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负载了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历史使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罚义精神是此时期电影的基本主题。30年代中国电影的划时代意义,首先体现在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的权力意志和左翼电影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努力实现的对电影的占领。30年代中国电影划时代变革的又一意义,有声电影替代无声电影,极大地改变了电影的观念和美学性质。
新中国以来的中国电影历史研究(代序)
第一章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兴电影运动的产生
第三节 新兴电影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章 电影艺术创作的变迁
第一节 电影剧作形态和叙事的演变
第二节 各公司的电影创作
第三节 从无声到有声
第四节 30年代电影的商业性特征
第三章 大师风采——电影剧作家
第一节 夏衍
第二节 田汉
第三节 阳翰笙
第四节 洪深
第四章 大师风采——编导及导演
第一节 郑正秋
第二节 蔡楚生
第三节 沈西苓
第四节 孙瑜
第五节 史东山
第六节 吴永刚
第七节 费穆
第八节 袁牧之
第五章 30年代电影理论、批评和论争
第一节 新兴电影的社会意识形态任务
第二节 电影与新文学的联姻
第三节 电影批评的展开与批评理论
第四节 电影理论与批评的窗口——舆论阵地的建立与掌握
第五节 官方电影理论和“软性电影”理论及其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