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3)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赵剑敏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唐盛世——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1-4)》,洋洋洒洒4卷本,近150万言,系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系统的全景式讲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几十年间,大唐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盛况的大型通俗性历史著作。

内容推荐

《大唐盛世一玄宗时代的全景中国(1_4)》,洋洋洒洒4卷本,近1 50万言,系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系统的全景式讲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几十年间,大唐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盛况的大型通俗性历史著作。这4卷本的内容分别为玄宗王朝政治史、典制史、外交史、文化史。

作者赵剑敏教授,系国内著名隋唐史和三国史研究专家,十多年前曾以文史哲笔法浓缩玄宗时代的《盛世魂》而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简体字版、韩文版和台湾繁体字版等多种版本,广受关注和好评。

该著是他二十多年来潜心探索大唐历史尤其是玄宗王朝开元、天宝年间历史的丰硕成果的结晶。相信这部盛世之作和他目前正在潜心撰著的另一部250万言的史诗性巨作《大三国(5卷本)》一样,会厂受读者欢迎。

目录

上篇 八方来朝

第一章 东方

 第一节 高丽

 第二节 新罗

 第三节 日本

第二章 南方

 第一节 南诏

 第二节 二爨

 第三节 祥柯

 第四节 云南诸蛮

 第五节 西原蛮

 第六节 林邑

 第七节 真腊

 第八节 室利佛逝

 第九节 喃国

第三章 西域

 第一节 天竺

 第二节 回纥

 第三节 坚昆

 第四节 堰宾

 第五节 棝失蜜

 第六节 诃毗施国

 第七节 师子国

 第八节 拂棘

 第九节 蜗蠛国

 第十节 磨邻国

 第十一节 大食

 第十二节 乌茶

 第十三节 昭武诸国

 第十四节 拔汗那

 第十五节 勃律

 第十六节 吐火罗

 第十七节 蝎帅

 第十八节 挹怛国

 第十九节 谢飑

 第二十节 帆延

 第二十一节 识匿

 第二十二节 俱蜜

 第二十三节 护蜜

 第二十四节 骨咄

 第二十五节 俱位

 第二十六节 波斯

 第二十七节 陀拔萨惮

 第二十八节 新城

 第二十九节 俱烂那

 第三十节 西域诸小国

 第三十一节 疏勒

 第三十二节 龟兹

 第三十三节 焉耆

 第三十四节 于阗

 第三十五节 喝盘陀

 第三十六节 怛满

第四章 北方

 第一节 契丹

 第二节 奚

 第三节 室韦

 第四节 棘鞠

 第五节 渤海

第五章 西南

 第一节 吐蕃

 第二节 党项

 第三节 白狗羌

 第四节 东女

 第五节 苏毗

 第六节 吐谷浑

第六章 突厥

 第一节 东突厥

 第二节 西突厥

 第三节 突骑施

下篇 大唐疆域

第一章 直辖地

 第一节 京畿道

 第二节 都畿道

 第三节 关内道

 第四节 河南道

 第五节 河东道

 第六节 河北道

 第七节 陇右道

 第八节 山南东道

 第九节 山南西道

 第十节 剑南道

 第十一节 淮南道

 第十二节 江南东道

 第十三节 江南西道

 第十四节 黔中道

 第十五节 岭南道

第二章 羁糜州

 第一节 关内道

 第二节 河北道

 第三节 陇右道

 第四节 剑南道

 第五节 江南道

 第六节 岭南道

试读章节

高丽,位于唐朝东方,汉代乐浪郡之故地。离长安五千里余,南隔海距百济故地,东跨海至新罗,西北渡辽水为营州,北邻靺褐。国土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两千里。王都平壤城,又谓长安城。有州县六十。官制定员十二级,日:大对卢、郁折、太大使者,帛衣头大兄、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诸兄、小使者、过节、先人、古邹大加,此为中央政府官吏。地方长官有褥萨、道使、参佐、大模达、末客。其服饰:国王着五彩衣,戴白罗冠,冠带饰以金。大臣戴青罗冠,下级官戴绯罗冠,冠上插二鸟羽,金银装饰,着衫筒袖、裤大口、白韦带、黄韦履。国人戴弁着褐衣,妇人头裹巾帼。餐具有笾豆、篮簋、罇俎、罂洗。民风善围棋及喜投壶之戏。信佛教,祭祀灵星、日、箕子、可汗等神。婚娶不可受币,违者为耻。刑法较简,叛者灼而斩首,降败者、杀劫者斩,盗者以十二倍还赃,杀牛马者,没为奴婢。国之文明甚为唐化,子弟未婚者须在扃堂昼夜读书习射,经文大多为中国传去,有《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文选》等,故本国文化程度颇高。

自唐初起,两国即通使,至于经济、文化、宗教、贸易之往来更频繁不绝。唐高祖曾册封高丽君主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贞观中,高丽起内乱,太宗亲征失利。干封中,高丽权臣盖苏之死,其三子争权,长子盖男生人唐求援,高宗发兵接应。嗣后,唐军攻入高丽全境,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丽,将其地分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上置以安东都护府统辖,高丽之地尽人唐版图。但此后高丽人反抗唐统治未曾停息,唐驻军不能自安。武后时,遂以高元定为高丽郡王,后又以其子高德武为安东都督。至此,唐势力渐退出高丽。高丽渐复国。

玄宗即位,唐与高丽关系又趋正常、高丽人迁居唐者,颇为唐廷重视,以功迁为高官,事颇显着。如王毛仲,父是高丽人,人唐谋生计,因连坐被没为官奴。王毛仲沿袭着官奴身份,少时事临淄王李隆基,因善结豪杰,被倚为心腹,得到重用。后随李隆基讨太平公主有功,进为辅国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知监特使,封霍国公,实封五百户。至牧马有绩及吏治严明,又被加开府仪同三司。更有高仙芝者,父也为高丽人,其二十余岁入安西,以父功补游击将军。开元末,已官迁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讨小勃律有功,升为鸿胪卿、假御史中丞、四镇节度使;伐石国胜克,擢武威太守、右羽林大将军、密云郡公。由此可见,高丽人居唐与汉人之社会地位无差,亦可掌大权,统雄兵,立入公侯之列。高丽国所进唐廷之物事,大多奇珍稀罕,此可证明其欲结唐之好而处之用心。如申王有高丽赤鹰,每出猎皆置之坐骑前,因飞速疾速,称其为“抉云儿”。

序言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

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余让畔空。

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这首诗中透出的那种恢弘大气,那种雅致清淡,那种高远意境,若不说明,谁也难以想像如此隽永的文字,会出自一个天子之手。

这个天子不是别人,就是把中国推向千古大治巅峰,尔后,又跌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唐玄宗。

在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帝,多少王。然而有记录的,从传说时代开始,只有三百九十七帝、一百六十二王。这些帝王,有英明的,有昏庸的,有龙骧虎步的,有泥塑木雕的,更多的,是介于这些中间的一般之主。然而,像玄宗这般前后判若两人,行迹差若天渊,几乎汇集所有矛盾面,在耀眼的荣光背后蒙受奇耻大辱的君主,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找不出第二人。

玄宗有才,他的才,毫不夸张地说,是旷古罕见之才,经天纬地之才,包罗万象之才。

他从一个旁支王子,持剑沐火,一举端掉韦氏集团,挽救了李唐王室,把父亲扶上了位。他突破规范,造成声势,又让父亲让了位。

他韬光养晦,以弱克强,翦除了太平公主集团,得以真正君临天下。

他审时度势,起用姚崇,再用宋璨,励精求治,迎来了黄金般的开元之治。

他选择良牧,与民休息,鼓励生产,致使四海殷富。

他开通商贸,驼铃声响,把丝绸之路铺得更加绚丽华彩。

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打出了一流的军事强国。

他提升国力,在外交风云中纵横捭阖,被列国敬称为“天可汗”。

他作诗,磅礴且空灵,制赋,高翱且抒情,行文,清新且自然,尤其为词的先河作了探索。

他击羯鼓,霹雳震空,吹玉笛,裂帛穿石,抚古琴,行云流水,编舞蹈,霓裳羽衣,定乐谱,妙曲传世,被后世尊奉为梨园老祖。

他绘画,开墨竹画先声,他书法,将八分书推陈出新。

没有他的领导,不可能有开元之治;没有他的鼓励,不可能有群星灿烂的人才格局。没有他的激扬,不可能有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成就。

曾几何时,取得无与伦比成就的玄宗,醉了,倦了,奉着道家高居无为的信条,隐到深宫去享受人生,在风花雪月中做风流才子,把一段李杨爱情演绎成绝版的千秋艳话。

他把权柄下放给李林甫,冀希以这个权相奉行的法家学说,替代儒家学说,用种种法规将大治局面格式化。李林甫确实建立了新秩序,下面绝对服从上面,然而这种服从成了无原则的服从,一切本该进向玄宗的谏言被阻断了,几乎所有官员为了保持荣华富贵,都做了仪仗马,看着好看,但绝不发声。结果玄宗的放权,变为了李林甫的19年专政。人才被逐,庸才尸位,矛盾在强压下转化为危机,看似河晏海清,实则漩涡四伏。

待到李林甫人老珠黄,攀着裙带走进权力中心的杨国忠,把混江湖的手段用来治理天下,使大唐在繁华的背后,迅速下滑。

最后出场的是方镇枭雄安禄山,他利用玄宗的宠爱,将手中的刀戈敲响渔阳鼙鼓,终于敲破了帝国魂,敲破了玄宗魂,敲破了盛世魂。

一场血流漂杵的安史之乱,替代了曾经执东方牛耳的盛世大唐。

玄宗有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又有宋徽李后的艺术才情。前者使他成为横空出世的伟大君主,后者让他险些成为亡国之君。连想像都很困难的事实,在玄宗的身上竟如神话般的展现。

这种神话般的图卷,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走马灯式的,比任何一个君主、任何一个时代更为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波澜壮阔。

梁启超曾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中国确实史学发达,发达到世界各国只能望其项背,有正史、编年史、地方志、政书、笔记小说、稗乘野史等各种体裁的史书。在近现代又出现了通史、断代史、传记等样式。但翻来拣去,眼帘中始终未能跳进一部断“朝”史。

断“朝”史,是笔者的杜撰,相对于断代史而言。断“朝”史就是以一朝君主为核心,展现整个时代的史著。若要“朝”的依据,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谚语。在笔者看来,断“朝’’史要比断代史更加具相,更加立体,更加全面。

笔者这样的念头,产生于跨入20世纪80年代的门槛之际。那是在恢复高考后,笔者进入高校之门的第二个年头,时年25岁。那时候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少禁忌,少顾虑,少束缚,凭着打小喜欢历史的兴趣,借着科班的点化,立志要做一部体裁新颖,格局恢弘,语境别致的史书,由此逐渐萌发了撰写断“朝”史的意想。

体裁的意想有了,还得找叙述的对象。

既然为断“朝’’史,前提总得是一个大时代,有着方方面面的内容,有着林林总总的事实,有着繁繁复复的深度,能够自成体系。笔者从而上下搜索,希冀能左右逢源。先是找到了康熙王朝,阅读了大量的史料,做了不少的笔记,但忽然发现,这做不了,至少做不透,因为笔者不懂满文。由是毅然放弃,重新寻找。当笔者把目光移向盛唐时,一种有缘的磁感油然而生。唐玄宗,那时尚无人注意的一个君主,在掀动书页间,好似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锁定了对象,在上课之余,笔者便再一次重复了学术准备,跑图书馆,制卡片,做笔记,谈不上是闻鸡起舞,倒也曦明即起,忙至深夜,不论是三伏,还是三九。

在边积累的同时,笔者开始了写作人生的第一个长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大学毕业前夕,方杀青初稿,字数达一百几十万言。

旋即搁笔,大病一场。

身体稍复,开始跑出版社,然无名小卒,到处碰壁。让我终身记忆的一句话是:“你出过书吗?”言下之意,你若有过出书的经历,那才能考虑。这是一个悖论:我要出的是第一本书,然没有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作基础,这第一本书要出版是不可能的。

若干年后,笔者开始写第二稿。跳出中国史学窠臼,引进西方史学兀素。予以缩编,剪去一些章节,得60余万字。

写毕,再大病一场。可出版之事,依然是镜花水月。

90年代初,北京三联书店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出版《中华文库》,海峡两岸第一次合作出版大型丛书,笔者另起炉灶,写出样条,贸然投稿,幸得负责该文库出版的潘振平先生慧眼相看,发出了稿约。铺开稿子,笔者开始写第三稿。

这一稿,从钩稽人物关系,深化心理冲突,调动社会背景,演示生存状态人手,辅之以文史哲综合手法,“以史学为筋骨,以文学为血肉,以哲学为灵魂”作为座右铭,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融为一炉,赋予雅俗共赏性,以期“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惜墨如金,力求峰回路转,引人人胜。如此,杀青后近20万字。稿发出后,又是大病一场。不惑之年,笔者终于收到了墨香正浓的样书。屈指算来,从开始写唐玄宗时代的第一稿到第三稿的出版,整整15年的岁月。

然而不论是第二稿,还是第三稿,源头终在第一稿。第一稿虽然文字尚欠火候,且还包裹了写作当儿那个时期的思想印迹,但却形成了原汁原味的史料宝藏,繁富宏远的时代大貌,平地拔起的大厦架构。更重要的是,它为笔者打下了治隋唐五代史的基础。尤其是包罗万象的内容,让笔者在实践中拓宽了眼界,锻炼了笔法,提升了对历史的理解。

今年春夏相交之际,得上海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李旭先生的青睐,复得该社社长兼总编姚铁军先生的鼎力支持,加以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胡申生先生的热忱鼓励,上海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幸享炜、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徐薇的文字校对整理等辛勤工作,这第一稿终于如丑媳妇要见公婆了。

该稿现分为4卷,全景讲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几十年问大唐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盛况,这4卷的内容分别概括了玄宗时代的政治史、典制史、外交史和文化史。

有如每篇文字都留有时代烙印,每种文物出土都留有垒层的印迹一样,该稿也肯定存在着不少锈斑、水渍和蚀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谬正讹,向来都是锻炼学术善举。笔者在此预表广纳批评之言、不胜感激之意。

想当年,笔者伏案写作时,慈母在帘影下纳衣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若非母亲的悉心照顾,很难想像这部巨帙书稿如何得以完成,三次大病如何得以痊愈。憾今天人永隔,无法再奉孝于膝前,报答母爱,只得燃心香一瓣,遥祝母亲在天堂安好。

赵剑敏

2007年8月

于沪上听蝉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