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琪系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得主,台湾金鼎奖获得主,台湾最畅销的青少年文学作家。本书为其“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丛书之一。作品描绘了三十多个“鬼”,各色各样、五花八门,而作家又为每一个“鬼”都构思了一个巧妙而又合情合理的幽默故事,一个个夸张而又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人捧腹大笑。
管家琪童话中的幽默,是发自内心的那一种,于不动声色、不经意之间自然流露的那种,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构思两方面,但并不特别贫嘴呱舌地卖弄和抖机灵,也不靠形象的怪异和夸张,叙述的流畅自然加上构思的巧妙,其中儿童的心理十分自然地流露,以她独特的率真、天然去雕饰的风格,使小读者着迷,给小朋友也给大朋友一份特殊的精神享受。
本系列丛书由台湾著名女作家管家琪授权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独家出版。管家琪系台湾目前最畅销的青少年文学作家、台湾金鼎奖得主、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得主。她的作品风靡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新生代青少年读者的偶像。“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包括《口水龙》、《捉拿古奇台风》、《糊涂大头鬼》、《复制瞌睡羊》、《怒气收集袋》(共五册),作品描绘了一个个夸张而又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人捧腹大笑。这是祖国大陆首次较全面地引进台湾青少年文学畅销书作家的作品,相信会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带来极大的惊喜和满足。本书为其中的《糊涂大头鬼》一书。
无头鬼的夜晚
“又忘了?”“头怎么不会忘了带!”
“报告老师,头也忘了!”
有一个无头鬼,有一天夜里闷得发慌,就跟他的太太(也是一个无头鬼)说:“烦死了,我想上去逛逛。”
他的太太很体贴,什么也没说,只提醒道:“不过你可要记得——”
“我知道,不可以随便吓唬别人,尤其是不可以随便吓唬小孩子。”无头鬼接口说道。这是他们世界里的规矩。
于是,无头鬼就悠悠忽忽飘到了上面,到处闲逛。
反正“上面的人”也看不到他,他甚至可以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地乱跑。当他正想从一个老路灯上面蹦下来的时候,忽然听到不远处有小孩子的哭泣声。
“咦,哭得这么伤心,怎么回事啊?”无头鬼很好奇,“咻”的一下飘到一栋公寓前,再循哭声找到五楼,从一个有橘子色窗帘的窗户朝里头一瞧,发现有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坐在书桌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在零乱不堪的桌面上东翻西找。
“他一定是有什么困难。”无头鬼很想帮他,就贴近窗户,用最温柔的声音非常诚恳地说,“小朋友,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烦恼?也许我可以帮你。”
小男孩吓了一跳,抽抽噎噎地问:“你是谁?”
“我是——我是——”无头鬼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难为情地说,“你别管我是谁,反正我不会伤害你就对了。”
小男孩用衣袖往脸上胡乱抹一把,东瞧西瞧:“奇怪,为什么我看不到你?”
“你当然看不见我啦,这是咱们的规矩……”
“啊,我知道了!”小男孩不哭了,兴奋地说,“你一定是故事里的小天使,要不就是小精灵!”
“小天使?小精灵?呃——算是我的远亲吧!”无头鬼笑了,“你刚才到底为了什么事哭得那么伤心哪?”
“我——忘了把作业本带回来,没办法写功课。”小男孩垂头丧气地说,“明天一定会被老师狠狠地臭骂一顿!”
“你就说忘了嘛,又不是故意的。”
“不行,老师还是会骂,而且一定还会说:‘又忘了?头怎么不会忘了带!”’
“忘一次就这么凶啊?”
“嗯——不只一次啦。”小男孩“老实”地说(其实至少也有一百次了),“你刚才不是说要帮我吗?只要你再帮我这一次,以后我一定不会再忘了。”
无头鬼的心肠很软,想了一想,果然答应小男孩会尽量帮他,但也叮咛他,以后还是尽可能小心点儿的好。
该怎么帮小男孩呢?无头鬼打算钻到老师的梦里去,跟他开一个小玩笑。
梦里,老师本来正在一个人改作业(好辛苦哇),忽然,周围冒出一大堆小朋友,每个人都戴着帽子,还都压得低低的。
“哦,原来上课了。”老师大喝一声,“收作业!”
“对不起,作业忘了。”小朋友居然齐声说道。
“什么!”老师立刻像反射动作似的大吼起来,“又忘了?头怎么不会忘了带!”
“报告老师,头也忘了!”说罢,小朋友纷纷摘下帽子——天哪!这哪里是小朋友,根本是一群无头鬼! “哇!”老师从噩梦中惊醒了,还不小心“咕咚!”跌下床去。
“对不起,失礼啦。”无头鬼悄悄飘走了。
转眼时候已不早了,该回去了。
每次回去前,无头鬼照例都要去看看一家服饰店的橱窗。橱窗里有三个模特儿衣架,都很酷,也都没有头。
“嗨,你们好吗?”无头鬼招呼道。 每一次,当他为自己“没有脑袋”而感到遗憾时,只要看看这些模特儿衣架,心里多少就会觉得好过些;原来,“没有脑袋”的还不只他一个嘛。P2-6
小朋友,欢迎你来玩
——致大陆小读者
管家琪
我从小就喜欢做白日梦,喜欢编故事。不过,在三十年前,一般的家长和老师似乎都不太鼓励和重视小孩子写故事,作文题目多半都是所谓的论说文和记叙文,譬如《论勤劳的重要》、《谈守时》、《试论“今日事,今日毕”》,要不然就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志愿》等等。这或许是因为联考要考作文,比重还颇大,而联考的作文题目不是论说文就是记叙文,所以直接影响了学校的语文教育吧。
比较起来,现在的小朋友实在是幸运多了。有时我在看小朋友写的童话时,常忍不住会这么想:写得多棒啊!多有想象力啊!
我从小最喜欢的科目一直是国语(大陆称语文),主要原因就是我的作文很拿手。我总是想得快,写得也快,得到的分数也很高。那个时候作文课都是连续两节,且必须用毛笔写,如果两节课还写不完就得带回家去写。我从来不打大纲,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之后,我就开始磨墨,一边磨、一边想,等墨磨好了,我也想得差不多了,提起毛笔就直接写在作文本上,而且往往都是一气呵成,两节课不到就写好了,作文本还很干净,很少有什么涂涂改改。
现在回想起来,不是我自大,我想,我的语文能力确实是一直要比同年龄的孩子好些,因此经常被老师派去参加作文比赛,战果也总是很不错,几乎所战皆捷。
可是好奇怪,我对自己的作文能力却始终没有什么信心。这可能是因为虽然我的论说文写得很好(作文比赛几乎都是论说文),可是我心里实际上是很讨厌写论说文的,所以,即使我在作文比赛中表现得很好,自己却总觉得那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向往的是——有朝一日,或许我能够写写故事。
但是这个梦想一直藏在心里,连说都不敢说。 一直到我二十七岁那年,当了妈妈以后,从老大的身上得到了不少启发,再加上那时已在报社做了四年多的记者,也希望有点儿转变,于是就开始尝试童话创作。
《口水龙》这一篇,就是老大在四个月大即将长牙之际,口水流得很凶,有一回带他回娘家,父亲告诉我,咱们江苏老家总喜欢形容因为要长牙而口水流得很凶的孩子为“口水龙”,一听到这三个字,我立刻就觉得“好可爱喔!”于是依据这三个字发展了一篇三千字的童话。
我一开始写童话,就知道我可以写童话。童话是我接触儿童文学的开始,也是我至今仍然非常喜爱的文类。截至目前为止,我已出版大大小小属于原创的童话作品二十二册,总字数则超过五十万字,这次以简体字版推出的作品差不多刚好是其中的一半。
我衷心地盼望所有大陆的小朋友也都会喜欢这些故事,愿意到我的童话世界中来玩一玩,坐一坐,并且真正地得到快乐。
写于台北
总觉得管家琪体内有一种叫做“好玩”的基因,不管多平凡的事物,只要一通过她的心,她的眼,她的说故事的技巧,一切都变得好玩起来。
——台湾资深编辑 郑淑华
管家琪的风格恰恰印证了“自然”二字。她总是那么率性而行,热爱生活、热爱孩子,整个儿给人一种清新而自然的感觉。正是这种风格,让管家琪作品中的幽默有了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亲和力。
——儿童文学理论家 汤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