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因缘关系呢?庞德是众所周知的意象派诗歌运动的主要发动者,而意象派诗歌运动是20世纪英美诗坛第一次大规模地与主流地位的传统诗歌相抗衡的一场文学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庞德已经接受了中国文化及文学的影响。在谈到外来影响时,庞德自己曾经说过:“中国是基本的,日本不是,日本是一种独特的兴趣,就像普罗旺斯,或除但丁外的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庞德还说,中国对包括意象派诗歌在内的新诗运动产生的影响,就像希腊之于文艺复兴。
吴其尧编著的《庞德与中国文化——兼论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诠释了美国诗人庞德与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
《庞德与中国文化——兼论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由吴其尧编著。
庞德,这位20世纪英美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旗手,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发动意象派诗歌运动之时起,庞德已经开始接受中国文化及文学的影响。在中国文字和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纯净的色彩”中,他找到了表达情思的新方式;在佛与道的东方哲学中,他找到了解决西方文化普遍问题的方法;在中国儒家政治经济思想及其道德理想中,他找到了人类最有希望的自我纯净和更新的文化资源。庞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折射出的不仅是两种文学形态,更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和互补。
前言
第一章 一位在英国发现的美国诗人
第二章 庞德与著名诗人叶芝的交往
第三章 意象派和漩涡派诗歌运动:庞德与中国文化的最初接触
第四章 现代文学的庇护人:庞德与乔伊斯、艾略特等的交往
第五章 庞德对费诺罗萨东方学著作的整理:与中国文化的最初关系
第六章 对中国古诗的迷恋:庞德的《华夏集》
第一节 《华夏集》在英语诗歌中的地位
第二节 从《华夏集》看庞德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
第七章 对中国文化的全面梳理:庞德的《诗章》
第一节 早期《诗章》的创作情况
第二节 中期诗章的创作情况
第三节 后期《诗章》的创作情况
一、《比萨诗章》
二、《掘石机诗章》
三、《王座诗章》
四、《草稿与片断》
第八章 感受中国哲学和诗学的影响:庞德翻译儒家经典及《诗经》的情况
第九章 庞德的政治经济思想
第一节 庞德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庞德的经济思想
附录一 是非恩怨话庞德
附录二 埃兹拉·庞德年谱(根据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zra Pound编定)
附录三 已发表的庞德作品
附录四 庞德经常投稿的杂志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