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一跃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只有六七岁的蒙牛,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创造了太多的光荣!大幕之后的蒙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本书从蒙牛发展历程、蒙牛经营模式、蒙牛文化等方面着手,首次全面揭开蒙牛高速成长之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蒙牛内幕(首次全面揭开蒙牛高速成长之谜)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孙先红//张治国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零起步,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一跃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只有六七岁的蒙牛,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创造了太多的光荣!大幕之后的蒙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本书从蒙牛发展历程、蒙牛经营模式、蒙牛文化等方面着手,首次全面揭开蒙牛高速成长之谜。 内容推荐 从零起步,5年增长200倍,6年销售200亿。一跃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只有六七岁的蒙牛,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创造了太多的光荣!大幕之后的蒙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无疑。“蒙牛现象”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家、经理人,学者,媒体、消费者乃至好事者关注的焦点。 本书两位作者均为蒙牛管理团队核心成员。作为蒙牛成长的见证者,他们深感有责任揭开蒙牛大幕,对蒙牛的成败得失作一次彻底的总结梳理,使之由模糊变清晰,由混沌变透明。 全书从蒙牛发展历程、蒙牛经营模式、蒙牛文化等方面着手。全方位透视蒙牛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成长轨迹,并力图提炼出对众多经营管理者乃至一般人有所启示的普遍规律: 第一部分为“蒙牛现象”,颇为详尽地勾勒了蒙牛的发展历程,既生动展现了蒙牛人的创业精神,也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可读性极强; 第二部分归纳总结了蒙牛经营模式,详细阐述了成就蒙牛今日辉煌的25个法则,无一不是管理者可资借鉴的金科玉律; 第三部分阐释了蒙牛文化,明确提出了“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的思想,值得中国企业管理者深思。 本书是一部创业传奇,一部企业史诗。还是一部以道取胜、术法赅备的管理经典?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令心灵激荡、头脑振荡的力作! 目录 编者引言 瞧,这个人(1) 石滋宜序 蒙牛:“心”的经营(3) 郭振玺序 “金身”牛根生(5) 作者序 “两只半眼睛”看蒙牛(7) 引论 “蒙牛速度",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 一、“草原旋风”(1) 二、5年增长200倍(2) 三、十项全能创“全国纪录”(4) 四、牛氏定理(7) 五、飞船定律(9) 第一篇 蒙牛现象 序幕 牛根生VS郑俊怀 ——两位巨人鲜为人知的内战 一、狮子与羚羊的故事(15) 二、从洗瓶工到副仲裁(16) 三、两个巨人的较量(29) 四、弃“明”投“暗”(51) 五、中国乳界最硬的几颗脑袋(56) 六、郑债牛还(59) 七、“一分为二”与“一份为三”(60) 八、实践是最大的培训(61) 九、雪中送炭(64) 第一章 盘古开天——蒙牛创世“三板斧” 一、炼金术之一:起名的哲学(68) 二、炼金术之二:先建市场,后建工厂(70) 三、炼金术之三:产品质量的好坏等于人格品行的好坏(84) 四、第一板斧:展翅鹏程,“蒙牛砖牛奶”六千里跃进(89) 五、第二板斧:问鼎北京,“蒙牛大冰砖”旗开得胜(91) 六、第三板斧:逐鹿上海,“蒙牛枕牛奶”网上飞奔(93) 第二章 两龙斗法——牛犊在老虎脚下生存的秘密 一、借势生云: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100) 二、避强示弱:蒙牛收奶“三不干”(103) 三、统一战线: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105) 四、鹤立鸡群:给我个理由选择你(108) 五、暗箭难防:遭遇假新闻诽谤(111) 六、赤身肉搏:营销4P的多重较量(120) 七、风云突变:蒙牛会收购伊利吗?(131) 八、和谐共荣:相逢一笑泯恩仇(133) 第三章 蒙牛狂奔——冠军之旅中的“三大战役” 第一战:海战,架构中国最长的乳桥(136) 第二战:陆战,“非典”时期的“非常营销”(140) 第三战:空战,航天员专用牛奶告知行动(148) 第四章 死里逃生——把危险化为机遇 一、恐吓:死神半夜敲门(159) 二、谣言:风起云涌(164) 三、老牛:写下遗嘱上战场(168) 四、求助:给共和国总理的一封信(170) 五、破案:四省公安联合作战(171) 六、公关:运动员专业牛奶(173) 七、审判:恐吓分子被判死刑(174) 八、思考:不正当竞争何时了(175) 第五章 上兵伐谋——蒙牛的“布线运动” 一、市场布局 二、工厂布局 三、奶源布局 第六章 有无相生——在央视的舞台上营“心” 一、媒体影响力(193) 二、央视的观念革命(201) 第二篇 蒙牛模式 第七章 决策管理上的“360度模式”(100) 蒙牛法则一:全盲定律(209) 蒙牛法则二:目标倒推(210) 蒙牛法则三:“天才”源自“系统”(212) 蒙牛法则四:难易律(213) 第八章 品牌传播上的“钻石法则” 蒙牛法则五:广告打造“玻璃品牌”,新闻打造“钻石品牌”(215) 蒙牛法则六:媒体无大小,新闻无小事(217) 蒙牛法则七:事件营销的点汇成品牌成长的线(218) 蒙牛法则八:王妃原理(220) 蒙牛法则九:参观是伟大的生产力(220) 第九章 市场营销上的“领先模式” 蒙牛法则十:从消费中来,到消费中去(223) 蒙牛法则十一:新“拿来主义”(226) 蒙牛法则十二:“送去主义”(226) 蒙牛法则十三:走好“品牌的最后一公里”(227) 蒙牛法则十四: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培训消费者(232) 第十章 人本管理的“三合模式” 蒙牛法则十五:举贤避亲(235) 蒙牛法则十六:选才“三合论”(236) 蒙牛法则十七:用才“三级火箭论”(237) 蒙牛法则十八:学学球场上的“换人哲学”(238) 第十一章 蒙牛资本战略的“全球法则” ——“成就领袖企业的25个法则”之资本战略篇 蒙牛法则十九:有市场经济头脑就有一切(239) 第三篇 蒙牛文化 第十二章 蒙牛企业文化大系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三个假说”(247) 二、蒙牛文化的基本框架(248) 三、蒙牛文化的精髓:“三靠哲学”(250) 第十三章 大胜靠德: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 一、创业纲领(253) 二、经营人心(259) 三、与自己较劲(269) 四、“企业生态圈”理论(276) 第十四章 大智靠学:站到历史的峰顶上 一、蒙牛的“口号文化”(285) 二、牛根生的《择师论》(287) 三、团队学习(289) 第十五章 大牌靠创:牛根生的“共产实验” 一、全球捐股第一人(291) 二、管理团队集体散财(311) 试读章节 老郑曾经颇为苦恼地说:“没有人才,企业发展不了;企业发展不了,人才又来不了。”也赞赏牛根生的才干,想引进类似的能人,因此,四处求贤,甚至动员过市人大副主任李岳清。 先红始终认为,郑牛冲突,无是无非,完全是一种性格冲突。一个爱走小步,一个喜迈大步,一不留神,“迈大步的”就冲到“走小步的”前面去了。如果时刻警觉,还不致越位;稍一松懈,越位就会在所难免。 有一次,郑俊怀让做一个推广方案,强调要“暴风骤雨地做”。先红做了一个10万元的规划。郑说:“再考虑考虑。”最后,减成了1万元。“暴骤”全无。 另一次,牛根生让做一个广告计划,强调要“大干一场”。先红也做了一个10万元的规划。牛说:“小了。”最后,增成20万元。“大”上加“大”。 1996年,“伊利雪糕走向亚特兰大奥运会”事件营销,100万的合同,牛根生已经签了。等对方过来拿钱的时候,郑总还把先红叫过去:“先红,再合计合计……” 郑俊怀的性格特点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丝不苟”,啥时见了他,都很和气,让人感觉很舒服……像他这样一件事想十八遍的人,今天传说非法贪占了那么多钱财,老实说,先红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这完全不符合郑俊怀的性格。 而牛根生的性格特点就是“敢想,敢干,敢探索”——当年评价深圳速度所用的这三个词,用来描述他再合适不过。如果说郑俊怀的胆量超乎常人,达到了150%,那么,牛根生的胆量,恐怕还得来个“二次方”。 牛根生大概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冲到郑俊怀的前面。1993年,央视拍摄《当代企业家三十六计》,伊利成为入选企业,这一集名叫“上下同欲”。当时,牛分管广告,同意了。正式拍镜头时,剧组想拍牛,牛不出面,就让拍郑俊怀。后来没办法,先红找了一个领导班子集体开会的全景式照片,算是给牛根生“上”了一个镜头。在媒体报道方面,牛有意把自己变成“隐形人”,所以,十年间,消费者“只知有郑,不知有牛”。 但他偶然往前冲,那是性格使然、情境使然。比如有领导来视察时,牛根生掌管的冰淇淋自然是主要的参观对象,而他最熟悉情况,口才又极好,这就难免冲到前面,成为主要发言人与核心交流者。P31 序言 蒙牛极速成长的奇迹,在传统工业来说,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它正在创造中华民族的崭新历史,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企业的崭新形象。蒙牛狂飙突进式的超常规发展,其整合资源、发展事业的全球视野,必将激起更多的中国企业做强做大、迈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为什么蒙牛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即是“人财” (人即财富)。许多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再长大,原因也在于欠缺突破现状的经营团队。而蒙牛幸运之处就在于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有非常强的经营团队,正如书中所形容的:“初创的蒙牛,除了几颗人脑袋,别的就一无所有了,不过这大概也是中国乳业最硬的几颗脑袋。” 蒙牛何以聚集“人财”?依靠的是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经营智慧与跳出传统思维的超人生观。在蒙牛只有六七岁的年龄时,他就在思考如何让100年后的蒙牛更加茁壮与健康,这是传统思维的人无法想像的事情,因为牛董事长的无私,才能够超越他个人生命的愿景。 蒙牛如果要永续经营,聚“财”(人财)自然是关键,为此牛董事长不惜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他说:“很少有人从无到有以后,又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快感,来自你的价值被承认,但是缺少尊重。而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世间所有人对你不明白之后,变成所有人尊重你,这种快感是金钱、权力远远不能带来的。” 这种无私的企业家精神,令我想起了我的已故好友台湾英ig_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他在世时曾说:“我过去25年所赚的钱(上百亿台币资产),要用未来25年的时间花掉。”目的在于帮助他人,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需要被关心的人。我的另外一位好朋友,也是相当受人尊重的长者蒋震博士,也于1990年将他在香港震雄集团名下的全数股份(约2亿美元)慨然捐赠,设立“蒋氏工业慈善基金”(现更名为“蒋震工业慈善基金”),鼓励工业机械与制造业的发展与改良,以推动大中华工业的发展。这些人的义行将永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纪录。 本人跟牛董事长有几次会面机会,而透过本书的描述,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不凡的经营哲学,因此,我认为牛董事长不仅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人生的哲学家。他说凡事要从根本做起,他非常了解“因果关系”,懂得尽可能去做“必须做(Must do)的事情”,抓的是源头(种因),又能从尽头(果)倒推到源头(因)。 另外,我觉得牛董事长的个性相当浪漫与潇洒。很多人从媒体上看到蒙牛许多的广告或活动(event),会认为蒙牛擅长做秀,然而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所有的作为都有意义存在,最重要的是,这些作为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信服的感觉,这正是由“诚信”而来的战略思维所致。以本书中提到的“航天员专用牛奶告知行动”为例,就是最好的印证。 归根结底,蒙牛的成功在于善于“经营人心”:在企业内部,注重向下经营人心,以聚揽人才,激发其工作热情;在市场上,善于经营客户之心、消费者之心,善于抢占其心智资源,建立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如果中国企业都像蒙牛这样注重“心”的经营,那么一定会很快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企业。 事实上,不管是牛董事长还是其团队成员,有更多谈不完的故事,在在显现出他们的智慧,这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本书虽然叙述的是蒙牛的极速发展,却是由一个个故事编织而成,相信翻开这本书的人,都会为其着迷而爱不释手。 我认为,本书向读者展现了生命的意义,激励人们积极创造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愉快。故我乐意推荐本书给所有愿意向上的人,也期盼中华民族涌现更多卓越的企业家。 石滋宜博士(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 2005年6月21日 书评(媒体评论) 蒙牛极速成长的奇迹,在传统工业来说,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它正在创造中华民族的崭新历史,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企业的崭新形象……我认为,本书向读者展现了生命的意义,激励人们积极创造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愉快。故我乐意推荐本书给所有愿意向上的人,也期盼中华民族涌现更多卓越的企业家。 ——石滋宜(经营管理大师、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 这么多年,看到太多企业的起起伏伏、生生死死,真所谓“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所以,我一般不评判年轻的企业。但蒙牛是个例外。看了这本《蒙牛内幕》,我似乎看到了企业跳出“周期律”的路径:人品永远走在产品的前面,软件永远走在硬件的前面,文化永远走在钙化的前面。 ——金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营报》社社长) 原来我一直想提醒人们的一件事是,狮子就是狮子,再善良的狮子也得吃肉,也不可能靠吃草活着。但随着对牛根生、对蒙牛了解的加深,我似乎有些犹疑:牛根生不就是一头吃草的雄狮吗?蒙牛不就是这头雄狮治下,迅猛扩张、企图雄霸天下的王国吗?吃草是假象,是它独特的天性,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细细寻觅,大家也许能从本书里找到某种答案。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蒙牛做得非常好。牛根生做得非常好。《蒙牛内幕》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蒙牛成长的历程。从中不仅能够透视到蒙牛的“根与梢”,甚至能透视到中国乳业的“形与神”。这本书的许多章节,不是就企业写企业,而是就“圈子”写企业,写出了关系,写出了竞争,写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读了这本书,你一定会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灵感。 ——郭振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