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等学校实验实训规划教材”之一,该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大学化学中的重要理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变化,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全书共分5个章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实验室常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其中,实验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术的同时,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常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和实验四个部分。其中,实验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内容。单个实验学时数分别为2学时、3学时、4学时和8学时。使用者可根据学校或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普通化学实验教学。
前言
1 绪论
1.1 大学化学实验的学习目的
1.2 大学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3 实验报告格式示例
1.4 学生实验守则
1.5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1.6 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1.7 消防常识
2 基础知识
2.1 常用玻璃及瓷质仪器
2.2 称量方法
2.3 加热
2.4 化学试剂
2.5 数据的表达和处理
2.6 有效数字
3 基本操作
3.1 溶液的配制
3.2 沉淀的分离与洗涤
3.3 加热与冷却
3.4 蒸发与浓缩
3.5 结晶与重结晶
3.6 萃取
3.7 几种常用试纸的使用及制备
4 实验室常用仪器
4.1 电子天平
4.2 离心机
4.3 酸度计
4.4 气压计
4.5 分光光度计
4.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7 倒置式三目金相显微镜
4.8 HCT差热天平
4.9 电化学分析仪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5 实验
5.1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实验
实验1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2 副族元素的性质(一)
实验3 副族元素的性质(二)
5.2 化学原理及制备
实验4 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5 pH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
实验6 离子交换法测定CaSO4的溶解度
实验7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
5.3 综合性实验
实验8 反应热的测定及活性氧化锌的制备
实验9 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
实验10 铝的阳极氧化
实验11 由废铜粉制备硫酸铜
实验12 废水处理及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实验13 由废铝箔制备聚碱式氯化铝
实验14 印刷电路腐蚀废液的回收和利用
实验15 合成胶黏剂的配制及应用
实验16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
实验17 金属腐蚀与防护
5.4 研究性实验
实验18 动、植物体中某些微量元素的鉴定和含量分析
实验19 库仑滴定法测定硫代硫酸钠的浓度
实验20 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21 BaTiO3纳米粉的制备
5.5 设计性实验
实验22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实验23 液体香波的制作
实验24 日用化妆品的制作
附录
Ⅰ 常用酸碱的浓度
Ⅱ 常用酸碱指示剂
Ⅲ 常用酸碱的电离常数(25℃)
Ⅳ 常用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
Ⅴ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Ⅵ 常用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Ⅶ 常见阳离子鉴定方法
Ⅷ 常见阴离子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