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无声开始(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妤齐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韩妤齐工作室在《东方塞纳左岸——苏州河沿岸的艺术仓库》一书之后,又一本对整个上海人文文化的复兴弘扬创新发展的力作。不论是在上部海上绮梦、还是下部光影轮回中,都充满了上海人文文化的浓厚气氛,这让这座城市的繁华变得更加有内涵了。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上海的城市文化散文,全书分上下两部介绍了弥漫在上海城市文化空气中的种种现象,它令这个无限繁华的城市更加充满韵味。

上部:海上绮梦

当我开始触摸上海的历史沧桑,抚慰它正在逝去的遗迹,逐渐了解她蕴涵的神秘时……上海城市慢慢从我眼前远去游离,我如同在天上俯瞰一块海滩,朦胧地浮现她的变幻与变迁,一幕幕往事烟云,这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奇迹般的城市,一个历来由外来人激活的城市,一个魅力与丑恶、骄傲与屈辱、风情与暧昧尽显极至的花花世界。撇开她的浮华,多少人间沧桑故事暗香浮动,如同不尽的漪涟,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如此的一瞬间。

下部:光影轮回

上海城市的面貌以空前的速度在改变,可能昨天还是美丽古老的街景、建筑、人物正在眼前,今天忽然就会消失而焕然一新,兴奋之余,我们总感到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什么,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情愫,永远也挥不去的情怀开始弥漫起来,城市并没有我们想象那般地变美,在高耸钢筋水泥玻璃的高层林立下,一切变得压抑而浮躁,当一些曾经辉煌优秀的老建筑孤零零地树立在城市高层的包围中,美丽沧桑黯然无助地面临消失之情景,带给我们一种的撩拨心弦的震撼之美无法用语言表达。

目录

上部:海上绮梦

水调歌头

引子

从吴淞江到苏州河

西方的东方之梦

三界四坊

老城厢寺庙的沉浮与变迁

碑刻上海

古宅背后的故事

雕栏玉砌

苏州河沿岸经典建筑

印象邬达克

梦中的老烟囱

花样年华

浮生如梦

夜上海的浮游生物

浮光魅影

追寻电影的黄金岁月

有种东西叫做永恒

下部:光影轮回

东方塞纳

回到21世纪的上海

“东方塞纳左岸——苏州河沿岸的艺术仓库”

2004年5 月策划东方的塞纳左岸”影像展

生死轮回

2004年9月“生·死·轮回”韩妤齐观念数码摄影

影像隧道

2005年“影像隧道”——苏州河怀旧艺术节策划

来自对上海城市文化感悟的心声

挽留永乐宫摹本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拿什么拯救你,昆曲、昆剧

记录上海

新生代人文记录片的崛起

附录主题

关于梦清园苏州河展示馆调整补充的可行性建议方案

试读章节

随着对老城厢的深入认证,我们可以从清朝的地图上看到,上海的老城厢是一个个庙寺云集的地方,一个活生生的有着传统神魂民族史的根基,从后晋到1949年,区境内建造过寺庙84座,从南宋到民国,南市共建道观33所.还有后来外来的教堂十余所,清真寺等。据民间传说,上海的庙三百多个都不止(包括私家庙),几乎每条路上有一个庙。据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均(Robert Fortune,1813—1880)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福均注意到,上海城内外,寺庙到处可见,连城墙上都有。庙里佛像众多,当地人来此烧香、磕头和进行一些偶像崇拜仪式。寺庙中经常能见到说唱和演戏,中国人特别地喜欢看这种演出。还有算命的和耍把戏的显然很有市场,在所有的大街和公共场所都能碰到这些人物。”在过去的上海的老城厢不仅庙寺云集,而且中国人的本土宗教——道教大行其道,上海的老城厢现知道的关帝庙就有四五个。有了庙就有了故事。宗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生活艺术,包含了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美好的生活信念。现在老城厢的城隍庙就属道教。道教是中国人的本土宗教,相信道教的人不多,但道教对民俗的影响却很深刻。过年就是道教文化的体现。大年夜放炮仗“智仁下凡”,也就是天上所有的神下凡了,大家要迎接,如接财神。而有意思的是道教的神均为人,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被封为神,像封神榜。还有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是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一,特别是三清殿宏伟的壁画《朝元图》,它集中了唐、宋绘画之精华所形成的巨作,其风格高超生动,人物传神达意。《朝元图》有八个主像.皆作冕旒帝王装,每一主像两侧配以各种神祗,如仙曹、玉女、香官、使者、力士、金星、火星、土星、木星、五岳、四渎、天官、地官、水官等,分三层四层安排.构成了气势磅礴的人物行列。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一般人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正式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综合了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它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老子为教祖.称“太上老君”。道教信徒供奉许多神。道教神仙的排列次序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统治体系。道教主张“重人贵生”,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对社会抱入世的态度,因此,道教是主张“入世”的宗教。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也必须素食、独身、住庙。庙“庵”有慈修庵(榛zhen岭街15号)、小桃园清真寺等。

P31

每次到三味寺总是无法拍照,一次是晚上,两次雨特大。“三味寺”已经很破旧,不仔细搜寻无法辨认这曾经是个庙宇。里面有两块石碑,有一些传闻,听说,日本人时期,在一个尼姑庵里藏了许多枪支,我感到故事有一股神秘的色彩,就像昨天晚上发生在庵里……但前些日子有50多个日本人来看过这废弃的庙。我觉得一定有故事。但除了面对这些遗留的石碑、沉默的木雕,就让它成为一个谜吧。尼姑的“三味寺”,现在却是苏州园林的一群男工在里面干活,在旁边的“关帝庙”,过去是一个道士住在里面,现在“关帝庙”里外来人开的简易饭店,我看到几个女子在洗烧。好像颠倒得有点搞笑。在江阴路街发现小高仓庙(牌碑)、小灵山庙(里面的木头特别好),以前这里有四个和尚庙,每年有一次庙会,由庙里组织的几百个人,化妆成京剧里的舞台人物,从庙里走出来,很好看,很热闹。弄堂那里原来有个庙,后来庙烧了,只剩下一块石碑与一棵百年银杏树。

P34

今天本来去小桃园清真寺,结果走到了蓬莱路,在寻址小桃园清真寺时看见净土街的路牌,这路牌的名字让我隐隐感觉这里应该有故事,净土街的路口的石库门上雅致的雕花让人有点想入非非和迫切想走进去的愿望……

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位坐在门口的阿姨告诉我:亭桥街净土庵是沪剧家喻户晓庵堂相会的地方,故事为金秀英与陈宰庭不顾家长的反对他们俩相好,私自偷偷在庵堂约会。后来私奔。据说金秀英的家就在金家坊,陈宰庭的家在大东门。后来我还特地去金家坊寻访过,经人指点,遥望着金秀英的故居,不知为什么,我只是远远地注视着这已被人遗忘的地方。也许时间会让人遗忘、让一切慢慢消逝……

沿着阿姨的指点寻找到了尼姑庵净土街19弄净土庵。一进门看见浮雕花纹的黑瓦片、红色雕花,菩萨、十八罗汉已被搬走,原来门口是塔,窄窄的楼梯只有尼姑能走……

里面的—位阿姨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切菜.据说这两块石板是庵里不同寻常的石块。

天慢慢的暗了下来,我久久地站在里面寻找以前的印迹,一切扑朔迷离、似有似无……黄昏笼罩着庵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块雕石、每扇门,怀旧的情结弥漫在每—处角落里窃窃私语,仿佛都在娓娓诉说着深幽幽庵里曾经发生的事……还留存有精巧、雅致、古朴的瓦片窗,圆柱石上雕刻花纹和字“皇清康熙甲……”的存在意味着挥之不去的如烟往事的历历在目。

只是我无法解读,无奈故事随着岁月而消失……

P37

序言

上海是一个活力与魔力时时放射在迷人空气里的城市,它以高涨的热情,奇异的魅力直射穿透你,每时每刻以令人兴奋的速度发展,兴奋得来不及思考、沉不住锐气……

几十年就跨越了其他国家的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这使我想起了上海的源起就是从浩瀚淼茫的原始荒芜水滩、汪洋江水中的小摇船、水栖的鸟类、临水的古老城墙,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突然有一天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她摇身一变,从一个民姑一下跃为一个国际的明星。世界各异的建筑汇集在此地.她独特的历史造就了她神奇的风采,如同一度睡眠的城市忽然惊醒了,她在朦胧中又开始骚动不安起来,身披昔日的着装,在中国特定的时期,迫不及待地走向国际舞台,按捺不止的兴奋、希望、暴发的欲望……许多的人争先恐后去撕掉、拨掉她旧日的携带物,把所有的所谓珍贵的、廉价的,一齐朝她身上塞去。不知怎么才能恰如其分地形容历经沧桑的“她”,昨日的泪:芘还没流尽,今日兴奋的泪水已情不自禁的盈满眼眶。旧日风韵依存的她在仓促的新装下,尽管并不完美,缺点多,但她那独具的人格魅力,还是吸引了世人瞩目的焦点。看待她,关键聚焦在何处,评判她,关键是站在哪个角度、许多历史的佼佼者都想装扮她,所有的东西塞满她,可怜的是能给她一点空间吗?能为将来的她设想一点吗?

当我开始触摸上海的历史沧桑,抚慰它正在逝去的遗迹,逐渐了解她蕴涵的神秘时……上海城市慢慢从我眼前远去游离,我如同在天上俯瞰一块海滩,朦胧地浮现她的变幻与变迁,一幕幕往事烟云,这是一个创造神话的奇迹般的城市,一个历来由外来人激活的城市,一个魅力与丑恶、骄傲与屈辱、风情与暧昧尽显极至的花花世界。撇开她的浮华,多少人间沧桑故事暗香浮动,如同不尽的漪涟,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如此的一瞬间。

面对正在逝去的,有人欢喜,有人不欢喜,无论是喜欢它还是唾弃它,都已经存在了,华丽精致的建筑由于人们拥挤的居住,凌乱脏,使人产生了厌恶,华美失去了欣赏的情调,生活的烦琐让人无心去注目它,人们向往干净宽大的空间,偶而。市民中的一些人感叹这建筑的美丽,不可多得,那也是一种无奈的感叹而已,谁来管这?走在这些风尘中的历史建筑中,真惋惜它们曾是那么的美丽、动人,让人回味,即使在小市民的生活中沦落,依然楚楚动人。也许真是生不逢时,如今人们在追求浮光,上海人都会记得流氓杜月笙黄金荣,却无人知晓创造上海建筑传奇的大师邬达克等……我们的社会难道注定人们要走到物欲的尽头才来反悔、才来领悟活着的意义与价值?把美好的东西毁掉真是残忍之极,美注定要在被摧残中让人震摄,人们麻木得已不知自己是在做残忍的事。他们推倒的岂是建筑,他们推倒的是活生生的历史!对一些老建筑的拆是无可非议的。首先是一个价值观和利益的问题,价值与利益其实是人的眼光的问题。就像许多人把自己家的古董丢掉,贱卖掉,几年后感叹,我家原来有什么什么,如果我当时……所以许多人是自己与机遇擦肩而过。

城市中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每个人的小算盘、自留地算的非常好,许多人认为自己很聪明却会瞬时损失社会,如此一来,我们的民族意识、城市发展的脉络、世界的文化遗产将损失许多,难道作为中华炎黄子孙,我们一点也无动于衷吗?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吗?

有一些记者与保护古建筑的人,正在致力于此项工作,虽效果甚小,但他们坚持,因为只要有一点希望,也许能感化人们,希望多一个人理解,就多一点希望,文化就是这样慢慢的在时间的孕育中,因为许多人有意无意中的精神的努力,成就丰厚底蕴、外表光鲜的上海。

上海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城市,因为世界各国的人会把她作为自己的故乡,来描述、记录她。  历史长河来看,上海的历史相对短暂,然而其丰富的内涵如同浩瀚的海河,“特异化的场所精神”浓缩地极致体现在它的空间概念上与文化内涵中。它还富有独特的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背景的根基,以至于我们的记录只能从我们的经历来选择角度。因为好多事情是做不完的,所以再多的人来关注上海、来追溯寻找她的历史文化都不会嫌多,上海具有的永恒空间魅力永远不会让探索者失望。

如今我们分外关注在城市,我们需要对上海的整个城市脉络、民间流传与文化进行调研,但是我们感到举步维艰,民间采风调研需要大量时间的人力物力。我们希望系簧抛对上海的缘起和变迁发展的历史文脉,通过民间的调查,历史的考证,寻找正在迅速消失的城市的脉络与痕迹,用文字、图片、影像等艺术地再现一个具有传奇而魅力无穷的上海。希望能真实地记录,为我们的后代留一点东西。

                            韩妤齐

                            2004年

后记

《从无声开始》是Image Tunnel韩妤齐工作室在《东方塞纳左岸——苏州河沿岸的艺术仓库》一书之后,又一本对整个上海人文文化的复兴弘扬创新发展的力作。

作为Image Tunnel韩妤齐工作室,感谢2005年首届”影像隧道”苏州河怀旧艺术节的艺术顾问伍江教授、张松教授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感谢一直以来对我们大力支持的相关媒体:《艺术当代》、《城市发展》、《时代建筑》、《室内建筑》、《社会科学报》、《文明》、《北京时间》等!感谢城市建设档案馆的合作『感谢上海法语培训中心的合作,感谢M50创意艺术园区、贝碧欧、半度音乐、凹凸家俱等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实践与探讨!

感谢香格纳画廊的何浦林·劳伦斯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的合作与支持!

感谢文汇出版社编辑张衍先生的理解与合作!

韩妤齐  “老城厢寺庙的沉浮与变迁”、”碑刻上海”、“古宅背后的故事”、“为了忘却的记忆”、“生‘死。轮回”、“金‘木’水。火‘土”、“关于挽留永乐宫摹本在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可行性报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新生代人文记录片的崛起”的前言等

韩妤齐 杨海燕  2005年“影像隧道”苏州河怀旧艺术节策划案”关于梦清园苏州河展示馆调整补充的可行性建议方案”

杨海燕  “关于梦清园苏州河展示馆调整补充的可行性建议方案”的概念方案

蔡骏  “从吴淞江到苏州河”、“西方的东方之梦“

伍江 周诗岩  影像·城市·记忆一一对上海苏州河2005“影像隧道“艺术展的思考

强震宇  “印象邬达克“、“生·死·轮回”韩好齐观念数码摄影

陈晓星  “引子”、”浮生如梦”、”有种东西叫永恒”

乔延军  “夜上海的浮游生物”

侯建设  “梦中的老烟囱”

袁啸波  “追寻电影的黄金岁月”同时又是电影照片提供的收藏家

顾蕴沁  “拿什么拯救你,昆曲、昆剧!”

上海昆曲研习社提供了相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感谢钱保纲先生在这方面的协助!”新生代人文记录片的崛起”的图片与文字资料以及翻译由导演本人提供,感谢林航在这方面的协助!

参与本书整理工作的有:廖洁盈、谢颖、汤璟雯、李思圆、李维亚、温学敏等,同时感谢廖炳耀提供了照片。

感谢设计师黄臻卿夫妇至2005年一直以来的合作,设计了“影像隧道”所有的海报等,包括此书的设计,感谢赵兵为2005年”影像隧道”设计的logo,感谢所有参与本书的写作、摄影、翻译的义工成员,感谢所有参与Image Tunnel的活动的义工成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