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志》丛书是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本书适合各国驻华使领馆,对象国驻华商务机构,各大旅行社,国际问题研究及教学工作者,涉外工作者,大、中型图书馆,大学、中学及其他专业学校收藏,供师生阅读阅读。
尼日尔是尼日尔共和国的简称。它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是有名的“阳光灼热之国”。尼日尔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在联合国经济人文综合发展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倒数第二。《尼日尔》一书的作者彭坤元研究员是非洲史专家,书的内容翔实可靠。《尼日尔》是目前我国有关尼日尔的资料最全的一本书,是了解这个国家的较好的参考书。
导 言/ 1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 1
一 地理位置/ 1
二 行政区划/ 1
三 地形特征/ 3
四 河流与湖泊/ 5
五 气候/ 8
第二节 自然资源/ 9
一 矿产资源/ 9
二 植物/ 10
三 动物/ 11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12
一 人口/ 12
二 民族/ 13
三 语言/ 18
四 宗教信仰/ 19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21
一 民俗/ 21
二 公共节假日/ 27
第二章 历 史/ 29
第一节 史前时期(公元前6万多年至公元前1000多年)/ 29
一 旧石器时代/ 30
二 新石器时代/ 30
三 金石并用时代/ 33
第二节 上古和中古时期(公元前1000多年至公元1891年)/ 36
一 上古时期/ 36
二 中古时期/ 37
第三节 近代时期(公元1891~1960年)/ 55
一 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55
二 虽败犹荣的反抗斗争/ 59
三 殖民统治的恶果/ 62
四 擂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战鼓/ 65
五 著名历史人物/ 67
第四节 现代时期(1960~2003年)/ 69
一 迪奥里总统执政时期(1960~1974年)/ 69
二 军人政府时期(1974年4月至1989年)/ 71
三 临时政府时期(1990年10月至1993年3月)/ 74
四 奥斯曼总统执政时期(1993年4月至1996年1月)/ 76
五 第一个过渡政府时期(1996年1~7月)/ 79
六 迈纳萨拉执政时期(1996年8月至1999年4月)/ 81
七 第二个过渡政府时期(1999年4~12月)/ 83
八 坦贾总统执政时期(1999年12月以后)/ 86
第五节 当代重要政治人物/ 91
第六节 尼日尔共和国历届总统和总理/ 95
第三章 政 治/ 96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96
一 政治体制的演变/ 96
二 宪法/ 103
三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110
第二节 国家机构/ 111
一 中央政府/ 111
二 地方政府/ 114
三 参议机构/ 114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 115
一 立法机构/ 115
二 司法机构/ 118
第四节 政党、团体/ 120
一 政党/ 120
二 团体/ 125
第五节 尼日尔的民族问题/ 128
一 图阿雷格人问题/ 128
二 图布人问题/ 132
第六节 国旗、国徽、国歌/ 135
第四章 经 济/ 136
第一节 经济发展综述/ 136
第二节 农牧业和渔业/ 139
一 农业/ 139
二 畜牧业/ 145
三 渔业/ 148
第三节 采矿业和工业/ 149
一 采矿业/ 149
二 工业/ 154
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 157
第五节 交通运输与通信/ 159
一 交通运输/ 159
二 通信/ 162
第六节 旅游业/ 163
一 旅游资源/ 163
二 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 164
三 旅游业的现状/ 166
四 政府振兴旅游业的对策/ 167
第七节 财政、金融/ 168
一 财政/ 168
二 金融机构/ 170
三 外汇储备/ 171
四 外债/ 172
第八节 国民生活/ 176
第九节 对外经济关系/ 181
一 对外贸易/ 181
二 外国援助与投资/ 185
第五章 军 事/ 188
第一节 建军简史/ 188
第二节 国防体制和国防预算/ 191
一 国防体制/ 191
二 国防预算/ 192
第三节 军事实力/ 193
第四节 兵役制度和军事训练/ 194
一 兵役制度/ 194
二 军事训练/ 195
第六章 教育、文化、科学、卫生/ 196
第一节 教育/ 196
一 独立初的教育状况/ 196
二 目前的教育机构和人员状况/ 196
三 教育方针/ 198
四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199
五 存在的问题/ 200
六 发展教育的新对策/ 201
第二节 科学/ 202
一 科学与研究机构/ 202
二 目前科研工作状况/ 202
第三节 文学艺术/ 203
一 概述/ 203
二 文学与电影/ 204
三 音乐与舞蹈/ 206
第四节 医疗卫生/ 208
一 医疗卫生机构/ 208
二 国民健康与医疗保障状况/ 209
三 主要疾病/ 210
四 存在问题/ 212
五 政府改善医疗保健条件的措施/ 213
第五节 新闻出版/ 214
一 报纸与通讯社/ 214
二 广播与电视/ 215
第六节 博物馆/ 216
第七章 对 外 关 系/ 218
第一节 外交政策/ 218
第二节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19
一 与贝宁的关系/ 219
二 与利比亚的关系/ 220
三 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 222
四 与尼日利亚的关系/ 223
第三节 尼日尔—法国关系/ 225
第四节 尼日尔—美国关系/ 228
第五节 尼日尔—欧盟关系/ 230
第六节 尼日尔—中国关系/ 231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日尔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23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日尔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238
三 历史大事记/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42
尼日尔共和国(简称尼日尔)诞生于1960年,是一个国龄十分年轻的国家。它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内陆地区,撒哈拉沙漠南缘。国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领土面积。境内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占整个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全年大部分时间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稀少。除南部和西南部尼日尔河流域一带有600~800毫米的雨量之外,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因而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之一,被称为“阳光灼热之国”。
尼日尔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擅长农耕的豪萨族,有祖祖辈辈从事放牧业的图阿雷格族、富尔贝族,也有以农为主兼营畜牧业或渔业的哲尔马-桑海族和图布族。这些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因而反映在民情风俗上就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它们共同构成了尼日尔色彩斑斓的多元社会和文化。
尼日尔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段灿烂辉煌的时期。在15~19世纪,它曾先后是强大的桑海帝国和博尔努帝国的组成部分。尼日尔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沿着穿越撒哈拉沙漠商道的一些中心城市,当时出现了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文化教育昌盛的景象。今天,如果你漫步在旅游胜地阿加德兹的老城区,你会为那里厚重的历史感和幽古之情所惊叹。
历史上尼日尔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尽管在尼日尔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对尼日尔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尼日尔成为有明确地域的现代国家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尼日尔的现代政治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也是在法国人统治殖民地时不自觉地引进来的。但它们在独立之前并没有造福于尼日尔人民,而给后者留下更多的是血与泪,贫穷与落后。这些创伤至今还折磨着尼日尔人民。
从1960年独立至今,尼日尔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相当曲折的道路,目前还没有走出贫穷落后的阴影,在联合国经济人文综合发展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倒数第二位。但尼日尔人民并没有失去信心和勇气,仍然在不断地前进,他们在总结独立40多年来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摆脱贫穷、加快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尼日尔共和国的未来,正如尼日尔国旗上的那轮太阳,将会放出灿烂的光芒。
P1-2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 “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详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 《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约计200卷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