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是信息领域内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下一代网络的构想和推进,对光纤通信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书紧密结合光纤通信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以及下一代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理论和传输特性;光路无源器件;光源和光发送机、光检测和光接收机的原理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光纤通信系统(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李履信//沈建华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光纤通信是信息领域内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下一代网络的构想和推进,对光纤通信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书紧密结合光纤通信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以及下一代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理论和传输特性;光路无源器件;光源和光发送机、光检测和光接收机的原理等。 内容推荐 本书紧密结合光通信的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以及下一代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理论和传输特性;光路无源器件;光源和光发送机、光检测和光接收机的原理;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光纤放大器;光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技术以及光纤色散补偿技术、相干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光交换技术等光纤通信新技术;并对光纤通信网(包括光纤接入网、自由空间光通信、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城域多业务平台(MSTP)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概念清楚,覆盖面广且重点突出,不仅全面清晰地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光通信中的最新技术进行了介绍。本书可作为高校电子、通信和信息类专业本科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光纤通信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 1.2 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 1.2.1 光纤通信的优点 1.2.2 光纤通信的应用 1.3 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 1.3.1 光纤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1.3.2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1.4 习题 第2章 光纤传输理论及传输特性 2.1 光纤、光缆的结构和类型 2.1.1 光纤结构 2.1.2 光纤型号 2.1.3 光缆及其结构 2.2 电磁波在光纤中传输的基本方程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动方程 2.2.2 亥姆霍兹方程和波参数 2.2.3 基本波导方程 2.2.4 柱面坐标中的波动方程 2.3 阶跃折射率光纤模式分析 2.3.1 矢量分析法 2.3.2 弱导光纤和线性极化模 2.4 单模传输 2.4.1 截止波长 2.4.2 模场直径 2.5 射线光学理论 2.5.1 射线方程 2.5.2 光纤的传光原理 2.6 光纤传输特性 2.6.1 损耗特性 2.6.2 色散特性 2.6.3 光纤的带宽和冲激响应 2.6.4 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 2.6.5 单模光纤性能指标 2.7 习题 第3章 光源和光发送机 3.1 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 3.1.1 半导体激光器 3.1.2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3.2 光源调制 3.2.1 光源的调制方式 3.2.2 光源的直接调制原理 3.3 光发送机 3.3.1 光端机结构 3.3.2 光发送机 3.4 习题 第4章 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 4.1 半导体光检测器件 4.1.1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4.1.2 光电二极管 4.1.3 雪崩光电二极管 4.2 光接收机 4.2.1 光接收电路 4.2.2 输出电路 4.2.3 其他电路 4.3 光接收机噪声分析 4.3.1 光接收机的主要噪声 4.3.2 光检测器的噪声分析 4.3.3 光检测器.放大器信噪比 4.3.4 接收机噪声 4.4 光接收机的误码率 4.5 接收机灵敏度 4.5.1 灵敏度定义和表示方法 4.5.2 灵敏度计算 4.5.3 影响灵敏度的因素 4.6 光中继机 4.7 习题 第5章 光路无源器件 5.1 光纤连接器 5.1.1 光纤连接损耗及影响因素 5.1.2 光纤连接器的结构 5.2 光纤耦合器 5.2.1 光纤耦合器的类型 5.2.2 光纤耦合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5.2.3 光纤耦合器的主要特性 5.2.4 其他类型耦合器 5.3 光衰减器 5.4 光隔离器与光环行器 5.5 光调制器和光开关 5.5.1 光调制器 5.5.2 光开关 5.6 习题 第6章 同步数字体系 6.1 SDH概述 6.1.1 SDH的产生 6.1.2 SDH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6.2 SDH速率等级和帧结构 6.2.1 网络节点接口 6.2.2 同步数字体系的速率 6.2.3 帧结构 6.3 SDH复用和映射过程 6.3.1 基本复用映射原理和复用单元 6.3.2 我国采用的复用结构 6.4 SDH网元设备 6.4.1 SDH设备的一般描述 6.4.2 SDH复用设备 6.5 SDH同步与定时 6.5.1 SDH网同步基本原理 6.5.2 SDH定时要求 6.5.3 SDH网同步 6.6 SDH传送网 6.6.1 传送网的分层与分割 6.6.2 SDH传送网网络拓扑结构 6.7 SDH网络保护和恢复 6.7.1 SDH传送网故障及自愈机制 6.7.2 自动保护倒换APS 6.7.3 SDH自愈环 6.7.4 分布式故障恢复 6.8 SDH网络管理 6.8.1 SDH网络管理功能 6.8.2管理协议及标准接口 6.9 习题 第7章 光波分复用系统 7.1 光波分复用概述 7.1.1 光波分复用的基本概念 7.1.2 WDM系统的基本形式 7.2 WDM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2.1 WDM系统的基本结构 7.2.2 WDM系统的分类方法 7.2.3 光波长区的分配 7.3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 7.3.1 WDM系统的几个技术问题 7.3.2 光源技术 7.3.3 波长可调谐滤光器技术 7.3.4 光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与光滤波器技术 7.3.5 光转发器技术 7.3.6 光纤传输技术 7.3.7 WDM系统的监控技术 7.4 WDM系统的特点 7.5 光时分复用 7.6 习题 第8章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性能 8.1 数字传输模型 8.1.1 假设参考连接 8.1.2 假设参考数字链路 8.1.3 假设参考数字段 8.1.4 光缆数字通信系统框图 8.2 误码特性 8.2.1 误码和误码率的概念 8.2.2 误码发生形态和原因 8.2.3 误码特性的评定方法 8.2.4 误码性能的规范 8.3 抖动特性 8.3.1 抖动的概念 8.3.2 抖动的来源 8.3.3 抖动性能的规范 8.4 漂移特性 8.4.1 漂移的概念 8.4.2 漂移的产生 8.4.3 漂移性能的规范 8.5 延时特性 8.5.1 延时的概念 8.5.2 延时的产生 8.5.3 延时性能的规范 8.6 光纤通信系统的可用性 8.6.1 可靠性和可用性表示方法 8.6.2 光纤通信系统可用性计算 8.6.3 光纤通信系统可用性指标要求 8.7 光缆线路系统设计 8.7.1 衰减限制系统最大中继距离的计算 8.7.2 色散限制系统最大中继距离的计算 8.8 习题 第9章 光接入网 9.1 光接入网概述 9.1.1 接入网基本概念 9.1.2 光接入网基本概念 9.1.3 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 9.1.4 光接入网的性能指标 9.2 光接入网关键技术 9.2.1 突发收发技术 9.2.2 突发同步技术 9.2.3 测距技术 9.2.4 多址接入技术 9.2.5 动态带宽分配技术 9.2.6 光功率的动态调节 9.2.7 服务质量和安全技术 9.3 有源光接入网 9,3.1 AON基本概念 9.3.2 基于PDH的AON 9.3.3 基于SDH的AON 9.4 无源光接入网 9.4.1 PON的基本概念 9.4.2 基于ATM的无源光接入网 9.4.3 基于Ethernet的无源光接入网 9.4.4 千兆比特兼容的无源光接人网 9.5 习题 第10 章光放大技术 10.1 光放大器概述 10.1.1 光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10.1.2 光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0.2 掺铒光纤放大器 10.2.1 EDFA的工作原理 10.2.2 EDFA特性 10.2.3 EDFA基本结构 10.2.4 EDFA的应用 10.3 光纤拉曼放大器 10.3.1 受激拉曼散射原理 10.3.2 光纤拉曼放大器结构 10.3.3 拉曼放大器在WDM系统中的应用 10.3.4 拉曼放大器的噪声特性 10.3.5 混合拉曼/掺铒光纤放大器 10.4 习题 第11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11.1 色散补偿技术 11.1.1 色散补偿光纤 11.1.2 预啁啾技术 11.1.3 色散均衡器 11.1.4 光相位共轭色散补偿 11.1.5 色散支持传输 11.1.6 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 11.2 相干光通信 11.2.1 相干检测原理 11.2.2 调制与解调 11.2.3 误码率和接收机灵敏度 11.2.4 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优点和关键技术 11.3 光交换技术 11.3.1 空分光交换 11.3.2 光波长交换 11.3.3 光分组交换 11.3.4 光突发交换 11.4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4.1 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1.4.2 光纤损耗与光孤子能量补偿放大 11.4.3 影响光纤孤子通信系统容量的因素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 11.5.1 FSO技术特点 11.5.2 FSO系统的基本构成 11.5.3 FSO的关键技术 11.5.4 FSO的应用 11.6 习题 第12章 光联网技术 12.1 光联网技术概述 12.2 城域光网络 12.2.1 城域光网络概述 12.2.2 多业务传送平台 12.3 自动交换光网络 12.3.1 ASON概述 12.3.2 ASON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 12.3.3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 12.4 全光互联网技术 12.5 习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