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破译幸福的密码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高昕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地生活。可是,怎样生活才能让你感觉到幸福?怎样思考及怎样做才能减少痛苦,走向幸福和感到快乐?绝大多数人对此问题都怀有疑问。那么,告诉你,如果你是个生活爱好者,如果你对生活有所思考,那你就应该看看这本书。这是一本研究快乐与痛苦规律的书,通过阅读本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了解痛苦与快乐的规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研究快乐与痛苦规律的书,让人们了解痛苦与快乐的规律。怎样看待世间万物,怎样思考及怎样做才能减少痛苦,走向幸福和感到快乐。在现实生活中,减少痛苦要比感受快乐更重要。当你快乐时可以不去管它,没有必要刻意放大快乐,或人为地延长快乐时间;当痛苦来临时,读读此书或许可以减轻痛苦的程度或缩短痛苦的时间;当你感到空虚无聊时,它可以引导你走出这种负性情绪体验,使你充实并振奋起来;当你感到工作或生活压力太大时,它可能为你减轻一些压力,使你轻松一些,洒脱一些。

本书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有些观点甚至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这些观点是否正,还是让读者你来评说吧。

目录

幸福是什么/1

幸福的概念/1

幸福感的相关联想/7

痛苦的外因与内因/18

加重痛苦的心理活动规律/20

将结局预想得最坏/22

将一时的困难看成是永远的困难/24

感到此时自己是最不幸的人/28

寻求绝对公平/31

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挫折和打击/34

强迫回忆痛苦事件/36

怎样走出和预防痛苦心情/39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40

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件事上/42

事前不要期望值太高/45

顺其自然,不要强己所难/47

不要固执,学会认输/50

不要追求完美/53

自尊心与他尊心,不要太看t面子/55

学会放弃/57

放下你的包袱/61

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63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64

不要拿自己的痛苦与别人的快乐比/65

不要以自己的观点看待别人的幸福与快乐/67

恕视小事/70

寻求他人帮助/73

怎样缓解压力/75

关于自杀/82

怎样面对死亡/84

快乐的规律/87

快乐源自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87

拥有时不觉得什么,失去时才感到珍贵/88

快乐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痛苦时度日如年/92

性格是影响一个人幸福感与快乐的重要因素/93

首次经历情绪体验强烈和适应心理/95

生活因方式变化而快乐/97

快乐程度与达到目标的艰难程度有关/98

快乐与否与基础情绪有关/100

信仰与幸福/101

快乐与财富/103

快乐与婚姻/105

快乐与年龄/106

快乐与性别/106

快乐与才智/107

快乐与容貌/108

快乐与健康/108

快乐与遗传/109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的快乐感却没有相应

增加/109

怎样做才会更快乐/114

要善于比较/114

学会感恩并养成习惯/118

正视自己甚至看轻自己/122

降低欲望知足者常乐/125

幸福存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128

热爱自己的工作/132

从爱好中体验快乐/136

拒绝浮躁,享受宁静/137

换个角度看问题/140

享受生活每一天/144

拥有一颗平常心/147

宽容他人/148

爱使人快乐/150

对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归咎于客观因素,会减轻自贵/153

以欣赏的态度面对生活/155  

悦纳自己/157

暂时失去,然后失而复得/158

学会放松,享受悠闲/161

享受寂寞/164

留有余地方知甜/166

进一步做,退一步想/167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169

做适合自己的事/170

今天最好/172

学会幽默/175

发现快乐,提醒幸福/178

简单容易快乐,复杂常伴苦恼/181

安排好生活,管理好自己的时间/185

从运动中得到快乐/186

主动地适应环境——积极应对/187

幸福来自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90

结束语/192

试读章节

·佛家幸福观

佛家认为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等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人的无尽无休的各种欲望。要摆脱痛苦,只有降低欲望。佛家提倡长存感恩之心,宽容他人,多行善事。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做善事的同时就在憧憬着好事要落在自己的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做恶事时,因担心被人发现或报复而处于焦虑紧张之中。由此可见,佛教基本教义可以说是一种揭示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前面提到人对幸福的体验有很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人们对幸福和快乐也有一种共识,都感到这样非常快乐或幸福。比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或者处于某些境遇,夜宿林中木屋,一夜酣睡,早晨醒来,走出木屋,呼吸一下林中潮湿清新的空气,听着悦耳的鸟鸣,是一种快乐;夏日旅游,口干舌躁时,发现一股美丽而清亮的山泉,用手捧起,痛痛快快喝一口清澈冰凉的泉水,是一种惬意;在咖啡厅,幽暗的烛光,伴着舒缓而美妙的轻音乐,与红颜知己倾心相谈,是一种温馨;冬天午后,外面寒风刺骨,室内温暖如春,慵懒地躺在床上,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是一种享受。相反,有些事情,人们都感到非常痛苦,比如,亲人去世,身患重病,事业受挫等。这是人的共同点。

有些事情,当时感到特别快乐和兴奋,但是事后回忆起来觉得乏味、空虚甚至后悔,比如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纵生活;有些事,当时觉得懊恼甚至堵心,但事后回忆起来却感到快乐,比如假日里一家人驾车旅行,半路上车胎没气了,与家人一起更换轮胎。有些痛苦的事,事后回忆起来,反倒令人充满幸福感,比如一个成功人士与他人讲起童年时的贫困与艰难;有些快乐的事,事后回忆起来令人悲伤,如一个丧偶的人回忆起与伴侣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有些快乐是个定数,如果提前支取,将来要加倍偿还,如早恋和未婚先孕。从追求快乐的角度讲,应反对早恋。

早恋虽也体验到一定的快乐,但需要偷着藏着,生怕别人知道,这种胆战心惊的负性情绪体验必将抵消一部分初恋带来的快乐,而失去的将是在恰当的时候体验恋情的淋漓尽致之感觉。

每一个人都希望爱情长久,“海枯石烂心不变,爱你一万年”是恋爱时常用的语言,但年少时,人的心智尚很不成熟,情感也不稳定,当他(她)长大以后发现其实自己要找的并不是这个人,但此时恋爱很久,关系已相当深入,并众人皆知,就像木已成舟,无论是否分手,必将面对两难选择,不是痛苦的分手,就是与一个并不真爱的人走上婚姻的殿堂。

由于年少时控制能力弱,肯定影响学习,又由于易冲动,行为容易出轨,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将带来更大的麻烦和痛苦。总之,早恋得到的是小的、暂时的快乐,失去的将是大的、长远的快乐。

有些快乐根本不能沾,比如吸毒。有些人因一时的快乐换来了长期的痛苦,比如因违章高速飚车,造成车祸导致终生残疾。有些人,历经长期艰难和困苦,最终赢得快乐,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最终将真经取回。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幸运学子,不都是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吗?

过度的快乐也不一定是件好事。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其此时的内心体验是快乐的。但这样的人往往令人反感,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别人的反感情绪反馈回来,必将减弱其幸福感。精神症状中的躁狂状态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躁狂症状的表现形式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兴奋话多,爱管闲事,办事草率,不顾后果,易冲动。虽然精力充沛,但由于办事虎头蛇尾,不能坚持,所以实际工作效率不高。由于控制能力减弱,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抑郁是自己痛苦,躁狂易给别人造成痛苦。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痛苦与快乐并存,也就是说正性情感体验与负性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一个贪官在接受别人行贿的钱财时,既有占有不义之财的满足感,又有担心一旦东窗事发造成身败名裂的紧张与恐惧;婚外情既有新鲜刺激带来的快感,又有担心被人发现而影响前途和家庭生活的恐惧紧张;分娩的过程,在肉体痛苦的同时,又体验着即将做母亲的喜悦。

欺骗可以减轻一时的痛苦,就像麻醉药可以解除肉体的一时疼痛,但有时也是必要的。比如面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他的儿子因突然的疾病英年早逝,如果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老人,老人肯定会悲痛欲绝,加上此时老人头脑也不是非常清醒,这样就不如编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老人,儿子出门远行暂时回不来,尽管他(她)也牵挂,但总比直接告诉他这个噩耗要好得多。但是当一个人精神空虚时,靠麻醉的方法获得快乐是万万不可的,那就像吸毒,短暂的快乐过后是更大的痛苦。

从道德层面上讲,快乐不能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之上,像那些坑蒙拐骗之徒,马路“碰瓷”之辈,他们虽然通过精心策划,取得成功时也会产生一时的快感,但事后或更长时间以后,终将受到良心的谴责。从长期来看,出于良心的谴责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当时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不可持续的,相反为社会做出贡献,给别人带来帮助而产生的快乐则是心安理得的、可持续的、高尚的快乐。

快乐的境界有低有高,因爱而付出所得到的快乐,助人为乐,境界最高;其次是从工作中得到的快乐,这些快乐与贪得无厌而得来的快乐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快乐可以与别人分享,比如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赢得奥运会举办权而举国欢庆;而有些事只能自己偷着乐,比如买彩票中了大奖,虽然异常兴奋,但恐怕谁也不会逢人便说。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感受。幸福是灵魂的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二者均是对生命意义的强烈体验。

快乐的极限是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痛苦的极限是度日如年,万念俱灰,生不如死,欲哭无泪等。对痛苦感体验最深的是抑郁症病人。抑郁症状的表现形式是:没有明确原因,但就是高兴不起来,自己感到脑子特别笨,身体难受,自责自罪,悲观厌世,度日如年,自杀行为是抑郁症状的最危险行为。

P11-15

序言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平时喜欢收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一些有关人生哲理、感悟、励志、幸福真谛等方面的小文章。它们给我的工作带来益处,收集多了便将其归纳分类,反复品味,加之自己的思考及感悟,总想写点东西。本书将这些心灵感悟的精萃归纳起来,又在其基础上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同时我发现,有关励志、人生哲理方面的书籍不少,但谈论幸福与快乐的书不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关研究较多,这与其经济的高度发达与物质的极大丰富有关。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需要精神世界的进一步完善。于是我把这些“珍珠”(既有收集珍藏的也有自己酝酿的)穿成项链,奉献给读者。

写作这本书我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拙作,虽不尽人意,但愿能给读者带来一份快乐,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这是一本研究快乐与痛苦规律的书,让人们了解痛苦与快乐的规律。怎样看待世间万物,怎样思考及怎样做才能减少痛苦,走向幸福和感到快乐。在现实生活中,减少痛苦要比感受快乐更重要。当你快乐时可以不去管它,没有必要刻意放大快乐,或人为地延长快乐时间;当痛苦来临时,读读此书或许可以减轻痛苦的程度或缩短痛苦的时间;当你感到空虚无聊时,它可以引导你走出这种负性情绪体验,使你充实并振奋起来;当你感到工作或生活压力太大时,它可能为你减轻一些压力,使你轻松一些,洒脱一些。

本书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有些观点甚至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落笔时我有些犹豫。但是《江泽民传》的作者库恩的一段话使我不再犹豫,他在谈到创作《江泽民传》的体会时说:“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我如果要介意所有的人会怎么看的话,那就永远也做不好。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才会去写、才会有说服力,如果老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最终就会失去自己。”

当然,此书的观点是否正确还是让读者评说吧!

高 昕

2006年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