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刘鸿懦、柳传志鼎力推荐!本书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私募股权基金(PE)的著作!
盛希泰先生的这本书,对于处于萌芽期的中国PE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投1赚10的神话--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八大家族/投资经典黄金书系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盛希泰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由刘鸿懦、柳传志鼎力推荐!本书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私募股权基金(PE)的著作! 盛希泰先生的这本书,对于处于萌芽期的中国PE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盛希泰先生撰写的有关海外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专著,书中对私募股权基金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实研究。全书共分四部分,具体分析、研究了:私募股权基金20年发展史、海外私募八大家族、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中国本土PE蹒跚起步、困扰本土PE发展的出身问题、特批的“国字号”基金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序 序二 代前言 自序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第一部分 私募股权基金20年发展史 第一节 何谓私募股权基金?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20年发展简史 第三节 时代变迁造就私募股权基金辉煌 第四节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主要投资模式与操作理念 第五节 私募股权基金未来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 海外私募八大家族 第一节 出生草莽之Kohlberg Kravis Robeas&CO 第二节 名门闺秀之Carlyle Group 第三节 野心勃勃之Blackstone 第四节 老当益壮之Warburg Pincus 第五节 智者无畏之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第六节 厚积薄发之3i集团 第七节 志存高远之Texas Pacific Group 第八节 后来居上之Apollo 第九节 蔚为壮观的PE大家族——其他私募股权基金介绍 第三部分 海外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 第一节 “黄金年代”已经来临 第二节 海外PE的中国足迹 第三节 海外PE投资中国的方式及案例 第四节 PE与国有企业改制 第五节 PE与国内民企的对赌之举 第六节 成长的烦恼——外资PE光彩背后的“风雨兼程” 第四部分 中国本土PE蹒跚起步 第一节 难揭面纱的产业投资基金 第二节 特批的“国字号”基金 第三节 民间PE的先行者 第四节 困扰本土PE发展的出身问题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私募股权投资在20年前还是尚不为人所知的小角色。当时,如今的PE巨头之一英国3i集团还只是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投资基金。公认的最早具有私募股权投资性质的是1960年底成立的华平(WarburgPincus),不过当时,他们的资金筹集只能局限于具体的每次交易,并且主要是以少数富裕家庭或个人的名义进行的,例如洛克菲勒家族,在投资方向上与小规模风险投资常常没有分野。 真正开创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使得私募股本投资基金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世人认可的,应当归功于创建于1976年的KKR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陷入短暂的衰退,股市相对低迷,很多公司跌破所谓的Q比率,即公司的市值小于公司的重置成本,因此,一批深谙公司价值的管理层、投资行业专业人士开始酝酿一种新的赢利模式——杠杆收购,1981年杠杆收购约120起,到了1982年杠杆交易为164起,1983年为230起,此后杠杆收购数量逐年增长,杠杆收购成为华尔街一股潮流。在这些收购中KKR无疑是活跃的力量,公司声称给他们的投资者赢得平均每年62.7%的利润,赢得了投资人热烈的追捧,KKR作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先驱崭露头角。 不过真正让私募股权投资为世人瞩目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KKR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了对一系列曾经不可一世的巨型公司的攻歼战,其中尤以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以320亿美元收购雷诺纳比斯克(RJR。Nabisco)案为著名。这一史无前例的敌意收购行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发现在杠杆收购和私募股权投资面前,大型公司并不是不可企及的,敌意收购者也并非完全是掠夺者,战略性的财务投资者往往更能发挥他们对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的独特作用。因此,尽管强势的作风使得这个新兴的产业背负了诸如“门口的野蛮人”等误解,但是也正式宣告了私募股权基金这一区别于传统的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形式的资本组织形式正式踏上了华尔街的舞台中央。 之后,在KKR巨大成功的示范效应下,一系列如今如雷贯耳的公司,同时也是本书的主角纷纷注册成立: 1985年,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各投资20万美元创建黑石集团; 1987年,诺里斯和鲁宾斯坦一起成立了凯雷资本管理公司; 1990年阿波罗管理资本由Leon D Black创立; 1993年,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是由三位创始人创立; 1995年橡树(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基金于洛杉矶成立。 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众多风险基金、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投资基金也纷纷开始转型,如华平、英国的3i公司,也都将自己的业务范围由早期的种子基金逐渐延伸到成长期与扩展期公司以及收购基金领域。自此之后,私募股权基金经历了几乎无间断的、不可思议的欣欣向荣——外部资金充裕,源源不断进入;内部活力十足,投资品种不断增加的历史阶段。 这一阶段,私募股权基金通过普遍执行多产品跨区域的商业模式,即以在收购基金领域积累的有力品牌形象,投资领域逐渐向对冲基金、地产基金、债券基金等领域延伸,彻底改变了这一行业原始的个人主义状态,使其从作坊式运营变革到今天的全球规模。 回顾海外尤其是美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史,应该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力地造就了这一新生行业。 1.低利率的环境 私募股权基金所依托的赢利模式——杠杆并购是典型的双刃剑,巨额负债所并购公司产生的现金流足以填上沉重的债务利息时,杠杆收购带来的是高额的利润,否则私募股权投资收购来的公司将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所幸的是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低通胀时期,美国联邦基金持续下调,平均水平维持在5%~6%。这在两方面有利于PE的成长,一是负债融资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即使考虑杠杆融资的风险溢价,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成本与收购后的公司资产收益率一般保持在15%~20%的水平比较,私募股权基金仍有厚利可图。 2.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 PE们最擅长的手段是在公开市场将公司收购后经过PE手术刀的修理之后,或等待公司业绩好转,或利用资本市场周期性的波动,再将公司重新推向市场。根据初步的统计,私募股权基金55%以上的收购项目依靠再IPO实现资产变现。因此资本市场的繁荣是PE们成长的坚实的土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代表,全球资本市场总体上经历了一段持续的牛市行情,如美国标准普尔在15年间上涨超过8倍,持续的牛市行情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良好的资产变现的渠道和实现巨额利润的大好时机。 3.监管的放松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公众资本很难成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只能依赖于私人资本或者金融机构投资,缺乏资金成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最大障碍。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放松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允许养老基金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英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放松管制,先后允许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这个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总数约5万亿美元资产的美国退休基金,在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中投资的比例从2%增长到5%。著名的加州退休基金、宾夕法尼亚州退休基金,以及通用电气(GE)等,都进一步放宽了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限制比例,而欧洲的许多退休基金也提高了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比例,这刺激了在过去几年间私募股权基金的急剧成长。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动力在于税收处理方式的改变。美国等独特的有限合伙制度使得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承担有限的风险,并且方便不同司法制度下的投资者联合进行投资。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都采取有限合伙形式进行投资。P6-9 序言 2005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形势很好,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抓紧资本市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市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其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应该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投资于上市前的中小企业,期望通过上市实现财富的增值。当前,国内经济非常活跃,有着众多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但是这些公司在上市前的规模、业务发展定位、合规程度、治理结构等方面,与上市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拥有着丰富资本市场经验的私募股权基金的介入,能够催化这些公司的成长进程,使得这些公司尽快缩短与上市标准的距离,并且在业务发展等方面更好地体现资本市场的意志。因此,可以认为私募股权基金是为资本市场输送更多优质上市资源的积极促进力量。 私募股权基金不仅仅在上市前的私募市场发挥着作用,作为活跃的公司控制权的市场参与主体,私募股权基金在二级市场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委托代理理论为我们阐述了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状态下,公司管理层是如何为自己谋取利益,如何无所作为,漠视公司与股东利益的。现有的中小股东的代表包括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主要采取的是被动式的投资方式,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后多选择用脚来投票,显得消极。而私募股权基金的做法完全不同,在认识到公司存在管理失败或者治理结构缺陷后,可以通过强力介入,控制公司后按照自己的意志,调动自身的资源全面整肃公司。一般经过私募基金改造后的公司在资产回报、公司治理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大的改善。因此,私募基金某种意义上是资本市场微观机制缺陷的有力改进者,对于发挥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还应该可以发挥更独特的作用,那就是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现在社会上争论很多,焦点是定价问题。由于改制的进程不够透明,不少国有企业又都是被现有的管理层收购了,外界存在质疑是必然的。私募股权基金介入以后,通过公开竞拍的机制可以更好的体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同时由于可以采取较一般的产业投资者更为灵活的安排,如给予能干的管理层一定的股权等手段能更有效地实施激励,再加上发挥私募基金改造企业的特长,往往能够使得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成为竞争力很强的优势企业,这方面的例子不少。 当然,由于私募基金作风比较强悍,获取的财富数量又比较庞大,所以激起了一些争论,这些争论随着私募股权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平息了,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目前正发展到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一批批在海外比较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包括凯雷、新桥、华平等纷纷抢滩中国,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外汇管理战略调整的组成部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也出巨资认购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股份,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以严肃的、负责任的态度来研究这些知名公司的成长过程,分析背后更关键的制度因素,以为我们自己的PE发展探寻一条合适的成长路径,本书在这方面作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本书作者盛希泰同志是我的学生,是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成长而涌现出来的年轻的投资银行界的优秀代表之一,在我与他多年的接触中,我感到他对于国内资本市场未来充满着信心,发展思路上有着清晰的思考。显然,选择此时此际出版此书,一定蕴涵着作者及其领军的联合证券对如何顺应国内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内私募股权业发展的更深层次考虑,相信各位读者能够从本书中有更直接的体会,得到一定的启发。 刘鸿懦 2007年6月6日 书评(媒体评论) 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目前正发展到历史上一个新的高峰,一批批在海外比较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纷纷抢滩中国,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外汇管理战略调整的组成部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也出巨资认购了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股份,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以严肃的、负责任的态度来研究这些知名公司的成长过程,分析背后更关键的制度因素,为我们自己的PE发展探寻一条合适的成长路径,本书在这方面作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 刘鸿懦 盛希泰先生撰写的本书把有关PE的方方面面讲得很透彻,总结得也很到位,值得我认真地读,同时我也想向读者推荐。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柳传志 PE对于解决公司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战略目标改进以及公司内外部资源的整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盛希泰先生的这本书,对于处于萌芽期的中国PE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开卷有益,读这本书必然会让您受益良多! 中国铝业CEO 肖亚庆 《投1赚10的神话》对私募股权基金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实研究。我想,不论是业内或业外人士,读盛希泰先生这本书,都将受益匪浅。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祁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