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进母亲河--黄河上游水电明珠行旅游指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张锡杰//崔纪敏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水、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不管政治观点与宗教信仰多么不同,但都称黄河为“母亲河”,奉黄帝为始祖,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几千年来,古老的华夏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裂变融合,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明。

《走进母亲河》使我们了解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也使我们零距离的看到了人民治黄的丰功伟绩;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水资源的重要性。

内容推荐

本书以清新的笔触,翔实的材料,生动地介绍了黄河上游10座大型水电站及周围景点的迷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揭开了青海省河湟地区神秘的面纱。作者怀着回报母亲河养育之恩的深情,讴歌了人民治黄和黄河水电建设者们的丰功伟绩,微微动听地讲述了河湟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神话传说、奇异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和迷人的民俗风情,加深了我们对母亲河和黄河文化的了解。

本书颇具匠心地从黄河文明中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文学经典中,精选了20首黄河诗词以飨读者,并提供了自助游线路选择、旅游安全注意事项及当地的风味小吃、特色工艺品等多视角咨询,可谓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目录

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人民(序)

前言

第一编 撩开河湟地区神秘的面纱

 一 悠久的历史文化

1.历史源远流长

2.“古羌人”繁衍生息的地方

3.吐谷浑王国

4.唃厮罗政权

 二 美丽的神话传说

1.青海湖的传说

2.西王母的传说

3.禹王劈山治水的传说

4.“女儿国”——苏毗的传说

5.祭海活动的传说

 三 奇异的自然风光

1.神奇的黄河之源

2.“万山之宗”莽昆仑

3.巍峨雪峰祁连山

4.辽阔苍茫的高寒草原

5.迷人的原生态森林公园

6.美丽富饶的河湟谷地

 四 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

1.藏族的繁衍生息及宗教文化

2.回族的繁衍生息及宗教文化

3.土族的繁衍生息及宗教文化

4.蒙古族的繁衍生息及宗教文化

5.撒拉族的繁衍生息及宗教文化

 五 迷人的民俗风情

1.河湟“花儿会”

2.回族”花儿”

3.土族“花儿”

4.撒拉族“花儿”

5.民间社火

6.藏族”拉伊”会

7.土族纳顿节与轮子秋

8.九曲黄河灯会

9.草原赛马会

10.康巴歌舞

第二编 黄河上游大型水电站及周围旅游风光概览

 一 黄河源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世界海拔最高的电站——黄河源水电站

2.黄河源头碑——牛角碑

3.高原湖泊——星宿海

4.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

5.汉藏团结的见证——文成公主庙

6.神秘的无人区——可可西里

7.青藏分界线——唐古拉山口

8.通向神话世界——通天河

9.唐僧晒经的地方——“晒经台”

 二 龙羊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黄河上游的“龙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2.“唐蕃古道”——日月山

3.蓝色的湖”——青海湖

4.“相思河”——倒淌河

5.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

6.藏传佛教名寺——塔尔寺

7.“土族风情大餐”——互助风情游

 三 拉西瓦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太阳照不到”的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

2.佛祖劈出的峡谷——拉西瓦峡谷

3.青海的“九寨沟”——直亥

4.直亥岗日——石崖雪山

5.蒙古包寺院——塔秀寺

 四 李家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我国第一座双排机电站——李家峡水电站

2.“康巴家园”——坎布拉森林公园

3.“红石公园”——丹霞地貌

4.“青海小江南”——贵德

5.“梨花世界”——贵德梨花节

6.玉皇阁与文庙、武庙、城隍庙

7.黄教大寺——白马寺

 五 公伯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花园式电站——公伯峡水电站

2.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

3.白骆驼的传说——骆驼泉

4.传世之宝——手抄本《古兰经》

5.阿拉伯风格的寺院——街子清真大寺

6.大师诞生的地方——十世班禅故居

7.十世班禅学经之地——文都大寺

8.先贤墓冢——庵古鹿拱北

 六 积石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正在建设中的电站——积石峡水电站

2.青海“西双版纳”——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

3.高原明珠——孟达天池

4.大禹劈山导河处——积石关与禹王石

5.宗喀巴出家学经之地——夏琼寺

6.马步芳公馆——馨庐

7.彩陶的故乡——柳湾彩陶

8.“小故宫”——瞿昙寺

9.喇家遗址与大禹故里

10.民和新亮点——”万亩桃花休闲园”

 七 刘家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第一座我国自行设计的百万千瓦电站——刘家峡水电站

2.“高峡平湖”——刘家峡库区游

3.佛教艺术胜地——炳灵寺石窟

4.穆斯林的活动中心——临夏南关清真寺

5.“卫藏尼”——拉卜楞寺

6.河州八景之——一松鸣岩

7.“兰州龙”——刻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八 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黄河第一转轮”——盐锅峡水电站

2.低水头、河床式径流电站——八盘峡水电站

3.神秘大漢的瑰宝——甘肃省博物馆

4.“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铁桥

5.雕塑艺术奇葩——黄河母亲雕塑

6.兰州外滩——滨河公园

7.“凌空宝刹”——白塔山公园

 九 青铜峡水电站及周围旅游景点

1.唯一的闸墩式电站——青铜峡水电站

2.天下黄河寓宁夏——秦渠、汉渠风光游

3.千古之谜——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4.“塞上明珠”——沙坡头

5.贺兰山下的“白洋淀”——沙湖

6.“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西部影视城

7.“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

第三编 黄河上游水电明珠游多视角资讯

 一 名人吟黄河——黄河诗词选

屈原:河伯

成公绥:黄河赋

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骆宾王:晚渡黄河

王维:使至塞上

李白:公无渡河

杜甫:黄河二首

王之涣:凉州词

王之涣:登鹳雀楼

刘禹锡:浪淘沙

欧阳修: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王安石:河势

司马光:偈三门禹祠

范成大:渐水

元好问:龙门

周权:念奴娇,百字谣

于谦:黄河舟中

李流芳:黄河夜泊

谢榛:渡黄河

贺敬之:三门峡一梳妝台

 二 黄河上游水电明珠自助游服务

 1.自助游线路选择

旅游线路一

第一条:从龙羊峡水电站出发,顺黄河而下

第二条:从青铜夏水电站出发,沿黄河而上

旅游线路二

第一条:黄河源头探险六日游

第二条:长江源头探险八日游

第三条:青海湖环湖四日游

第四条:黄河风情三至六日游

第五条:龙羊峡水电站精华三日游

第六条:拉西瓦水电站二日游

第七条:李家峡永电站二日游

第八条:公伯峡水电站二日游

第九条:刘家峡水电站一日游

第十条:盐锅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一日游

第十一条:青铜峡水电站一日游

旅游线路三

第一条:藏传佛教探秘游

第二条:道教探秘游

第三条:青海民俗风情游

第四条:發大玉树赛马节游

第五条:宗教节日游(1)

第六条:宗教节日游(2)

 2.肩助游注意事项

(1)青藏旅游“衣、食、住、行”四点提醒

(2)驾车自助游三项注意

(3)徒步旅行的有关准备

(4)青减铁路旅行注意事项

(5)尊重民族民隘文化

(6)保护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

(7)医学提醒:三类人员慎去青藏高原旅游

(8)旅游安全知识十五题

(9)野外迷路五招辨南北

(10)旅游中常见九大“骗招”的破解术

 3.风味小吃、民族工艺品及特色产品

(1)风味小吃

1)狗浇尿

2)酥油偺粑

3)爆焖羊羔肉

4)手抓羊肉

5)尕面片

6)奶茶

7)酸奶

8)酿皮

(2)民族工艺品及特色产品

1)藏刀

2)彩石

3)氆氇

4)祁连玉

5)人参果

6)青棵酒

7)沙果酒

8)民间刺绣

9)冬虫夏草

 三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国际旅行社简介

1.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2.黄河水电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2.“古羌人”繁衍生息的地方

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民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贾逵《周语》注说:“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览》说:“神农氏姜姓。”姜即羌。《史记·六国年表》:“禹生于西羌。”《太平御览》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我们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徐中舒:《我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见《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所以,古代羌族对缔造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贡献是昭然史籍的。

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今青海、甘肃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殷商时期,古羌族有“北羌”、“马羌”等众部落,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从事农业生产。《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荚敢不来王……”歌颂了殷王朝的强盛,同时也反映了羌族与殷王朝的密切关系。周人与羌人关系更加密切。章炳麟《检论·序种姓》说:“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说:“姬周当是姜姓的一个支族,或者是更大之族之两支。”传说姬姓周的始祖“弃”的母亲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应是互为婚姻的两大集团。周与姜、羌联盟是武王灭商的重要条件。周朝立国以后,把一些姜姓无人分封到申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齐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分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成为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献公时(前384~362年),居住在今青海河湟地区的羌族首领卯为避秦军西进之威,便率领所属部落往西南迁徙数千里。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第四册第三篇第四章“吐蕃国”记载:“发羌是吐蕃的祖先。……羌族一部分自青海进入西藏,一部分迁徙到蜀边境内外,也陆续进入西藏,广阔遥远的中国西部,从此逐渐得到开发。……唐时吐蕃国勃兴,分立的诸国合并成为统一的大国,……中国西部出现吐蕃国,无疑是历史上的大事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占据青海,于是留居青海的羌人融合于吐谷浑。公元7世纪初,藏王松赞千布在西藏拉萨建立吐蕃王朝,征服了邻近部落。至7世纪中期,即我国唐朝时期,吐蕃强盛起来,便向东扩张,灭掉了在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势力逐步扩张到青海东部。于是进入青海地区的吐蕃人又同原居青海的羌人等民族和吐谷浑残余部分交错杂居,共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长期的繁衍生息和生活交往中,又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藏族。至元、明时期,藏族已发展成为青海的主要民族。

3.吐谷浑王国

据青海民族史研究资料和《青海百科全书》、《辞源》等记载,晋怀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前后,世居辽东的鲜卑慕容吐谷浑与其弟慕容庞相争,率部先迁牧于阴山之北,在公元4世纪初迁牧今青海省南部和甘肃南部,其后以吐谷浑名冠以政权名称,建立吐谷浑王国,疆土据有今青海整个牧区以及新疆、甘肃的一部分。这个政权先后存在350多年。

据《晋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姓慕容氏,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初,有慕容涉归者,人居辽阳的徒河(今辽宁锦西县地),号徒河涉归,势力很强。他有二子,长名吐谷浑,为庶子,次名若洛廆,系嫡出。西晋太康四年(约公元283年),涉归卒,由嫡子若洛廆袭位,号慕容廆。庶子吐谷浑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其后,因吐谷浑与其弟“二部马斗”,发生矛盾,吐谷浑遂卑部“西附阴山”(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吐谷浑于阴山一带游牧了20余年后,乘“永嘉之乱”(312~313年)又率部“度陇而西”,到达今甘肃临夏西北一带。至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吐谷浑已控制了东起洮水,西至白兰(今青海都兰县巴隆一带),南抵昂城(今四川阿坝)、龙涸(今四川松潘),北达青海湖一带的广大地区,建国于羌族故地。

吐谷浑王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们在河湟地区建立的王国创造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最长的记录,成就了丝绸之路南道几个世纪的繁华,培育了中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青海驹”。吐谷浑人来到西北后,将自己丰富的游牧经验和较为先进的养马、养驼技术带到了青藏高原,他们与当地的羌人一起,大力发展青海的畜牧业。通过几代杰出可汗的养精蓄锐,通过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对外,积极与邻国结好,并乘中原两晋、南北朝时期相互争战、自顾不暇的时机,坐收渔人之利,扩张自己的势力。终于将吐谷浑国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至吐谷浑之孙叶延时,吐谷浑国势极蛊。其时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及新疆的若兑、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约在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其统治中心由伏罗川迁至青海湖西15里的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铁卜险古城)。P4-6

序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水、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不管政治观点与宗教信仰多么不同,但都称黄河为“母亲河”,奉黄帝为始祖,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几千年来,古老的华夏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裂变融合,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明。

据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早在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就在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110万年前“蓝田人”就生活在黄河流域,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黄河流域繁衍。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了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了晚期智人。旧石器文化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青铜器文化遗址和铁器文化遗址更是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大约在45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邯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从而开创了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河湟地区(黄河谷地、湟水河流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神话传说,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迷人的民俗风情,而且由于地处“万山之宗”的昆仑山和巍峨雪峰祁连山之间,有许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未解之谜,因而成为众多探险和旅游者的首选之地。

后记

2006年4月中旬,我们在黄河上游水电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沐浴着春天的和煦阳光,开始了“走进母亲河”的调研。我们从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口一一青铜峡朔河而上,一路风尘仆仆,7天时间跋涉3500公里,看了10个水电站。当终于登上黄河上游“龙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的巍巍大坝时,心情是那样地激动,心灵是那样地震撼,真是“世事茫茫,山川历历,不尽凭栏思”。

走进母亲河,使我们了解了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从小学的地理课奉上开始了解母亲河,经过几十年来不断学习积累,自认为对黄河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当真正走进母亲河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黄河文明的了解太肤浅了。黄河、黄土、黄帝、黄河儿女、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对这些我们又了解多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上游是“古羌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中下游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据考古出土的铁锛、铁斧证明,我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比欧洲各国早了2000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诗经、唐诗、宋词等文学瑰宝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由此感悟到,人生一世,不“亲吻”一次母亲河,乃一大憾事!

走进母亲河,也使我们零距离的看到了人民治黄的丰功伟绩。黄河自古波滔天,浊水急,“咆哮万里触龙门”,“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今展现在眼前的却是高峡出平湖,“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在刘家峡水电站,我们在碧波浩瀚的库区荡舟戏水,是那样的心旷神怡;在李家峡水电站不远的梨花公寓,我们在清澈可鉴的黄河边洗脸洗衣,黄河柔顺的像绵羊、美丽的像少女……黄河60年安澜无恙,奔流不息,千年“害河”变“利河”,黄河水电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镶嵌在母亲河干流上的座座水电站,就是人民治黄的最亮丽的风景线。它凝聚着科技工作者和施工人员的智慧和辛劳,也展现了水电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创造出的光辉业绩。在刘家峡水电站,我们访问了原水电部第四工程局的一位退休老职工。他叫徐永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举家从北京迁到这里。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后,他和他的子女们又头戴铝盔走天涯、去建设新的水电站了。这种四海为家、“献了青春献儿孙”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不已!

走进母亲河,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水资源的重要性。黄河水电的开发建设,淹没了一些农牧民的土地、草场和家园。由于向高处搬迁,导致一些水田变旱地,平地变梯田,肥地变瘠田,这不仅给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和困难,还导致了宝贵而脆弱的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次调研中,我们没想到的是上游地区人民并没像下游那样明显感受到水电站建设的恩惠,特别是梯级电站集中的黄河河谷地区仍然是青海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有的地方水利设施落后,设备老化,提灌成本较高。个别地方群众守着黄河水,却长期吃窖水……这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改变目前的水电单一开发模式,实行水电开发与当地水利建设统筹融合,加大水电反哺农业与扶贫力度,同时综合利用好黄河各方面资源特別是旅游资源,帮助上游库区人民利用当地的优势尽快富裕起来,真正做到人民水电造福当地人民。

《走进母亲河》一书的特色,夏忠同志在为该书作的序言中概括了“三性”,即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

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该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河湟地区悠久的历史、奇异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分別介绍了黄河上游10座大中型水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大坝坝长、装机容量、年发电量等有关情况,可以说是水电科技的“长廊”。同时,还从黄河文明中的瑰宝——浩瀚的唐诗、宋词、元曲中,精选了20首黄河诗词,并对诗词作者作了简要介绍,在人们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时,感受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趣味性,主要体现在该书以生动优美的文字、图片,介绍了河湟地区美丽的神话传说,如西王母的传说、禹王劈山治水的传说、“女儿国”苏毗的传说等;还介绍了河湟地区迷人的民族风情,特别是被称为河湟地区“情歌”的“回族花儿”、“土族花儿”、“撒拉族花儿”等民族文化,把人带入浓浓的民族风情之中。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该书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为旅游者提供了自助游线路选择、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安全注意事项、及当地的风味小吃、特色工艺品等多视角资讯等。总之。我们追求的是“一书在手,走遍黄河上游不发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平所限,该成果报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瑕疵,敬祈指正。

在《走进母亲河》一书付梓之际,我们非常感激那些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的领导和同志们。课题组组长、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副组长、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夏忠董事长,对“走进母亲河”的调研与写作,给予了精心地指导并审阅了书稿;青海省海东行署副专员、原民和县委书记曹生渊、乐都县委书记刘大业、化隆县县长冶成海、循化县副县长陈明范,青海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周斌,青海省海东地区发改委金梅,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聂毅涛、公司总经理工作部经理王超、黄河水电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韩通海、总经理惠小平以及为我们开车的师傅顾建功等,对课题的调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新闻中心摄影师汪波,化隆县委办公室主任张海生、国家高级摄影师何能敏,循化县旅游局长兰天、摄影师马培华,民和县新闻中心摄影师马晓晨等热情地提供了精美的摄影作品;责任编辑李正斌及文字和美术编辑李哗韬,精心策划,认真编辑,使书稿达到了图文并茂;还有许多同志如中央党校研究室韩秀莉老师等,也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