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大量报刊图书文献中爬梳史料,重现晚清国内学生群体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在注视学生参与爱国民主运动的群体表现的同时,着重考查他们的社会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使得学术界对近代学生群体的认识增加了五四以前的重要一段,并拓展了研究的层面。
本书重现晚清国内学生群体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在注视学生参与爱国民主运动的群体表现的同时,着重考查他们的社会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使得学术界对近代学生群体的认识增加了五四以前的重要一段,并拓展了研究的层面。
绪论/1
第一章 旧世纪中的新时代
早期新式学堂与学生/20
1—1文化分层与西式学堂的引进/20
1—2学堂发展的曲折历程/31
1—3教育观与学生的局限/40
1—4早期学生的社会作用/49
第二章 国内学生群的兴起与学潮初盛
2—1近代中国学生群的形成及其属性动向/59
2—2学潮的爆发与高涨/67
2—3以拒俄为中心的学潮高峰/79
2—4学潮缓退与学生运动的深入/90
2—5时代特征与发生原因/99
2—6影响与历史地位/113
第三章 1905年后的兴学热潮与学生状况/131
3—1举国相应的兴学呼声/131
3—2急剧扩大的学生群及其结构形态/138
3—3不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以教育背景为中心/148
3—4群体趋向/159
第四章 学堂风潮/166
4—1学堂风潮的时代新气息/166
4—2社会失调与心理失衡的激荡——个体心理行为分析/1
4—3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内在趋动意识——群体心态行为
分析/192
4—4影响与局限/205
第五章 爱国先锋与中坚
——从“文明抵制"到“秩序革命"/219
5—1学生与抵制外货运动/220
5—2“文明抵制”的功过是非/231
5—3收回利权运动中的自我突破/239
5—4保路风云学生潮/254
第六章 学生与清末社会民主化进程/263
6—1学生与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263
6—2学生自治/270
6—3国会请愿中异军突起/284
6—4和平斗争的激进民主派/292
6—5宝贵的经验教训/302
第七章 民主、爱国、尚武、革命的变响乐
——国民会、国民捐与国民军/309
7—1溯源寻踪:1901—1903年的国民会/309
7—2学生与国民捐/313
7—3学生与国民会(军)/317
7—4相互吸引与双向互动/322
7—5帷幕后的革命预演/327
第八章 学生与反清革命/335
8—1革命党的战略思想及其在学界的活动/335
8—2学界革命倾向的普遍化/340
8—3光复声中学生军/351
8—4中流击楫易水悲歌/368
第九章 学生与清末社会变迁/376
9—1新型社会功能/376
9—2反弹与约束/39l
9—3开风气之先/399
9—4近代社会变革思辨/416
附录一 先锋与本体的冲突
——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426
附录二 征引书目举要/448
后记/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