛盾 纷繁复杂的派系 中央临时干事会的构成和特点 勾心斗角的矛盾和猜忌 第三章 蒋介石的厚望和三青团的发展 蒋介石对三青团的厚望 三青团团章和各级组织机构 三青团组织发展和团员总甄核 第四章 三青团对青年的训练 青干班和青干校 团员训练和青年夏令营 集中营式的战时青年训导团 第五章 三青团开展的主要活动 文化宣传和社会服务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反贪污反官僚运动 第六章 形形色色的地方团部 地方势力对三青团的攘夺 地方团部亲蒋派内部斗争种种 一些独具特点的支团部 第七章 三青团与共产党及进步学生运动 共产党曾表示赞助三青团 三青团的反共活动 三青团与进步学生运动 第八章 将经国的崛起 从江西支团部主任到中央团部组训处长 蒋经国系的三大支柱 蒋经国系的活动与蒋经国的崛起 第九章 三青团与国民党 党团矛盾与始俱来 三青团独立建党的呼声 《团的改进》和党团合并 第十章 对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整体评价 附录:三民主义青年团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蒋介石为什么要成立三青团 原始动机:合并中国共产党 三民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三青团”)成立于1938年7月。这个组织完全是由蒋介石亲自构想设计、一手组建扶持起来的。蒋介石为什么要在抗战之初成立这样一个组织?三青团酝酿设计之初,是否就是如后来那样专为组训青年的一个组织?换言之,也就是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究竟是什么?这是研究和撰写三民主义青年团历史,所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要弄清蒋介石组建三青团的原始动机,首先要弄清他建立这个组织的想法产生于何时。 三青团中央团部于1946年编印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第一辑初稿》(上编)记载的是,民国“二十六年初”,即1937年初,蒋介石“决心创设三民主义青年团”。当时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后兼三青团中央干事的何廉回忆说:“一九三七年暮春,我第一次听人说起委员长打算在国民党内再组织一个党。夏天,一个朋友告诉我,委员长真的打算组织这样一个政党,并定名为三民主义青年团。”根据这两件材料,大致可以认定,蒋介石建立一个新组织的想法,肇始于1937年春。 不过,这时尚未明确新组织的名称。因为“三民主义青年团”这一名称,据说是1937年6月下旬,复兴社骨干分子贺衷寒于出国考察前,到庐山向蒋介石呈交复兴社改组计划时才提出来的。所以,何廉在其回忆中说,1937年暮春,他只听说要组织一个党,但未提及名称,直到夏天,才听说这个党定名为三民主义青年团。 其次,需要弄清的是三青团设计之初的构想,是否就是一个以组训青年为目的的组织。答案是否定的。 最早参与三青团的筹备工作、后来长期担任三青团中央团部组织处长的康泽回忆说:大约在1937年10月,蒋介石召集陈立夫、刘健群和康泽谈话。蒋介石说:“现在抗战已经发生,这是全国的和长期的性质……我们需要公开的、范围更大的组织,将来共产党也可以参加的。现在我们先把党内的力量统一起来,以党的(指CC系——作者按)、同学的(指复兴社——作者按)和改组派为基础,先组织起来,然后再吸引其余的……” 在另一篇记述这次谈话的回忆文字中,康泽写道:“全国规模的抗战开始以后,蒋介石就想抓住这个时机,以‘团结抗战’为名……搞‘三民主义青年团’。”“他对我们说:‘现在抗战已经开始了,过去秘密的小组织形式不合需要了,要来一个大组织,把党部的(指CC系)、同学的(指复兴社)和改组派(指汪精卫)都团结起来;并以此为中心,再求各党各派的团结和全国的团结。’” 两段文字大同小异,从中可以看出,蒋介石设想成立的大组织,即三民主义青年团,并不是一个用以组训青年的组织,而是要吸纳共产党和各党各派的组织,因为上述两段文字均未提及新组织应以团结和组训青年为宗旨。康泽被其同事称为“记忆力极强”的人,作为三青团最初少数几个筹备成员之一,其后又长期担任领导骨干,他不可能在回忆录中两次都忘记写上三青团是为组训青年而成立的。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康泽在三青团酝酿建立之时,就知道它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青年组织而设计的。 综合康泽的两次回忆,不难发现,蒋介石成立三青团就是要以国民党内的“精英分子”为核心,吸收共产党以及其他党派,形成一个大组织;而就当时中国党派情况来看,首要的自然是把共产党吸收进来,也就是说,要通过三青团来合并共产党,达到溶共的目的。 那么,在1937年春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使蒋介石产生建立新组织(三青团)的念头,会使他认为有合并共产党的可能性呢?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出现合作抗日的动向。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以促成国共再次合作的实现。其四项保证中有如下之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2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一方面通过了《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一方面则又宣言要“和平统一”共产党,被迫放弃了“武装剿共”的方针,原则上同意了国共合作抗日。 国共两党对对方态度的转变,就是1937年春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态。 P1-3 序言 近20年来,史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势头,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性论文与著作不断出现,不仅历史真相被越来越清晰地还原,而且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公允。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学者,我对此感到十分高兴。 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而在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中,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也是相当重要的内容。目前,海内外已见到的有关中国国民党史的论著不在少数。但在这些著作中,关于三民主义青年团的论述大多显得比较单薄、含蓄。而纯粹研究三民主义青年团的论文与著作数量极少,就我所见到的,虽然不乏独到之处和精辟之见,但却感到立论与史料未能兼美,故不免有缺憾之叹。 马烈教授多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尤致力于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与我所在的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多有合作。他治学严谨,成果颇丰。现在,放在我案头的这本《蒋家父子与三青团》书稿,就是他历时十余年耕耘而收获的又一成果。马烈教授嘱我为该书写一序言,我欣然从命。综观此书,我觉得有几个特点是我比较赞赏的。 其一,史学著作首重史料,《蒋家父子与三青团》在史料方面可谓相当翔实。该书史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不仅提供了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会议、组织、宣传等方面以及各种活动的史料,提供了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而且提供了大量准确的名单、数据,如各届干事会的名单、每年发展的团员数量、报名参加知识青年从军的人数,等等。二是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中央和地方干部的回忆。这些口述史料不仅补充了档案史料的缺失,而且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事例。陈立夫、张治中、康泽、程思远、何廉等中央团部的领导干部的回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团内的派系、党团矛盾、海外团部等情况;而摘自全国及各省市文史资料的当事人回忆,则展示了各地的具体活动与矛盾。三是中国共产党方面的有关史料,包括中共与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关系及对策。 其二,史学研究力求论点要新颖、论述要客观、结论要公允,我觉得《蒋家父子与三青团》在这几方面做的是比较好的。蒋介石在抗战爆发之初热切地要求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究竟出于什么动机,本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确实值得重视和探讨。在论及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活动、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与共产党及进步学生运动的关系等问题时,作者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对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正面和负面,进行了详细而客观的述论和分析,并因此得出对三民主义青年团比较公允恰当的结论——抗日与反共并重,前期与后期有异,上层与下层不一,动机与效果相反。 其三,该书在整体结构上,也是有其特色的。既有纵向的论述——按时间先后写三民主义青年团的酝酿、成立、活动、合并,给读者一个清楚的来龙去脉,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又有横向的论述——探讨三民主义青年团与国民党、共产党、学生运动之间的关系,陈述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团部的情况,介绍部分主要领导干部的历史及活动,使读者对其中错综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内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论述结构,再加上大事年表和若干照片,一部三民主义青年团史就完整地放在了读者的面前。 这是我在初看《蒋家父子与三青团》后的几点感觉,既未必全面,也未必完全正确。见仁见智,待书出版后,如果能在史学界产生反响和争论,那既是我的希望,我想也是马烈教授的愿望。 后记 我研究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历史已有十多年,《蒋家父子与三青团》一书脱稿也已好几年了。其间发表了一些有关论文,但著作却由于诸多原因,迟迟不能付梓。今天,这本书能够问世,我必须感谢许多帮助过我的人和单位。 首先,我应该感谢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的王合忠先生,正是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这本书才得以进入出版的操作程序;其次,应当感谢我所工作的江苏教育学院为我提供了出版基金,使得书籍的出版成为现实;再次,我还要感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郭必强先生和他的同仁们,该书能够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与他们提供的大量档案史料和历史照片是分不开的;最后,我应当感谢我的老师、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的张宪文先生,他不仅拨冗为我写了序言,而且在我多年研究民国史的过程中,始终给予帮助和指导。 近年来,海内外关于三民主义青年团历史研究的成果日见其多,希望《蒋家父子与青年团》一书能在其中增添一点色彩,更希望能听到学界的批评意见。倘能如此,则私心甚慰矣。 2006年10月于秦淮河畔蓝天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