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铁路的修建,两颗牙齿化石的发现,让人类用火的文明史向前延伸了100多万年的时间,也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那是1965年的4月,中国确定了建设成昆铁路的百年大计,修建铁路的前期地质勘探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负责,地质科学院派出了浦庆余、赵国光和王德山等地质学家,组成了一个探测队,深入云南元谋盆地进行勘探工作。
就在那一年的5月5日,地质学家们进人大那乌村进行地质勘探,当地的老人无意中向勘探队员们讲起了村中人的一个发现。原来,在这个村中的山沟里,村民们居然找到了化石。老人的话让勘探队的队员们感到十分兴奋和好奇,于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勘探队员们来到了化石的发现地,并真的在那里寻到了几颗化石,其中就有类似人类牙齿的化石。
牙齿化石比较粗壮,内侧较为凌乱,外侧则相对平坦,原始特征非常明显,化石的齿冠部分留存还算完整,只是齿根末端有些残缺,而且表面也有许多细小的裂纹。
由于无法断定这两颗牙齿化石的出处,于是地质勘探队将它们带回了北京,由古人类化石学家胡承志先生对其进行研究,胡先生最终推测其为口腔上部的两颗门齿。
这两颗门齿究竟属于谁呢?带着这个疑问,胡承志将门齿化石的特征和其他牙齿进行了比较,经过比对,他发现,这两颗门齿所显现的特征可以表明,它们的主人有可能有纤细种南猿的血脉,并与著名的北京人有着血缘关系,他很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一批直立人,并正好处在纤细种南猿向直立人进化的过渡时期。因此很好地弥补了猿类向直立人进化过程中的一段空白,也将我国最早发现人类化石的年代提前了一百多万年,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不可估量。
元谋人的存在早已被世人知晓,但以前并没有给予直接的肯定,这次的发现,将元谋人推到了全世界人的眼前,元谋人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同时也引起了无数人的争议。人们讨论着元谋人的来历,这个种群到底生存在何时?如果按照中国科学院所做的地磁测定,那么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有160万年到180万年,是已知最古老的人类,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地磁年代超不过73万年。所以元谋人生存的年代应该是在60万年到50万年间,或者更晚些,这两种说法各执一词,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却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除此之外,人们的讨论重点,还集中在元谋人是否可以被认定为“人类”上。
作为一个人类的标准,应该符合最基本的几个要求,那就是可以制作和使用工具,并拥有自己的语言,而最原始的人类至少也要学会火的使用。那么元谋人呢,他们会些什么?可否有证据能够证明他们符合作为人类的资格?
有人曾说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古物,随便踢一脚都能找到古董。是的,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中埋藏着数不尽的古物,也掩埋着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在考古学家们不断的努力发掘和探寻中,我们终于一点点地拨开了眼前的迷雾,逐渐看清了元谋人的生存状态。
1973年的一天,由云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元谋县文化馆共同组织的考古队,联合发掘了元谋人的遗址,被深深埋在泥土下的六件远古石器展露了出来。这些石器虽然粗糙,但它们的出现足以说明元谋人在当时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后考古学家们还在土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碳屑,这些碳屑大多都出现在粉砂质黏土和黏土里,还有小部分掺杂在砾石透镜体内。炭屑的分布也并不均匀,有的集中,有的分散,中间还夹杂着被烧黑的动物骨骼化石,虽然考古学家们无法证明这些炭屑和被焚烧过的动物骨骼,究竟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但如果将之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推断。那就是,当时的元谋人很可能在生产活动中逐渐掌握了用火的技能,已经学会了烤制猎物,他们将猎杀的动物放在火上烤制后再食用,而不再生吃,已经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元谋人的出现让我们将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一百多万年,同时也将人类的文明史向前延伸了一百多万年。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