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以物说史的方式,解读了中国明清封建帝国时期的那些重要人物、重要事件;讲述了皇宫大内一些不为人知的宫廷生活、人物命运;揭秘了紫禁皇城建筑所隐藏的重重玄机,以及中国封建皇权中心的沧桑和悲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探索紫禁城(揭示皇宫之谜)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蔡群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以物说史的方式,解读了中国明清封建帝国时期的那些重要人物、重要事件;讲述了皇宫大内一些不为人知的宫廷生活、人物命运;揭秘了紫禁皇城建筑所隐藏的重重玄机,以及中国封建皇权中心的沧桑和悲哀。 内容推荐 书中刻画描述了近百位人物和近百个建筑,目的只有一个,揭开紫禁城处处隐藏的玄机。 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紫禁城内随处可见的标志;夺龙椅抢龙床,紫禁城离不开[龙]。 作者把紫禁城中充满玄机的[点]用旅游线路串起来,展开一幅栩栩如生的皇宫历史画卷。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国的缩影,作者试图通过文字让读者眼睛一亮,透过建筑看到古人、看到明清两代皇家的生活,看到紫禁城不为人知的角落。 目录 第一章 从天安门到午门 解读皇城之门与宫城之门 颁诏天下之谜 何为金殿传胪 天安门设计者之谜 午门——皇宫正门印象 “廷杖”与“献俘”的来龙去脉 紫禁城的红墙碧水 紫禁城红墙之谜 角楼——紫禁城的四颗明珠 灿烂荷花护城河 临水生气金水河 第二章 揭秘皇城三大殿 礼仪之门——太和门 “御门听政”的来龙去脉 明英宗“夺门之变”之谜 左顺门事件之谜 紫禁城里的报警器 神秘的石亭与石匮 揭秘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 太和殿金砖的秘密 揭秘金銮宝座 太和殿镇殿之宝 太和殿里的蟠龙金柱 金銮殿顶为何有“十兽” 皇帝的升殿仪式 皇帝登基之礼 再现大朝会 解读“中庸和谐”之殿——中和殿 “中和殿大学士”的由来 “阅视祝版”是怎么回事 保和殿探寻 “云龙石雕”与“千龙戏水” 公主下嫁宴 崇祯平台遣将 顺治帝与保和殿的不解之缘 第三章 玄机四伏的乾清门内外 内廷大门——乾清门 康熙帝与乾清门 乾清门前铜狮的奥秘 水缸与激桶的作用 景运门、隆宗门前的铜灯 隆宗门上箭镞的由来 极为简陋的军机处 再现——早朝情景 说来话长的乾清门内 皇子怎样读书 上书房的老师 南书房拿鳌拜 翰林在南书房 谁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乘轿 第四章 乾清宫——权力和阴谋的舞台 乾清宫印象 匾额与屏风 皇宫中的洞穴 西暖阁的垫子是干什/厶的 乾清宫的喜庆之日 内廷的贺礼 皇帝的家宴 乾清宫中的廷臣宴 乾清宫中的千叟宴 揭秘皇帝在乾清宫的生活 万历帝与乾清宫 嘉靖帝命悬乾清宫 明光宗一个月的夙缘 崇祯帝痛别乾清宫 康熙帝拔刀对皇子 康熙帝寝宫昭仁殿 乾清宫东庑的玄机 御茶房 清朝皇帝的衣物放在何处 自鸣钟处的真实职能 日精门——受罚的宫女 御药房——值班太医总部 祀孔处——祭礼至圣先师 乾清宫西庑的玄机 一年无冬的懋勤殿 传送批示的批本处 皇家轿队——尚乘轿 大内职络部——内奏事处 第五章 交泰殿与坤宁宫探秘 乾坤交泰——交泰殿 二十五颗宝玺的奥秘 皇宫最好的计时器——铜漏与自鸣钟 交泰殿的冲突 走进坤宁宫 皇后正宫——坤宁宫 为你解读皇帝结婚 明朝皇后的寝宫 解读坤宁宫祭灶 第六章 御花园鲜为人知的细节 沁人心脾的御花园 巧夺天工的堆秀山 御花园的牡丹和古柏 御花园的往日时光 泰戈尔在御花园 雍正帝暂居顺贞门内 顺贞门行刺案 明仁宗的寝殿——钦安殿 住在养性斋的外国人 第七章 走进清帝寝宫——养心殿 皇帝寝宫探寻 “工”字形宫殿 三希堂 养心殿里的故事 顺治养心殿病故 乾隆帝养心殿题诗 垂帘听政 末代皇帝退位 第八章 宠妃美女之西六宫 永寿宫之红颜薄命 传奇妃子纪氏 万历帝与大臣的最亲密接触 顺治帝废后 为什么挂班姬辞辇图 太极殿之峰回路转 千般宠爱劭贵妃 朝令夕改万历帝 隆裕太后、瑜太妃与太极殿 乾隆姜后脱簪赞 长春宫之愁深似海 可怜的李成妃 孝贤皇后与长春宫 长春宫的壁画因何而来 翊坤宫的真实故事 郑贵妃与翊坤宫 袁贵妃与翊坤宫 体和殿光绪选后的是是非非 储秀宫的真实故事 嘉庆皇后与储秀宫 慈禧太后与储秀宫 同治皇后与储秀宫 婉容与储秀宫 咸福宫的真实故事 嘉庆帝与咸福宫 慈禧与咸福宫 第九章 暮老垂年之东六宫纪事 景仁宫之悲欢离合 康熙帝的出生地 乾隆母住景仁宫 珍妃与景仁宫 承乾宫之人情冷暖 董鄂妃与承乾宫 孝全皇后暴死之谜 钟粹宫之终极无耐 下落不明的崇祯太子 慈安太后的丧命之谜 解读清朝最后一位皇后 延禧宫之冷僻不祥 冷僻的延禧宫 火灾笼罩之下的延禧宫 永和宫之仪昭淑慎 永和宫中最谦逊的太后 瑾妃与永和宫 景阳宫之凄美孤魂 王恭妃“屏居”景阳宫 清宫藏书处 第十章 太后宫区及奉先殿 慈宁宫旧事 嘉靖帝尽孝 万历帝孝事两皇后 康熙帝奉养孝庄太皇太后 慈宁花园为何又称“寡妇园” ‘乾隆帝养母四十二年 慈宁宫的贺仪与宴庆 寿康宫与寿安宫纪事 寿康宫的修建原因 颖贵太妃与婉贵太妃 道光帝“居丧哀毁”为哪般 康慈太后的心病 从慈禧到瑜太妃 英华殿菩提 斋宫毓庆宫奉先殿 解读斋宫斋戒 毓庆宫纪事 奉先殿 第十一章 宁寿宫探寻 宁寿宫区与皇极殿 宁寿宫的太后太妃 皇极殿最后的主人 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 养性殿 乐寿堂的鬼影之谜 颐和轩景祺阁 美不胜收的宁寿花园 第十二章 乾东五所与乾西五所纪事 乾东五所纪事 敬事房的总管太监 四执库古董房 寿药房 皇家画院——如意馆 乾西五所纪事 乾隆帝的潜邸重华宫 重华宫茶宴 皇家戏院——漱芳斋 第十三章 皇宫东南部纪事 文华殿宫区 明朝皇帝与文华殿 儒臣向皇帝授课——经筵进讲 藏书楼——文渊阁 内阁——明清最高官署 三座门以北的往日时光 上驷院与箭亭 皇宫菜篮子——御茶膳房 第十四章 皇宫西南部纪事 武英殿沧桑 武英殿议废皇后的明宣宗 武英殿匆忙称帝的李自成 驾临武英殿的多尔衮 暂居武英殿的康熙帝 从编修方略到宫廷刻书 咸安宫纪事 允乃在故宫的最后居所 咸安宫官学 贮藏历代帝王像的南薰殿 皇宫别景——断虹桥 道光帝断虹桥伤怀 清朝的内务府 皇宫外围一角——仁智殿 明朝皇帝与仁智殿 试读章节 武英殿沧桑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故宫整体建筑群的西南部。它的西面、南面都被内金水河所环绕。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有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相似,前后殿间有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失火,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共37间,书籍版片焚烧殆尽。同年重建。 武英殿议废皇后的明宜宗 武英殿与文华殿都位于皇帝听政的奉天门(即太和门)的两翼,而且地处外朝,大臣进出比较方便。所以在明初时,武英殿作为皇帝与大臣商议政务的便殿。有些既不便在上朝听政时计议,又不便在文华殿当众讨论的事情,皇帝便会在武英殿里与自己比较信任的大臣共同探讨。例如,明宣宗要废黜胡皇后之事就是他在这里与臣子商议的。 明宣宗为废后一事,曾两次在西角门与辅臣杨士奇等亲近重臣商量。杨荣等人认为但废无妨,并举出宋仁宗降郭皇后为仙妃的旧例;然而杨士奇等人认为仁宗废后不可行,更何况以宗法制度而言,嫡后无子根本就不成其为被废的理由。这一场讨论两方意见针锋相对,毫无进展。 不久后的一天,明宣宗单独在武英殿召见首辅杨士奇。杨士奇看出皇帝决心已定,自己怎么反对都是无济于事了,思索了半天后为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要胡皇后以有病为由,主动辞去皇后之位,这样废后一事就能和平解决,而且还无损于皇帝的令德。宣宗听后欣然采纳。回到后宫后,宣宗在言语之间旁敲侧击,胡皇后也是一个没有野心、明事理的人,果然主动提出让出皇后之位。 同年三月初一明宣宗即下诏废皇后胡氏,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 明宣宗是一位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的皇帝。他在武英殿曾对大臣们说:“汉唐诸君,文帝、太宗能纳谏,文帝几致刑措(犯罪率极低),太宗致贞观之治,亦皆受善之效。善言有益于君德、有补于治道如此,岂可不听?” 某年殿试进士后,明宣宗驾临武英殿,召见儒臣们,强调说:“朕于取士,不尚虚文,欲得忠鲠之士为用。” 明英宗以后,皇帝的斋居和议事都移到文华殿。 武英殿匆忙称帝的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攻陷北京,结束了大明王朝的命祚。 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夜,崇祯帝缢死在景山。十九日中午,李自成穿着缥衣,头戴毡笠,骑着乌驳马自西长安门(现在的人民大会堂北面的长安街上)向承天门(天安门)踏进。宰相牛金星等人也骑着马紧随其后。李自成仰天长笑,弯弓射向承天门的天字,但是由于异常高兴而没有射中。李自成进入午门,直奔皇宫正殿,登上皇帝宝座,发布命令:全面搜索崇祯帝后,限百官于三日内上朝进见。随后,他又在武英殿料理起公事来。就这样,李自成成为了紫禁城的主人。 一个月后,得知京师沦陷的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向满清求援,迎接清军人关。这时,正在京师大肆搜罗财物、贪享富贵的李自成部下,战斗意志早就消沉下去了。吴三桂杀回京师,李白成被迫出京迎战,但是由于清军的加入,李自成军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而且是一败再败。 四月末,连遭重创的李自成决定放弃京师,向西部撤退。但李白成并没有就这样偃旗撤走,而是在四月二十七日离京前,登上武英殿,宣布登基为帝后才离开的。其实,在李自成入主紫禁城不久,他的部下和明朝的降官就多次劝他早日即位为帝,但李自成忙于清点明宫财物,没有立即应允,不过朝官们已经开始演习登基大典的朝仪了。现在,李自成怎么也没有想到,登基只能在撤离北京之前草草完成。明朝的降官听说李闯王登基,都急忙赶来朝贺。二十八日深夜,已称帝的李自成率大队人马离开了京城。 二十九日天亮前,最后撤离的闯王军队点燃了宫殿和京师各城门楼。 驾临武英殿的多尔衮 1644年5月,多尔衮率领的满清政权进入北京。明朝的文武百官动用了明帝的卤簿仪仗,率领民众在朝阳门外跪迎。 明臣请多尔衮乘上明帝用的卤簿。多尔衮谢绝说道:“我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不应当乘皇帝之辇。”明臣们也以周公背负着成王摄政的典例,固执地劝说多尔衮。多尔衮便顺势应了下来说:“我来是为了抚定天下的,不可不听从众意。”于是乘上御辇,向皇宫进发。入宫前,望阙行礼。入宫后,他径直来到了武英殿。 多尔衮登上武英殿,坐上御座,明廷的众官拜伏在地。多尔衮在这里,向清军下达命令:士兵们入城后必须秋毫无犯;为崇祯帝发丧三日,以皇帝的礼制安葬;归顺的前明旧臣,一律原官任事。最后,他还下达了一道命令,将明朝宫殿,重新修饰一番。因为战火的缘故,已有不少被毁坏了。 已在关外即位、年仅六岁的顺治帝于当年九月十九日进京,由永定门进入大清门,向北直入紫禁城。承天门外,金水桥南,文武百官分成两列,顺治帝的大驾临近时,跪地俯伏。次日黎明,文武百官又在武英殿朝见新王朝的皇帝。纷纷递上表文,请求新皇帝在紫禁城举行隆重的即位仪式。 到了十月,顺治帝亲诣南郊,祭告天地社稷,并将历代神主奉安太庙,随即升武英殿,即皇帝位。满汉文武百官,拜跪趋跄,高呼华祝。礼毕,遂颁诏天下,定国号为大清,设都为燕京,纪元顺治。是日,即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又因他功高权霉,特命礼部建碑勒铭,并定摄政王冠服宫室各制。 顺治元年和二年,武英殿成为了刚刚人主紫禁城的清廷重要政务活动的场所。顺治二年正月,顺治帝在武英殿赐宴诸王与群臣;二月,清军彻底消灭李自成武装,顺治帝临御武英殿,接受王公和文武百官的朝贺;三月,顺治帝在这里没宴,为即将回国的朝鲜国王的次子饯行。 暂居武英殿的康熙帝 康熙帝曾经暂居在武英殿达一年左右。康熙帝即位后,在清宁宫(即保和殿)居住了八年时间。康熙八年正月,因为太和殿要动工重建,皇帝不便居住在保和殿,同时乾清官也在修理,依照孝庄太皇太后的安排,康熙帝便迁移到了武英殿暂住。 在武英殿居住期间,十五岁年少有为的康熙帝为了搬掉权臣鳌拜,从八旗中挑选了一帮壮实勇敢的少年,每天在武英殿外练习摔跤。当年五月就成功地智擒了鳌拜,从他手中夺回了大权,从此正式亲政。这一年的十一月份,太和殿与乾清官同时修葺完毕,康熙帝由武英殿迁回到了乾清宫。 从编修方略到宫廷刻书 在清朝的皇宫中,用做皇帝读书、皇子读书、大臣讲书、编书的宫殿,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多得多。武英殿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后,不再是一个用途不定的宫殿,而是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宫廷编书处和刻书处。尤其是乾隆年问,其宫廷刻书事业达到了鼎盛。 武英殿的东庑育凝道殿,西庑有焕章殿,左右廊房共63问。这些房合,就是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的事务。 武英殿所修的书类。主要是方略书,例如康熙二十一年平定三藩之后,编纂的《平定三逆方略》。此后每次军功告成及重大的政事,都要奉旨纪其始末,编纂成书,为此特成立了方略馆,方略馆的位置在武英殿的墙后。还值得一提的是,此处也是军机值班章京下班后吃饭的地方。 武英殿所刻印的书,有历朝的圣训。如乾隆二年,奉旨刊刻的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的《五朝圣训》;有礼制类书,如《律吕正义》及文庙乐谱和乡饮酒礼乐章;还有经史书,刊刻过十三经和二十一史,一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五百二十函装,雍正五年,武英殿用铜活字版印制了该书六十四部。 武英殿的聚珍版书籍,是清朝书界最珍视的版本。 武英殿印制的书,主要用于宫廷收藏,平时贮存于武英后殿敬思殿,也有一部分颁赐给臣子。 道光帝以后,武英殿管理松懈,刻书业务日渐衰落。 P284-289 序言 紫禁城现称故宫,屹立在北京城的正中心,已经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人们对它的印象半似清晰,半觉朦胧,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但紫禁城依然像传说中的紫宫一样,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公元十五世纪初起,明、清两朝的24个皇帝曾经在这里统治全国和生活居住,他们是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10位皇帝。“紫禁城”这个名字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所谓“太平天子当中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于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以其非凡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建造了这座人间最富丽堂皇的宫殿,紫禁城也就成为世界建筑史上最著名的建筑。 从明成祖1406年建殿,历时14年,到1420年,动用十万工匠,百万夫役、耗银无数,终于建成了北京紫禁城。紫禁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全面积72万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在紫禁城城楼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称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精美角楼。紫禁城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在明朝初建时,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以乾清门为界,南北纵向分为外廷和内廷。 外廷,在乾清门之南,又称为“前朝”、“外朝”。以中轴线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处理政事的地方。 紫禁城的外廷有三个部分: 中部就是以三大殿为中心的建筑群。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外廷东部的南半部分是以文华殿为中心的建筑群,供皇帝、太子读书讲经及内阁文臣办公,还有藏书的库房、有宫廷仪仗中主掌卤簿的銮仪卫库房;北半部有明朝太后、太子和清朝皇子居住的宫殿房舍、有膳茶总部和太医院、御马厩。 外廷西部的主要宫殿是武英殿及附属建筑,其南有贮藏珍贵文物的南薰殿,其北是明代宦官总部、清代是宫中管家——内务府的所在地。 外廷的建筑风格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壮丽雄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内廷,也称为“后官”,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日常生活的地方。内廷的东侧是皇太子生活、读书的地方,称为东宫;西侧是皇后、皇太后、妃子们的居住区。古人认为,东象征着春天,属阳性,故为太子宫;西象征着秋天,属阴性,故为后妃宫,但事实上并非每个朝代郡这样严格布置。 内廷以中轴线上的乾清宫(皇帝的寝宫)、交泰宫(内廷的小礼堂)、坤宁宫(皇后的正宫)等三宫(称之为后三宫)及御花园和钦安殿为中心,其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后三宫东西两厢有存贮皇帝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图书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读书的上书房,翰林承值的南书房。东西两侧各有四门,东有日精门、龙光门、景和门、基化门;西有月华门、凤彩门、隆福门、端则门,分别通向东六宫和西六宫。历史上称的三宫六院,指的就是这里。御花园和乾隆花园更是古木森森、山石雄秀。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编者以故宫的首选旅游路线为线索,介绍故宫绝大部分景点背后鲜为人知的奥秘。本书与一些断章取义的介绍故宫的书籍不同,力求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考究分析,把人和建筑、历史、文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紫禁城。使大家能够走进历史,去体会这皇城里的帝王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探寻这森严壮穆的紫禁城里的层层谜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