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徒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倔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培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少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继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骁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 精彩页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国演义》第一回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似江水由三峡出,浩浩荡荡,蔚然成势。虽然魏、蜀、吴的历史并非由此发轫,但确实系由黄巾举事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形势,然后才有群雄并起、相互割据、征战频仍、动乱不已的局面,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架构。由此来看,从黄巾起义开篇,写这本演义,开门见山,主人公马上登场亮相,确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开头。 从写小说的角度看,这样入手,来得直接些、痛快些。《三国演义》的作者,尤其是整理者,是毫不掩饰其刘汉正统思想的。所以开宗明义第一章,刘、关、张理所当然地作为主角出场。紧接着才是作为从属的魏之曹操、吴之孙坚露面。正朔观点,不言自喻,爱憎态度,泾渭分明。 罗贯中和嗣后的整理者十分明白地告诉读者,刘备是怎样的人,曹操是怎样的人;谁是英雄,谁是奸雄。虽然扬爱抑憎得未免有失偏颇,从文学角度来看,如此的不隐讳,自是此书的瑕疵,但这等迫不及待,旗帜鲜明,使全书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导向,也构成了此书的一大特色。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权谋教科书或计谋大全,那么,第一回的“结义”,便是未标明为计的第一个权谋: 歃血为盟,契结金兰的结义,也称拜把子,是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多半因为需要而结义,亲密是次而次之的考虑,通常流行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之间。这种以感情色彩来掩盖其政治目的、阴谋意图的集结方式,多不为具有教养的阶层所取。 在《三国演义》那个时代,袁绍、曹操、孙策这些大人物,用不着和谁结义。相反,刘备、关羽、张飞这些小人物,既无权势本钱,又无人望背景,要想在群雄纷争的混乱局面中,出人头地,冲决而起,只有用这种结义手段聚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点声势。作为处在社会底层的单个的人,只有同声共气,相互援引,生死以助,不分你我地抱成一团,才能立足挣扎,也才能奋斗求生。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言“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说的什么人和什么人能在一起,什么人和什么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从这个“在一起”曰“合”、“不在一起”曰“分”的两个字而开端发轫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蜕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谓、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馀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谓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 导语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国文陪读三国演义(上中下)(精)》评点不在于观点正确,重在独到。全国能熟读二十四史再来评三国,且数十年四次重评三国的,恐怕唯李国文先生一人,在阅读中与他切磋、争论,趣味盎然。 序言 李国文 读《三国演义》,约法三章在先: 第一,它是历史小说,不是历史。作小说读, 当故事听,可以;千万不要视为正史,尤其不可据 作信史。 第二,它的尊刘抑曹思想,只是作者的一家之 言,和需要者的一厢情愿,并非历史定论,而是一 定历史时期,一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听听,无妨 ;信之,不必。 第三,它是数百上千年来,先由“说三分”的 艺人话本形式出现,逐渐经文人加工润饰,而成为 有说有唱的演义文本。宋代陆游那首《小舟游近村 ,舍舟步归》里提到:“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 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个蔡中郎,便是此书开端的大文人蔡邕。可见从 南宋起,“说三分”这些专讲三国故事的说书人就 出现了。直到元末明初,经罗贯中(约1330—约 1400)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修改加工,凝练 完善,拾遗补阙,雅正文字的《三国志演义》,正 式定型,后又经清人毛宗岗(1632—1709以后)与 其父毛纶,再度增删修正,整顿回目,遂成定本。 因此这部作品,可以称作真正的集体创作,由于其 大众参与程度相当高,因而精芜并存,薰莸同在。 认识到这一点经纬,对于《三国演义》的阅读,可 谓得其门矣。 《三国演义》被称作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 本奇书,不仅因为它是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 内涵最丰富的历史小说;而且问世以来,印刷数量 之大,读者受众之多,普及范围之广,在中国自有 书籍版行以来,为当仁不让的出版物冠军。而最奇 者,此书一直受到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到 士农工商,以及倡优皂卒、引车卖浆之流的一致欢 迎。因此在中国,无一人不知此书,无一家不藏此 书。上一代读完了,下一代接着读,代代传诵,无 穷不已。 这部杰作,初读起来,难免有古老陈旧之感, 但荡开浮沙,便现真金,这部书中强烈的文化承载 ,道德关注,乃是最能震撼中国人,最能凝聚中国 人的力量所在。拿起《三国演义》这部书,最有分 量的两个字,为忠和义,以及延伸出来的仁义礼智 信,虽然其中有被封建统治者和迂腐儒生歪曲、篡 改、错解、误读而产生的缪误,但近百年来,中国 人在精神层面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判断识别能力,在道德情怀上,仍万变 不离其宗地继承着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承担, 对朋友的责任,对生活的热爱,对正义的支持,对 弱小的同情,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的慈悲之心……所以,《三国演义》从 其萌芽状态起,直至今天,一千多年,其中最闪光 的部分,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精神。 什么是《三国演义》所宣扬的中国精神?一、 想做成什么事时的那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意志; 二、哪怕碰到天大的困难,也要生存下去奋斗不止 的决心。所以,数千年来,在这样的意志和决心下 ,中国人所养成的智术、学问、体魄、技能,恰恰 与《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主 旨不谋而合,这部六十余万言的《三国演义》,就 是告诉我们,中国人能够立足这个世界五千多年, 生存何艰?智慧何来?扎根何难?力量何在?因此 ,很值得读者朋友下一番功夫,从中求取教益。 其实,自公元184年汉灵帝黄巾之乱起,到公元 280年东吴孙皓降晋为止的96年,通常被称作“三国 ”的这段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 ,只能算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这段不足百年的三 国鼎立时期,那生死决战、权谋纷争、忠贤奸愚、 风云变幻的史实,传播得如此家喻户晓,遐迩知名 ,比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人们都更能津津乐道 ,娓娓而谈。从“说三分”到《三国演义》的这部 小说传奇,为最有功焉。 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算起来该 是二十六史或是二十七史了,但哪一史也不如魏、 蜀、吴被中国老百姓所熟知。要说打仗,比三国的 仗,打得大者,不可胜数。要说杀人,历朝历代, 由古至今,加在一起,死亡亿万,三国死的人,顶 多是个零头。要说称王称霸,大忠大邪,文治武略 ,英雄美人,哪部史中找不出来呢?独是三国,经 罗贯中演义之后,三国历史,便成了普及度最广、 知名度最高的一段历史。当然,这是文学的能量, 也是文学的成就。 因为中国有记史的传统,中国人更有讲史的习 惯。凡中国人,在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交往言 谈、工作学习之中,往往会因涉及这部伟大作品的 一言半语、一枝半叶,而感受到它几乎无时无刻不 在,甚至从小到老,伴随着我们。在中国,还没有 任何一部书,像《三国演义》这样与每个人的精神 世界、物质世界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 说到底,历史小说终究不是历史。然而,这部 书对三国时期的若干历史事件的评价,对若干历史 人物的判断,竞能起到浸润正史而超越正史的作用 。政治家读它的权谋,军事家读它的韬略,士农工 商被它的传奇故事所吸引,道学家则抓住了它的仁 义道德大做文章,底层社会视桃园结义为千古楷模 ,至今仿效不绝。大人物以史为鉴,把《三国演义 》俨然当成一本施政教科书;老百姓饭后茶余,《 三国演义》又是一份消遣的佳品,聊天的谈资。于 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者,看其王道,霸者 ,看其霸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穿衣戴帽,各 有所好。千秋赏鉴,品评不已。所以此书问世数百 年来,盛行不衰,一代又一代的人捧读把玩,爱不 释手。在中国,不知道《三国演义》者,不多;在 国外,知道《三国演义》者,不少。《三国演义》 漂洋过海,走向世界,这充分说明它长青永存的艺 术魅力。所以,史学家讶异它势夺正史的力量,以 至于扑朔迷离,莫辨真伪。文学家则不能不佩服这 部历史小说的既是历史,又是小说的弥合无缝的统 一。无论点头称是也罢,摇头非议也罢,这本书以 其自身的政治色彩、艺术价值而传世永存。在中国 甚至世界的历史小说中,至今,它仍是不可逾越的 高峰。 《三国演义》被人誉为“第一才子书”,高于 《庄》《骚》《史记》,认为其“扶纲植常”“裨 益风教”而顶礼膜拜,也被视作“野史芜秽之谈” “萑苻啸聚行径”而“最不可信”。责之以“太实 而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以及“欲显刘备 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等不足之处 。但是,这种据正史标准,或西方文学观点的批评 方式,是否适合这部古典传统文学的批评,尚可商 榷。不过,这部千百年来由说话人、鼓书艺人和历 代文人集体创作出来的智慧结晶,不但拥有观赏性 、娱乐性,而且有文学价值、思想价值,还有某种 意义的实用价值。所以,在中国,迄今为止,还没 有一本历史小说能比得上《三国演义》这样深入人 心。现在如此,若干年以后,仍将如此,因此它是 一部真正经过时间考验的艺术精品,值得一读、二 读而再读。本书版本是在毛氏父子的原书基础上, 综合现行多家版本的优势,自行校点而成,不当之 处,敬希指正。 两千年来,天变,地变,国变,人变,沧海桑 田,无不变的事物,然而构成社会相生相克,此消 彼长,强弱转换,进步退化的关系总则,好像并未 变,至少未大变,或形式变,而实质未变,或语言 变口号变,而内容未变。从这个角度来读《三国演 义》的话,这本书真可称得上是具有人生宝典意义 的一部不同凡响之书。 近半个世纪,三评此书,这是第四评,意犹未 尽。可见《三国演义》是部读不完,而且每读每新 的书,它的强大生命力,或许就在这里。
内容推荐 《李国文陪读三国演义(上中下)(精)》是李国文评点版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毛氏父子的原书基础上,综合现行多家版本的优势,全文呈现原文。李国文的评点以旁评的形式,随书点于原文一侧,有一一对应的“陪读”效果。另外每一回的开篇和结尾,又附有李国文先生的整体性批语。李国文先生数十年来熟读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并且通读二十四史,两相对照,对于“三国”多有不同见解,尤其是对具体三国人物、对于已经超越史实的虚构和史实本身的缠绕关系,结合当代人的生活,观点犀利独到,不同于一般性的名著点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