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心动的时代。海选和PK放大了成功的梦想,却不曾提高成功的比例;房价和油价涨破了心理的底线,却收罗了大量的“负翁”;SARS和禽流感吓住了人们的胆子,却唬不住大家的胃口。正是矛盾的时代,产生了太多机会,正是这诱人的机会和有限的资源,生发了“策动”。“策动”,就是要架设一个以小博大的支点。十年职业经理人生涯,让作者深深理解企业对于策动的迫切需要;十年的管理和营销经验,让作者深深明白市场对策动的热情反应;十年的思考和尝试,让作者深深悟出策动的思想和方法;十年的成功与失败,让作者觉得有责任、有冲动与所有企业人分享我的感悟与困惑。
这是一本将对中国企业运营产生深远影响的书。作者用100天把自己10年来对商业运营的感悟、对世事困惑的思考凝集成这本《策动》,渴望它能成为点亮众者思考的又一根小火柴。书中用具体的案例来向企业管理者说明企业策动的重要性。
和谐营销呼之欲出
大市场营销对商业企业而言,不仅是地域上的拓宽,而且是营销内涵及营销道德文化的拓宽。商业企业由营销产品到营销整个企业,从营销有形资源到营销无形资源,从营销企业价值观念到营销企业道德文化,并从根本上拓宽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大市场营销要求商业企业确立市场营销的中心地位,高度重视道德文化建设。它包括以下三点涵义:(1)企业的道德文化的基点是以客户顾客或用户为中心,以营销作为整体职能;(2)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以客户为出发点,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引导消费,实行规范经营;(3)企业中营销不单单是营销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商业企业的中心工作,商业企业应开展全员参与的全过程营销,构筑企业内部“供应者/用户”营销链,并形成有效的营销网络。我国商业企业,必须重视营销道德与文化建设。道德是通过历史沉淀所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行为的基本准则。道德的作用在于构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秩序,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传统的商业企业的道德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和“竞争”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谋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企业的市场行为。但现代企业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商业企业的市场行为必须谋求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孟子》一书中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中也指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人自古就奉行“和气生财”的信条。《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欲正是产生“和”的一种途径。
所谓和谐营销,是指通过调整企业与消费者、竞争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企业与利益各方之间和平相处、公平公正、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利益方只有企业的股东和员工,按照和谐的理想这是不完整的。在现代营销中,企业应以新的思想、伦理和文化为基础,充分认识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股东、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媒体、社会公众等。现代商业企业要构筑“和谐”营销,必须重视理念与文化,以“新儒商”为目标,继承并弘扬传统伦理思想与文化,坚持诚信、公平、公正,切实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应重视以下几点:
1.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尊重规律,谋求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宁肯牺牲企业暂时的经济利益,以换取健康、和谐、持续的未来。
2.个人与企业的和谐
商业企业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服务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也”。“仁”是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仁”,既包括“自爱”,又包括“爱人”。商业企业表面上经营的是产品与服务,实质经营的是“仁爱”。要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必须树立“仁爱”和“诚信”的思想,处理好企业与股东、经营者和一般员工的利益关系。
3.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
顾客是企业的“上帝”,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一定要处理好与顾客,以及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近几年企业与消费者冲突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忽视消费权益保护与过度刺激消费、企业侵害消费者利益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消费者要牢牢树立维权意识包括安全权、知情权(知晓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使用注意事项等)、选择权(购买自由)、表达意见权(如投诉、索赔等权利)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另一方面商业企业也要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4.企业与竞争者的和谐
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规律,商业竞争是有目的的活动。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竞争并不意味着“你争我夺”、“打败对手”,而意味着自我超越,基于现实,谋划企业的未来。要实现企业与竞争者的和谐,企业必须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具体地说:一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重视公平交易,不打击、排斥竞争者;二要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四是通过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胜人自胜”。
5.现实与未来的和谐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能否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直接关系事业的成败。现代商业企业要做大做好,就必须立足现在,谋求未来。在现实中,不少商业企业犯了“营销近视症”一一只重视营销策略的应用,而忽视道德文化建设;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企业与顾客的长远利益。事实上道德是根本,而战略、战术只有建立在稳定的道德文化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在新经济时代,盈利固然是商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企业经营的本质。商业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实现企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为企业生存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自由度。在当代市场竞争中,构筑“和谐营销”新模式,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存共荣更为重要。P114-117
策动——时代和市场赋予的智慧
这是一个让人心动的时代。
海选和PK放大了成功的梦想,却不曾提高成功的比例;房价和油价涨破了心理的底线,却收罗了大量的“负翁”;SARS和禽流感吓住了人们的胆子,却唬不住大家的胃口;恐怖和核武器留住了出行的脚步,却狂野了出轨的心灵。正是矛盾的时代,产生了太多机会,正是繁多的机会,稀释了太多资源,正是这诱人的机会和有限的资源,生发了“策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策动”,就是要架设这个以小博大的支点。
这是一种无法论功的智慧。
我会想到策动,会去思考策动,会去实践策动,是因为每个企业都在努力理解着自己的市场,并蓄积策动的能量;每个经理人都在整合手中的资源,并尝试策动的构想;每个媒介都在传递着物质和精神,以实现策动的可能;每个消费者都在扮演着嘉宾和评委,以实证策动的效果。所以说,策动——绝不是我个人的创想,而是时代和市场赋予我们的智慧。
这是一份无法推卸的责任。
十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让我深深理解企业对于策动的迫切需要;十年的管理和营销经验,让我深深明白市场对策动的热情反应;十年的思考和尝试,让我深深悟出策动的思想和方法;十年的成功与失败,让我觉得有责任、有冲动与所有企业人分享我的感悟与困惑。因此,整理、撰写、出版《策动》一书,其实出于一种对自己、对企业以及对有着类似思考的朋友的责任。Z006CCTV影响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核心标准被定为“责任、创新”,我想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吧!责任对于个人、企业、社会、国家来说都应当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张玉玺
2007年1月于北京
都说十年磨一剑,而我,一个服役十年的企业人,蓦然回首,却不知自己以何“亮剑”。
越来越e化的地球,越来越国际的中国,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挑战与机遇、激情与困惑、商业与伦理、竞争与协作……总是相依相伴。
“一个自己难以主宰自己”的网络时代,惊醒了我们桃花源般的梦幻。
“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商业世界,叫停了我们对比干神剑的谟拜。
利剑在握的企业、成竹在胸的老板,遍数商界又有凡人?
放眼望去,无处不在演绎着非洲草原上群兽赛奔的壮观。
电脑空间半导体公司的创办者T·J·罗杰斯说:“在信息时代,成者与败者的区别在于智慧, 美国只用2%的人养活大家,5%的人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其余的人都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在这个世界里,人和智商是可变通的关键因素。”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因特网商务世界使得技术、资本和信息的民主化同。时到来。不再有永远的王者、不再有永远的贵族。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激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民创造的浪潮。
庆幸成长在伟大时代的我。用100天把自己10年来对商业运营的感悟、对世事困惑的思考凝集成这本《策动》,渴望它能成为点亮众者思考的又一根小火柴。
怀着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敬意,我本想带着《策动》这份礼物入学,但是入学却成了这本书出版的礼物。孰先孰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和思考,对于我,永远不能停滞。
最后。感谢:历炼我的企业、协助我的同事、帮衬我的朋友、支持我的家人、启发我的同仁、慧眼识我的编辑。
张玉玺
2007年1月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