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现了我国二十世纪著名漫画家丁聪一生的风貌,把丁聪先生70余年的人生途程和艺术经历,生动概括的描述给观众,使丁聪在20世纪30~40年代学习绘画、抗日战争用漫画去战斗、从香港到北京投身新中国、50年代反右运动中蒙冤、发送北大荒劳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的各个时期的幕幕活剧,展现得丰富可信。充盈着“小丁”从事漫画的坎坷历程和笑谈轶闻,通过这些小事可知这位实话实说的直人何以有漫画的锋芒,知晓这位幽默达观的“老小孩”何以有漫画的妙思,知道他那洞察时弊的眼与他那颗善良的心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对丁聪漫画的艺术分析亦助益于大众对画艺的赏读,又由画品进至人品的思味。
丁聪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文化界重要的知名人物之一。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闯将。曾任职于中国美术馆多年,美术界都熟悉他,广大读者一样热爱他的漫画,喜欢他的为人。
著者把丁聪先生70余年的人生途程和艺术经历,生动概括的描述给观众,使丁聪在20世纪30~40年代学习绘画、抗日战争用漫画去战斗、从香港到北京投身新中国、50年代反右运动中蒙冤、发送北大荒劳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的各个时期的幕幕活剧,展现得丰富可信。在不同的历电背景下,一个充盈着春智、光明磊落、正直坦荡、从来都是那样开朗幽默、乐观自信、不懈的用画笔为人民服务的老知识分子,活脱脱地充满着血肉,充满着人格魅力的丁聪描写出来。
本书作者紧紧抓住一根主线,从人生和艺术.艺术与人生不可分割的生命线上对丁聪先生的研究开启了新风,她朴实无华的文笔.幽怀挥写的气韵,生动概括地勾勒出一位大艺术家的风貌。
2006年12月6日,是漫画家丁聪90岁的生日。中国传统习俗中给老人祝寿,有过“九”不过“十”之说,所以,有关他的生日庆典,社会上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中国美术馆在2005年冬春交合之际就给他和与他同庚的老友、中国美术馆原展览部主任郁风一起热热闹闹地开了个生日派对。鲜美的寿桃、跳动的烛光、艳丽的花卉和着欢声笑语久久在人们心问回荡。人们喜欢他、尊重他、欢迎他的作品.是因为丁聪以他顽强的艺术生命,点燃了观众与读者心中光明与正义之火,他从15岁开始发表作品.在半个多世纪里,丁聪经历了战争、流浪、下放、劳改等意想不到的变化,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他都不肯放下手中的画笔,没有停止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从“小丁”到老丁,快一个世纪了,丁聪始终与漫画笃意厮守,无论安乐、无论遭难,都不离不弃。在如今艺术市场异常繁荣的情况下,因画漫画不被商家看好,很多人改行了,别人画油画、国画,可以卖出成千上万甚至天价的钱,而画了一辈子漫画的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在拍卖时只有1万多元,差距的悬殊使许多人都放弃漫画而转向卖向好的画种,这也难怪,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商品价值上也有风光的数字呢?而丁聪不,其实丁聪有着极好的素描和西洋绘画基础,他毛笔字很好,画西画或国画都是专家,以他的名气,他只要肯画,都会比他画漫画来钱快、来钱多。这一点丁聪非常清楚,但他就是烦那些什么来钱快就画什么的做法,他认为是亵渎了艺术,他认为自己最得心应手的就是漫画,既然被人们称为漫画家,就要对得起大众,不见异思迁,不见钱眼开,不乱了心思坏了艺术。漫画在他的心中是崇高的,它不但给了他生存而且给了他名望,而他用漫画说出了心里话,所以当一些人劝他画点别的挣钱时,他执拗地摇摇头说:“不!”并非丁聪不缺钱,‘有了钱他可以换套大房子,何苦现在住这样简陋的“书库”,有了钱他可以尽情地往家里买书,何苦还要受生活开支的约束,总之有了钱或有点钱总比没钱好,但是丁聪就是坚守着这块“不毛之地”,与漫画相伴一生,连偶尔“玩点别的”的时间都没有。丁聪还是个高产画家,他迄今为止画的漫画已难以统计,总之90岁以前每天在画,画不出好的作品还着急,他没为别的事着急过,但不让他画漫画他要动肝火的,他就这样画啊画啊,几近不食人间烟火,几近不顾礼尚往来,然而他不痴不怪,生活得清清爽爽,只不过对他钟爱的漫画太过注目罢了,有人说:丁聪,他就是为漫画而生的。
丁聪是家喻户晓的漫画家,但是了解丁聪的人都知道,画漫画只是他三项专业之一,漫画在一般人心目中似乎不是难事,但靠它吃饭却不容易,尤其是在旧社会,即使是被称为大漫画家的人,也还需要一项能够养家糊口的“正经”职业。再者,漫画主要是靠报刊发表和读者见面,需要较优越的制版印刷条件,旧中国战争频繁,人民迁徙奔波,常常给漫画以及所有一切艺术的发展带来困难,还有一点就是,漫画生来就是刺人的,它的讽刺功能往往让有些人不舒服,被刺者常常依靠政权的力量给以抵制。由于这三种原因,丁聪在漫画之外还兼有其他专业作为谋生手段,如当画报编辑和戏剧美工设计,赚钱来养活自己和赡养父母,这三项专业在丁聪一生中因时因地被交替使用着,所以丁聪认为自己不单纯是漫画家,而是杂家。
人到老年常爱怀旧,更何况丁聪已是耄耋之年,回忆往事感慨人生,他常想起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著名七律《无题》中的结尾诗句“走马兰台类转蓬”。兰台,是占代的秘书省,李商隐大约是形容自己在官场中转来转去得不到自由,丁聪认为“转蓬,,的形象鲜明生动,极适合于自己,认为自己的一生就是“转蓬”的一生,只是一生从未攀涉过“兰台”一类的地方,而一直随着时代的激流旋转,有时候“我的身子和行动得不到自由,但我的心始终和人民息息相通”。“转蓬”的一生其实并非仅仅丁聪个人才有的经历,但他确实从中体会到人生难得的滋味。这滋味大概只有“过来人”才能参透并且有深刻的理解。
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在大蜕变中的中国社会,真是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在这波谲云诡的变化中,把自己和祖国人民的命运主动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正是这样,这些平凡的大地之子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他们受到了熬炼,从而也发挥了才智和力量,做出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益的贡献,丁聪就是这其中之一。
茅盾先生曾经在1944年记下他1941年在香港和丁聪见面的印象,那时丁聪25岁,“……我第一次会见了‘小丁’,这以前我只是在他的作品中想象他的风采,我把我未见过的艺术家的仪表,长而且乱的头发,苍白脸,乃至大领结,来想象未识面的‘小丁’,这可完全失败了,‘小丁’给我的第一眼的印象是一位运动员,直到现在,我每逢读到小丁的画,我眼前便跳出一个短小精悍,天真快乐的运动员。”茅盾先生对于丁聪的第一印象,一下就抓住他是个“短小精悍,天真快乐的运动员”是再恰当不过的,1996年80岁时的丁聪虽然人发胖了,但身板笔直,走路咚咚响,乌黑的头发,放光的双眼,仍然精神十足,外表上还是像个运动员,虽然他根本就不爱运动。有人曾这样描写他的外表:“漫长的岁月似乎很难征服他,向后边梳去的乌黑的头发,宽阔的额头,红润的脸色,讲话时总带有内涵丰富的笑意和不停的手势,显示了他的爽朗、豁达。鼻翼下,两道深深的、呈弧线的皱纹,与不时紧抿的嘴角浑然连在一起,又给人以正直、倔强之感。只有那睿智、深沉的目光,脸颊上的几点深色寿斑,胡茬上落下的一片清霜,透露了这是一位长者,并且具有五味俱全的人生阅历。”现在年逾90的丁聪虽是古稀之人,却仍然无老态龙钟,只是没有10年前的胖和乌发,虽然清癯却精神矍铄,虽然不再红光满面却也气色润朗,头发有些稀疏花白却还硬挺光泽,步履有些踟蹰蹒跚却还动作自如,比原来皱纹增多的脸上更常见温和的笑意,那是温和的、开心的、近乎孩童般的笑,只有那锋刃般的思维仍然敏捷和利落。90岁前后,因为连摔两跤,糖尿病、胰腺炎又常常困扰着他,他已不再创作,但是爱看画册、爱与熟人团聚仍是他的特点和生活内容。
“小丁”的名字从青年时代起就跟随丁聪,被人叫了近一个世纪,到了90岁,大家仍然写文章称“‘小丁’九十了”。茅盾先生称他“小丁”,朋友们叫“小丁”从不改口,到现在如果叫他老丁,谁都感到这反倒辱没了他。对此丁聪的解释是,这有3个原因,其一是:父亲丁悚,是上海的一位老漫画家,“五四运动”之前就已成名,较他稍晚,又起来一辈子画家,如张光宇、叶浅予等。叶浅予小丁悚16岁,大丁聪9岁,故而他们习惯称丁悚为“老丁”,称丁聪为“小丁”。丁聪刚开始画漫画时,签名曾用过真名“丁聪”,但繁体的“聪”字笔画很多,写小了,版面作出来看不清;写大了,在一幅小画上占了很大一块位置,看上去很不相称,于是张光宇就建议丁聪署名“小丁”,丁聪欣然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其二是:丁聪不在乎“老”、“小”之间的表面差别,他举例说,法国作家大仲马和小仲马爷俩,在传世的画像中,儿子白胡子一大把比老子还老,“老”、“小”在艺术上不能做表面文章。其三是:“丁”字有“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小小老百姓之谓也,未有丰功,难有伟业,随社会的动荡而沉浮,与普通人共酸甜苦辣,只愿回顾平生,胸无羞愧而已,丁聪认为这很符合自己这辈子的基本经历——尽管成名较早,但始终是个小人物,连个头也是短的。“但愿我这一生,能永远与普通百姓为伍,替大家说点话,做点事,足矣。”他常这样说。
1998年丁聪82岁时,已从全国政协委员的位子上退下来,但仍保留耿直的脾气和威风,走到哪里都高谈阔论,口无遮拦,他患难的伙伴和朋友吴祖光这样评价他:“丁聪总有着极为高贵的品质,他狷介耿直,同情弱者,正义凛然,疾恶如仇,虽然平素待人和蔼可亲,但是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对人对事的是非关头,他是一贯泾渭分明,有所不为的。”这些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拜年话”,是经过生与死考验的印证。在“文化大革命”中,吴祖光是被批斗最惨的“反动文人”,当造反派让丁聪揭发其“反革命言行”时,丁聪说:“他是个好人。”由此,丁聪遭到了更为惨烈的迫害。但他肝胆照人、表里如一的人格却在朋友们中间被肯定和赞扬。丁聪的耿盲可见.当年的一段对话:……P1-5
丁聪先生是我国20世纪文化界重要的知名人物,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闯将,曾任职于中国美术馆多年,美术界都熟悉他。我和广大读者一样热爱他的漫画,喜欢他的为人。但是美术馆的研究部门去专事研究他的人并不多见。和丁聪一起的老一辈漫画家还有米谷、张谔、吴耘、刘岘(版画家)等老先生都几乎被人淡忘了。现在由吴琼写出一本关于丁聪的文集,其中既有评传也有艺术评沦,使我喜出望外,深感在丁老90大寿之际,付梓出版,实在是一份最有意义的贺寿大礼。
我认识丁聪先生是1985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我们在会上相见。会议结束后,我陪同丁聪、孙瑛二位老先生回京,在路上丁老向我述说了他的住房困难,希望我能有所帮助,并且邀请我到魏公村外文局的宿舍,实地看一看他的住所究竟如何。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住房一般都比较差,我一看丁老的居室就更差了,一间小屋子,四处堆得满满的,几乎全被书籍占用,他搞绘画创作的工作台仅有50厘米左右,小桌子上全是书籍、文稿、草图以及画画的文具。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阿了许多插图、漫画等艺术作品。其刻苦的精神给我很大感动,我也由衷地同情他。他在说话间一直是微笑着,乐呵呵的,并无怨言,如此使我越发动情。回到文化部艺术局,我即刻向李刚局长汇报,并且写了情况说明。不久部领导批示,给丁聪先生在中国画研究院旁边的高知楼里分配了一套四居室的住房。于此,他和时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的叶浅予先生成为近邻。他们俩是最亲近的几十年的老友,每天散步在一起,隔三差五还到公主坟吃上一顿四川的东坡肉,生活安逸,心情愉快。1989年以后我到中国美术馆任职,于是我们之间的接触就多了,我对丁聪先生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情感也愈来愈热。在他80岁寿辰时,我们在美术馆园厅给丁聪先生搞了艺术回顾展,不巧那时丁老突患肾病住进医院,研讨会没有开成,至今我都心存遗憾,而丁老总是说“可以啦,可以啦”。
就在前些年我注意到吴琼同志在不断地写出一些文章,宣传丁聪先生,报导他的近况和创作情况,也叙述她和丁聪、沈峻夫妇交往的感情。作为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她经常要与丁、沈二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等事务,为他们做些服务。吴琼的热忱、负责,丁、沈二老的谦和、慈祥,双方的诚挚,使他们成为至亲至爱的忘年交。对此我曾建议吴琼,把丁聪先生的人生与艺术作为专题,希望她能当一门学术研究下去。果然吴琼十分要强,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对丁聪先生感情笃深,又肯努力学习,在繁忙的办公室事务工作之余,加班加点,把她在丁聪先生处所受到的艺术的熏陶、人格的感染和历史的知识写下了不少的文字。今天汇集成册,形成此书,令人刮目相看。
此书前一部分,著者把丁聪先生70余年的人生途程和艺术经历,生动概括地描述给观众,使丁聪在20世纪30~40年代学习绘画,抗日战争时期用漫画去战斗,从香港到北京投身新中国,50年代“反右”运动中蒙冤,发送北大荒劳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的各个时期的幕幕活剧展现得丰富可信;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充盈着睿智、光明磊落、正直坦荡,从来都是那样开朗幽默、乐观自信、不懈地用画笔为人民服务的老知识分子,活脱脱地充满着血肉、充满着人格魅力的丁聪被描写出来;复杂的经历、曲折的道路、坎坷的命运融在时代的变迁之中,把丁聪不计荣辱、爱国忧民的情怀表抒得真切感人,使人悲仰;毫无矫饰,不卑不亢,幽默乐观,对自己所受过的不公正和委屈,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和求实精神,令人敬仰;富有才华,对人民富有热情,对他热爱的绘画艺术饱含激情,活力充沛,不懈地追求真善美,在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设计等方面成就非凡,令大众喜爱而迷恋。
20世纪30年代可谓中国漫画史上光辉的一页。丁聪先生从15岁开始在上海发表漫画作品,他是一位年轻的干将。从秉承家学到专业画家,从漫画到画报编辑和戏剧美工设计,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丁聪所涉猎的艺术门类多而广,自然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吴琼同志对丁聪的漫画成就作了较深入的评论,从关照时代的立意之美等四大美学特征解析丁聪漫画艺术的特质,又从造型、线描、构图、色彩等特点解释他的艺术形式语言,可谓见地明晰,深入浅出;抓住重点,剖析有度;慎之思之,寓目得心。
由于政治制度的转换,新旧社会两重天,丁聪老人自然受到的影响较大,因此,他的阅历也是丰富多彩,对他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长远课题。本书作者紧紧抓住一根主线,从人生和艺术,艺术与人生不可分割的生命线上为丁聪先生的研究开启了新风。她朴实无华的文笔,幽怀挥写的气韵,生动概括地勾勒出一位大艺术家的风貌(全景式的风貌),从而推动对丁聪先生以及米谷、张鄂、刘岘等美术馆的老艺术家们的学术研究,并且满足广大读者与美术爱好者的热心渴望,我们应该对《大师“小丁”》的出版表示祝贺,也期望吴琼同志不断写出新成果,使丁聪先生的艺术与精神发扬光大。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
杨力舟
2007年4月2日
《大师“小丁”》一书经过多年的文字积累与收集,如今鼓足勇气终于完成。它能为美术发展进程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史料和见解,就已足矣。
作为美术工作队伍中的一名小兵,受到丁聪先生人品艺品感染,又得到各位方家的不吝赐教,能够为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做出一些努力,是件很荣幸的事。本书浅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感谢馆内外各位前辈、专家、同仁对本书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出版社编辑设计人员的鼎力协助。
还要感谢很多人,他们是美术同道的志士仁人,愿艺术带给各位最虔诚的祝福。
吴琼 于中国美术馆
2007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