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化而又迅速前行的时代,与此相伴,近代思潮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书以岭南人物与近代思潮为研究主题,就是试图通过岭南人物这一特定的视角,对近代思潮表达出更加具体而深入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洪秀全与太平天国思潮、康有为与维新思潮、梁启超与君主立宪思潮、孙中山与民主革命思潮。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离不开岭南人物的重要作用。本书以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四位界碑式的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太平天国思潮、维新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进行了深入探讨,依据翔实史料展开系统论述,尤多针对学界不同观点所发争鸣意见。对不少重要学术问题,如拜上帝教与中西文化的关系,维新派政治纲领及君权变法主张的评价,康有为大同三世说的演变,孙中山早期思想的特性,等等,俱能力陈新见。书中对岭南人物当年发表的富强论、变法论、新民论、近代化论、民主宪政论等所作的评介阐释,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时代脉搏的跳动,同时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文化关怀。本书在岭南人物与近代思潮之关系的研究中,显独到之处,成一家之言,具有独特的价值。
“岭南学丛书”缘起
前言
第一编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思潮
从传教救世到开创新朝
拜上帝教: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产物
第二编 康有为与维新思潮
《康子内外篇》与康有为新世界观的形成
康有为上书与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意识的觉醒
康有为的变法指导思想
康有为的“君权变法”论
再论康有为的“君权变法”
维新时期康有为的西方富强观
康有为“大同三世”说新探
戊戌维新派政治纲领的再探讨
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及其他
早期维新派议院观若干问题辨析
维新派对列强的矛盾态度
维新派“保救光绪”的目的
《戊戌奏稿》考略
犬养毅题记与《大同书》手稿写作年代辨析
慈禧不反对变法吗
第三编 梁启超与君主立宪思潮
1899-1903年间梁启超君主立宪思想的发展
1903-1907年间梁启超君主立宪思想的蜕变
1907-1911年间梁启超君主立宪思想的成熟与转向
《新大陆游记》与梁启超的美国观
第四编 孙中山与民主革命思潮
关于孙中山早期政治思想的两个问题
孙中山与康梁派合作的尝试及其失败原因
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近代化意义
民国建立前后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起落及其原因
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前后差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