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双城记/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狄更斯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世界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一,也是英国文豪狄更斯作品中故事情节最曲折惊险、最惊心动魄的小说之一。小说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叙述马奈特医生一家充满了爱与冒险的遭遇,中间穿插了贵族的残暴、人民的愤怒、审判间谍……

内容推荐

本书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联结起来。作者以虚构人物马奈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

目录

一曲人道主义的赞歌/1

原初版序/5

主要人物表

第一部 复活/1

第一章 时代/3

第二章 邮车/6

第三章 夜影/11

第四章 准备/15

第五章 酒店/25

第六章 鞋匠/33

第二部 金线/43

第一章 五年以后/45

第二章 看热闹/50

第三章 失望/56

第四章 庆贺/67

第五章 胡狼/73

第六章 成百的人/78

第七章 侯爵老爷在城里/88

第八章 侯爵老爷在乡下/95

第九章 蛇发女怪的 /100

第十章 两个诺言/109

第十一章 一幅伙伴图/116

第十二章 知趣的人/119

第十三章 不知趣的人/125

第十四章 本分的生意人/129

第十五章 编织/137

第十六章 仍在编织/146

第十七章 一个夜晚/155

第十八章 九天九夜/159

第十九章 一条意见/164

第二十章 一个请求/170

第二十一章 回响的脚步声/173

第二十二章 大海仍在汹涌/183

第二十三章 起火了/188

第二十四章 吸往磁礁/194

第三部 暴风雨的踪迹/203

第一章 秘密监禁/205

第二章 磨刀砂轮/215

第三章 阴影/220

第四章 在风暴中镇定自若/224

第五章 锯木工人/229

第六章 胜利/234

第七章 有人敲门/239

第八章 斗牌/244

第九章 定局/254

第十章 阴影的内容/264

第十一章 暮色苍苍/276

第十二章 夜色茫茫/280

第十三章 五十二个/287

第十四章 编织到头/297

第十五章 足音永逝/307

名家评论/313

狄更斯生平和创作年表/315

试读章节

第三章 夜影

细想起来,这事实在奥妙,任何一个人,对别的人来说,都是深不可测的奥秘和难解之谜。每当我在夜间进入一座大城市时,就会有一种一本正经的想法,那些黑压压的鳞次栉比的房子里,都藏着各自的秘密。每幢房子的每间屋子里,也都藏着它自己的秘密,而各间屋子里无数胸膛中跳动着的每一颗心,就它自己的某些心绪来说,即使对最亲近的另一颗心,也是一桩秘密!有些可怖的事情,甚至于死亡,就起因于此。我再也不能翻阅我所钟情的这本可爱的书了,即使我希望能及时读完它也是枉然。我再也不能凝望那深不可测的水流深处了,在光线射人的瞬间,我曾瞥见深埋其中的珍宝以及其他沉入其中的东西。这本书注定了在我仅仅读完一页后便会砰然合上,永不再开。当阳光在水面上嬉戏,而我茫然地站在岸边的时候,这水注定了要被永恒的坚冰封死其中。我的朋友去世了,我的邻居去世了,我的爱人、我的情之所钟也去世了。那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秘密,也就被永远牢牢地封存了,而我也将把我心中的秘密一直带进我的坟墓。在我走过的这个城市的任何墓地里,在我看来,有哪位长眠者内心深处的奥秘,比那些忙忙碌碌的居民更加神秘莫测?而在那些居民看来,又有哪位长眠者比我更神秘莫测呢?

说到这,我们那位骑在马背上的信差,也和国王、首相,或者伦敦的富商巨贾一样,同样拥有这种与生俱来、不可转让的遗产。挤在那辆笨重缓慢的旧邮车狭窄车厢里的三位乘客,也是如此。他们互为不解之谜,就像各自坐在自己六匹马或六十匹马拉的马车里,彼此相距有一郡之遥,相互全不了解。

信差放松辔头,让马儿缓步往回走,还不时停下来在路边的小酒店里喝上一杯,可是一直做出讳莫如深的样子,还将帽子低压在眉间。那顶帽子和他的眼睛十分相称,眼睛的表面黑溜溜的,但颜色和形状都很浅薄,而且也靠得太近了——仿佛生怕隔得太远,就会被人单个逮住,查出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似的。眼睛上面低扣着一顶三角痰盂似的旧三角帽,下面是一条裹住下巴和脖子、几乎拖到膝盖的大围巾,使得藏在中间的眼睛显得格外凶恶阴险。他停下来喝酒时,就用左手撩起围巾,右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便立即将围巾重新裹紧。

“不成,杰里,不成!”信差骑在马上,一路唠叨着,“这对你不利,杰里。杰里,你是个本分的生意人,这对你的行当可不利啊!复活——!他要不是喝醉了,那才怪哩!”

他捎的那个口信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三番五次摘下帽子来直搔头皮。除了顶上一块秃得高低不平外,他的头上长满又硬又黑的头发,向上竖着的参差不齐,向下挂着的几乎垂到又肥又大的鼻子。他的头发就像是铁匠做的活儿,根本不像一头头发,更像是牢牢钉在墙顶的铁蒺藜,就连跳背游戏的能手,也会望而却步,把他看成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不敢从他身上跳过。

信差加鞭催马往回赶路,要把这口信捎给圣堂栅栏旁台尔森银行门房里的值夜人,再由他传给里面更有权的管事人。由于这口信,他只觉得黑夜里幻影幢幢,那母马,由于它自己的不自在,眼前也出现了种种幻影。一路上,幻影似乎还不少,每碰上一个,它就惊得向后一退。

这时候,邮车正载着那三个彼此莫测高深的同伴,摇摇晃晃、颠颠簸簸、吱吱嘎嘎、跌跌撞撞地行进在单调乏味的旅途上。三位旅客睡眼惺忪,神思恍惚,眼前也出现了种种夜问的幻影。

邮车里,浮现出台尔森银行的一片繁忙景象。那位在银行工作的旅客——他一只胳膊套在皮圈里,以免在马车颠簸得特别厉害时和旁边的乘客相撞,因而被挤到角落里去——正半闭着眼在座位上打盹。那些小小的车窗,从车窗照进来的昏暗的车灯灯光,还有对座乘客臃肿的身形,全都变成了银行,而且正在做一笔大生意。挽具的咯嗒声变成了钱币的丁当声,五分钟内承兑的票据,甚至比台尔森银行及其国内外全部分行在三倍时间内承兑的还要多。接着,他眼前又出现了台尔森银行的地下保险库,他知道,里面藏有那么多贵重的宝物和机密(对此他颇为了解),他带着一串大钥匙,手持一支光焰微弱的蜡烛,一间间走过去,只见样样东西都像他上次看到的一样,安然无恙,稳稳妥妥,原封未动。

可是,虽说他眼前几乎一直浮现出那银行的情景,虽说他始终坐在邮车里(晕晕乎乎,像服了麻醉剂一样),却还有另外一种思绪整夜缠绕着他。他正要前去把一个人从坟墓中挖出来。

在他眼前浮现出来的众多面孔中,到底哪一张是那个被埋的人的真面目,他无法从那些夜间的幻影中认出。不过,他们全是一个年纪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的面孔,主要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表情以及憔悴枯槁的程度。骄傲、轻蔑、反抗、倔强、驯顺、悲伤,一种表情接着一种表情,还有各种各样下陷的面颊,死灰般的脸色,枯瘦的双手和手指。不过脸庞大体上还是同一个,头发也总是个个都未老先衰地白了。打着盹的旅客对这个幽灵问了上百次:

“埋了多久了?”

回答总是一样:“快十八年了。”

“你已经完全放弃被人挖出的希望了吗?”

“早就放弃了。”

“你知道要让你复活吗?”

“人家是这么对我说的。”

“我想你是想活的吧?”

“我说不上。”

“要我带她来见你吗?你愿意见她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而且是自相矛盾的。有时灰心丧气地回答:“等一等!要是马上见到她,会要了我的命的。”有时又满怀柔情、泪如雨下地说:“带我去见她吧!”有时则瞪着眼,迷惑不解地说:“我不认识她。我不明白你说什么。”

在想象中作了这么一番交谈之后,这位旅客又在幻觉中使劲地挖呀,挖呀,挖呀——一会儿用一把铁锹,一会儿用一把大钥匙,一会儿用自己的双手——要把这个可怜的人挖出来。终于挖出来了,脸上、头发上都沾着泥土,接着,突然倒地化成尘土。旅客一惊醒来,放下车窗,让现实中的雨和雾打在自己的脸上。

可是,就在他睁眼出神地凝望着雨雾,凝望着车灯游移的光斑以及那一颠一跳向后退去的路边树篱时,车外的幢幢夜影和车内的串串幻影,又渐渐混成一片了。圣堂栅栏旁那家真的银行,往日里那些真的买卖,那些真的保险库房,那封专差给他送来的真的快信,那捎回去的真的口信,全都一一在眼前隐现。那张幽灵般的面孔,再次在其中显现,于是他又跟他攀谈起来:

“埋了多久了?”

“快十八年了。”

“我想你是想活的吧?”

“我说不上。”

挖——挖——挖,一直挖到两个旅客中有一个不耐烦地用动作示意,要他拉上车窗。他把胳膊牢牢地套在皮圈里,面对着那两个昏睡的人形揣摩起这两个人来。但不久,他又神志恍惚地抛开了他们,重又溜进那家银行和那座坟墓了。

“埋了多久了?”

“快十八年了。”  “你已经完全放弃被人挖出的希望了吗?”

“早就放弃了。”

疲惫不堪的旅客一觉醒来,只见天已大亮,深夜的幢幢幻影早已不知去向,可是,这些话就像刚说过一样,话音仍在他耳边萦绕——像他在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一样,清清楚楚地留在耳边。

他拉下车窗,望着窗外刚刚升起的朝阳。车外是一片刚犁过的土地,地头还留着从马身上卸下的犁铧。再远处,是一片幽静的矮树林,林中还有许多火红和金黄的叶子挂在枝头。大地虽然寒冷潮湿,天空却一片晴朗,太阳正冉冉升起,灿烂、宁静而又美丽。

“十八年!”旅客望着太阳说道,“慈悲的造物主啊!被整整活埋了十八年啊!”

P11-14

序言

当我和我的孩子们、朋友们一起演出威尔基·柯林斯先生的剧本《冰海深处》时,我开始有了这个故事的主要构想。当时我就有一种强烈愿望,想要亲自把这种构想具体地表现出来。于是我刻意精心、兴趣盎然地在我的想象中勾画出了故事人物的经历和心境,而对于一个富于洞察力的读者来说,这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

故事在我的脑子中慢慢成熟,逐渐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故事完全攫住了我的心。我深深体验到,本书中人物所做的事情和它们所受的苦难,全都好像我的亲身经历一般。

凡是书中涉及(哪怕是略为涉及)大革命前及大革命期间法国人民状况的地方,材料均来自最可靠的目击者,我如实予以引述。我的一个希望是增添一点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形象的东西,来加深大家对那个恐怖时代的了解。当然,像卡莱尔先生那本辉煌巨著中所包含的哲理,那是谁也不能奢望再增添什么的。

于伦敦塔维斯托克寓所

1859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狄更斯把《双城记》视作自己的最佳作品是完全有道理的。它自问世以来,所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堪与《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双城记》的成功,证明世上确有大量蒙冤负屈、历尽磨难但仍傲然不屈的人。

——【英】赫·皮尔逊

《双城记》是以典型的狄更斯式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全书的,情节错综而又复杂,它是狄更斯最富有成果的创作时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俄罗斯】伊瓦肖娃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不时地提醒自己,革命尽管是“一个可怕的道德混乱”,然而是由“无以言状的苦难、不堪忍受的压迫和毫无心肝的冷漠”所引起的。社会在热症发作前就已经得病了。

——【英】约翰·格罗斯

狄更斯把《双城记》视做自己的最佳作品是完全有道理的。它自问世以来,所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堪与《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

《双城记》的成功,证明世上确有大量蒙冤负屈、历尽磨难但仍傲然不屈的人。

——【英】赫·皮尔逊

狄更斯并不打算把《双城记》写成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他在这里采用历史题材,只是用来表达自己对当代生活的见解的一种假托而已。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多年来萦绕在自己心头的忧虑。他担心英国统治集团的罪恶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血腥报复,带来可怕的灾难,因而号召及时防止在英国发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事件。

《双城记》是以典型的狄更斯式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全书的,情节错综而又复杂,它是狄更斯最富有成果的创作时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俄】伊瓦肖娃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不时地提醒自己,革命尽管是“一个可怕的道德混乱”,然而是由“无以言状的苦难、不堪忍受的压迫和毫无心肝的冷漠”所引起的。社会在热症发作前就已经得病了。

——【英】约翰·格罗斯

狄更斯的小说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行善和爱。他认为,真正的欢乐蕴藏在内心的感情中。人的全部就是感情。相信人性、怜悯和宽恕是人们身上最美好的美德。

——【法】丹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