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述教育的丰富和幸福;一行行真诚的文字,抒写明天的憧憬和传奇;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奏响美妙的琴弦,引领着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本书是一位音乐教师的成长日记,记录这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飘着花香的琴弦/新教师成长日记 |
分类 | |
作者 | 王艳芳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述教育的丰富和幸福;一行行真诚的文字,抒写明天的憧憬和传奇;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奏响美妙的琴弦,引领着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本书是一位音乐教师的成长日记,记录这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的是一位音乐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的回忆,原汁原味。从一篇篇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教师成长的足迹。读者通过日记也能感受到一个普通的小学音乐老师对生活、对工作的感悟。希望本书能对所有的老师及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目录 序陶继新 2004年08月 08月02日 一样的常青藤 08月03日 享受宽容——读《教海漫记》有感 08月04日 成长的烦恼 08月05日 轻轻说出每个孩子的名字 08月06日 糖纸 08月07日 燕子 08月08日 女儿国生活三部曲 08月09日 浅读史铁生 08月13日 “像不像”与“好不好”——读《素质教育在美国》 08月19日 “兰舟小栈”落成记 08月24日 竞职演说 08月29日 给家长的一封信 08月31日 我们相见了 2004年09月 09月01日 小树伴我成长 09月03日 第一次家长会 09月06日 团结环 09月07日 地上的小纸片 09月08日 小雅 09月09日 我们班的“小豆豆” 09月10日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 09月13日 一天琐记 09月14日 军训 09月15日 爱是暖和的 09月16日 最美的问候 09月17日 国歌 09月20日 不做最短的那块木板 09月21日 摇到外婆桥 09月22日 玩七星瓢虫的孩子 09月23日 我心安处是故乡——韩国孩子在鲸园 09月24日 童年的歌谣 09月25日 儿子长大了 09月27日 《月牙泉》 2004年10月 10月02日 曲阜行 10月08日 “韩流” 10月09日 勤俭节约我有小妙招 10月12日 公开课 10月15日 天上星,亮晶晶…… 10月18日 小老师 10月21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鲸园 10月22日 教师职业倦怠 10月23日 国旗下的讲话我来评 10月24日 喜乔迁 2004年11月 11月02日 家校直通车 11月05日 真情面对面 11月06日 一滴墨水,一个世界 11月14日 我们也想参加家长会 11月18日 “英语超市”尽情逛 11月19日 为孩子点燃一盏心灯——读《我们也是点灯的人》一文有感 11月20日 爸爸的尴尬事和糗事 11月23日 “我不穿!” 11月26日 做了一回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2004年12月 12月05日 儿子,生日快乐 12月12日 周末琐记 12月13日 故事续编 12月14日 扫落叶…… 12月16日 掂量自己的每一句话 12月17日 儿子,我们一起走着去学校吧 12月23日 把央视的金牌节目搬进课堂 12月24日 孩子们的网络语言 12月26日 另类童谣忧思录 12月28日 缕缕书香别样浓 12月29日 书吧淘金 12月30日 感动2004 12月31日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005年01月 01月02日 一部精妙的兵法 01月03日 “我向那扇被踢疼的门道歉!” 01月04日 感受洋同行的课堂 01月07日 感恩卡 01月10日 爸爸妈妈听我说 01月11日 生病后 01月12日 美丽的胖大海 01月14日 音乐课我最感动的事 01月16日 氤氲在腊八粥的香气里 01月17日 2005年的第一场雪 01月24日 我给孩子写评语 01月26日 红苹果绿苹果 01月29日 写作快乐自助吧 2005年02月 02月05日 蝴蝶兰 02月18日 春来了 02月23日 “轮灯” 02月25日 背着快乐出发 02月26日 书包“探秘” 02月28日 “馋猫回味” 2005年03月 03月01日 “小事故”,“小故事” 03月03日 孩子,请让我来帮助你 03月06日 送一束鲜花给妈妈 03月07日 心绪一缕 03月08日 享受猫眼童心里的世界——读杨红樱的“笑猫系列”之《塔顶上的猫》 03月09日 春天的诗歌 03月11日 春天的约定 03月12日 从景琦五换老师所想 03月14日 学会为别人鼓掌 03月19日 “走马观花”游青岛 03月22日 烟络横林 03月23日 天鹅的翅膀 03月24日 我爱北京天安门 03月25日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03月26日 谁给小鸟安个家 03月28日 童心勿欺 03月29日 三个和尚水吃不完 03月31日 快乐的“哇噻” 2005年04月 04月01日 花样年华 04月05日 唱给小萝卜头的歌 04月07日 唱给妈妈的歌 04月08日 我爱我的校园 04月09日 儿子升“带”记 04月12日 婆婆琐记 04月13日 童年的滋味 04月15日 走近曲波 04月16日 赏花拾趣 04月17日 书山苍苍江水泱泱——送给我的良师益友《教师博览》 04月18日 小小作曲家 04月19日 爱的讯息 04月20日 激情足球 04月21日 从运动会延期说开去 04月22日 父母可以偷看孩子的日记吗? 04月23日 自考考场见闻 04月26日 延期的运动会终于开幕了 04月27日 智慧接力——运动会进入第二天 04月28日 欢迎您与孩子一起走进新课堂 04月29日 你安全吗? 2005年05月 05月06日 游“桃花源”记 05月10日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 05月11日 我的一天 05月12日 从《一年级的小男生》到唱《栀子花开》 05月13日 天哪,倒数第一! 05月23日 读《金锁记》 05月24日 我的爸爸、妈妈 05月25日 乘着歌声的翅膀 05月26日 请维护受施者的尊严 05月27日 我们是孩子的重要他人 05月30日 音乐课上的“不速之客” 2005年06月 06月01日 惊心动魄的六一游园 06月02日 “母蟹和小蟹”的启示 06月03日 和儿子谈心 06月04日 幸福是一种感觉 06月05日 好爸爸坏爸爸 06月07日 那时考试 06月09日 掌声响起来 06月12日 差距 06月13日 怕打针的孩子 06月14日 美好夏天 06月15日 读书与教师成长——陶总编感动鲸园 06月16日 “老师你偏心!” 06月18日 坐车 06月20日 精彩的展示,快乐的验收 06月21日 与经典同行——孔子的音乐观 06月23日 有一种流泪是感动 06月25日 茶是有生命的 06月26日 朋友 06月29日 怎一个“忙”字了得 2005年07月 07月08日 也是一声叹息 07月10日 也谈流行歌曲进课堂 07月15日 浅读舅姥爷的《沙粒之忆》 07月22日 吾家有儿初长成 2005年08月 08月l0日 学做几款韩式美食 08月20日 留在夏天的故事 附录 1.用心灵歌唱/海子 2.在花香与琴声里沉醉/张华荣 3.为了折翼的风筝/丛治辰 4.抚花香满衣,弦动琴有情/张桂玲 后记 试读章节 7月8日 星期五 也是一声叹息 今天看了窦桂梅老师写自己女儿小学临考的文章,我也感触颇深,因为我家小凡今年也要小学毕业了。好在儿子学习习惯很好,不用我操一点儿心,作业都是在学校做完。 这几天威海出奇地热,出现了历史同时期最高的气温,天空天天高挂一个大火球,吓得我们躲在教室里不敢出门,晚上则“泡”在海里,享受海风的清爽和海水的清凉。 这一阵孩子的屁股上都是痱子,密密麻麻一大片,中间问或有硕大的红痘。晚上去游泳孩子有时就会“龇牙咧嘴”,苦不堪言的样子。起痱子的地方痒痒,用手挠破了,遇到海水就很疼。我听了看了更心疼! 他的教室在六楼顶上,教室像个大蒸笼,同事告诉我,她一进去后背“唰”一下都是一身热汗,就别说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了。 “妈妈,老师说心静自然凉!但我们楼顶怎么能凉快呢?”儿子很苦恼地告诉我。 学校的条件就是这样,我只能无语。只是告诉儿子想吃什么,妈妈去买。结果这一阵中午儿子不想吃学校餐厅的饭菜了,就只想吃福源粥店的水果冰粥,儿子说凉凉的冰粥很爽口。 这几天儿子的作业稍微比平时多了一点儿,我能理解老师的心思:“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呀!”放学了我就要多等他一会儿。有时儿子会自豪地告诉我他今天50多道应用题全做对了,语文的抽写都对了。我知道复习时,老师们会全面对孩子的几册书进行“地毯式”的大面积复习,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虽然今年区里不统考了,各学校自己监考,自己阅卷。但俗语说得好呀,“买的没有卖的精!”教委的领导们还是有办法知道哪个学校孩子的成绩好。等上了初中,孩子刚坐在新教室新座位上,马上有语文、数学、英语三张大卷子等着他们,考试完毕,立马知道哪个小学成绩如何。能理解领导的苦衷,如果不抓分数了,高考分数上不去,谁还能吃不了兜着走?只能从小学就开始抓起。 下周一孩子就考完试了,该轻松一会儿了。老公4月就在网上给孩子报名参加了北大和新东方联合举办的夏令营,希望北京之行能带给他一个快乐的暑假。 可迎接他的还有初中四年的打拼,我也悄悄地一声叹息,为那可怜的孩子! 兰舟心语: 朋友从新加坡考察回来,感触颇深。她说新加坡的孩子刚出生就可以办图书馆的借书证,一上小学三年级就全国统考,排名次进学校。看来新加坡不像我们这里这样还“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小学阶段在试卷上不准出现分数,一到初中,马上大考小考张榜公布分数。但朋友也发现她到过新加坡好几处大、中学校,那里的孩子都很阳光灿烂,没有愁眉苦脸,看不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相反倒是新加坡的老师压力很大。 7月10日 星期日 也谈流行歌曲进课堂 关于流行歌曲进课堂的问题,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我跟孩子曾认认真真地谈论过流行歌曲,甚至我们还好好地研究了一些好的流行歌曲。有时我也在课堂上给孩子欣赏一些适合他们演唱的流行歌曲Flash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有时还和他们一起演唱一些动画卡通歌曲。为此,我晚上回家经常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有的孩子很惊奇,“音乐老师还喜欢动画片”?我知道这样更可以拉近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进而树立自己在孩子们中的威信。 我虽然主张不应该把流行歌曲完全拒之于音乐教室之外,但流行歌曲进课堂确实让我欢喜让我忧。 前几天我对三年级两个班的孩子进行了书面调查:你喜欢的歌星和歌曲,并说出理由。结果校园里的这些小粉丝们口味是各不相同:有近一半的孩子喜欢刀郎和周杰伦,理由是他们唱得非常有个性,很有活力很有动感;有的孩子喜欢那个网络歌星庞龙,说是他的声音很特别;还有的孩子喜欢田震的《月牙泉》,因为她唱得很有感情,告诉我们要好好保护月牙泉,保护我们的家园;还有的孩子喜欢光良的《童话》,他可以边弹钢琴边唱,真动听,就像自己真正走人了童话世界;还有一个孩子喜欢韩红的《天亮了》,听完他都哭了,很感动;还有几个孩子喜欢宋祖英的《大地飞歌》和《爱我中华》,觉得真好听。 我曾在班上开过几次“我心中的歌”演唱会,孩子们对《大风车》主题歌和新近播出的儿童卡拉OK歌曲都很喜欢。《哪吒传奇》片头、片尾曲和《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歌,他们唱起来更是眉飞色舞。但有些孩子特喜欢周杰伦的《双节棍》,佩服不已,下课了嘴里就“嘿、哈”地手舞足蹈。有些孩子们还喜欢演唱一些如《情人》《爱情三十六计》《两只蝴蝶》和赵薇的《小冤家》这样爱情意识浓烈的歌曲,我不是对这些歌曲有意见,这样的情调其实真不适合孩子。孩子演唱起来有股小大人的味道,而且情呀爱呀,很别扭。这样缠绵的歌曲就像给天真的孩子注射了一针“催熟剂”,任由这些流行歌曲进入校园真让人有一丝忧虑。 为孩子营造一个纯净的文娱空间,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社会公民的共同责任,但整治工作任重道远,非一时一事可以奏效,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深刻警醒和共同努力。我想呼吁广大的家长,都要关心孩子的音乐教育问题,正确、合理引导孩子欣赏高雅的音乐。通过调查孩子,我发现家长的喜好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喜好。有好几个孩子喜欢像宋祖英、刘欢演唱的主旋律歌曲,一问才知道是爸爸妈妈也喜欢的。P317-319 序言 陶继新 一年前,在“教育在线”上,一个亮眼的名字——一叶兰舟,不经意问跳进我的眼帘,随后,我便走进她的文字之中:清丽、从容、自然,甚至有点原生态的况味。于是,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种天然去雕饰的描述,此后,便开始关注这个富有诗意的网名,以及由这个网名留下的作品。 不久,我就了解到这个网友的真实姓名——王艳芳。她是我们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的老师,而且还是一位音乐老师。后来,到她的学校讲课,方与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年轻教师。从与她的校长、老师与学生的交谈中,特别是从她的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种爱心无时不在。对自己的学生,甚至是其他班级及心理有疾患的学生,她都是以一个年轻母亲的心,去关照他们,滤去了世俗的尊卑之别,将阳光洒向所有可以爱到的孩子。她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就应当拥有爱心,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她在给学生爱的过程中,没有想到回报,可是,学生对她的爱也在不断地滋生。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令她感怀激动的故事。师生之爱,便自然地在他们之间回旋与激荡。 王艳芳还是一位极具童心的教师,大凡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对她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悬差感到惊诧。她常常幸福地开怀而笑,如天真无邪的孩子。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她太爱孩子且融人其中而不能自拔,她常常会不自觉地进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忘却了年龄,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孩子。老子所称道的“复归于婴孩”是道法自然的上层境界。王艳芳之归于婴孩,是爱心与童心双向作用且自然天成的结晶。 当今有的教师,板起面孔与学生说话,故作长者言,教训之语运用到极致,童趣之言抛之于九霄,于是,师生之间水乳交融的感情流失,心理的壁障高高垒起。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本应是最具有情趣的文化之旅,结果竞成了一场永远挥之不去的苦役。这种被异化了的教学与学习,并没有因为素质教育旗帜的冉冉飘扬而终结,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可是,走进王艳芳老师的课堂,读读她的教学文章,犹如一缕清风吹来,令你感到清凉、爽快、明丽。原来,教师之教,完全可以走进审美的境界;学生之学,亦可步人“乐之者”的意趣园地。 爱心与童心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会失去应有的品位,甚至会将学生引入歧途。王艳芳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将爱心、童心与文化聚合成一种感情纽带与精神力量,使自己与学生都能在审美的视野里实现生命的成长。 她的爱心与童心,使她拥有了如孩子般的旺盛精力,拥有了不竭的工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她不但将本分工作做得精彩,还会无事找事做,且将其演绎成一种美丽。她会教育那些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学生,还会在假期间举办与音乐教学无关的作文培训班,而且好评如潮,很多学生慕名而来。生活的多彩,给了她更多的创作素材,于是,作品纷涌迭出,许多报刊便有了王艳芳的大名和文章。在她看来,写作不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是一种快乐的文化追索。始终处于孩子之中,孩子的天真与活泼,也使她生动起来,孩子化起来。大量写作,使她的口头表述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她神采飞扬、出口成章;交谈中,也有了“文”味与情趣。学生在课堂上,在平时与教师的感情交流中,受到的是蕴藉着真善美的文化熏陶。以文“化”人,就在最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物化成了现实。 在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的时候,王艳芳老师还走进了现代网络。她不是那种图热闹的看客,而是借助这种载体,去汲取先进的理念,拜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入有所取,读有所得。与此同时,她阅读了大量的书刊,并有着自己的感悟与认识。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使她的知识不断地更新,不断地积厚。于是,她写起文章来也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仅从书中的小题目“一样的常青藤”“童心勿欺”“花样年华”“我心安处是故乡”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其生活的多彩、文字的美丽与内蕴的丰实。 一个小学音乐教师,虽然没有特殊的背景,但由于将其生命投入到文化追索之中,所以也就拥有了丰硕的收获。几年来,她已在全国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二百余篇作品,她的主题帖子在“教育在线”“成长”等教育论坛点击率很高。由此看来,王艳芳给老师们的启示,在这本书之中,也在这本书之外。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其实,功夫也在教外。她没有像有的老师那样在教学参考书上鹦鹉学舌与邯郸学步,而是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她没有就音乐教音乐,而是从音乐之外,去嘹望另一片神奇的天空。这种另样的寻寻觅觅,使她的音乐教学更富色彩与诗意。在教学与创作两个方面,她堪称是“鱼和熊掌”“得兼”者。人们一般认为不能抵达的目标,王艳芳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 其实,王艳芳还可以实现第二个超越,她的作品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在有了这份文化积淀之后,如果能“取法乎上”地阅读更高层次之书,就会在自然从容的文笔中,有一种俯瞰教育与生活的哲理,在大气的文化叙说中,就会有一种纵横捭阖的文学之风。 如果这本书是一个起点的话,我期盼着另一个新的起点。相信王艳芳老师会在不久的将来,给我及其读者一个更大的惊喜。 (作者系山东教育报刊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 后记 2006年春天,在“教育在线论坛”知道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新教师成长日记”时,我鼓足勇气把自己整理好的日记交到出版社参评。我知道这次投稿参评的同行近30位,要在这么多书稿中最后筛选出两三本,我非常清楚竞争的激烈。虽然朋友们对我的日记很欣赏,对我人选给予厚望,但由于专家评审时间的推迟,我的自信一点一点被消磨掉,心里忐忑不安,在焦急中等待着书稿的消息。 一直到8月22号,我的手机来了短信:“郑重通知你,我们正式接纳你的书稿。”我一看,是刘灿编辑发来的。天哪!当时我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身边的同事也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当我把消息告诉妈妈时,我似乎看见妈妈的眼中也是泪光点点,我品尝到了什么是喜极而泣的滋味。 但在其后的多次整理和修改中,心里竟然是欣喜和羞愧参半。我惊讶自己在繁忙琐碎的班主任工作间隙还能坚持记录。我的属相是鸡,妈妈经常说我好健忘。但一读起这些日记,那些鲜活忙乱的日子又纷至沓来,在我眼前闪现,真好!羞愧的是我文字的粗朴稚拙、叙事方式的凌乱哕嗦、思想的简单和情感的涨满。 虽然我的文章多是零碎的、不成体统的、肤浅的、没有理性提升的,但都是岁月中的回忆,原汁原味。从一篇篇的碎片中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读者通过日记也能感受到一个普通的小学音乐老师对生活、对工作的感悟。 当一个个帖子变成了铅字,而且就要变成一本书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思想的美丽、教育的幸福和勤奋的重量。 一本小书的诞生虽然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但也处处闪烁着他人给予我的爱的阳光。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曲优美动听的《感恩的心》,也道出了我的心声。 感谢神奇的网络,感谢教育论坛的同行,“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感谢我工作的百年名校——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她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我成长的沃野。 感谢我的孩子们,特别是我担任三(1)班班主任时的那帮孩子们。和他们共处的点滴在记忆的河流里静静地流淌,那忙乱中的欢乐,那焦躁中的失望,那无奈后的灰心,那等待后的惊喜,在经过了时间的过滤后,竞变得清丽而明亮。今年他们就小学毕业了,我将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感谢威海市教育协会的孙义君主任和我们鲸园小学美丽优雅的夏建娟校长,是他们始终如一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更有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感谢我的同事们,和他们共事是我的荣幸。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他们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真诚的关爱;感谢我的好朋友孙海英、张晓华、丛冬梅,她们给予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并给我的书稿提出过极有益的建议和友情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我。特别是我的老公和儿子,在我疲惫的时候让我有一个温馨的港湾,尽情享受到爱情的甜蜜和家庭的欢乐;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我的姐姐和弟弟,是他们的细心照料和百般呵护,让我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园。 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圆了我这样一个平民教师的出书梦想。特别感谢责任编辑刘灿,热情负责的他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建议,看着他为这本日记的出版所做的大量辛苦而细致的工作,我一直被感动包围着。 网上的好友更是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我的老朋友“海子”“沁心荷”“永清”“风之舞”“汉风”“人云亦明”“绿茶丽人”,还有我的小朋友丛治辰,都给我写下了文采斐然的书评,为我的书稿增光添彩。 我敬重的陶继新老师在百忙之中给我写序。他的工作特别忙,既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同时还担任山东教育报刊社的领导,有很多采访、会议和讲座在等着他。当我听说他出差到青藏高原,在严重缺氧时还在一丝不苟地看我的电子稿,并写出了精彩序言,还给予了我中肯的建议,真不知该怎样感谢我尊敬的长者。 江苏的朱华忠大哥在网上和我商议书名,为我出谋划策,感谢朱大哥。 于是就有了这本《飘着花香的琴弦》。 我深知这只是耕耘后结出的第一枚果实。 这是我的处女作,但也是新的起点。 我会带着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祝福和期盼,在教海扬帆远航,一路前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