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
分类
作者 祁有红//祁有金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企业的安全风险和发生事故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直接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硬性指标。企业管理者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书站在国际安全管理前沿,透过亲身管理实践,在总结人类社会两次安全生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安全观,构建出新安全管理理论的完整体系,为彻底扭转安全生产事故易发态势,缩短发达国家事故易发期走过的路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内容推荐

本书站在国际安全管理前沿,透过亲身管理实践,在总结人类社会两次安全生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安全观,构建出新安全管理理论的完整体系,为彻底扭转安全生产事故易发态势,缩短发达国家事故易发期走过的路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目录

前言 新安全观,你不能不知道的血泪法则

第一章 为什么有人一生平安,有人事故不断?——新安全观

 1 你真把“安全”当“第一”了吗?

 2 生命至高无上

 3 安全机构是第一部门

 4 一切事故皆可预防

 5 安全背后的责任

第二章 还有什么比丢掉责任更可怕?——背景考察

 1 堵住事故漏洞靠人人尽责

 2 事故危害甚于战争

 3 事故损失是个无底洞

 4 追究责任,厂房挨着班房

 5 责任意识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能承担责任,才能安全生产——新安全运动

 1 不能有效制止,局面就会失控

 2 政府在行动

 3 安全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4 共担还要靠分担

 5 让岗位负起责任

第四章 安全是你的职业底线——管理延伸

 1 责任是第一素质

 2 怕死的才是好员工

 3 选恋人也要讲究安全责任

 4 安全是职业进步的阶梯

 5 绩效考评要强调安全责任

第五章 让先进的“洋”管理本土化——管理新知

 1 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2 向美、德、日学习

 3 写你干的,干你写的(美国——以人为本)

 4 量化细化全面化(欧洲——制度至上)

 5 预知预警,伤害早知道(日本——本质安全)

第六章 安全监管,为企业运营全程特护——过程控制

 1 谁说风险看不见? 

 2 反复确认保安全  

 3 必要的安全指导老师

 4 小偷进屋先干什么?  

 5 安全审计必不可少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

 1 处罚不是万能药

 2 最危险的地方凭什么最安全

 3 安全文化就是金钟罩、铁布衫

 4 颜色、光线、声音,个个性命攸关

 5 跨国公司也青睐顺口溜

第八章 执行力,必须绝对落实——组织氛围

 1 事故是积累出来的

 2 听得进批评,才没有哭声

 3 违纪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4 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5 安全执行力路线图

第九章 企业安全谁负责?——自我管理

 1 死神对谁也不会网开一面

 2 大祸源自小错

 3 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4 自己管理好自己

 5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第十章 为安全尽心,免亲人伤心——情感管理

 1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

 2 你“安”家才“全”

 3 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4 你可听见妻儿老小的悲鸣?

 5 别拿情绪不当事

第十一章 想安全,还要会安全——技能培训

 1 撑开你的保护伞

 2 学习比小心更重要

 3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4 防火防爆防污染

 5 办公室安全大意不得

 6 能力决定平安

第十二章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自助训练

 1 你是否属于易出事故人格?

 2 想法决定活法,心智决定安全

 3 别让情绪控制你  

 4 别让压力压垮你

 5 平安就是无上幸福

附录一 安全管理工具

 管理层指引

 员工自主管理模板

 安全推广

附录二 安全法规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

试读章节

            生命至高无上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一理念,多次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活动主题。

国际上有关人权的公约,我国参加了20多个。这20多个人权公约涉及最多的是什么?——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基本人权,而且是首要的人格权。活着,并且要获得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最高利益,现代国家都用立法的方式对此加以保护。危及生命健康的安全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中国政府采取了尽可能的干预政策。这种干预,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论生命健康遭受的危险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是自愿承受的还是不自愿的,而且不论这个人的职业、地位、学识等的影响,国家都会干预,用宪法、刑法、民法和一些部门法严加禁止。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破坏公共利益,危及他人安全。有人说,我自己剥夺自己的生命健康,可不可以?这叫“自杀”。按照立法精神,自杀也是不能允许的。

尊重生命健康的权利,体现的就是人权、人本、人性。过去我们常讲“为人民服务”,现在常说“以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恒定不变的,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健康权属于基本人权,没有生命健康,人的生存发展、人的价值体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就是一句空话。“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中国管理界第一部红色经典《向解放军学习》指出,“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透过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让我们在思考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同时,更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安全管理。我也更加坚信,我们政府在安全生产中提倡的“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愿望,代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史记载的人类战争,打的都是规模,都是人海战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干什么用?消耗呗。兵书有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不计成本的惨烈死伤中谁能坚持到最后。两次世界大战,投入的军队人数都是用千万来计算的。不仅军人死亡,老百姓也不被放过。翻开史书,屠城的历史惨剧曾多次出现,距今最近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丧生,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世界战争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人口的锐减。

未来的战争不一样了,随着信息成为改变战争文化和战争思维定势的新技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核心理念必然会在战争中得以体现。进入21世纪后,在局部战争中已经有所表现,用精确制导炸弹打击敌方的军事政治目标,而且还要尽量少伤对方的军事人员。战争的成本效益概念也不一样了。精确制导武器成本大大下降,差不多相当于一枚特种炮弹。高科技条件下战争成本选择的结果,演变成大量使用精确武器,而不必大量使用成本高昂的人员,不再轻易地付出一个士兵生命的代价。太空武器已经在准备部署之中,未来战争主要是靠急速精准的目标打击,来代替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就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理念影响未来战争的时候,跨国公司管理中体现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精神,也在冲击着我们对安全的理解。

天津有家拉法基铝酸盐(中国)有限公司,他们把所有不能上班的“工作日损失”都叫事故。一名女员工去北京办事,由于穿的是高跟鞋,下楼梯时崴了脚,一个星期不能上班。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拉法基公司的高度重视,在全公司开展了一次“高跟鞋危害”的宣传。拉法基一贯的做法是千方百计去找事故,再在公司里“大肆”宣传,不断地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消除因长期不出事故而可能产生的麻痹思想。

在拉法基这类公司,“高跟鞋崴脚”也叫安全事故。

很多城市都有施工挖坏管网造成停水停电的例子,这算不算事故?我父母住的小区2006年6月也发生了类似施工事件,被当地媒体称为“宽带网‘刺’破供水网”,造成生活供水中断。但居民并未认识到这次停水是一起事故。主管部门认为,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就是事故,并且召开了停水事故分析会,进行深刻反思,制定防范措施。

杜邦公司甚至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2000年12月5日,杜邦在苏州的生产基地附近有一家工厂因电焊火星引发火灾,最先赶到现场的人员中就有苏州杜邦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对照别人的事故,检讨本厂的动火许可程序、消防设施、消防设备检测、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火警预告和自动喷淋系统,“别人生病我吃药”,从思想和行动上力争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贯彻,容不下一点对人生命健康的伤害。

现在,随着安全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从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等多个角度观察事故,定义安全。无论哪家哪派,都不能离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所在。

然而,在实践中,整个企业界正陷入系统性的误区。在安全工程观指导下的企业界,普遍把物的安全状态放在远远高于人的安全行为的地位,这是对“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安全工程师,除了港台之外,却鲜有安全管理师的踪影。这种“物大于人”或者“只见物不见人”的安全实践现象,证明大家已经习惯于接受貌似科学实则荒谬的流行。诚然,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都是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但是,物的安全状态不会自动生成,背后仍然要靠管理者和操作人的行为。完全可以说,安全生产,关键在人。人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无论生产形态怎样变化,安全设施怎样发展,都改变不了人在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P12-14

序言

       新安全观,你不能不知道的血泪法则

伤残患者汇集病房,呻吟哀嚎不绝于耳。

——我遭遇车祸后住进医院,所见所闻刻骨铭心。

全国一年的事故损失,相当于1000多万个职工一年的辛勤劳动化为乌有,相当于近亿农民一年颗粒无收。

——我国第一部安全经济学的作者罗云痛心地说。

上百部法律为何管不住“事故频发”?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劳动保护》杂志的文章感慨万千。

这一切源于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安全。从宇宙洪荒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被赋予了无比沉重的意义;生命的足迹未来无论拓展到哪里,人类都无法摆脱,必须面对;人类要生存生活,劳动创造,拥有财富,它是这一切的保障;它更代表着道义和责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它的存在。

第一位的问题

现实让人无法轻松。

安全的对立面是事故。事故在这个世界上面目狰狞,大行其道,泛滥猖獗。厂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机场码头、商场学校、家庭住宅等等所有生产、生活场所,总能见到事故的魔影;矿难、空难、海难等等灾难性的事件总是打碎世界的祥和宁静;工业伤亡、交通肇事、环境污染、食品卫生、药品安全等长期困扰社会,总让世人一筹莫展。事故的背后是哭声,是血泪,是家庭的破碎,是企业的泥潭,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形容往往是空洞的,但数字会说话。人类学家统计,二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我们要问,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事故的日子能有多少天?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最新报告显示,事故的发生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全世界每年因公死亡人数达到200多万人,是每年全球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平均每7秒钟死1人,每分钟死8人,每小时死500多人,每天死6000多人,相当于每天发生一次像美国“9·11”恐怖事件那样的大灾难。这还不包括工伤以外的各类事故人数。人们害怕疾病,害怕战争,但事故同样让我们心惊胆战,让我们失去健康,失去生命,失去财富,失去物质基础。事故是除战争、瘟疫以外的人类大敌。

事故的损失是惨重的。事故经济损失占企业成本的比例,各工业国最低的为3%,最高的达到8%以上,甚至超过很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英国安全卫生执行委员会(HSE)的研究报告显示,工厂伤害、职业病和非伤害性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约占英国企业获利的5%~10%。全美安全理事会(NSC)的一项调查表明: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每1美元的投资,平均可减少8.5美元的事故成本。我国企业界一年发生70多万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500亿元。

安全事故如同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不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注意到它,但却无法预测它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中国安全监管官员会见外宾时说:“安全问题没有国界,它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

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更排在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三个不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6年1月23日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安全第一”,安全管理永远是企业的第一管理。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预测:随着中国政府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强硬,未来3至5年,事故处罚将成为致使企业亏损,经营难以为继,从而倒闭的重要原因。承担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责任的企业,将会在政府的监管行动中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政府的严厉监管、事故的成本压力和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责任,将迫使每个企业都写好安全生产这张答卷。

安全,我们曾经误解你

怎么才能安全?我们疑惑,我们寻找,我们想知道答案。

在从猿到人的劳动中,事故陪伴着人类的童年。原始社会时,人类栖息山林,以狩猎为生,身陷虎口之类事故不断,生产劳动总是与伤亡相伴,人们在安全生产面前是那么的弱小、无力。人类对安全产生了第一次误解: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分明都是人类对之无能为力的动物的化身。人类企望用崇拜、敬奉的方式感化凶残的野兽,对人类大发善心或者保佑平安,以此求得安全。

据说,留守后方的妇女有意无意中将温顺的小动物驯化放养,把谷子撒到地里长出庄稼,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出现显著降低了生产劳动的伤亡率,无论是逐草而居,田问劳作,还是手工业生产,劳动过程和劳动对象对人身都够不成威胁,安全问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这次人类安全生产史上的飞跃,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一经验,也使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再次唤醒事故恶魔的时候,产生了幼稚的幻想,以为技术进步就一定可以根绝事故。

工业浪潮的涛声打破了田园诗般的宁静,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力的广泛应用,正当人类陶醉于改造世界的壮举中时,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发明创造的机器反过来成为吞噬自己的魔兽;人类用血汗换取了利润,但前所未有的大产出的背后却是滴滴血泪、森森白骨;矿业开采、石油化工、加工制造、建筑安装、电力能源、交通运输……几乎所有工业社会的产业门类都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问题。人类掌握改造自然的力量越大,事故比以往具有的破坏力也越强。以战去战,以暴易暴,人类挥舞着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主动出击……

应该看到,把企业安全作为工程,特别是系统工程,与人类第一次的安全误解相比是巨大进步。可是,为什么最近100多年来,安全手段和事故总是此伏彼起,给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科学进步提高了物的安全状态。确实会减少事故,就像管制刀具、枪支、毒品等工具能够减少犯罪一样,但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犯罪动机,即使没有刀枪也照样可以杀人越货。技术崇拜正像远古图腾一样,是人类对安全的再次误解。预防犯罪从根本上讲应该靠法治、靠教育,而把安全工程带来的物的安全状态,转化为企业的本质安全,则需要靠科学管理来影响人的安全行为。

安全管理,管理的位置占几分?我们常说安全管理,但是整个社会注重的只是安全的工程性质,而非管理性质。在职称序列里,有安全工程师,没有安全管理师。在大学里,企业管理专业没有安全管理课程,少得可怜的安全知识被放在了人力资源或作业管理课程的某个角落;想较为全面地学习安全管理知识,要到安全工程专业去学。与此相反的是,海外的安全管理却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美国研究生教育开始培养管理方向的安全硕士,我国台湾地区将安全管理师设为企业的常设岗位。安全牵涉到的不仅是安全工程,还要考虑人力资源、投资管理、质量管理、法律责任等等。我们的一些知识界人士对安全生产认识尚且存在偏差,那么,更不能想象我们325万家企业(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都能对安全生产具有正确的把握。

新安全运动与新安全观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在事故高发期发起了各自的(第一次)安全运动。美国公路安全运动,导致新的联邦机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诞生和联邦安全性能标准的颁布。日本自发布《第一次交通战争宣言》后,又在工业生产领域开展“5s”即“五常法运动”,发起“零事故运动”,增强了国民的安全意识。美国、日本的全民运动经验,引来事故多发国家的仿效。欧盟的道路安全运动,英国的工作场所“注意脚下”安全运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在进入事故高发期后,政府、媒体、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安全,各方力量共同交汇成一场安全运动。这场有别于唤醒安全意识、突出安全技术的安全运动,被企业界称作是“新安全运动”。“新安全运动”旨在倡导新的安全观:安全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第一位的大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第一部门;安全是人力资源、投资管理、运营流程等一切经营管理行为的否决标准;所有事故都可以通过管理预防;事故预防可以产生效益,安全是最大的财富,人的伤害是最大的损失;管理人员对于事故预防有直接责任,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过去半个世纪里,谈得最多的是“责任”。本书的两位作者,作为报纸经营管理专栏专职撰稿人和世界500强企业Sinopec开展国际合作的安全管理干部,同样深切地感受到,落实责任是一切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不二法门。开展新安全运动,就是要从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

一、企业安全,谁该负责?

按照新的安全观,政府、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害共同体,安全生产维系着三者的利害关系。政府对大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的和谐发展负责;SA8000标准代表未来,企业在现代意义上也是公民,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绿色利润;员工要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要及时报告及纠正不安全的状态及行为,不被伤害也不伤害他人。三方各负其责,安全生产,才能做到“企业有钱可赚,工人有活可干,政府有税可收”,实现和谐社会的安全发展目标。

二、企业安全,谁在负责?

国家、企业和岗位都有责任,然而,现实中却存在责任上移的现象。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崭新执政理念,国家出台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和分解办法》,安全环保指标成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硬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正在表明某些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

从企业内部来看,多数企业勇于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企业负责人在安全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下班听不得电话响,半夜害怕敲门声”。其

SA8000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是Social Acoutability 8000的英文简称。由设在纽约的社会责任国际(SAI),联合欧美11个国家的工会、人权、儿童权益维护等非政府组织和认证行、会计师事务所等跨国商业机构,于1997年10月起草发布。该标准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等提出了具体标准。实,最应该懂得珍惜生命的应该是员工自己,可是,一些员工却竟然认为安全责任有领导扛着,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安全责任,违章操作,违规作业,致使隐患不断,事故频发。

责任上移的原因,就是基础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三、企业安全,怎么负责?

安全管理责任缺位,是现阶段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让每个人真正地负起责任?新安全运动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将过去单纯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状态,化为走进员工的心灵深处,调动起全国2.15亿员工(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勇于负责的愿望。

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第一次安全运动,促进了系统工程在安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完善了风险控制技术,解决的是物的问题,诞生了无数的安全工程师。新安全运动是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手段对安全责任意识持续强化,解决的是人为因素,探讨负起安全责任的思想和方法,使系统工程所分析的安全工作,事事有人负责,环环有人负责,必将把安全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请记住:会刹车才可以驰骋千里,讲安全方能够幸福一生。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

那是一场噩梦。时间过去很久了,我一直想忘却,希望忘掉当时发生的一切,但是伤痛留在我的体内,时时刻刻提醒着我;疤痕永远地吸附在我的身上,永远揭示着那段经历;往事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至今,我仍然能够回忆起那天上午的情形。阳光灿烂,公路上铺满了金黄色。我们几个人在车上有说有笑时,意外发生了。我被甩到了正常行驶道和超车道之间。我意识到自己被移到了路边。很多围观的人在说话,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眼前浮现出奇异的光芒。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被抬到了救护车上。在车上,我得知同行的伙伴中已经有一位当场遇难,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在深圳市保安区的一家医院,经检查,我锁骨粉碎性骨折,骶骨骨折,右臂臂丛神经损伤,前胸后背多处受伤。我躺在床上不能翻身,在医院里租了一个气垫床。前胸后背受伤处愈合很慢,每天医生过来给我换药,我总能听到“刺啦”的声音,在我的皮肤上撕扯,天天如此。

伤口的疼痛还在其次,一直仰面躺在床上,浑身酸痛的感觉难以形容。我很想坐起来,但是,不行。一天24小时都躺在床上,常常迷迷糊糊睡过去,忽而又醒过来,很多次,很多次,我在梦中坐了起来,真真切切地感觉我从床上坐起来,非常真实,但是很快又被疼痛再次拉回到现实中。我只能平躺着,无论是在病房还是在理疗室,无论是在麻醉间还是手术室,我眼前看到的永远是天花板。这个时候,我的胃也来捣乱。由于长时间躺在床上不活动,肠胃蠕动很慢,再加上服用的大量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很大,我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亲人和朋友拿勺子喂我,我也只能吃一口两口。吃饭是难题,排泄是更大的问题。卧床的病人很容易便秘,我也如此。家人把便盆放在我臀部下面时,我还有一个比其他病人更大的难处——因为骶骨骨折,我用不上力气,致使排泄每每失败。不得已,只有请护士们来灌肠。每次灌肠都让我感觉到没有一点做人的尊严,隐秘的肮脏的地方也向外公开……

我的弟弟祁有金在我第一次手术前飞到深圳。作为一个安全管理工作者,他接触过很多的案例,也见到过不少事故的受害者,但这一次是以事故受害者家属的身份,体会到护理病人的那份心情:焦虑、不安、恐慌,还有劳累。也就是在此时,我们两人有了对安全的第一次深入探讨。因为这家医院是广东省手外伤科研治疗中心,住着很多工伤患者,一些工伤患者的家属向祁有金咨询,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也时不时以自身的体验帮助讲解,引来病友们的很大兴趣,甚至有病友的家属追到我的病房继续咨询如何预防事故。这是我们兄弟两人关于安全问题的首次合作。

出院后,我长期处在治疗休养当中。从北京协和医院回到油田以后,我的上级朱灵先生鼓励我多看书多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锻炼左手写些文章。祁有金在深圳医院被工伤患者家属像“追星”一样追逐之后,深有感触,一直在想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安全理论走进大众心中。在我们兄弟两人合作的过程中,祁有金被抽到中石化检查团赴南方油田、施工企业检查,有了深入对比各企业安全管理的机会。

本书在成稿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人士的帮助。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社科编辑中心副总编辑陈飞先生建议我们发挥来自安全管理先进企业的优势,在“安全专家所不能道,企业和员工最需要”的地方着力,打造一部影响深远、造福大众的图书。作为曾创造本土经管图书辉煌业绩的策划人,陈飞先生从选题定位到结构、风格等方面出色地履行了他的职责。在我国煤炭产量第一大省、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山西省,长期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段建国先生和赵文春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他们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媒体称为最繁忙的中国政府官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先生,在准备参加两会前夕,特地安排工作人员于2006年3月2日下午给我打来电话,转达他本人的意见,对我在伤痛未平的情况下写作表示鼓励和安慰,感谢我们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做出的努力。

本书的内容展示了“企管专业学不到的知识,企业会议讲不透的道理”,这也正是我们想要奉献给各位读者的礼物。我们希望用来自于企业第一线的素材,站在理论最前沿的视角,用一种与普通安全管理书籍不同的表达方式,把真正对企业有用、员工关心的内容传达出去;让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翻开这本书能够真正有所启发,让企业的广大员工从阅读这本书中有所感悟,让企业界少些事故,让员工们少些伤痛。

限于水平,这些可能只是我们的愿望,但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欢迎和我们交流,提出您的批评意见(邮箱qyhwyl@sina.com)。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包括我们的家人。我的儿子在我受伤后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断鼓励我“血不能白流”,主动帮助制作了书中的图表。我的妻子口头上表示不热心,但是,在祁有金参加安全检查团无暇顾及书稿的时候,她主动帮助整理了我的语音录入稿。还有我的父母,我们想对两位老人说:爸、妈,儿子们没什么可孝敬的,唯有真诚的祝愿,祝愿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在此,向所有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家庭,表示真诚的问候!

同时,向全国325万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一言:企业要生存,安全是底线。

向全国亿万企业员工道一声:快乐工作,享受安全!

作者

2006年10月于河南南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