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选举,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中央”层级的选举,包括“总统”、“副总统”、“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等的选举。第二类是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包括台湾省省长、台湾省议会议员、台北市市长、台北市议会议员、高雄市市长、高雄市议会议员以及各县市长、县市议会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会代表、村里长选举;其中的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会代表、村里长选举,由于层级在乡镇以下,又被称为基层选举。本书是对台湾选举制度的研究,希望对有兴趣观察和了解台湾选举的读者能够有一点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读台湾选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史卫民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台湾的选举,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中央”层级的选举,包括“总统”、“副总统”、“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等的选举。第二类是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包括台湾省省长、台湾省议会议员、台北市市长、台北市议会议员、高雄市市长、高雄市议会议员以及各县市长、县市议会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会代表、村里长选举;其中的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会代表、村里长选举,由于层级在乡镇以下,又被称为基层选举。本书是对台湾选举制度的研究,希望对有兴趣观察和了解台湾选举的读者能够有一点帮助。 内容推荐 台湾的选举,可以分为两类,“中央”层级的选举和地方公职人员选举。本书主要介绍了台湾选举的演进、台湾政党诸生态、选民的价值取向、“蓝绿对峙”的政治版图、选举的策略与技术要素、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立法委员”选举的技术性比较、县市长、直辖市长选举策略比较、台湾选举的未来走势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台湾选举的演进 第一节 初办“地方自治”的密集选举(1950~1954年) (一)直接选举范围的扩大 (二)选举制度的变化 (三)国民党政权迁台后的首次“总统”、“副总统”选举 第二节 选举走向简约合并(1954~1968年) (一)50年代中后期的选举 (二)第三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三)被压制的党外助选活动 (四)第四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五)确立“公费选举”制度 第三节 增加“中央民意代表”选举(1969~1974年) (一)1969年的“中央”和直辖市“民意代表”选举 (二)第五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三)“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 第四节 蒋经国时代的选举(1975~1988年) (一)党外助选再起波澜 (二)第六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三)《选罢法》的颁行 (四)“美丽岛事件”对选举的影响 (五)第七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六)政党竞争登上舞台 第五节 选举的全面变化(1989~1995年) (一)解除戒严后的两次直接选举 (二)第八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三)“中央民意代表”全面直选 第六节 “总统”直接选举的冲击(1996~2000年) (一)第九任“总统”、“副总统”和第三届“国大代表”选举 (二)国民党渐失选举优势 (三)第十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第七节 台湾选举的新局(2001~2006年) (一)“北蓝南绿”的格局 (二)民进党继续执政下的选举 第二章 台湾政党诸生态 第一节 国民党——“老店换新颜”的艰难步履 (一)两蒋时期建立和维系稳定的派系结构 (二)“非主流派”与“主流派”之争 (三)党内改造与建立政党合作关系 (四)马英九带来的新气象 (五)百年老党面临更严峻的选举形势 第二节 青年党、民社党——淡出政坛的“老党” (一)不断分裂的青年党 (二)民社党的没落 第三节 民进党——“选举怪物”的历史变迁 (一)民进党早期的派系结构 (二)彰显“台独”与“派系共治” (三)由“派系共治”走向“一人独治” (四)“解散派系”的真正意图 第四节 新党、亲民党——“深蓝”政党面临选择 (一)新党的盛衰 (二)亲民党的走向 第五节 “建国党”、“台联党”——“深绿”政党的困局 (一)未成气候的“建国党” (二)以“精神领袖”为中心的“台联党” 第六节 非盟或无盟——无党籍人士的合作模式 (一)三大联盟鼎立 (二)无党团结联盟与“第三种势力”的生存空间 第三章 选民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台湾选民数量的变化 (一)人口数与选民数的关系 (二)选民人数的“权重”排序 第二节 选民投票率的差距 (一)投票率由高到低的走势 (二)高投票率与低投票率县市的划分 (三)台湾最主要选举中的投票率排序 第三节 影响投票率的主要因素 (一)选举重要程度的影响 (二)选举频率的影响 (三)选民的投票动机 (四)选民不投票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选民的投票取向 (一)日益淡化的政见取向 (二)被严重扭曲的候选人取向 (三)部分选民存在的关系取向 (四)不断强化的政党取向 第五节 “中间选民”的走向 (一)对“中间选民”的不同解释 (二)“中间选民”标准的澄清 (三)“中间选民”的作用 第四章 “蓝绿对峙”的政治版图 第一节 “中央民意代表”选举显示的各政党选民基础 (一)国民党、民进党得票率的变化 (二)新党、亲民党、“台联党”的得票率 (三)三次“立法委员”选举显示的两大阵营选民基础变化 第二节 各政党在地方主要“民意代表”选举中的得票率 (一)各政党在台北市、高雄市议员选举中得票率的变化 (二)各政党在县市议员选举中得票率的变化 (三)各政党和两大阵营在“民意代表”选举中得票率的综合走势 第三节 单一席次选举呈现的“蓝”、“绿”支持率 (一)县市长选举两大阵营得票率的变化 (二)台湾省长与直辖市长选举两大阵营的得票率 (三)“总统”选举两大阵营在各县市的得票率 第四节 “北蓝南绿”政治版图的解读 (一)台湾政治版图的变化 (二)不同选举选民支持取向能否保持一致 (三)地方执政者的影响 (四)省籍对选民的影响 第五章 选举的策略与技术要素 第一节 候选人的选择 (一)政党提名候选人制度的变化 (二)候选人提名权限划分与“中央决定”的影响 (三)协商提名机制的作用 (四)“封闭式初选”与“开放式初选” (五)干部评鉴与民意调查 (六)不分区、侨选等“立法委员”候选人提名方式的不同 (七)政党协商提名候选人的发展 (八)候选人提名的策略要素 第二节 选举的攻防方略 (一)选举的总体目标 (二)文宣策略及其成效 (三)“天王”辅选的变化 (四)应对“抹黑”、“抹黄”的成功范例 第三节 选举的技术操作 (一)竞选机构和人员 (二)选举经费的筹措 (三)竞选技巧的应用 (四)民意调查的作用 (五)“配票”与“弃保” 第六章 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选举议题的主导性功能 (一)持续发酵的“统独”议题 (二)常流于空谈的“安定”与“改革”议题 (三)愈演愈烈的“蓝绿之争” 第二节 选举中的“行政中立”问题 (一)政务官辅选问题 (二)选举机构能否保持中立 (三)选择性办案和“调查局”收集选情 第三节 “黑金”与“查贿”组成的政治游戏 (一)民进党主导的大规模“查贿”行动 (二)“查贿”效果的综合评估 (三)“查贿”的双面刃功能 第四节 选举中媒体的作用 (一)台湾的主要媒体及其政治倾向 (二)媒体介入选举的方式 (三)媒体的“守法”和“中立”问题 (四)媒体的可信度 第五节 地方派系的变局 (一)台湾的主要地方派系 (二)地方派系在选举中作用的变化 第七章 “立法委员”选举的技术性比较 第一节 各政党得票数的变化 (一)2001年和2004年“立委”选举各政党的得票 (二)两大阵营得票数的变化 第二节 候选人人数与当选席次的关系 (一)候选人“蓝多绿少”的结果 (二)“总量控制”与“扩张性提名”对决 (三)“超额提名”与“满额提名”的分析 第三节 “配票”的作用 (一)2001年的“配票”奇迹 (二)2004年的“配票”平局 第四节 民调结果的应用与比较 (一)2001年政党民调大比拼 (二)2001年《联合报》与《中国时报》民意调查结果比较 (三)2004年各政党与学者对席位分布的预测 (四)2004年四大媒体民意调查结果比较 第五节 “席次红利”分析 (一)国民党的进步 (二)民进党的退步 (三)亲民党、“台联党”的稳定状态 (四)“席次红利”的综合比较 第六节 新选区划分对“立法委员”选举的影响 (一)台北市与高雄市“北蓝南绿” (二)北部六县市“蓝强绿弱” (三)中部七县市“蓝弱绿强” (四)南部七县市凸显“南绿” (五)第七届“立法委员”席次分布的各种预测 第八章 县市长、直辖市长选举策略比较 第一节 2001~2006年县市长、直辖市长选举情况 (一)北部六县市 (二)中部七县市 (三)南部七县市 (四)澎湖、金门、连江三县 (五)台北市和高雄市 第二节 县市长选举与直辖市市长选举的综合比较 (一)“两党竞争”的影响 (二)两大阵营整合的效果评估 (三)“弃保”的作用 (四)其他选举策略的比较 (五)“换党执政”分析 结语:台湾选举的未来走势 (一)向“两党政治”生态过渡 (二)选举议题的走向 (三)候选人提名策略的调整 (四)竞选策略的延续 (五)创新选举技术 (六)争夺“中间选民” 试读章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与全国其他地方的选举一样,在间接选举方面,既有乡镇区长选举、县市参议会议员选举或临时参议会议员选举以及省参议会议员选举等地方性选举,也要参加全国的制宪与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及“立法院”、“监察院”选举;在直接选举方面,则有村里长选举和乡镇民代表选举等。 为准备国民党政权迁台,1949年5月19日,台湾省主席陈诚发布戒严令,使台湾进入所谓“动员戡乱时期”。1949年8月15日,成立“地方自治研究会”,并先后制订《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1950年4月24日公布施行)等法规,开始推动地方自治和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等直接选举。 (一)直接选举范围的扩大 1950年7月至1951年11月,台湾进行了6次选举。由于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两年内就有5次选民参加的直接选举。 1.第一届县市议员选举(1950年7月一1951年1月) 1950年9月,台湾省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原来的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东、花莲、澎湖8县和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屏东9个省辖市的建制,改为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和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个省辖市。 为实行县市议员的直接选举,先后制订并公布了以下法规:(1)《台湾省各县市议会议员选举罢免规程》(1950年4月25日);(2)《台湾省各县市议会组织规程》(1950年4月25日);(3)《台湾省各县市议会议员选举罢免规程实施细则》(1950年5月5日);(4)《台湾省各县市议会议员选举事务所组织规程》(1950年5月5日);(5)《台湾省各县市议会议员选举投票所办事细则》(1950年5月5日);(6)《台湾省各县市议会议员选举开票所办事细则》(1950年5月5日);(7)《台湾省妨害选举取缔办法》(1950年6月17日);(8)《台湾省县市选举监察委员会组织规程》(1950年6月17日)。 台湾省下辖21个县市的第一届议会议员选举,1950年7月2日至1951年1月28日分6期进行。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年满20岁未判决犯刑法内乱外患罪、未被剥夺公权和受禁治产宣告尚未撤销的国民享有选举权,投票人名册由各乡镇、县辖市、区户籍机关编造公告;居民在一定区域内持续居住6个月以上或有住所达1年以上,才可以参加选举。此次选举的选民共计343.0万人,参加投票的有276.9万人,投票率80.73%。 县市议员选举分选区进行,采用相对多数决制的复数选区单记非让渡投票制,即选区名额多于1名,每位选民只能投1票,不管候选人得到多少选票,都不能将多余的选票转移或让渡给其他候选人,候选人依应选名额按得票高低依次当选。选区参照区域与人口情况划分,每个县市的选区不得少于3个,不得多于11个,在此次选举中,21个县市共划分了155个选区。 县市议员的候选人应为年满23岁的公民,实行公民联署推荐制度,每名候选人需由500名公民联署推荐,并须经候选人资格检核合格后方能参选;现役军人或警察、在校学习学生、办理选举事务人员不能登记为候选人。在选举中采用竞选制度,候选人可以设立竞选办事处1所,邀请人员协助竞选活动,助选人员数额由主管选举事务机构斟酌实际情况决定并公告;对竞选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只规定投票日的竞选活动不得在距离投票所200米内进行,候选人名单公布(投票日前20日)后就可以展开竞选活动。竞选可采用演讲、广播、刊登竞选广告或活动广告、散发张贴宣传品等形式。竞选费用有具体金额限制,选区选举人25万人以下的,以选举人数乘以新台币1角为限额;选区选举人25万人以上的,以选举人数乘以新台币5分为限额。在竞选中,候选人不得有以下行为:(1)以金钱实物或其他财产利益许诺或给予选举人;(2)设宴请客或以其他饮食供给选举人;(3)设招待所或其他起居所供给选举人;(4)为选举人投票供给交通工具或旅费;(5)威胁选举人不行使投票权或为一定目标行使选举权;(6)以文字图画或口头攻击或毁谤其他候选人。在选举中还实行监察制度,在县市设立监察小组,在各投票所、开票所设置监察员。P1-3 后记 2008年,台湾将有两次重要的选举,一次是2008年1月12日举行的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另一次是2008年3月22日举行的第十二任“总统”、“副总统”选举。由于这两次选举将对台湾政党生态和政治发展起重要作用,台湾各政党已经秣马厉兵,为选举布局。根据本书各章对台湾选举的分析,可对台湾未来选举的走势作出初步判断,以供读者参考。 (一)向“两党政治”生态过渡 如果说2004年的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已经使台湾出现走向“两党政治”的趋势,那么2005年的台湾“三合一”选举,则强化了这一趋势,并开始向“两党政治”过渡。未来“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立法委员”选举,可能使台湾的“两党政治”基本定型,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所有的重要“公职”选举,将主要在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展开,而不再在“泛蓝阵营”与“泛绿阵营”之间展开;亲民党、新党、“台联党”等小党候选人需要依附这两个主要政党才能参选或当选。 第二,在“立法院”中或者只有两个主要政党能够跨过政党门槛,或者勉强维持“立法院”中两大党加两小党的现有格局,或者出现两大党加一小党的格局。无论出现哪一种格局,都可能使一个政党夺得过半席位成为多数党。以席次较多的政党联合“小党”与无党籍“立法委员”获得过半席位,操控“立法院”,只能成为一种过渡形态。 第三,两个主要政党将包揽“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或形成“中央”与多数“地方”的一致性,或维持“中央”与多数“地方”的对抗性。 第四,为化解两党的严重对立,不得不认真探讨两党对话、协调甚至合作机制。 “两党政治”能否使台湾走出“政治乱象”,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是“两党政治”从基本定型到完全成熟,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对立情绪的弱化,并不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尤其是在“两党政治”的过渡期内,更主要的特征仍然是对抗,而不是合作,并且对抗还可能升级。在对抗和矛盾中观察台湾“两党政治”的走向,不被一时的现象所蒙蔽,不被预设的立场所干扰,才能对台湾政局的发展以及选举的走向有较好的把握。 (二)选举议题的走向 在未来的两次选举中,重要的选举议题,除了“统独”议题、“改革”与“安定”议题和“蓝绿之争”议题外,还会增加“反贪腐”议题。 “统独”议题在未来选举中仍然会持续发酵,并且已经提前出台。2007年3月,陈水扁拋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声称“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马英九很快以“五要”作为回应,提出要在“九二共识”前提下和大陆恢复协商;希望大陆和台湾签署和平协议,建立互信机制,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希望拓展对大陆的经贸关系,建立共同市场;与大陆研究,不是以零和游戏做基础,而是以务实主义增加台湾空间;希望扩大与大陆的文化与教育关系,尤其是年轻人交流,减少冲突的机会。“四要一没有”与“五要”是否将成为主导未来两次选举的主要议题,既取决于“泛绿”候选人是否还选择以极端或激进的话题来主导选举,也取决于“泛蓝”各政党发展两岸和平互助关系话题的说服力,更与两岸关系的实质性进展(如实行“三通”和放行“大陆观光客”等)有密切关系。对“泛绿”阵营来说,2008年“总统”选举之前还有一个“试错”机会,在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可以继续操弄“统独”议题,如果效果不如预期,就不会随着即将下台的陈水扁孤注一掷,而是走向“中道路线”。陈水扁抛出“四要一没有”之后,民进党报名参选2008年“总统”选举的4名候选人苏贞昌、谢长廷、吕秀莲、游锡堃都未积极响应,已经预示了未来的走向。尤其是谢长廷成为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后,已明确表示支持放行“大陆观光客”和实行“两岸包机常态化”等,是否能够改变民进党动辄操弄“统独”议题的传统做法,还需进一步观察。 “改革”与“安定”,还会成为台湾各主要政党的竞选主轴,并以主打“经济牌”、“建设牌”、“族群和谐牌”等不同形式,进入公众视野。但是这一类议题仍可能和过去的选举一样,流于空谈,难以引起选民的兴趣。 “蓝绿之争”已经是无法避免的议题,在未来的选举中将被进一步放大,成为“前途与命运”的决战。在新选举制度下“蓝”、“绿”各政党都面临加强政党合作的问题,国民党、民进党要抢“国会席次过半”,亲民党、“台联党”要争“两票制”中的“政党票”,如何在文宣大战和选举议题方面进行政党之间的合作,将是对各政党决策人物的重大考验。 2006年爆发的“国务机要费案”和“政府首长特别费案”,不仅使陈水扁、马英九受到冲击,对未来的“总统”候选人谢长廷亦造成潜在威胁。相关案件的持续“发烧”,对国民党、民进党候选人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并且使马英九曾积极倡导的“干净”选举失色。由于这一议题对两大主要政党都可能有重大杀伤力,两党目前都以低调应对,但是迫近选举时还可能爆发“揭弊战”,使这一议题重现,国民党和民进党又不得不有所准备和筹划。 2005年的直辖市市长选举,声势浩大的“反贪腐”运动并没有使民进党全面败选,表明对“反贪腐”一类的选举议题不能寄太高期望,真正主导未来选举的议题,可能还是“统独”和“蓝绿之争”的翻版。 (三)候选人提名策略的调整 2008年“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提名,国民党和民进党都已经展开运作。已确定马英九、萧万长为“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民进党已确定谢长廷为“总统”候选人,但“副总统”候选人还未确定。由于两党都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尽管在候选人提名过程中“天王级”人物之间有过激烈的交手或争执,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不断强调“党内团结”,以免因内部分裂给对手可乘之机。 在新一轮选举中,国民党、民进党依然会采用党内初选加民意调查的提名机制,但是在具体做法上有所改变,如民进党已经公开宣布在民意调查时采用“排蓝措施”,即在民意调查中剔除支持“泛蓝”选民发表的意见,这样做显然是为了防止“泛蓝”在民进党候选人提名过程中做手脚,把对“泛蓝”威胁最大的候选人提前扳倒。国民党是否也会采用相同做法,在民意调查中采用“排绿措施”,还不得而知,需作进一步观察。 第七届“立法委员”候选人的提名还没有开始运作,台湾已经硝烟弥漫,现任“立法委员”纷纷行动,为争取政党提名而奔走。如上所述,在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小党的候选人不得不依附大党参选,如果小党候选人坚持以独立的政党身份参选,将和无党籍候选人一样,几乎没有当选的可能,并且会影响本阵营的参选人。在“立法委员”候选人提名问题上,两大阵营都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国民党已经与亲民党正式建立政党联盟,新党则有以国民党候选人身份参选的经验,三党的合作(而非选前合并)关系已经确立,问题是如何将亲民党、新党的候选人纳入国民党的初选提名体制,采用何种制度保证各党认同提名结果,不至于因提名产生分裂,依然需要认真协商。 “台联党”与民进党还在协商候选人提名方法,但是李登辉与陈水扁的“不和”已经端上台面,为两党的合作投下阴影。民进党在现阶段还需要与“台联党”合作,所以新的机制亦会较快产生。 为了使政党得票率实现“席次极大化”,在候选人提名策略上,“泛蓝”可能选择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都提名不分区和侨选“立法委员”候选人的做法,以三党的得票率争取在争夺34席不分区和侨选“立法委员”席位方面占优势。“泛绿”则必须以民进党、“台联党”都能在不分区和侨选“立法委员”中得到席位来应对。就这一点而言,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实行,至少在短期内对小党可能还有一定益处,因为国民党、民进党为了成为“国会第一大党”,都还需要友党的支持。当然这样的策略只可能使用一次,在下一次“立法委员”选举中可能会有重大改变,但是否改变将取决于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的结果。 (四)竞选策略的延续 面对未来的两次重要选举,各政党的竞选策略会有一些调整,但是应与以往的选举策略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选举目标上,“立法委员”选举的“泛蓝过半”或“泛绿过半”(过半为57席)会再现。当然也可能出现“国民党过半”或“民进党过半”的选举口号,但是这样的口号会刺激友党,尤其是初试“两票制”的时候,明智的选举“操盘手”都不会出此下策。至于“总统”选举方面,“泛蓝”要把执政权夺回来,“泛绿”要保住执政权,当然早就已经各有共识。 “天王”辅选应该依然是各政党的主要助选方式,不过在新形势下“天王”的身份有所变化。马英九不再担任国民党党主席,其辅选方式应是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助选,王金平则以“立法院长”的身份助选,“泛蓝”阵营还可能动员“老天王”连战、宋楚瑜“出山”助选,因为现任国民党党主席分量无法与民进党的“天王”抗衡。民进党的“五大天王”,都会承担助选或竞选责任,但是被“国务机要费”等缠身、又更走极端路线的陈水扁,是否会再次成为“泛绿”候选人的“选举毒药”,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抹黑”、“抹黄”、“抹红”的选举策略,在多大程度上还能起到沉重打击对手并且不伤自己的作用,是各政党和候选人不能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揭弊”与“以弊打弊”的抗衡,“黑金”与“查贿”组成的政治游戏,都可能在未来的选举中上演续集,所谓的“干净选举”,至少在近期的台湾还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五)创新选举技术 由于区域“立法委员”也变成了单一席次选举,并且多出了政党的投票,各政党不得不放弃原来“立法委员”选举的成熟技术,摸索新选举制度下的选举技巧。以作者的臆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借用或创新技术。 第一,“立法委员”选举将借鉴县市长选举的技术手法,尤其是在2名以上候选人参选的选区,尽可能营造“一对一”的对决局面,并尽可能采用县市长候选人经营地方的方式经营选区。 第二,在两大阵营通过新提名机制各产生1名候选人的选区,已无所谓“弃保”问题。但是毕竟不是所有选区都能如此顺利地产生候选人,一些选区难免还有一些在候选人提名过程中“落第”的现任“立法委员”强行参选,就不得不操纵“弃保”。 第三,“配票”方式将进行革新,由在候选人之间的“配票”改为在不同政党之间的“配票”,并且在各选区, “泛蓝”都应在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之间“配票”,“泛绿”都要在民进党、“台联党”之间“配票”,否则两大阵营都会在不分区和侨选“立法委员”席次的分配上吃亏。不妨以2004年“立法委员”选举的得票率为例,作一测算。2004年国民党、亲民党、民进党、“台联党”的得票率共计95.54%,其中“泛蓝”得票率为49.58%,“泛绿”得票率为46.26%。如果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还能维持这样的得票率,并且“泛蓝”得票率全归国民党,“泛绿”得票率全归民进党,按新席次计算的结果是国民党18席(不分区15席,侨选3席),民进党16席(不分区13席,侨选3席)。同样的得票率如果由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民进党、“台联党”共得,并且假设经过政党“配票”后亲民党、新党和“台联党”的得票率都是10%上下(可按10%计算),不分区席次的分布依然是“泛蓝”15席(国民党9席,亲民党3席,新党3席),“泛绿”13席(民进党10席,“台联党”3席);但是在桥选席次方面,如果亲民党、新党的得票率略高于“台联党”,“泛蓝”就可能得到4席(国民党2席,亲民党1席,新党1席),“泛绿”就会只得到2席(民进党2席),整体上就会成为“泛蓝”19席,“泛绿”15席。因此,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经过精算后,进行合理的“配票”,在政党分配席次方面可占一定优势;民进党通过“配票”提高“台联党”的得票率(必须使之高于亲民党和新党),也可能挤掉“泛蓝”的席位。两大阵营将在“配票”技术上展开较量,并且依然是谁“配票”成功谁得益,依靠选票自然流动只能酿成败局。 第四,新闻媒体对单一席次选举的民意调查,准确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对各政党所得区域“立法委员”席次的预测,将会更加积极。是否限制媒体在选举日前公布民意调查,还有待相关规定的出台,但是各政党和相关候选人如何解读和利用民意调查结果,各政党如何更精确掌握选情动向(由原来掌控31个选区,到未来掌控75个选区,工作量会成倍增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都需要作出新的安排。 (六)争夺“中间选民” 无论是“立法委员”选举,还是“总统”选举,选民投票率都有可能提高,尤其是“立法委员”选举,投票率不仅可能高于2004年的59.16%,甚至可能高于2001年的66%。如果出现投票率提高的现象,在“蓝”、“绿”基本盘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争取“中间选民”将成为各政党和候选人不能再忽视的问题。 在“一对一”的选举中,“中间选民”可能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吸引“中间选民”参加选举并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将成为两个主要政党面临的同样难题。理论界一般认为竞选口号或竞选纲领的“非极端化”,是争取“中间选民”的最佳选择,但是这样的理论似乎不适合解释台湾选举,过去的选举亦显示偏向激进或极端的候选人当选的几率并不低。但是过去不灵的理论,在未来的选举中未必不灵,尤其在“中间选民”选择出来投票的大背景下,“去极端化”的选举姿态,可能得到“中间选民”的认同,并可能成为多数候选人的选择。 在未来的选举中,国民党和民进党将更重视“组织战”的作用,除了继续经营基层尤其是“整合”地方派系外,还会更积极争取青年人。对“学青”和“社青”的争夺,实际上早已铺开,国民党成立了青年团,民进党也已在青年中展开争取活动。在“新生代”的争取方面孰胜孰负,也许将对未来的选举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台湾政局瞬息万变,加之未来两次重要选举的布局刚刚开始,对选举的任何预测都还为时过早。在本书结尾写下的这些揣测之词,只是个人对台湾选举基本走势的粗浅看法,希望对有兴趣观察和了解台湾选举的读者能够有一点帮助,并希望得到方家的矫正和批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