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包法利夫人(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国)居斯塔夫·福楼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这样一个桃色事件,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向来的爱情小说里,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同时很细腻地描写了主人公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代表作。农家姑娘爱玛因不甘平庸的家庭生活,向往不切实际的爱情,一错再错,受人玩弄,非但没有找到幸福,反因肆意挥霍,债台高筑,终因走投无路,服毒自尽。小说通过爱玛的婚姻—堕落—死亡的悲剧经历,真实地为我们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外省风俗。

试读章节

就这样夏尔重起炉灶,不歇气地温习他要考试的科目,把那些答案全都背得滚瓜烂熟。这一回他算是通过了,成绩还不错。那一天对他母亲来说真是个大喜的日子,家里大摆酒宴。

让他上哪儿去施展技艺呢?去托斯特。那里只有个老医生。老包法利夫人早就在盼他死了,老头儿还没有卷铺盖走路,夏尔就已经作为他的继承人在他对面安顿下来。

然而,把儿子抚养成人,让他学习医术,再帮他找到托斯特,好让他挂牌行医,老太太觉得事儿还没完,还得给儿子娶一房媳妇呀。她给他找到了一个:迪埃普议会庶务的遗孀,45岁,还有一笔1200法郎的年金收入。

这位杜布克的遗孀尽管相貌丑陋,骨瘦如柴,脸上像逢春的树木长满芽苞,却不乏可供她选择的再醮郎君。包法利老太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把他们一一排挤掉,她甚至还十分巧妙地戳穿一个有数名教士支持的肉店老板的阴谋。

夏尔原以为结婚后自己的处境会好一些,他想像自己会更自由,人身由自己支配,金钱也由自己支配。岂知一切由老婆做主,甚至他在人前当说什么,不当说什么,每星期五吃斋,都得听她的。她让他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还受她之命找不交诊费的病人家扯皮,一切都归她管。她拆看他的来信,窥伺他的行动,来了女病人,她还要隔着墙壁偷听他说些怎样的医嘱。

每天早上,她都得喝巧克力,还没完没了地要各种各样的照顾。她老是在抱怨,说她神经也疼,胸口也疼,心情总是不佳。听到有人走路她不舒服,让人家走得远远的,她又嫌孤独难熬,那就回到她身边,她又说人家无疑是要来看看她是怎么死的。晚上,夏尔回房,她把两只细长的手臂从被子底下伸出来搂住他的脖子,然后让他在床边坐下,开始对他说那些冤枉话,说他把她撇下不管,另有新欢!人家早就说过她不会有好下场。临了,她总要让他给她配点糖浆喝,有利于她的健康,还要多给她一点爱。

P11

序言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l一1880)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代宗师。《包法利夫人》是他的代表作,被列入世界名作之林。

福楼拜生于卢昂(又译作鲁昂),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福楼拜的童年便是在医院的严肃、认真、科学、客观和忧伤的氛围中度过的。1832年到1839年,福楼拜在鲁昂读中学,是个聪明却不安分的中学生。当时的外省,浪漫主义作品的影响很大,小福楼拜受此影响变得忧郁,好幻想、好动。这位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喜欢写东西,然而,当时写的全都是幻想故事,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842年,他去巴黎学法律,实际上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而不是法律。这段时期(1842—1844),他一方面受孔德的实证哲学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观,另一方面,通过一位雕刻家,他结识了浪漫主义的前辈,特别是认识了他最钦佩的雨果。他开始写作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情感教育》。可是,正当此时,他发了癫痫,这种神经性疾病把他完全击垮了。从此,这种病时发时好,始终折磨着他。

他回到离鲁昂不远的克罗阿塞,那是他们家的产业,在那里边养病,边坚持写作。1845年,他的小说《情感教育》终于出版了。这部小说记载了他隐藏内心的情感历程。1836年,他遇到一位专事音乐出版的出版商的夫人,说过几句寒暄话,可是那位夫人的形象却深深打动了这个15岁的少年。少年时期埋下的情感逐渐变成成年人深沉的崇敬,一直到35年后,这位夫人的丈夫死了,他才给心上人写了第一封情书。这期间他还写过回忆录。1869年,他发表了第二部《情感教育》。福楼拜的情感是很专一的,他的一生,爱情只有这一次。

第一部《情感教育》发表后,福楼拜连续遭到家庭不幸,他父亲和姐姐相继去世。从此,他放弃社交生活,醉心于狂热的艺术崇拜。有时,他出去旅行,旅行中结识一些文学界的朋友,如路易丝·柯莱等,他们的通讯发表后,成了研究他的工作、创作思想的可靠资料。

福楼拜的创作思想决定了他的创作速度,他写一部书往往需要四五年时间。在落笔写作前,他要积累资料,进行周密审慎的分析思考,细致入微的调查观察,就像一位外科医生动手术;写出初稿后还得再三推敲,稍有不满就撕掉烧掉,重新再写。

他去埃及旅行,回来后,花了4年多时间写作《包法利夫人》(1857)。为了这部小说还打了一场官司,结果法庭宣判他无罪,他反而因此出名。1858年,他为创作《萨朗波》去了一趟土耳其,此书于1862年出版。接着,他又花了5年时间写作第二部《情感教育》。

福楼拜最后几年中,惟一使他得到些许安慰的是:1877年,他的《三故事》发表,得到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们的一致称道,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杰作。左拉等自然主义作家还为他举办了晚宴,表示庆祝。另一件事是莫泊桑的成功。后者是他的教子和学生,曾得到他的鼓励和十分严格的训练。1880年,福楼拜突然去世。

福楼拜为我们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他的创作思想对法国文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这种影响一直延伸到20世纪,并且还将继续延伸下去。他的文字准确而优美,至今还被选作学生的语言文学课文或读本。

纵观福楼拜的创作活动,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宗师的四条艺术准则:

第一,科学的观察分析。福楼拜出生在一个外科医生的家庭,在医院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他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手术刀,却用来进行心理活动和事态发展的剖析。他的分析十分细致认真,以外科医生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这个患有重病的社会。因此,也有人称他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现实主义。譬如《包法利夫人》,爱玛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农村姑娘,由于接受了贵族式教育,特别是在阅读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品和田园牧歌式小说后,受这些作品中不切实际的虚构故事的影响,想入非非,为自己拟定了幸福的空中楼阁,一步步走上了堕落和毁灭的道路。向往美好的生活本来无可厚非,爱玛美丽、善良,不乏聪明才智,她也应当得到幸福。然而,她的幸福观是受浪漫主义作品的熏陶形成的,她向往的幸福是“充分发挥想像力”的幻想的产物。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作者对这种浪漫主义的批判。而整个的客观社会却是由罗多尔夫、乐乐、郝梅、列翁之流编织成的一张罪恶的大网,他们窥伺着,乘机而入,窃取了她的爱情和财富。爱玛的结局只能是身败名裂,也害苦了她那诚实憨厚的丈夫,直至损及他们的女儿贝尔特的前途。毁灭爱玛的是那个豺狼当道的社会,它是由教育和铸造她的人、引诱她堕落的人和对她落井下石的入组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爱玛的全部真情能换来的当然只能是虚情假意。爱玛从幻想到毁灭所经历的道路在作者笔下被分析刻画得十分清楚。

第二,大量地占有材料。为了忠实地描绘事物的现实状况,探索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大量地占有材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福楼拜说:“为了获得材料,分析和研究材料,作家付出的劳动往往成十倍地超过他的创作本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写作《情感教育》,他搜集了大量有关1848年革命的精确记录和资料,其数量之多,曾使历史学家乔治·索莱尔惊叹不已,自愧不如。而为了写作他那部未完成的《布瓦尔和佩居榭》,福楼拜看过的书有1500部之多。

《包法利夫人》实有其事。夏尔·包法利的模特是福楼拜父亲的学生欧仁·德拉马尔,他毕业后在理镇行医。为了创作这部小说,福楼拜曾亲赴理镇,研究人物,收集材料,体验人物的生活环境,了解人物的平素行为,细致地分析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小说中的永镇就是理镇的真实写照。为了描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福楼拜阅读了大量的关于中毒的材料,尤其是医学资料和临床记录,以至“当我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的时候,嘴巴里就有砒霜的味道,仿佛自己真中了毒,一连两回闹肚子,把晚饭全呕了出来。”(1866年11月,给泰纳的信。)他甚至亲口尝过这种毒药的味道,因此人们一说起他的创作态度,便要说一句:“福楼拜先生为了描写包法利夫人服毒,自己差一点中毒身亡。”

正因为他这种建立在大量资料上的、史笔式的,被他称作“描写即判断”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的作品带有深刻的揭露性和批判性,难怪乎它一发表就有人大呼这是一部坏书,把作者送上轻罪法庭,要给作者定罪了。然而,他们未能得逞,因为塞纳尔律师为作者据理力争,做了十分成功的辩护,更因为作品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不可抹煞。检察署所作的指控,其拙劣便在于想把这种深刻的理解拉回到浅表上来。

第三,纯客观。福楼拜要求他的创作做到绝对客观、不偏不倚,他排斥作者的个人情感和观点,甚至“尽可能让主题隐而不露”,不做“说教”,只做“解剖”。他分解事物,把它们一一呈送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去思索,去寻找答案。福楼拜曾说“艺术家应该做到使后代并不知道他曾存在过”,他要求作者“不要出现在作品中”。

1857年3月,也就是《包法利夫人》问世那年,他在写给尚比特夫人的信中说:“这是我的一个原则,不应当写自己。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他的创造物中一样,销声匿迹,而又万能;到处感觉到他,却看不见他。”一方面,他避免对人物做出个人的反应,不对人物作任何评论;另一方面,他用作者进入角色的方法,使他的心理刻画达到一定的深度。他写到爱玛和她的情人骑马出去散步时,说自己“既是男人,又是女人,既是情夫,又是情妇,既是马匹,又是树林,既是微风,又是枯叶”,就这样产生人物的思想和对话,用忘我和进入人物内心的方法做到纯客观。

因此,作者的万能并不是一种桎桔,福楼拜笔下的人物是自由的,他们自由地活动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他们的思想、性格,他们的向往、追求为他们划出了发展的道路,决定了他们的下场。在决定人物的命运方面,作者是一点自由都没有的。当然,这种纯客观是很难做到的,就连福楼拜本人都难免违反自己的原则。《情感教育》中的弗雷德里克·莫罗就是作者本人的翻版,在讽刺资产阶级时,作者也往往忍不住要跳出来说一通,或者掺上自己的感情色彩。然而,这一观点对后代的创作影响很大,20世纪许多作家承认福楼拜的影响而不承认巴尔扎克的影响,原因就在于此。普鲁斯特就曾对他大加赞赏,称他“预告着现代小说的诞生”。

第四,形式崇拜。福楼拜认为美的创造才是艺术家的惟一使命,因为,“艺术的目标,首先是美”。所以,作家的创作活动是神圣的、崇高的。那么,作品的思想内容呢?他认为,既是作品,就有思想内容,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除非读者是傻瓜或者疯子,或者作品本身是假的。这使他不同于当时的唯美派。因为后者从根本上否认作品思想内容的存在价值。既是作品,就有思想内容,但不是每部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作者要注意艺术手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当然,“要做到美,必须从现实出发”。由此可见,福楼拜要求的是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完全合拍,这样的作品才拥有“永恒的价值”。“表达方法越切合思想,用词越恰当,也就越美”,他甚至可以用几天时间去推敲一个词;而在这几天里,巴尔扎克则能写出一部小说了。

武汉大学外国文学教授、资深翻译家

周国强

2006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