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年纪事(1939-1947年毛泽东在延安)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刘益涛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记载了从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到1947年3月毛泽东撤离时表示“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是要回延安的”经历。想通过毛泽东在延安的活动,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故事以一个事件为由,既单独成篇,又互相衔接,似涓涓细流汇成大河。

内容推荐

延安时代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更加成熟的历史过程,代表党和人民军队的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本书纪录了毛泽东在延安的十年。学习党中央在延安的历史,详熟毛泽东在延安的事迹,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与本领,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1937年

进驻延安

讨论延安工作方针

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

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红军长征记》编竣

与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谈话

延安会议

苏区党代表会议

欢迎国民党中央考察团

支持刘少奇在白区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并写批注

收到卢沟桥事变的消息

呼吁社会各界迅速组成对付大事变的统一战线

出席党内外群众集会动员全面抗日

红军出动应做真实准备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在“八一”抗战动员运动大会上演讲

向南京国防会议提出对国防问题的意见

警惕国民党在谈判中的阴谋

撰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暂告段落

欢送“西北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

洛川会议

适时变更八路军的战略部署

进一步阐述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方针的基本原则

写《艾著<哲学与生活>摘录》

《反对自由主义》

提出对待陈独秀等托派分子的原则问题

电贺平型关战役胜利

讨论《中央关于共产党参加政府问题的决定草案》

关于判处黄克功死刑致信雷经天

指出军分会10月8日指示有原则错误

恢复军队中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制度

会见叶挺商组新四军

反对军队中的片面观点和机械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会议

1938年

要梁漱溟读《反杜林论》

叫“荣誉军人教导院”好

写《读书日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月会议

与合众社记者谈话

会见白求恩

抗大的教育方针

出席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

张国焘一贯是两面派

会见卫立煌

关于巩固与扩大晋察冀根据地的指示

工人要在抗日中做先锋

关于开展平原抗日游击战的指示

会见卡尔逊

同徐懋庸谈“两个口号”的争论问题

关于新四军进行游击战建立根据地的指示

《大公报》否认持久战是不对的

会见国民党老党员施方白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论持久战》

不能要求《西行漫记》的观点都是无产阶级的

抗战也需要国际援助

有名英雄与无名英雄

题《文艺突击》、《山脉文学》刊头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

与国民党军邓宝珊部互通情报

致杨令德先生两封信

1939年

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的三次讲话

为《陕甘宁边区实录》的出版

中国政府将对外来投资及外人在中国财产给以保障

动员开展生产运动

反对投降主义

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

为《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写序

与马洪三问三题

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

《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

与萧三说《聊斋》谈《传记》

要卡尔门在中国留八年

警惕阎锡山投降反共

三大政治口号的提出

支持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发表

我还给同志们三面旗帜

询问杨展和看望受伤的周恩来

在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发表演说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谈话

调王震旅返回陕北

赶走何绍南

取名延生如何

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已进到新的阶段

会见第二次访问延安的美国记者斯诺

为《共产党人》撰写发刊词

群众工作是克服投降危险的决定性条件

为刘岘木刻作品题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鱼不能没有水

诗歌以押韵为宜

关于晋西事变和我们的方针

纪念白求恩

欢迎马占山

驳斥“毛泽东已由新疆返延安”的谣言

1940年

加强晋西北作战的指挥

关于陇东事件的谈判

在理论上也要采取攻势

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

《新民主主义论》

没有经济工作人员便没有饭吃

新四军主要出路在江北

声讨汪精卫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

设晚宴款待西北摄影队

和平解决晋西事变

促进和争取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实现

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决不能把中央军看成都是顽固派

皖南新四军速移苏南为宜

指示项英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方针

不能把顽固派当作汉奸打

会见茅盾

会见陈嘉庚

出席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

法国投降后谈形势

小诗无罪可以刊登

对中间势力成分的新补充

今后要重视国民党统治区域的工作

中国处在大事变的前夜

百团大战是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扫荡”的战役反攻

党外资本主义是要发展的

催促皖南新四军军部速速渡江

黄桥战役的胜利和苏北根据地的建设

对反共俘虏的政策

起草关于防止和纠正“左”倾错误的指示

准备对付最黑暗的局面

要做“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医生

争取友军和黄埔生军人

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重要的修改

关于华中地区的各项政策

《论政策》

指示项英等克服动摇犹豫,坚决执行北移方针

1941年

在皖南事变发生的时候

正确的反攻方针的形成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看到报纸题字为之神往

从重庆订购书报的目录

对边区资本主义发展不要害十白

对《论出版专门妇女刊物问题》一文的批评

对《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发表意见

关心续范亭在延安医疗

对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重要改写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

配合国民党军与日军在中条山作战

延安《解放日报》创刊

《改造我们的学习》

对于青年工作的指示

当听到逆耳之言以后

中条山战役后对国民党的方针

关于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预决算的问题

准备配合苏联对日作战的方针

苏德战争的预测彼方甚为重视

会见回民抗日骑兵团团长马思义等

对萧军的信任和帮助

关于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政策的争论问题

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主任

为《鲁忠才长征记》写按语

任中共中央思想方法学习小组组长

再次提出德波林主义是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九月会议)

任中央学习组组长

对王明错误的批评和帮助

肯定李鼎铭提出的关于精兵简政的提案

从日本东条英机上台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

接见绥德青年代表

为《文化课本》作序

号召全边区部队学习研究古田会议决议

第一次公开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并给予奖励

修改审定《中共中央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

《整顿党的作风》

参观延安讽刺画展

要造成一河革命的大水

参加张浩的葬礼

改进《解放日报》工作

鼓励舒群当主编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四三”决定

约见作家了解情况

与几位党员作家谈文说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使小鲁艺与大鲁艺结合起来

你的诗做了座右铭

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

提出战后建国方针

不要把什么都说成是张国焘路线

此次整风是全党的

一次未实现的毛蒋西安谈判

精兵简政要来一个大举方能切实见效

精兵简政的辩证法

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为延安《解放日报》第四版拟定征稿办法

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

指示晋西北把敌人挤出去

连续撰写几篇关于国际形势的文章

讲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

撰写《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1943年

保持施政纲领的稳定性

为受奖同志题词

与政府党外人士座谈会可每两月召集一次

称赞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和为枣园老人祝寿

妇女工作者应参加经济工作

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

同意新四军释放在反磨擦战斗中俘虏的韩德勤

生日决定不做

关于何时打败日本问题的宣传工作的指示

为刘志丹陵园纪念碑题字

同意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提议

会见邓宝珊

中共中央为抗战6周年纪念宣言

不赞成“毛泽东主义”的提法

运用舆论反击国民党进攻

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很好啊

评蒋介石《中国之命运》

纠正“抢救运动”的错误

发动反对中国的法西斯主义的运动

送大批干部回后方保存甚为必要

视察南泥湾

总结抗日战争克敌制胜的十大政策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合作社方式和组织起来

展开讨论抗日时期党的路线问题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4年

正确处理季米特洛夫的来信

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

为个人生产节约计划事致信林伯渠

边区的文化教育工作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称赞《延市完小面貌一新》是好新闻

不但是指创作时“集中”起来

贸易金融财政是组织全部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

我欢迎你这个态度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

《学习和时局》

关于《永昌演义》一书致信李鼎铭

半百年华不知老

宴请林迈可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经济工作

向在审干和“抢救”运动中受委屈的同志摘帽道歉

起草《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

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每一个模范合作社都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在抗日根据地内是有很多伯乐的

请各地调查和答复10个问题

欢迎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建立新民主主义家庭

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与延安市委书记谈工作

《为人民服务》

新闻工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讲话

组织南下支队挺进华南

与赫尔利谈判

赞扬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作题为《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演说

不要使英雄模范因骄傲而落选

1945年

在陕甘宁边区英模大会上讲话

关于召开国事会议预备会议的谈判

向前来拜年的延安市西区军民代表讲话

要使延安文艺工作者多参加群众性的集会

我们这里是一个大秧歌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猪仔国民大会

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多次修改

致七大开幕词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作关于选举方针的报告

拒绝参加四届一次国民参政会

和黄炎培谈跳出这个“周期率”

《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

撰写新闻稿《爷台山战事扩大》

就苏联对日宣战发表声明

不应夸大原子弹的作用

得知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

坚决地彻底地反对蒋介石的命令

赴重庆谈判

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

邯郸战役

接见作家草明

播发以中共发言人名义发表的谈话

在柳树店王家坪治疗休养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6年

你应该上中国的“劳动大学”

下达停战令

拥护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警惕中国法西斯分子的阴谋

欢迎马歇尔等最高军事三人小组

中共中央准备搬迁到清江浦

倾听梁漱溟陈述政见

我只接受第十一个宪法

我感觉对你及许多同志很负疚

批准叶挺入党

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

为什么不叫“人民日报”

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中原突围胜利第一

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牺牲的斗士精神不死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听盲艺人说书

苏中七战七捷

接见延安解放前的大地主张永泰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主要应澄清悲观思想指出必胜前途

坚决反对召开伪国大

在枣园后沟召开的三人重要会议

采纳陈赓“围魏救赵”之计

与西方记者的问与答

1947年

从新的观点出发研究法律甚为必要

第二次接见起义军官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指示华野必要时放弃临沂

可以打两把菜刀

拿一个延安换一个全中国

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

附录 毛泽东在延安活动简表

后记

试读章节

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延安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张国焘等56人。会议议程有两项:(一)国民党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二)关于张国焘的错误问题。

3月23日,毛泽东就第一项议程发言。他说:现在中日矛盾是主要的。国内矛盾降到次要的地位。我们的政策变化,国民党的政策变化,主要的根据就是这一主要矛盾。为了抗日要争取民主,是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这次政治局会议的主要议事日程。一切都要带国防性,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各方面的都是要为着抗日。毛泽东还指出:资产阶级从来都是想无产阶级服从它,做它的尾巴,这是应当着重说明的,并加紧对群众的教育。

3月27日,会议开始第二项议程。首先张国焘作检查,他承认自己“是路线的错误,是退却逃跑的错误,是反党反中央的错误”。但在一些具体的错误事实上,却又进行狡辩,拒不认错。3月30日,毛泽东就第二项议程发言。他主要批评了张国焘的“机械论”和“狭隘经验论”及其“后梯队思想”。他说:张国焘只承认看得到的东西,因此他的思想是反理论反原则的。他老是将自己描绘成实际家,恰恰证明他是真正的经验论。那次我们接到捉了蒋介石的消息以后,他举出几十条理由要求杀蒋介石。张国焘要改正自己的错误,首先要放弃自己的经验论。毛泽东接着说:张国焘的机械论,只看见形式,不看见内容。他把日本和蒋介石看作有无穷力量的魔鬼,害着恐日病和恐蒋病,说什么10倍于现在的力量也不能战胜日本,在革命战争中只想起“后梯队”的作用。他看不见日本和蒋介石都存在着种种矛盾。他不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不知道红军中、共产党内部都有矛盾,只有加强党内斗争、思想教育和党内民主来解决这些矛盾。毛泽东在最后指出:张国焘入党以来,还曾有若干阶段是在党的路线下工作的,但他的机会主义史问题是必须要指出来的。我们应该用诚恳的态度要求张国焘转变,抛弃他的错误,今后应从头干起。

会上,许多同志提出,要给张国焘作组织结论,并开除其党籍,撤销其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红军总政委、军委副主席等职务。但毛泽东等考虑,为了挽救张国焘,还应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暂不给张国焘作组织结论。经过说服工作,与会同志大多数同意了,最后由张闻天代表党中央提出这个提议。3月31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指出了张国焘错误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暂不给张国焘作组织结论。

延安会议后,在党内军内广泛深入地展开了揭发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4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反对张国焘路线讨论大纲》,进一步系统分析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和军阀主义、分裂主义的罪恶。同时,中共中央对张国焘本人继续采取帮助教育的态度,并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安排张国焘担任了边区政府的代主席。

P9-10

序言

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至今已经过去70年了。如同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一样,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日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开始,一直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其间有10年时间,延安便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中国共产党便开始走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就是延安时代。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伟大的长征,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为我们党和红军在长征中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从遵义会议开始,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到党在延安召开七大。又经过10年努力,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的力量成倍壮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安时代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更加成熟的历史过程,代表党和人民军队的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本书记载了从1937年1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到1947年3月毛泽东撤离时表示“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是要回延安的”经历。想通过毛泽东在延安的活动,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故事以一个事件为由,既单独成篇,又互相衔接,似涓涓细流汇成大河,讲述建国后收录《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许多文章写作时的环境及历史背景,以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原因。

学习党中央在延安的历史,详熟毛泽东在延安的事迹,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与本领,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后记

前不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同志让我参加对于教材的审读。有一本是《案例教材》,它是以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典型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要内容,使学员在现场感受的同时,通过案例的剖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想起曾于1994年1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在延安纪事》一书,其中有关毛泽东的318个故事或者事件,虽不能说每个都是一个案例,但它完全可以充当案例的素材,起到补充的作用。2007年正值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70周年,所以将此书经过个别文字修订,并配以若干图片,再次出版。

本书记载了从1937年1月13日到1947年3月18日,10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在延安的一些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既不是传记,也不同于年谱和大事记。所以它不能包括毛泽东在延安的全部活动,也不能说明书中所写的都是毛泽东在延安主要或重要的活动。为此,本书在后面附录了《毛泽东在延安活动简表》,以供参考。

在付梓之时,谨向对本书出版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张琦、郭宏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益涛

              2006年11月于北京毛家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