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后现代建筑文化读本之一,选择了几个解构主义代表,通过相关理论介绍和解构主义代表作的图片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解构主义建筑。在本书中,所有有关“解构”的产生、特点、理论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将得到详尽的解释,通过与现代主义、前卫艺术、行为艺术、表现主义等进行比较,解构这一理论将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通过描述和图解的互相印证,其实就是一部爱好者的成人连环画。
本书选择了伯纳德·屈米、弗兰克·盖里、丹尼尔·李伯斯金、彼得·埃森曼、德里达、扎哈·哈迪德等6个解构主义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其相关理论和代表作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解构主义建筑;通过与现代主义、前卫艺术、行为艺术、表现主义等理论进行比较,讲解了“解构”的产生、特点、理论发展等相关内容。
1 引言
一、关于解构的一些理论问题
二、前卫、现代主义与“解构”
三、“解构”的产生
2 “解构”童话
一、“解构”建筑的特点
二、“解构”杂交
三、精神分裂症
四、解构的反理性
五、过程与行为
3 解构与行为艺术
一、被解构者
二、解构与表现主义
三、生成与置换的解构
4 解构者创作
一、破碎的镜像
二、被“解构”的建筑:碎片或是崩溃
三、 “解构者”的语法规则
四、解构者对“现代主义”的“解构”
5 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l)
一、拉维莱特公园(关于解构)
二、伯纳德·屈米同时拥有新与旧
6 弗兰克·盖里(Franl(Gehry)
一、弗兰克·盖里
二、弗兰克·盖里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新的建筑实验
三、弗兰克·盖里访谈录
四、“沸腾的天际线”
——弗兰克·盖里和美国加州当代建筑师的视界
7 丹尼尔·李伯斯金(Danlel Libesk1ind)
一、丹尼尔·李伯斯金
二、丹尼尔·李伯斯金煽情夺标
三、李伯斯金的柏林“伤痕”
四、丹尼尔·李伯斯金设计的丹麦犹太博物馆开馆
五、给建筑教育者和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8 彼得·埃森曼的解构建筑
一、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二、建筑是自治的
三、他一直是个反对派
9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二、解构建筑的实践问题
三、德里达的记忆
10 解构的女人——扎哈·哈迪德
一、扎哈·哈迪德的背景
二、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
三、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手法
四、哈迪德设计的德国Phaeno科技中心
11 信息消费时代的都市奇观
一、“奇观的社会”批判理论
二、盖里的“毕尔巴鄂效应”
三、埃森曼的“自足的建筑学”
四、库哈斯的都市狂想
结语 被解构的建筑
一、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解构一切传统
二、疯狂的蓝天组
文献索引
图片出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