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城少年之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佐藤三武朗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天城恋歌》的姊妹篇,是佐藤三武朗教授深刻表现伊豆文化、发人深省的一部力作。该小说以美丽的天城山为背景,通过“我”(清志)一个孩子的视角,细致描写“爷爷”从病重到去世以及最后送葬的过程,揭示了一个大家族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态历程。

内容推荐

这是佐藤三武朗教授深刻表现伊豆文化、发人深省的一部力作。该小说以美丽的天城山为背景,通过“我”(清志)一个孩子的视角,细致描写“爷爷”从病重到去世以及最后送葬的过程,揭示了一个大家族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态历程。

试读章节

一个夏日的午后。

从那天起,我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那年夏天出奇的热。连日连夜的酷暑,使整个日本都枯干了,甚至让人觉得好像就要变成沙漠似的。

电视新闻报道说:所有的天气预报都不准了,某些地方正在进行祈祷老天爷下雨的仪式,等等。一直千方百计抗旱保稻的农民们也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这回有点儿悬啦。”

父亲低声对母亲说了一句,又回到了屋里。

“是不是该跟亲戚们打个招呼?”

母亲在父亲身后小声地说。但这话似乎并没有传到父亲的耳朵里。

那时候的我,正是特别贪玩儿的时候。

我像平时一样要跟朋友们去游泳,当我回家去拿游泳裤衩的时候,突然被父亲叫住了。

“清志,你爷爷病倒了。”

“爷爷怎么啦?”

我不知道爷爷到底出了什么事,就跟着爸爸走进了铺着榻榻米的大房间。进去一看,经常给爷爷看病的大夫和护士的白大褂映入我的眼帘。

霎时间,白大褂使盛夏的房间变得清爽了一些,但马上又使整个房间充满了一种紧张气氛。不过,我觉得既然大夫已经来了,这下就可以放心了,这种心情首先涌上我的心头。但大夫连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只是在躺着不动的爷爷身上动作麻利地摆弄着听诊器,像是在做规定好的动作。

爷爷一动也不动。

我轻轻地坐在父亲身后,提心吊胆地往里看。屋子里,爷爷那异常响亮的鼾声响彻了整个房间。

我觉得,爷爷只不过是睡着了。那鼾声显示出爷爷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我觉得他似乎很快就会睁开眼睛,对我说话。

爷爷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神还显得有些调皮。

小时候,我常常钻进爷爷的被窝,缠着他给我讲过去的故事。在他喝醉酒或犯困的时候,故事正讲到有趣之处,声音却戛然而止。我一看,原来爷爷已经昏昏入睡了。爷爷讲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往往兴高采烈,会把我带进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去。

他讲的有关山呀河呀的故事,简直就像童话世界一般,让我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

难道不是吗?我爷爷对天城山了如指掌。他知道去什么地方能采到很多山珍、野菜,他也知道什么地方小鸟和动物最多。

有一次,我让爷爷带我到天城山去看盛开的杜鹃花。那时候我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忘怀。

听爷爷说,一到春天,河里的鱼就多得不得了。只要你把手伸进河底的石头缝里,徒手就可以抓到鱼。对于他那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我完全不理解,只是羡慕地盯着爷爷的脸看个不停。爷爷最讨厌说谎,所以,我总是一边着迷地听着他讲,一边在想:爷爷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能耐的,也是最有福气的人。

“爷爷,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过去可好了,过去棒极了!”

“您那时候多好呀,爷爷。”

“羡慕了吧?”

“怎么现在连鱼也没有,连动物也没有了呢?”

“是啊,到底是怎么了?”

爷爷和我都是生在这块土地上,也是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可是,为什么爷爷生活过的世界我却体验不到?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才对爷爷的故事听入了迷,他那时白天在山里边转悠,晚上凝视着星空浮想联翩。

“以前,天空比现在更蓝。夜空里,星星就像是下雨。”

爷爷的眼神仿佛陶醉了一般。那表情,与其说是在怀念往事,倒不如说他有一种想回归过去的愿望。爷爷这时候的表情,是我最喜欢的。

不知什么原因,父亲对爷爷有些犯憷。

不过,当我被父亲训斥的时候,爷爷也不能来帮我。我挨训的时候,他只是带着一种伤感的神情,看着我,但不会来帮我。

“好孩子,不听话可不行啊。”

事过之后,爷爷会轻声对我说。他并不问我为什么挨训,只是温和地对我微笑。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有一次听说邻村过节,还有焰火晚会。傍晚,爷爷就带着幼小的我去看放焰火。我已经想不起当时的焰火是什么样子了。不管怎么说,那年头汽车还很少,我们去的时候还行,回来的时候,四公里多的夜路累得我连呼哧带喘,这事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父亲很忙,不能陪我玩儿,所以,爷爷就成了我孩童时代的唯一伴侣。

我就在爷爷的枕头边上,但爷爷还是大声地打着呼噜睡觉。他打呼噜的声音之大,的确是有些异常。不过,爷爷睡觉的时候总是会打呼噜的,有时候也常常吵得我睡不着觉。听起来,他那响亮的鼾声似乎不是出于痛苦,而是喜欢逗我玩儿的爷爷的恶作剧,所以我总觉得他好像现在就会睁开眼睛爬起来似的。

护士看到医生诊察结束,便马上把一个银白色的盒子轻轻递到他手中。那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呢?我探出身子张望了一下,看见里边有一个很粗的注射器。注射器闪烁着寒光,我不由得闭上眼睛。医生漫不经心地拿起注射器。护士撕开纸袋,把注射剂递给他。医生把它接过来,动作仍然是那么机械。  

透明的液体充满了注射器。医生把注射器对着房顶,慢慢地挤出空气,眼睛注视着从针尖溢出来的一小滴液体。

这时候,护士撩开了盖在爷爷身上的薄被。

爷爷仍然一动也不动,身上还穿着去地里干活时的衣服。可能是当时连换衣服都没来得及吧。

我母亲帮护士捋起了爷爷的胳膊。那胳膊就好像不是他自己的一样,没有任何反应。护士拿出消毒用的纱布,酒精味儿弥漫了整个房间。

针头扎进了爷爷的胳膊。爷爷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银白色的金属盒被盖上了。我母亲叹了一口气。

“大夫,您请。”

她把倒在洗脸盆里的热水端到医生那里,然后,蹑手蹑脚地转过身,把视线投向爷爷脸上。

我也随着母亲的视线,盯着爷爷的脸看。只见爷爷还是打着呼噜,那鼾声就像是从身体里挤出来似的。

医生把手指浸到洗脸盆的热水里洗手,护士从旁边把毛巾递给他。

P1-5

序言

伊豆的魅力不仅仅是火山和著名的温泉,而更在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伊豆半岛位于东京的南部,三面环海,北望日本第一高峰富土山,东临著名国家公园箱根,有日本最大的温泉城市热海、公元9世纪弘法大师开创的历史名刹修善寺以及修善寺、伊豆长冈及伊东等处著名的温泉,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美术馆、主题公园等。

美丽的伊豆半岛是日本关东地区最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倾倒无数文人墨客,因此也留下了川端康成等文学大师以及众多著名学者、文学艺术家和历史名人的文化遗迹。

天城山最典型地体现了伊豆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活。天城山位于伊豆半岛中心,山上茂密的杉柏树林中蜿蜒穿过《伊豆舞女》小说所描写的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道。沿古道旁流淌的狩野川与猫越川汇合处为著名的汤岛温泉,幽雅而宁静,川端康成等名人曾常常光顾于此。

在山峦环抱的古风小道旁,有伊豆最有名的瀑布“净莲之瀑”。另外还有发源于天城山附近、流向伊豆半岛东岸的河津川上游地区的瀑布群“河津七瀑”,其中最大的瀑布是“大灌”,宽约7米、高达30米。

2006年暑期,吴川先生又寄来佐藤三武朗教授所作《天城恋歌》姊妹篇《天城少年之夏》,约我看稿并作序,看到吴先生非常流畅而富有文采的中文译稿,我非常乐意为之作序。

一方面是因为吴川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我曾为他翻译的小说《天城恋歌》(中文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作过序和评论;另一方面,我在访问日本大学及在日本大学任教期间,曾十余次游历过伊豆,能够深切地了解作者所描写的伊豆的山山水水、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我曾步人山林深处,领略四周飘香的农田和茂密的树林,品尝甘洌清泉,聆听小溪淙淙,饱览优美的田园风光,所以更能深切体会到伊豆的山川水土、民风民俗和历史等伊豆文化的永恒魅力。

在同佐藤三武朗教授比较密切的交往与面对面的交谈中,也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他作为专攻欧美文学和日本文学比较研究的著名学者,对日本伊豆半岛的风土人情的那份挚爱。正是他对伊豆是那么一往情深,正是伊豆美丽的山水与丰富的风土民情对他滋养,使他的作品带有伊豆的淳朴、纯美与历史的凝重与沧桑。

《天城少年之夏》与其姊妹篇《天城恋歌》同样是以美丽的天城山为背景,但《天城恋歌》演绎的是一段生离死别、忠贞不渝的爱情恋歌,是一篇“焕发异彩”、“感天动地”的言情小说,而《天城少年之夏》并不是通过大量的景色描写来展示伊豆文化,而是通过“我”(清志)一个孩子的视角,细致描写“爷爷”从病重到去世以及最后送葬的过程,揭示了一个大家族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态历程。

小说大量运用倒叙手法,以及对“我”的诸多梦境描写,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灵感受。描写了“我”在昏睡中听到姑姑、伯伯等大人们对亡者的冷漠与对遗产关注所感到的种种困惑、不解与悲伤,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冷漠、苍凉。以致当“我”看到这一切,“拼命想忍住快要流下来的眼泪,使劲儿咬着嘴唇,都快把嘴唇咬破了。”在亲历“爷爷”由重病到死亡的全过程,直面大人们的冷漠与尔虞我诈后,“我”才逐步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同时,也为小说一开始“从那天起,我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这一伏笔,作了很好的诠释。

《天城少年之夏》也不像《天城恋歌》那样运用大量笔触描写天城山之美景与葱翠欲滴的山榆菜田,而是着力于人物及心理的刻画,虽然很少有对景物的泼墨描写,但小说中却能够巧妙地利用精练的笔法描画景物,很好地衬托出事态发展与人物的心理感受。

小说开篇即描写“那年夏天出奇的热。连日连夜的酷暑,使整个日本都枯干了,甚至让人觉得好像就要变成沙漠似的”,为“爷爷”的重病作环境铺垫。

在写到“爷爷”的病重及天气的酷热时,通过写“院子外边的田里种着老玉米。要是往常,早就长过一个人高,把田地都盖住了,但现在简直就像营养失调的孩子,长得稀稀拉拉的。玉米粒结得也不饱满,看上去很寒酸”,来衬托人们的感受与焦虑。

描写秋蝉叫声明显的减少,用来映衬爷爷病情的加重。

通过描写“大房间里没有人了,只有灯光孤零零地亮着,那里有着一种像石头破裂后一般的沉寂。爷爷的脸上盖着白布”衬托环境的沉寂和更加肃穆庄严。

描写“东方的云彩微微发白,空气发出一种清香,使草木都感到了清晨即将到来。只有西边的天空,仍保留着夜晚暗淡的气氛”,表现“我”仍对我爷爷的依依不舍。

小说着力重点刻画了慈善的爷爷(忠国),憨厚的父亲(正胜),恪守妇道的母亲(洋子),不负责的伯伯(英贵),只想家产的姑姑滋子、康子,以及姑夫雄二和义男等人物的形象,同时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丧事“班长”昭南夫妇、富有经验的富夫及丧葬工“野次”以及邻居信一等人物。

“爷爷”的形象非常富含寓意,其形象刻画也非常特别,小说不是通过直接的描写来刻画“爷爷”形象,而是通过“我”的回忆与梦境逐步描画和不断丰富“爷爷”的形象。

小说不仅着力描写和细致刻画了爷爷临终及死后丧葬的过程,反映了日本文化对死亡态度超乎寻常的冷峻。因为“死,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因死亡而告终。无论你罗列什么样的华丽词藻,也不能让死者起死回生。无论你怎么祈祷,也不能把死者重新召回人世。人们觉得生与死好像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墙壁。那是你还没有亲眼看到死者时的感觉。死亡会让你窥视到令人恐怖的现实。死亡不仅是肉体的终结,而且是一切的终结。”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日本丧葬民俗画卷,同时也蕴涵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小说通过描写在“爷爷”火化过程中泰明、义男和康子等人一旁的对话,由《日本临终》节目,表达了对时下政治家们的反感,“政治家嘛,经常说些多余的话,真讨厌!”

同时指出了“日本现在缺乏生气,因为它害怕变化嘛。政治也缺乏哲学理念。” “咱们日本人啊,缺乏预测的能力。对于这种不景气也是一样,总是依赖别人。政治家又净是搞内讧。现在是国际化的时代了,是信息化的时代了,可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老一套”,而且“只顾眼前的利益,就想着赚钱。这样的话,在世界上就会落后”。提出“应该用世界的眼光来考虑日本的事情。”  

爷爷的故去,也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故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伊豆文化在逐渐衰落的深切担忧。

小说最后,通过“我”仰望天空的遐想,“你一直盯着暗处看,星星的数量就会渐渐地增多。我想从星光中找到明天的希望。不论是多么黑暗,总还是会有希望的。”富有浓厚的蕴涵意味,同时给人以希望。

《天城少年之夏》是佐藤三武朗教授深刻表现伊豆文化、发人深省的一部力作。

谨为之序,同时也期待作者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问世。

2006年9月10日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