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论文32篇,分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哲学与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海外首译”五个板块,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的现状,其中“海外首译”部分将海外发表的论文首次翻译为中文,及时地反映了海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哲学与哲学史
关于《道德经》
论冯契“智慧说”的前沿性和前沿意识
全球化过程中的若干哲学问题
易学体用论的重省
——熊十力易学诠释的思想发展及其会通易学与佛学的一些考察
论礼教文明及其特点
文化反省:寻找“真善美”的感动之源
儒家哲学研究三题
商周时期的“德”观念与儒家伦理的思想准备
中国早期哲学语境中的“大”
●宗教与无神论
从《无神论》到《建立宗教论》
——兼论章太炎对佛教的选择
补儒易佛与儒耶冲突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无神论问题
福建民间信仰考察报告
宗教需要与社会和谐度
神与GOD
——宗教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国家·地方·宗教社团的和谐关系
——清末历史文献反映的上海伊斯兰教界和穆斯林
施韦泽《自述》中的神学和哲学思想
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与宗教运动
●哲学与教育
冯契关于哲学教育的论述
关于高中哲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青年学者论坛
鸢飞鱼跃与鬼神如在
“命—性—道—教”:文—化的境域
——《中庸》思想的内在主题
宋儒境界哲学
专名的附属描述
——论克里普克(saul A.Kripke)对塞尔(John R.Searle)的诠释与批判
真实存在的可能人口
——《中庸》首章的存在论诠释
“善的生活方式”
——一个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性概念
●海外首译
在跨文化语境中对理论的反思
——元理论浅探
论哲学、宗教和神学的关系
宗教经验的现象学
宗教·艺术·哲学
——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安康与生命提升之间
——论在科学技术的先进文化中寻求伦理一致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