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心选择了几十年来在媒体上发表的大量报道、图片,全面、详尽地展示了葛庭燧教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追求创新、勇攀高峰的光辉一生,尤其是突出地介绍了他在内耗、晶体缺陷和金属力学性质研究和在培养年轻一代中国材料科学人才上做出的奠基性、开创性贡献和享誉世界的杰出成就以及党和国家、国际学术界对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的名字已经写在了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中国人民的骄傲!
本书是一本纪念性文集。全书对著名科学家葛庭燧院士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成就和重大贡献进行了比较全面、具体、准备的介绍,提供了比较详实可靠的资料。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看到他的成长道路、成功经验和思想品格,特别是他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为祖国科学事业跻身世界前沿而坚持创新、勇攀高峰的玩强精神,从而受到深刻的启迪。本书可供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大中学校师生阅读参考。
序一
序二
第一篇 葛庭燧院士的科学成就和国内外同行的评价
科学大师 创新一生——纪念葛庭燧院士逝世七周年
晶界内耗研究的继承和发展——纪念葛庭燧先生晶界内耗开创性论文发表六十周年
Remembrance of Prof.Ke
葛庭燧,集世界金属内耗研究之大成的科学家
葛庭燧院士早期的成就——“葛氏扭摆”与“葛氏峰”
非线性滞弹性理论的建立过程
葛庭燧院士荣获金属讲座和梅尔奖
矿物、金属和材料协会新闻发布
七位国际推荐专家对葛庭燧成就和贡献的评议
路甬祥、钱文藻、汤洪高、杨振宁的贺电贺信
葛庭燧院士获奖、专著及主要论文一览
第二篇 媒体关于葛庭燧院士及其研究工作的报道
主动、虚心、发挥集体力量——访物理学家葛庭燧
我国固体内耗研究获重大进展
中科院固体所研制成功高精度内耗仪
执著的追求 丰硕的成果——记中科院固体所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研究实验室
科技老骥 风采照人——访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
全社会都要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教授谈人才培养
几度风雨又重逢——副研究员朱震刚谈访苏观感
胸怀大志“上山”——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
科学岛的光荣——祝贺葛庭燧院士荣获1999梅尔奖之际
登上世界领奖台——写在葛庭燧院士获梅尔奖之际
葛庭燧院士专著《固体内耗理论基础》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第三篇 葛庭燧院士文稿、讲话、题词、回忆录选编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
回忆我在青年时期的一段往事——怀念叶企孙老师
破除“技术私有”观念 积极参加技术协作
三下鞍钢
发明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葛庭燧教授在安徽省发明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选送留学生的目的应当更明确——全国人大代表葛庭燧教授的一项意见
葛庭燧给安徽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题词
葛庭燧给安徽省《机关党建》题词
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的拼搏、奋起和腾飞
非线性滞弹性——一门新的学科领域
我见到了毛主席——葛庭燧院士幸福的回忆
不要再“炒”院士了
《固体内耗理论基础》序言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葛庭燧自述
40年前留学界人士的几封珍贵信函
第四篇 领导机关、亲人、同事、学生对葛庭燧院士的追思和回忆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合肥分院原副院长葛庭燧同志逝世
中国科学院唁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唁电
安徽省人民政府唁电
继承遗志,推进科学岛跨世纪的发展——沉痛悼念葛庭燧院士
永远的怀念——在与葛庭燧院士相处的日子里
闪闪发光的生命最后阶段——追忆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
哀悼葛庭燧先生
楷模——怀念葛庭燧先生
葛庭燧院士铜像揭幕仪式举行
业绩冠科苑 风范留人间——追忆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
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记两代“九三人”
家乡人心中的葛庭燧
对弟弟葛庭燧往事的琐忆
三叔葛庭燧给我的印象和教育
葛庭燧对冀中抗日的贡献
“我知道的太少了”——对导师葛庭燧院士的回忆
“80之后而知不足”——缅怀葛庭燧先生
深切怀念恩师葛庭燧先生
第五篇 媒体关于葛庭燧、何怡贞教授夫妇的报道
科苑不老松——记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何怡贞教授
“谁云巾帼让须眉”——记何怡贞教授
科坛名家巾帼楷模——贺何怡贞教授95华诞
我所认识的何老先生
何氏三姐妹——中国科坛上的三颗巾帼之星
第六篇 知识创新工程中的固体物理研究所
和谐发展、开拓前进的固体物理研究所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