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操/历史人物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段树军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本书是部历史人物小说,再现了曹操在诸侯并起、军阀混战的年代充满了曲折与传奇的一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精彩的曹操。

内容推荐

  本书是部历史人物小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十位重要人物,一代枭雄。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传奇,而三国时期是充满了政治倾轧和军事诡异的动荡时代。本书记叙和刻画了这一时期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目录

一、展露雄心不废帝

二、许都施谋为朝纲

三、果断清障手不软

四、征服袁术显奇能

五、官渡之战斗智勇

六、一鼓作气灭袁军

七、班师回朝重谋划

八、整顿内部笼人心

九、兵下江南重征战

十、为夺荆州把兵陈

十一、功成荆州骄情长

十二、诸葛施计赚曹兵

十三、孙刘联手战赤壁

十四、赤壁兵败情受挫

十五、挥师西进收张鲁

十六、一鼓作气讨马韩

十七、晋爵魏公终得志

十八、晋王封寿目也瞑

试读章节

公元196年,正是东汉建安元年。这年的八月,中原大地,在如火的骄阳灸烤下,热浪滚滚,暑气袭人。

受到汉献帝封赏,走马上任几个月的兖州牧曹操,此时正和部下众将,在驻地许县的营中议事。他们的议事内容,主要是奉迎皇帝来许县安身。天气太热,尽管议事营内门窗大开,人们仍是燥热难耐,涔涔汗水顺脸流下,湿透衣衫。

坐在上首席的曹操,边拿手帕擦拭着鬓角边的汗水,边对众人讲话。

“诸位请多用心思忖,咱们身为大汉臣子,稳坐帐中,一日三餐,有酒有肉,天天饱食。然天子累遭劫难,初时被李催、郭汜劫往长安,衣食无着。后被杨奉、董承等人又迁回都城洛阳。而都城早被董卓作乱洗劫一空,百般摧残,粮米稀少,住所难寻。操每每思之,无不痛心疾首,意欲把天子迎奉许县居住,以尽臣子之道,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曹操话落不久,大将曹仁离席而起。他摊开双手说:“主公所言,不无道理,天子有难,臣子分担,也属天经地义。不过,就目前处境,我们也有难处。咱到许县刚刚立足,袁术、袁绍、吕布诸多强敌兵陈四周,对我等虎视眈眈,随时都会进犯。我们粮草尚且不足,真要把天子迎来,一干人等,吃喝住睡,承担起来实是负重不小,万望主公多思为宜。”

曹仁话虽委婉,但也较直爽。因是家族兄弟,说话从不顾及。基于已成习惯,曹操也就见怪不怪。

众人正在思忖着曹仁的讲话,忽地又站出一人,甩甘}几发“炮弹”。

“对对,子仁将军言之有理。当前,正处动荡之际,不管什么天子、地子的,来了就是一大包袱,别人甩还甩不及呢?我们何苦自找这个麻烦?你看刘表,袁氏兄弟,哪个不比咱势力大,他们都不奉迎,咱们迎个屁呀!”

此位真是直来直去,毫无隐晦之意,且语言粗野,目无尊长。众人放眼一看,谁呀?大将军夏侯悖。

这番话如果换个别人,是断断不敢。而如果是别人来说,曹操也是断断不允。可这个夏侯悖放了这一炮,曹操不仅没有发怒,而是呵呵一笑,摆摆手说:“元让不要着急,有话慢讲不妨?”

曹操的火候、性子,真的这样好吗?非也?这里面有个主要原因,夏侯悖也是他的一个族弟!

原来,曹操的爷爷曹腾在东汉安帝时期,就进宫成了黄门从官,用后来的话说,就是进宫当了太监。众人皆知,太监因已去势再无生育能力。为了有人继承他的官位和财产,就从当地夏侯家抱养一子,取名曹嵩。曹嵩长大以后,在东汉恒帝时入朝为官,担任司隶校尉。待儿子曹操长大后,方辞职还乡。随营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曹操逐渐清楚了自己的身世。了解到“夏侯”氏是本身的血脉渊源。所以,在他长大带兵起事时,一起从军的既有曹家族弟曹洪、曹仁等,也有夏侯族弟夏侯悖、夏侯渊等。尤其是夏侯悖,入伍以来,武艺出众,勇猛异常,出生入死,时刻不离曹操左右,对这位兄台可谓忠心耿耿,沥胆披肝,立下累累战功。所以,曹操对这位族弟卜分器重,而夏侯悖在这兄台上司面前,向来是无拘无束,斗胆直言。

帐下的文官武将.见曹操并未因夏侯悖的直言犯谏发怒生气,都深深出了口气,汗水淋漓的瘠背上,随着松弛下来的神经,比来了一阵习习凉风还舒适惬意。只是,众人面面相觑,久久无语。

曹操见状,手拍桌案,倏的离席而起,脸色严肃地说:

“众位为何不语?方才子仁、元让将军各陈己见,是否良策,还请大家定夺。有话直说,总比不说要好。况且,奉迎天子,乃燃眉急事,岂容优柔寡断?”

曹操话音刚落,帐下文官中有人轻咳一声,慢慢地站了起来,说了一句:“对曹将军、夏侯将军的见解,本人不敢苟同,我十分拥护主公所言,即刻奉迎天子来许。”

此人声音不大,分量倒是不轻,硬邦邦地向两位将军唱起对台戏。是谁,原来是谋士荀或。

荀或,字文若,投在曹操麾下已有几年。他头脑聪颖,腹有谋略,在曹操的征战生涯中,出过许多良策,被曹操视为汉初的张良。他铿锵有力地说:

“当前,天下大乱,群雄奋起,汉室江山摇摇欲坠,朝不保夕。起初董卓窃据要位,祸乱朝纲,引的国人共愤,讨伐之声遍于田野。后来,又有李催、郭汜作乱,裹挟天子至长安,穿山越岭,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现虽已回都城洛阳,但仍遭缺衣少食、半饥半饱之灾。主公今被皇帝封赏要职,更应奉迎天子来许,报效皇恩,以赢得天下人的赞许!”

说到这里,苟或看到曹操频频点头,且又面露喜悦之色,就又清清嗓子说下去:

“当前,群雄势力强者,莫过于袁家兄弟和吕布。他们雄心勃勃,屡有废帝称霸之心,招得天下共愤,实乃鲁莽荒唐之举。而主公在天子危难之时,伸手相援,将帝迎来,既换得国人有口皆碑,又对咱们的事业有千载难逢的极大益处。”

这个荀或不愧为有张良之才,他不仅陈述了废帝和迎帝的利害关系,而且还藏而不露地说出了迎来皇帝并不是赔本的买卖,而是大有赚头。

此时待在洛阳城里的汉献帝,年纪刚刚十五,加上本身的怯懦性格,半点主见也无,一切听命于杨奉、董承的摆布。虽是如此,这皇帝的大牌子,还是高悬头顶之上。其实曹操奉迎天子之意,早已胸有成竹,今天在营中议事,只不过是对部下人的一番测试罢了。

奉迎天子,也不是今天刚刚提出,早在曹操刚任兖州牧后,他的谋士毛蚧就已献此良策,只不过比荀或说得详细一些,毛玠说:

“当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真所谓国不泰民不安。这样下去,绝非长久之计。此时,急需一个有雄才大略之人收拾颓唐局面。纵观他人,个个虽有许多军队,也有较多粮草,但他们一心想的是称王称霸,全无顾全大局之心,所以,谁也不能成其大事。唯主公,与此等不同,完全能够担当其任,收拾残局,一统大业。”

接着,毛蚧又向曹操提出三项建议,即奉迎天子,修耕植,蓄军资。

“奉迎天子以令不臣”,这是毛蚧的核心建议。试想,天子正在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各方诸侯都不伸手,此时有人来尊奉天子,天子焉有不感恩戴德之理?如果借机向天子提出什么建议,天子也不可能不加以采纳,这样还愁支配不了天下的诸侯、大臣?

今天荀或的议论,和毛蚧所言如出一辙,直喜得曹操笑容满面,他扔掉擦汗的手帕,击节说:“知我者,真荀文若也。”

曹操又稳稳落座,抬头望了望曹仁、夏侯悖,微微一笑说:

“二位将军所见,乃小家之言,而文若所说,方是大家之论。诸位也知,当前天下时局难定,天子幼小,且软弱无主见,身旁的韩暹、杨奉、董承之流居功自傲,暴力恣睢,帝极无奈,只有任其摆布。若此时把帝迎到身边,行君臣之礼,借天子之言,还愁制约不了诸侯?此时机实属可遇难求,万万不可错过!”

只一番话,说得帐下众文官武将频频点头,更有那头脑灵活、舌尖嘴巧之人赞不绝口:“主公所言,真知灼见,实乃宏论。我等鼠目,望尘莫及,实是惭愧。”

曹操也知道这些人在陈述主见时缄口不言,而对自己的话则大加吹捧,是实足的“拍马”。但总归是好意,也就未加斥责。他当机立断,向下发出指令:  “中郎将曹洪听令,你带五百人马,速去都城洛阳,奉迎天子来许。你要谨记,天子要毫毛无损,大臣要一个不缺,速去速回,不得有误!”

中郎将曹洪引领一队人马,在炎炎烈日下猛劲向西北进发。,宽阔的大道上,骏马踏蹄扬起的尘土,形成一道人为的屏障,完全隔断了人们的视线。两旁的庄稼,因充足雨水的滋润,长得绿茵茵,偶尔有一片高秆的玉米、高粱和几棵绿树,其阴凉遮在疾驰的行人头上,令人感到丝丝凉意。

天气尽管炎热,坐在马背上汗水涔涔的曹洪等人丝毫不敢耽误行程。他们清楚,此行关系着主公日后的基业,更关联着自己的前途。且不谈曹操治军军纪多么严明,就是身为一个家族战将,对主公必须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自身的使命。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