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个家庭、数千对父母、数千个孩子,并从那些成功家庭的经验中,总结提炼了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忽略但对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的66个方法,汇集成本书。
书中的每一个方法都来自于成功家庭,来自于生活中的实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任何家庭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方法,可以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从而避免因教育方法不得当而遭遇失败。本书从7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66个方法,特别是每一个方法的最后,作者的贴心提示又给父母和孩子列举了很多善意的提醒或建议,相信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会使您和您的孩子受益终身。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是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靠后天培养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作为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第一个老师,您是否言传身教,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开始,有意识地去影响孩子呢?
翻开此书,您看到的不仅仅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66个方法,更重要的是,您的孩子将会在您的引导下,拥有健全的人格,走向成功之路!这将是您送给孩子一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告诉孩子,你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
尊重孩子,平等地看待孩子,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关键。但是在一些家庭里,当长辈们讨论或决策某一件事情时,往往只从自身出发,或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的意见无足轻重。因此,他们习惯于自作主张,甚至认为自作主张是天经地义的,却从来没有考虑孩子的意见,根本就不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由于从小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当他长大成人后,就有可能变得没有主见,事事依赖他人,别人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或者是即使有好的意见或建议,也没有勇气提出来,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沉默,在他潜意识中已有这样的认识:我的意见不会有人重视的,说出来也没有用,干脆不说。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或者无视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意见,那么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十有八九是个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人。而这样的人,今后在工作中也一定做不出什么大的成绩。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拥有高度自尊、自信的人,但是很少有父母能想到:在建立孩子的自尊心的过程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父母是否重视孩子的所思所想,是否愿意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是否愿意平等地看待孩子,对孩子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
“我想到上海去发展,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我想把所有的存款都取出来买股票,你认为这样做妥当吗?”
“你有其他意见吗?不妨说出来看看。”
“李平辞职了,我想知道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这些问话是最平常不过的,尤其是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交谈时,彼此会征询对方的意见。但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平等的问话方式就很少见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孩子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不是他们不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是父母很少问而已,而且很多父母常在孩子试图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习惯于粗暴或武断地打断他们。
“志伟,这个星期天我们去钓鱼,你就自己待在家里好了。”
“可是,爸爸,我……”
“你这孩子,哪有那么多‘可是’。好了,你就待在家里吧!”爸爸说完,转身进了书房。
志伟呆呆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黯然伤神。要知道,志伟是多么地喜欢和爸爸一起去钓鱼啊!可是爸爸却很少带他去,而且志伟每次向他表达自己想去的愿望时,都被父亲粗鲁地打断了,即使说出口,也会被父亲以种种理由拒绝。志伟的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志伟的感受,更从未尊重过志伟的意见,因为在他们眼里,孩子是不能有自己的主见的,包括他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他喜欢什么,他有什么愿望,有什么要求……
生活中,和志伟父母一样独断专行的父母大有人在,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了解孩子们的看法,也不知道他们真正在想些什么,更没有遇事问问孩子意见的习惯。
事实上,孩子在年幼时,就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了,比如他们会选择与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玩儿,而拒绝父母指定的伙伴;他们会自己动手拆掉布娃娃的外衣,为她重新缝制自己喜欢的花布衣。他们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事情,更喜欢自己做主,讨厌父母“代劳”或者是自作主张。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他们希望父母和他商量或是征求他的意见,并且希望父母在生活中能够更民主一些,能解除各种“禁令”,给他们言论上的自由。因此,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问问他们的意见、并且在乎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要增进孩子的自尊,最佳方法就是父母在谈话中要问问孩子:“你认为这样做好吗?” “你希望我们怎样做呢?”“你的看法呢?”“你有其他意见吗?”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而批评孩子的意见,或者拒绝接受孩子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父母必须做到无论孩子的意见是什么,都要让其放心大胆地表达出来,并且让孩子明白他有权利这么做。
另外,即使孩子的意见不正确,父母也不能因此而责骂孩子。要尽量避免用这样的语气和孩子说话:“简直是废话!说了也是白说!”“一派胡言!小孩子懂什么?”最好换个方式,用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我会考虑你的意见的。”或者“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件事我会慎重考虑的”。事实上,孩子往往并不在意他的意见有没有被采纳,他们关心的是有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愿不愿意放下“架子”和他平等地交流。
父母尊重和重视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孩子会因此而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这一点又是树立自尊、自信的必要条件。
意见和想法从来没有被父母重视过的孩子,长大后绝不会像其他青少年一样,和父母谈人生、谈理想、谈性,或是谈工作;一个想法和情感从不曾被关心、欣赏的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和父母真正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个性格孤僻、自卑懦弱的问题孩子。
生活中,拥有高度自尊、自信的孩子,他们会这样评价自己:我有自己的长处,会有人欣赏我的;我的意见有价值并且值得重视;我有权利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和父母是平等的;我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其实孩子的这些所思所想,就是孩子心灵最直接的反映:我受到了重视!我与大人们是平等的!我享有各种权利!而这些感觉正是自尊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P2-6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性格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家庭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温床”,而父母们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最佳老师,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去培养孩子的性格,并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符合道德范畴的品质去影响孩子,那么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的自尊、自信也会与日俱增。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自尊、自信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相信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可以”……
任何人的性格都是他(她)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当孩子将自尊、自信当作理想的性格特征加以认同,并将自卑、自弃等不符合自我形象、不能提升自我价值的特征而加以摒弃时,孩子健全的人格便会逐渐形成,并最终走上成功之路。
《性格影响一生——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66个方法》一书的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个家庭、数千对父母、数千个孩子,并从那些成功家庭的经验中,总结提炼了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忽略但对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的66个方法,汇集成本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实操性。书中的每一个方法都来自于成功家庭,来自于生活中的实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二、借鉴性。任何家庭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方法,可以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从而避免因教育方法不得当而遭遇失败。三、系统性。本书从7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66个方法,特别是每一个方法的最后,作者的贴心提示又给父母和孩子列举了很多善意的提醒或建议,相信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会使您和您的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