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曾经风靡港台校园,成为台湾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一套作文教科书。该书经过二十多年的检验,获得了巨大成功。现在由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特级语文教师向你鼎立推荐。
跟文章高手借功力,你的作文一定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作文三书(共3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王鼎钧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曾经风靡港台校园,成为台湾多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一套作文教科书。该书经过二十多年的检验,获得了巨大成功。现在由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特级语文教师向你鼎立推荐。 跟文章高手借功力,你的作文一定好! 内容推荐 《作文七巧》讲的是“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七种写作技巧。 《作文十九问》假设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不断向老师请教写作中的疑惑。老师一边解答,一边启发这个学生自己思考。这十九类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 《文学种籽》是一本带领你由教室到文坛、由学生向作家过渡的书。如果你读了《文学种籽》,由无意涂鸦提升到有意经营,境界就不同了。 目录 《作文三书》总序 推荐序启迪心智助人聪明 ·记叙的技巧· 直叙 倒叙 ·抒情的技巧· 抒情 ·描写的技巧· 描写 ·议论的技巧· 归纳 演绎 ·四种写法的综合运用· 综合 ·附录· 答问 假如你投稿 希望你来做 曲路上的指标 文路无尽誓愿行 人经风雨阴晴文成鼎鼐滋味 王鼎钧小传 《作文三书》总序 推荐序:启迪心智 助人聪明 第一问 桂花著雨胭脂湿 密叶遮天 月亮化妆 斜晖 晚餐 大屯山 湖竹子 落花 第二问 样子 下课十分钟 数学解题 目标 努力经过 中途干扰 结果 球赛暂停 夜来风雨声 儿子的成绩 第三问 鸟飞 热带鱼 思前想后 左顾右盼 说长道短 坐计程车买表 向心力和离心力 第四问 勤能补拙 审案 推动摇篮的手 考试与文体 灯塔与烛火 从挫折中培养勇气 第五问 论孟尝君 美女杨霞 春游芳草地 核舟记 昨夜梦魂中 听雨 作战的条件 我的学校生活 第六问 望子成龙 柔情似水 创造比喻 莎士比亚 太大和太小 虱子 秒针 乍愿君如天上月 第七问 慈母手中线 校园大拍卖 立意 翻案文章 李老师的婚礼 迷你裙 第八问 有我 澄清湖 无我 我家的狗 游泳的人数 媳妇的镜子 最好的酒 鼠肉 托物 第一人称 第九问 吵架 下定义 三百千 千人之初 抽象 技巧与主题孰为重要 勇敢 三段式 军事训练 子之矛、子之盾 第十问 毛笔字 单线推论 独眼 秦汉唐宋 万三 自由、由自 讳辨独善、兼善 第十一问 苛政 放大 桃花源的放大 简洁 简略 夸父逐日 高潮 回荡 第十二问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刺激 思考 决定 贺失火 有钱难买回头看 一本书的启示 岳飞 耶稣 第十三问 死守规则运动 仆人 合同 赞成 反对 调和 读书的甘苦 岳阳楼 最苦与最乐 第十四问 读诗 文心 诗心 诗选 诗句 青山一发 衣上生风 嗅觉 触觉 第十五问 火柴燃烧 棋局 模仿 两棵枣树 土纽扣 蛇衔其尾 海滨远足 因果 第十六问 问题的问题 意念 符号 识字 用字 白话 文言 文学 性格 组合 第十七问 韵脚 我等待春天 诗法 诗的语言 秋,裸体 登岭摘星 名高好题诗 落花 第十八问 酬世 传世 三种作家 考运 作文与总分 失表记 推翻比喻 王道 霸道 第十九问 娱乐 无害与有益 戳气球 文化遗产 人情人心 父母心 还君明珠 记者与公主 作家 附录 文路无尽誓愿行 人经风雨阴晴文成鼎鼐滋味 王鼎钧小传 《作文三书》总序 推荐序启迪心智助人聪明 语言 字 句 语文功能 意象 题材来源 散文 小说 剧本 诗 体裁选择 胎生与卵生 新与旧 真与假 人生 再谈人生 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 附录 猫猫虎虎 复活疑案 一家之主 月亮像什么? 空白 人我三段论 花非花 闲话作家 文路无尽誓愿行 人经风雨阴晴文成鼎鼐滋味 王鼎钧小传 谨此致谢 试读章节 猫猫虎虎 谈到创造,当然要向造物主鞠躬。多跟他学。 世上出现“猫”的时候,各种动物都造出来了,再添花样不容易。这已是第六天,创造的工作预定当天晚上歇手。可是造物主仍然觉得不足。 他突然得到一个灵感。他做事一向从抽象人手,先原理后技术,先通则后个案,他说,把“旧”(或旧的一部分)无限扩大,会出现“新”。他这样说,事情就做成了,“猫”全身扩大,出现“虎”,鹿的颈部过分延长,成为长颈鹿,等等,各从其类。 这记载以古文残卷的形式藏在图书馆里,不断启发后世天才。“一切物体含有三角形和圆锥形”,经过无限扩大,创造出新的画派,“性欲也是人类行为的动力”,经过无限扩大,创造出新的史观,“诗宜醉”,“天下有不可解之诗”,经过无限丰厂‘大,创造出新的诗风,等等,各从其类。 后来,某一位学者读了这份残卷之后,惊为绝世秘笈,自己心领神会,身体力行,绝不愿意别的同行窥知。他在图书馆的厕所里把残卷烧了。现在,一九九八年八月,一个缺少创作天才的人,曾经大略读过这份秘笈,他认为自己留着反正没用,索性把它公开了这个人就是我。这影响可太大了!多少天才忽成大师,他颇似古代传说的“不龟手之药”,留在洗衣妇家里,不过冬天多洗几件衣服,留在十万军中,就创造了大捷。 这是创作心得,不,只是读书心得,我发现了文化的分裂繁殖。起初,学问都是综合的,分科不细,界限不清,全赖不断有人百中取一,抓紧要点,拼命扩大,这才产生“新学问”。 学术的演进,许多学者为之著书立说,渐成常识。文学艺术以分裂繁殖为创新的秘密,在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还没听说有专书专论。但类似的感悟总会有,例如“原型”的理论。 所谓原型,就是使用古已有之的断简残编或语焉不详的传说,使之充分发育壮大,借附庸创建大国。夏娃、亚当偷食禁果的事,在《旧约》里只有八百字,到米尔顿手中就洋洋大观了。不过这还只是素材。 在风格技巧方面,新流派是从旧有的作品中分裂、夸大、充类至尽而来,讨论的人比较少,这还是研究的新领域。在这等紧要关头,我们一般爱好文艺的人止于触机顿悟,给有学问的人出题目,正是愚者言而智者择。 倘若真有人写这么一部书,而这部书成了经典,可以想到锐意求新的作家再也不敢轻视古老的东西。而创新可以纳入文艺发展的主流正途,无须以叛逆自许。 在读者这方面,大概也不会再少见多怪。台湾地区的读者在六十年代乍遇现代诗,大陆的读者在八十年代乍遇朦胧诗,都惊慌猜疑过一阵子,付出不少社会成本,以后也许不致历史重演。 倘若真有这样的书,也真的起了这样的效用,堪称“学问为济世之本”。 复活疑案 拉撒路死了!耶稣流下眼泪。第四天,耶稣来到墓前,呼喊一声:“拉撒路,你出来!”这个乞丐就复活了。 罗马警察逮捕拉撒路,要他交代这四天的行踪。“复活?我们不信。这四天,如果你在天堂,你怎肯回来?如果你在地狱,你又怎么回得来?” 在罗马人眼中,耶稣是危险份子,他对一个臭叫花子处处关心爱护,准是培养党羽,吸收死士。拉撒路四天失踪,一定和某种密谋有关。罗马警察连夜追问,拉撒路受刑不过,百口莫辩,也算情急智生,连忙说:“这四天,我偷偷地上山掘宝去了。” 掘宝?哪来的宝?是所罗门王的秘藏。你说所罗门有藏宝,就像说杜甫有几首诗未曾收在全集里,听见的人都宁可信其有。警察好兴奋:你也别讨饭了,我们供养你,你在山上专心替我们挖宝好了! 那是一座大山、深山,山里动植矿俱备,可是并没有宝藏,倒霉的拉撒路一直在山中挖个不停,罗马警察不让他歇手。现在,他还在挖,天天汗流满面。徒劳无功,天神不许他停。他将来还要一直挖下去。因为他说了谎,犯了诫,要受天罚。 故事像吴刚伐桂,但没有伐桂的诗意。“人事”多半没有神话动听,奇怪的是世上有那么多人反对神话。 吴刚到底犯了天条的那一款,书上没说,渎者也不问,天帝说他有罪就行了,再问多余,谁也不能做他的律师。拉撒路也是警察说他有罪他就有了罪,究竟有罪没有并不重要,大家关心的是情节发展。天上地下异曲同工。 现在文学流行“颠覆”,把传统古典颠来倒去摆治。“复活疑案”把耶稣的神迹颠覆了。颠覆倒也有根有源,那就是,“复活”在很多人的心中本来可疑,警察代表大家提出怀疑。 读者或者作者,显然不大喜欢警察,所以故事在借由他们的专业来落实怀疑时,顺便讽刺了他们。办案人本来忠于职守,忽然听到宝藏,也就置拉撒路的嫌疑于一旁了。 故事还有内层纵深。警方轻易转移目标,也透露了秘密:警方对拉撒路涉案也是罗织,审问他没抱太大希望,“有枣无枣打一竿”,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问出意外收获来。 果然,问出了黄金珠宝。 故事结尾是神来之笔,当然,灵感来自吴刚。拉撒路挖不出黄金来,挨了打,继续坐牢,俗气。歪打正着,意外挖出黄金来,警察杀他灭口,也俗气。说他直到两千年后还挖个不停,这就跨越时空,把颠覆了的神话忽然又还原为神话,奇突可喜,确实化了腐朽,虽然未必神奇。 最后不忘讽刺,仍然玩一手颠覆,拉撒路受永恒的苦刑,竟是因为在黑暗司法中自卫说谎,于人无害的小谎,作弄了一下贪婪扰民的警察而已,竟好像天理难容,罪与罚完全不成比例,所谓天神,竟似丑角? 故事短,层次多,颠倒不已,肯定否定混淆,这就很好。 P122-125 序言 王鼎钧先生在台湾散文八大家当中成就最高,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文坛的常青树”,是台湾散文“崛起的山梁”。他的《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为青少年写作释疑解惑,风行台湾和香港。现在,《作文三书》在大陆出版,可以说以台港为实验室,经过二十多年检验,获得成功后在大陆普及。 身为散文大家的王鼎钧,为什么屈下身子,写这样三本书呢?作者说:“我是赤着脚走路的那种人,路上没有红毯,只有荆棘。中年以后整理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生了一个疑问,当年走在路上,前面明明有荆棘,为什么走在前面的人不告诉我呢?前面有陷阱,为什么没有人作个标记呢?前面有甘泉,为什么去喝水的人不邀我同行呢?经过一番研究,我知道一般人在这方面是很吝啬的。于是我又衍生出一个想法:我一边赤脚行走,一边把什么地方有荆棘、什么地方有甘泉写下来,放在路旁让后面走过来的人拾去看看。” 《作文七巧》讲的是“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综合”七种写作技巧。你可能会说:“这些手段,我早就听说过了。”可是,别人讲的,有这么精彩吗?王鼎钧学养深厚,写作经验丰富,他在给你“一瓢水”的时候,其背后拥有汪洋大海。他在解释抒情的时候,顺便写道:“身为读者,应该明白抒情文是不能‘考据’的。他说‘我的血管连着她的血管’,你干吗要解剖呢?他说‘我饮下满杯的相思’,你干吗要化验呢?他说他将在银河覆舟而死,你何必搬出天文知识呢?他说他在那里坐成禅,坐成小令,坐成火山,你又何必摇着头说不可能呢?” 《作文十九问》假设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不断向老师请教写作中的疑惑。老师一边解答,一边启发这个学生自己思考。这十九类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现在,我建议你化身成这个学生,把王鼎钧当成你的老师,认真领会他是怎样解说这些难题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登上一个写作高台,置身其上,发现触目都是可写的人物、事件、风景,你没有了找不到材料的苦恼,也不再为怎样表达而犯愁。 《文学种籽》是一本带领你由教室到文坛、由学生向作家过渡的书。每个人都有文学潜能:当你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郁闷得影响了学习的时候,如果选择写作的方式加以发泄,在排解了郁闷的同时,或许还得到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当然,这是无意识的释放。如果你读了《文学种籽》,由无意涂鸦提升到有意经营,境界就不同了。王鼎钧说:“人,可以说是在挫折中成长的,‘不如意事常八九’,而‘可与人言无二三’,有些重大的挫折造成‘心的伤害’,终身隐隐作痛。在他心里有虫子咬他,热铁烙他,有针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忘不了,抛不下,躲不掉。他刺骨地想,内在语言如潮海翻腾。他只好去做某些事情去减除痛苦,其中之一就是文学创作。”然而,“倘若作家从人生中汲取的是浊水,倒人人生之中仍是浊水,这就不是伟大的作家,我们希望他能以艺术造诣、人格修养、思想境界蒸馏那水,过滤那水,变浊为清,再还给江河湖海,他提高了人生,也提高了文学。”怎样把生活转化成文章呢?怎样以提高文学的方式提高人生呢?我不再继续引述《文学种籽》里的内容了,留下一些篇幅,交代我向你推荐《作文三书》的缘由。 我十一岁失学,十九岁那年重新走进学校,毕业之后,一边在机关做事,一边尝试文学创作。1991年,有幸读到了繁体字版的《作文三书》。我边读边想,“如果我在少年时期读了这么好的书,早就是一个写作名家了。”不久,我考取了吉林大学文艺学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到大学教书。先讲《西方美学史》和《西方文论》,2004年9月,系里又给我增加了四个班的写作课。开学一周,我就发现,写作教材里的内容多是大道理,是用高深的术语介绍简单的写作程序,虽然没有错误,但是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没有多大关系。在征得了系主任的同意之后,我在教学上作了大胆尝试:两个班讲规定教材,两个班讲王鼎钧的《作文三书》。一个学年下来,听《作文三书》的学生,写作水平明显高于听教材的学生,至于人格建构上的飞跃,那就难以估量了。 作文指导书容易流为枯燥,而《作文三书》生动活泼,处处感性;作文指导书容易流为教条,而《作文三书》有很高的启发性,春风化雨。王鼎钧先生的《作文三书》,不仅指导写作,同时也塑造人格,使你心地善良,感情丰富,思维条理,智慧过人,灵魂圣洁,人格强健。作者以他的爱心培养你的爱心,以他的功力提升你的功力,以他的境界开阔你的境界。在《作文七巧》里,作者放低姿态,领着你走路;《作文十九问》把文路指给你,让你自己走;《文学种籽》启示你走自己的路,鼓励你与大师赛跑,开始壮丽的人生。 读了《作文三书》之后,如果你觉得受益匪浅,那就转告你的同学和老师,让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受益。整个精神氛围的提高,意味着你站在一个高海拔的基座上,周围的朋友同时拥有了甘泉,你的心田会更加滋润。 (作者系山东枣庄学院副教授,作家) 书评(媒体评论) 在指导中小学生学习作文的书籍中,我最为心仪的有两部,一部是叶圣陶、夏丐尊的《文心》,另一部就是王鼎钧先生的这套《作文三书》了。 ——楼肇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 作文教学需要高人指导,作文训练需要高手指点,作文水平需要高招提升。卓有成就的散文家王鼎钧就是这样的高人和高手,他的《作文三书》就是这样的高招。 ——摩罗(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著名学者) 王鼎钧先生这套关于作文的著作着眼于文心的启迪,想尽力使读者聪明起来,让写作技巧得之于心,运之于手,能做到像金庸武侠小说所说的“身剑合一”的境地。 ——秦兆基(苏州市高级语文教师、二级作家,全国作文中心研究员) 如果我在少年时期读了这么好的一套书,早就是一个写作名家了。 ——杨传珍(山东枣庄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在《作文三书》里,他告诉我们练功的方法,是多少年轻学子学会如何运用文字的最佳途径,可惜许多人视而不见。 ——隐地(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