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军人生来为战胜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一南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要有点精神,军人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是何等高耸入云的精神境界!拥有此等精神境界的军人,是国家和民族千金难求万金难觅的无价之宝!从大将粟裕到少校苏宁,如果没有这样的军人,我们到哪里去发掘人民军队过去制胜的精髓、和未来决胜的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这样一批人义无反顾地奋勇献身,又怎么去建设自己的强师劲旅、怎么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内容推荐

军人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军人生来为战胜》是金一南先生的短文集,以军人为主题,收录了若干金一南先生作品,文章多数是在砺石上打磨出的匕首和投枪。

目录

代序

第一辑 忘却的纪念

 花环与荆棘

 从一场战争看一支军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不”的旧中国

 我们中国军人

第二辑 历史的声音

 历史告诉我们

 从四个人看台湾政局

 谁在控制台湾军队?

 混淆战争性质,意在阻挡统一

 国人不打国人到国人不出卖国人

 我们记住这一课

第三辑 军人的眼睛

 通过战争认识战争

 新闻与战争

 国家意识与霸权意识

 美军、计算机与网络

 我眼中的美国女兵

 美国人与战争

 美军为何仍在研究越战

第四辑 战争的回音

 为什么不是第二个越南

 俄罗斯这个砝码到底有多重?

 北约不是仓促上阵

 科索沃不是科威特

 奇迹与尴尬:俄军抢占机场

第五辑 世界的影子

 从这一天看世界

 自己的历史自己书写

 艰难的联合国与艰难的限制反弹道导弹

 八国峰会与今日世界

 统一的欧洲:真老虎还是纸老虎

第六辑 和平的泪光

 世界的血与美国的梦

 “没有蓝图”的日本向何处去?

 由美俄增加军费想到的

 倒塌与重建的柏林墙

 从东帝汶到车臣

 从科索沃到塞拉利昂

 没有帝国日不落

后记

试读章节

历史告诉我们

时下流行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据说这句话可以使人清醒。

台湾那位李登辉最近炮制出一个“两国论”,我们在批判他的时候,也许也要问一下,我们在跟什么人打交道?你以为他是谁?

他的父亲是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警察。抗日战争中老百姓怎么称呼这类人,大家不会太健忘。他的哥哥是台籍日本兵,阵亡于菲律宾,其灵位至今供在日本靖国神社。他本人有过多个日本名字,如“李登次郎”、“岩里政男”等,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入伍服役,当过帝国的陆军少尉。

站在海峡对岸与我们叫板的,就是这个人。虽然隔一道台湾海峡,但此人身上“学者”、“农业专家”、“民选总统”等等光环,轻而易举就被历史残酷地剥尽。凡触及至此,推他上台的政党和给他投票的选民,也只剩下回避不尽的局促与解脱不清的尴尬。

有人出来说了,历史是什么东西?可以告诉他:历史是一面明镜,没有它便不知兴亡。历史是一座洪钟,没有它便不知廉耻。历史是高悬于每一个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它便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设想如果没有历史,今天我们有谁还会知道汉民族中出过秦桧。没有历史,有几人能想起奉行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中出过汪精卫。没有历史,将来的中国人哪里会知道,20世纪末台湾跳出来一个分裂中国的李登辉。一个民族若失去历史,怎么能不堕落,怎么能不被黑暗吞没。

有人因历史而谨慎、而敬畏,就有人因历史而恼怒,而嫉恨。自古以来,总有人不惜以最残酷的刑罚对付那些真实记录历史的人。现在打起民主旗号了,挂出人权招牌了,酷刑不好再用,另一种方法便时髦起来:修改。应该不算巧合,日本文部省在那里千方百计修改教科书的同时,台湾的李登辉也在那里千方百计修改中小学课本。他们修改,因为他们畏惧。前者想掩盖侵略战争犯下的罪行,后者则想斩断与祖国大陆文化联系的根须。他们修改,也因为他们有所图。掩盖了战争罪恶,才好重整军备。斩断了文化根须,才好宣称“两国”。

现在可以回答“你以为他是谁”了,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许我们应当感谢他。对10多亿中国人来说,这真是天下难寻的反面教员。因经济发展,生活小康很多人逐渐淡忘了前人为之牺牲奋斗的那些事物。是这个叫李登辉的人迫使我们停下身边的娱乐与手中的忙碌,面对五千年历史沧桑,重新思考什么叫国家,什么叫民族,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卖国这些古老且沉重的话题。我们怎能不再次深深体会到,那些我们以为早已经过去了的历史,仍然在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而战争与和平,决不仅仅取决于单方面的苦口婆心。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中国不完成统一,中华民族无法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统一,就有缝隙。有缝隙,就有苍蝇生蛆产卵,嗡嗡叫,几声抽泣,几声凄厉。就有人想借助缝隙撕裂你的板块。对中国近代以来这个最明目张胆公开打出旗帜搞分裂的人,海外华人将其讥为“李灯灰”。讽刺可以,实证却不行,因为这类人从来不会像灯灰那样一阵风刮来便粉末散尽。“两国论”背后,有二些问题更值得我们思索:为什么中华民族中延绵不绝这样的败类?为什么在这类人旁边还能形成一个喝彩的群体?为什么这类人在搞分裂勾当时总是得寸进尺、有恃无恐?不想透这些问题,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宣讲“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时候,有人敢一挥手就推翻掉两岸的谈判桌。

历史是明镜。历史是洪钟。历史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历史告诉我们,“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我们拿起批判的武器的时候,必须同时掌握武器的批判。在中国,阴谋分裂者得到的从来只有万民唾骂,为统一流血牺牲者得到的则是千年敬仰。

这就是一部五千年奔腾浩荡的中国史。  P57-59

序言

面前有一张表格:1936年底世界各大国陆军力量比较。

它令我万分吃惊。当时中国陆军220万人,世界第一;日本陆军25万人,世界第八。此时距七·七事变仅差半年多一点。

半年以后,世界第一几乎亡于世界第八。

再往前翻。英法联军1860年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用了多少兵力?英军一万八千,法军七千二百。区区二万五千人长驱直入一泱泱大国首都杀人放火,迫其皇帝天不亮仓皇出逃“北狩热河”,恐怕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算一项记录。

1900年英、法、德、俄、美、日、奥、意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国家倒是不少,拼凑起来的兵力却不足两万。虽然京畿一带清军不下十几万,义和团拳民更有五六十万之众,仍然无法阻止北京陷落和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以二万人索取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或许是世界战争史上又一项纪录。

我们声讨帝国主义的凶残及其侵略成性、掠夺成性、喋血成性,我们咀咒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卑躬屈膝、丧权辱国,为那部屈辱史我们长叹不已、挥泪不已、心潮澎湃不已,这还远远不够。战争是不讲道理的,从来不一定谁有理谁就得胜。战争最讲究实力。义和团虽数十万之众,但是用引魂旌、雷火扇、阴阳瓶、如意钩等八宝什物与八国联军的长枪大炮对阵,仍是以卵击石。如果谁人多兵多谁就得胜,恐怕中国早已无敌于天下。

无先进武备无法一战,有先进武备胜利便唾手可得了么?甲午战争时北洋水师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是亚洲最具威力的海战利器,大清陆军之毛瑟枪、克虏伯炮也绝不劣于日军的山田枪和日制野炮,为何反倒败得更惨?抗日战争爆发时,民国政府装备的中国陆军主力步兵师拥有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炮36门,堪称当时的世界水平,不也仍然一溃千里?

胜利如果仅仅是人力与物力的算术和,旧中国的军事何至败得如此之惨。

自战争诞生出军人这种职业,它就不是为了承受失败的。军人生来为战胜。但战争法则钢铁一般冰冷。战场的荣辱从来就不是军人的选择,而是战争的选择。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一支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一支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

人民解放军中有一位战争年代打出传奇色彩的名将粟裕。人们皆知其辉煌战绩,却鲜知他为胜利付出的心血。他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胜利了,进城了,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商品,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和平生活持续几十年,每晚就寝前他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晚年生命垂危之时要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了,他还一定要按照军人的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扎进裤腰。

人民解放军中还有一位一生未经历战争、却一生为未来战争准备不已的苏宁。古人形容常备不懈是“枕戈待旦”,苏宁从军23载,23载枕着叠放军装的梆硬的包袱皮。别人整晚整晚聊天看电视,进餐厅歌舞厅,他整晚整晚缩在简陋的小屋,泡方便面就咸菜钻研军事学术,点半截蜡烛研究高技术战争。

人要有点精神,军人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是何等高耸入云的精神境界!拥有此等精神境界的军人,是国家和民族千金难求万金难觅的无价之宝!从大将粟裕到少校苏宁,如果没有这样的军人,我们到哪里去发掘人民军队过去制胜的精髓、和未来决胜的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这样一批人义无反顾地奋勇献身,又怎么去建设自己的强师劲旅、怎么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军人皆梦求胜利。却不是所有人都舍得为胜利付出代价,不是所有人都舍得为胜利燃烧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胜利的给予总是那么啬吝,为什么从古至今,胜利从来偏爱千锤百炼的军队,和千锤百炼的军人。

后记

本书的书名取自一篇短文。

那篇短文不知改了多少遍。

不是为发表而修改。只是为修改而修改。

在修改中,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思想。

我从来没有为一篇短文花费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每次修改准忘记钟点,准睡不着觉,准容易发火,准十倍百倍地讨厌任何干扰。

其中缘由,不言也明。

却又言尽也难明。

在那篇1500字的文章里面,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中国军人的使命与命运:历史的,现实的,过去的,未来的。

所以我爱它至深。

5年前,当我最后一遍改完并把它定名为《军人生来为战胜》时,突然萌发一个念头:如果将来能出一本短文集,一定要以此为题。

这个“将来”,竟然已经来到眼前。

于是我把以《军人生来为战胜》为主题的这本文集,小心翼翼地放在大家面前。

我知道,自己难以穿梭织出花团锦簇的文章,让人看了暖融融,喜洋洋。收到集子里面的,多是在砺石上打磨出的匕首和投枪。所以当别人文集取名为春花集、秋月集、莺歌集、燕舞集的时候,我宁可取名为短剑集,匕首集,投枪集,军号集。

或是心血集。

一遍又一遍写,一遍又一遍读,一遍又一遍改,一遍又一遍感受过去和未来的呼唤,以及内心深处的呼唤。

你可以淡漠过去和未来的呼唤,但你定会服从内心深处的呼唤。人人内心深处发出不同的呼唤。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内心除去呼唤个人功成名就和个人充裕富足便不再有它,我们的血液便会逐步变冷。

那不应该是我们的命运。

何必再去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自从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新中国的公民不该再有尊卑之分。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关注与热爱,每一个中国军人对自己军队的关注与热爱,已不须反复借助千百年前的思想和语言来表达。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我们不是缩在前人的身影之后,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

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从眼前掠过,令人感奋,令人嗟叹。他们以牺牲为中国人民服务。以忍耐为中国人民服务。以忠贞不贰、任劳任怨为中国人民服务。在本篇草稿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我不禁写下这样一句:

“军人以胜利为人民服务。”

我认定,这是中国军人的宗旨。

每一位出类拔萃的中国军人,都在燃烧自己的生命照耀胜利。

那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火炬。

与每位阅读此书的读者共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