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淘宝上海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作者 吴少华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预言家说曾预言到:21世纪将是艺术品投资的世纪。今天的事实证实了那位预言家的超群的眼光。当全球性的艺术品投资热潮滚滚到来时,在中国的收藏大舞台上,上海的民间收藏及其市场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与瞩目,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到上海来寻宝的人流。本书就是你来上海的寻宝图,一张上海古玩收藏艺术品市场的活地图,一部上海古玩收藏艺术品投资的工具书。

目录

序 7

导读 12

第一章 文物古玩市场 28

第二章 旧物市场 66

第三章 现玩市场 98

第四章 工艺美术市场 136

第五章 拍卖典当市场 172

第六章 文博单位 194

第七章 民间收藏 228

第八章 其他常识 258

后记 278

试读章节

一.海派收藏的历史

上海,自古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因其居货物流通“咽喉”的有利条件,从而成为收藏家云集的大商埠,人才辈出,在历史上有中国收藏“半壁江山”之称。

清道光年间,上海的李筠嘉就是位大收藏家,龚自珍曾将李筠嘉的慈云楼与宁波范钦的天一阁相提并论。清代上海画派的巨匠任伯年也是一位收藏家,据说他喜爱搜集贺年片,经他收集的贺年片来自30多个国家,19000余张,其中有单片、合页、连页、书笺等式样,堪称一时之最。廉南湖(1868—1932),名泉,字惠卿,号南湖,是当时—位名闻遐迩的收藏家,江苏无锡人,举人,曾任度支部郎中。曾在上海西郊曹家渡筑有小万柳堂住宅,又在杭州筑有小万柳堂别墅,即今西湖名胜蒋庄。廉在沪期间,以收藏明清字画与扇面著称于世。端方在廉氏《明清书画扇存目录》序中写道: “南湖之高祖驭亭公,以商业起家,而癖好古金石书画,凡古之遗,靡不集之。至南湖,绰有祖风,而尤嗜宋元画,不吝重价购求,先世遗产,赤手立尽。”

辛亥革命时,曾有—位受到孙中山嘉奖的“马前卒”钱化佛,功成身退,以丹青和演戏度日,并致力于收藏事业。火花与烟标收藏就是从他开始的,据说他收藏的火花总计十万多种。钱氏对收藏的观点是:“人弃我取,自以为寓价值于无价值之中。”有一次,梅兰芳赴美演出,他亲自送行。梅问:“将来回国您要些什么东西?我可以带给您。”钱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异邦的火花。”梅满口应允,后来梅果然不忘诺言,归来时带来一大包火花。20年代中期,钱化佛还与书画家朱其石等人联合发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火花收集团体“发烧友火花学会”。

抗战期间,日本古董商纷纷到上海来搜购中国古花盆。此事牵动了—位正直中国人的心肠,他就是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先生,周目睹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文物,切齿扼腕,深以为耻。于是,周先生出没于上海广东路古董市场,专与日本人竞购紫砂古盆,常常倾囊一搏,寸步不让,在古董行业名噪一时。经他收藏的古盆中有明代的铁砂盆以及清代诸名家如萧韶明、杨彭年、陈文卿、爱闲老人、钱炳文等人的作品,不下百数。他与日本人争购古盆之事,不仅成为文坛佳话,也成了海派收藏历史上的一段典故。

建国前,在上海滩云集的收藏家不计其数,他们不少人不仅在上海有名,而且还是中国近现代收藏界的巨擘,如张大千、吴湖帆、叶恭绰、沈钧儒、包笑天、郑振铎、阿英、袁寒云、庞莱臣、顾公雄、刘靖基、周湘云、柳亚子、朱孔阳、仇焱之、冯孙眉、郑逸梅、丁辅之、谭敬、钱镜塘、张葱玉、周今觉、丁福保、罗伯昭、秦彦冲、张叔驯、潘达于、周志辅、张元济、叶叔重等:收藏种类包括奇石、钱币、青铜器、瓷器、竹刻、邮票、名片、香烟牌子、火花、名人尺牍、手杖、砚台、资料等。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上海爱俪园,一面编辑《学术丛编》,一面将哈同夫妇收藏的几千片甲骨文片整理拓印出来,分类编撰,编成《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一书(但在出版时,却署上了哈同大管家姬佛陀的名字)。

综上所述,海派收藏孕育于传统收藏的肥沃的土地上,自民国时的钱化佛开民间收藏之先风后,那些玩惯了传统字画、古玩的文人雅士,将他们的收藏兴趣转向了日常所见之物。敢为人先,博采众萃,为收藏开辟了一片片新天地,使高贵的雅玩走向了平民化,从而使收藏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海派收藏的由来。P13-14

序言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与文化的恩泽留给了我们深厚的传统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宝贵的财富、见证了上海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的发展轨迹,塑造了上海薪火相承、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也是发展的资源。上海之美在文化,上海之魂在文化。

描写上海的书籍可谓千姿百态,汗牛充栋。但《淘宝上海》却另辟蹊径,它以上海古玩收藏和艺术品投资为视角来诠释海派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从探寻文化遗存中前人寻觅的足迹,窥视林林总总的收藏艺术品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和无穷享受。很有新意,值得一看。

“申江好,古玩尽搜探,商鼎周彝酬万镒,唐碑宋帖重千镰、真伪几曾谙。”今天,上海古玩收藏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正越来越引起海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与兴趣,到上海来寻宝正成为文化消费的时尚。吴少华先生是上海市收藏雷协会会长,亦是一位民间收藏家,他对上海收藏艺术品市场很熟悉。王政先生亦是对古玩颇有研究的收藏者,他们编写的这本《淘宝上海》视角新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谓上海古玩收藏艺术品市场的活地图,寻宝图。同时该书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上海古玩收藏艺术品投资的工具书,具有较高的文化、学术价值。该书的出版必将为推动上海收藏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引领更多的收藏爱好者,热爱文物,保护文物,普及文物知识,藏宝于民,打击走私文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是为序。

邓伟志

后记

一本书要付梓了,总会有点感慨的话。 决定着手编写《淘宝上海》时是2003年早春二月,当我与合作者王政、陶洪兴与翁学君初拟编写时,夸下海口:三个月拿出初稿。不料,越写越难,一路紧赶。等到书稿杀青,已是2003年的隆冬数九,历时将近一年。说心里话,这是我写得最艰难最困惑的一本书。艰难在什么地方?艰难在信息的采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巨大的骤变,人们跨进了信息的时代,信息从不为人重视变成了一种社会的财富,谁获得信息量越多谁的成功也就越大,这成为了一条规律。然而,信息的迅捷,也带来了信息的瞬息万变,为了准确而及时捕捉信息,其中的工作量就可想而知。其二是采集难,为了实地勘察,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奔波。而偏偏又遇上"非典"与百年未遇的高温。困惑在什么地方?困惑在编写。因为这是一本没有人编过的书,如何让实用性、知识性与可读性融为一体,使我饱尝了失眠的痛苦。

书是出来了,它让人如释重负。但正因为书出来了,又让我如履薄冰,读者如何对待它,社会又如何评说?管不了那么多了。期望再版时会更好!《淘宝上海》是一本工具书,是一部展示了数千条信息的读物,聚集了上海艺术品投资收藏领域的直接、相关及相联的信息。信息量大,是本书的特色,但现代社会信息的易变性与骤变性,肯定会造成本书的遗憾,关于这点我已表白,在此不再赘述。信息的变化属性,又提出了另一个课题,社会的需求性。基于此,本书初拟二年一版,连续出版,真正做到到与时俱进。我还要衷心感谢沪上著名学者、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他在百忙之中,提笔为本书作序,提纲挈领,显示出学界大家风范,令人感动。

另外,本书又不是一本单纯的工具书,不是信息的罗列,而是在信息的编排中,参插着综述、评述、介绍及鉴赏文字,以期增强《淘宝上海》的可读性。还有配置了大量的照片资料,朋视觉上提高本书的观赏性。最后,在书籍的设计装帧上,也做到了尝试,力求给人新鲜感。上述的努力,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读者的喜爱,还恳乞诸葛亮方指教。  是为记。  吴少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52:46